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處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斬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有一個部落選舉首領的時候,是用一種傳統的特別方式來進行的:在兩個懸崖中間搭起鋼索,只要能走過去的人就可以被選為部落首領。
對於走鋼索,部落的人個個都懷著不同的心態:有的人積極想當上部落首領,所以興奮地爭取名額;有的人則是害怕得要死,因為一走上鋼索,不是走了過去,就是掉到深不見底的斷崖下。
規定的日期到了,每一個城鎮都按時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只有一個城鎮一直找不到適合的人選,人們既不想冒死貪那個王位,也不願意嘗試。最後,臼隋亦被大家推舉出來了——不是因為他善於走鋼索,而是他容易被說服。
為了取得成功,大家都積極地進行訓練,但