塑料微粒汙染嚇人!全球人均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2日援引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一項新研究警告稱,全球人均每周攝入5克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CNN報導截圖

報導稱,紐卡斯爾大學這項研究是受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委託,在綜合現有52項研究資料的基礎上,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結論顯示,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總重量為5克。

報導援引研究報告稱,這些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自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當這些含塑料微粒的物體被丟棄並暴露在自然環境中時,會逐漸分解成更小的塑料碎片,隨即進入河流和海洋,被魚類和其他海洋動物吃掉,並最終成為人類食物鏈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研究員卡拉·塞納蒂拉賈告訴CNN,許多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出現塑料微粒的「身影」,比如水,啤酒,貝類海鮮和鹽,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是飲用水。研究顯示,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但這一數字也存在區域差異。研究引用2018年一項調查稱,美國和印度自來水中的塑料含量是歐洲或印度尼西亞的兩倍。

全球每人每周塑料微粒攝入量:水:1769貝類海鮮:182啤酒:10鹽:11單位:(顆)圖源:CNN

CNN還援引另一項本月最新研究表明,美國人每年攝入7.4萬至12.1萬個塑料微粒,而那些只喝瓶裝水不喝自來水的人,每年攝入的塑料微粒總量甚至可達9萬個。

塑料帶來的健康風險也不可估量。

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NOC)教授理察·蘭皮特表示,如果不了解相關的健康風險,很難評估攝入量的重要性。「塑料危害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他說,其潛在危害和影響需經過進一步研究。

「我們無法移除塑料,」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卡薇塔·普拉卡什-馬尼說,「因此,我們需要從源頭上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首先要阻止它進入大自然」,她告訴CNN稱,並強調要優先考慮減少塑料生產。

CNN注意到,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

來源: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塑料汙染多嚴重?人均每周「吃下」一張信用卡
    科普:塑料汙染多嚴重?全球人均每周「吃下」一張信用卡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塑料汙染已經侵入到人類體內。全球人均每周攝入近5克的微塑料,等同於一張信用卡所用的塑料,每年人均攝入量約為250克。
  • 最新研究,水果蔬菜也被塑料汙染,每周吃一張信用卡的塑料
    沒錯,我們幾乎每天都在吃塑料,據估計,全球平均每人每周攝入的塑料約有5g,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量。 生菜和小麥根部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微塑料,而且,這些微塑料能從根部向上傳播到可食用部位。 這些證據都表明,微塑料可以像灰塵一樣混跡在土壤裡,被植物吸收,再走上我們的餐桌,被人吃進肚裡。 一張信用卡的微塑料,來源於哪裡?
  • 每人每周喝進一張信用卡?關於微塑料,求真相
    塑料,在地球上似乎已無處不在。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全球每年產生約3億噸塑料垃圾,其中超過800萬噸進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向大海傾倒滿滿一輛垃圾車的塑料。澳大利亞研究報告則顯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塑料製品的消耗量,已相當於2000年之前所有年份消耗量的總和,三分之一的塑料最後都傾倒在自然環境中。
  • 你每周「吃掉」的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
    塑膠袋、塑料瓶、吸管……各類塑料用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你想過你每天都在吃「塑料」嗎?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19年發布報告:在全球範圍內,人均每周約攝入5克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這種被攝入體內的塑料主要是「微塑料」,也就是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這確實不是誇張!從嬰兒時期,我們其實就開始「吃」微塑料了。1.
  • 嬰兒每天喝下160萬顆塑料微粒,一周一張信用卡,可能進入大腦
    現在生活當中的塑料用品是非常常見的,如果大家仔細看一下身邊的各種物品,就能夠驚訝的發現,事實上人的生活已經是被各種塑料包圍了的。除了最普通的塑料杯之外,工作當中使用的各種物品也基本都是塑料製作的。比如說電腦當中就有大量的塑料部件,甚至可能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金屬。
  • 你每年要吃掉一頂安全帽 微塑料汙染危害正在加劇
    最近在各大社交平臺都在刷爆源於微塑料汙染的問題,比如有數據顯示人類每周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張信用卡,令人感覺問題十分嚴重。最新研究顯示,環境汙染導致人類每日攝入塑料,一年的攝入量相當於吃下一定安全帽,微塑料汙染的問題正在加劇。
  • 造成的這種汙染到最後都進了我們的身體!
    據報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和雀巢已連續第三年被評為全球三大塑料汙染企業,被指在減少塑料垃圾方面「零進展」。有環保組織調查了55個國家的30多萬件垃圾,其中可口可樂品牌的塑料垃圾最多。這項研究表明,塑料會最終到達人體腸胃。·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曾通過對52項研究資料的分析,估算了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000顆塑料微粒,重量約為5克,相當於一張信用卡。也就是說,我們每周都會吃進一張信用卡大小的塑料卡片。
  • 塑料可能會是我們人類未來的「頭號殺手」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塑料用品隨處可見,塑料在未來可能會是我們人類的頭號殺手,2019年,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受世界自然基金會委託,綜合了現有52項研究資料,對全球人均塑料攝入量進行了估算,其結果向人們發出嚴重的警告,全球人均每周攝入約2千克塑料微粒,重量相當於5克塑料,大概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的重量
  • 用茶包=喝塑料?最新研究:一個茶包能泡出上百億塑料微粒
    據悉,這一研究是繼瓶裝水、海洋魚類和海鹽之後,又一次證實,在人類日常食用的物質中存在塑料微粒。不管你想不想,「吃塑料」已經成為飲食的一部分。2018年,美國一家名叫Ormedia的調查機構,對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的自來水,進行抽樣檢查。結果顯示,平均83%的樣品中含有塑料微粒。在同年的世界腸胃病會議上,奧地利科學家宣布,人類大便中有塑料微粒。
  • 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研究報告:全球塑料垃圾美國造得最多【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全球塑料汙染日益嚴重,據德國《焦點周刊》21日報導,「在過去幾年,從北極一直到河流和深海,我們在全球各地收集的樣本中都發現塑料微粒
  • 人類胎盤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科學家十分擔憂,人類正自食惡果!
    這些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很穩定,再加上幾乎沒有微生物會以塑料為食,所以它們通常要成百上千年才會自然降解。 在某些情況下,一些塑料會釋放出尺寸很小的微粒。雖然它們很小,但化學性質同樣穩定,長期無法降解。先前的研究表明,長期食用由塑料包裝的食品和水,將會有塑料微粒進入體內。
  • 可口可樂被指塑料汙染之王 肥宅快樂水如此罪孽深重
    被譽為「肥宅快樂水」的可口可樂風靡全球數十年,但也卻因此屢屢被評為「塑料汙染之王」。據外媒報導,可口可樂公司第三次被評為最大塑料汙染者,百事可樂、雀巢緊隨其後,三家公司被評為全球三大塑料汙染企業,被指在減少塑料垃圾方面「零進展」。
  • 美國專家呼籲:深海生物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美國專家呼籲:深海生物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或將成真!塑料是典型的科技產物,也是近代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的,現在,塑料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真的是隨處可見的普通東西。塑料一經發明,就在全世界範圍內盛行開來。
  • 塑料汙染治理 中國的行動意義重大
    自上世紀60年代美國海灘第一次報導發現塑膠袋以來,塑料汙染問題便一步步在發酵。世界各國對塑料汙染的認識隨著時間在不斷深化,各種力量交互作用尋求塑料汙染治理共識,思路和模式日漸清晰和豐富,行動力度不斷加強。從1990年代開始,就有多個國家結合自身國情出臺包括限塑、禁塑、徵稅等法律法規。從2014年以來,每兩年舉行一次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均號召和倡議全球應對塑料汙染問題。
  • 什麼是塑料垃圾?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改變它們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這已經變成很常見的景象,世界已經逐漸被塑料廢物吞沒,我相信你們一定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你也許不相信,但是塑料汙染已經成為我們現在面臨最嚴峻的環境問題之一。所以 這篇文章我來仔細描述一下,讓我們來解決這個重要問題並學習什麼是塑料汙染、出現的原因 、對人類的影響 以及我們要如何應對,一起來看看吧!那麼什麼是塑料汙染呢?塑料汙染是塑料物品及顆粒的累積,例如塑料瓶、塑膠袋和塑料微粒,在地球的環境中對野生動物及人類造成不利影響。塑料汙染是如何影響人類和動物的生命呢?
  • 用茶包泡茶等於吃塑料?警惕日常生活中「白色汙染」危害
    但是今天下午的時候,有朋友發了一個視頻來,說是喝茶包等於喝微塑料!可嚇了美小護一大跳。再上網一查,果然有報導稱,麥吉爾大學科研人員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網站發表論文指出,含塑料纖維的茶包在95度高溫下會產生數百億塑料微粒。而每個茶包可能會有大約116億個塑料微粒和31億個塑料納米顆粒在浸泡過程中流入茶水中。
  • 人活一生會吃掉多少微塑料?麥當勞停用吸管後1年節省400噸塑料是無...
    前段時間,小編這篇《麥當勞中國宣布逐步停用塑料吸管》的文章引起了大家對於環保的高度討論和關注。我們之後再討論麥當勞這一舉措到底是營銷手段還是為了環保的問題。今天我們主要討論的是嚴肅而沉重的環保問題:關於塑料垃圾帶來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人活一生會吃掉多少微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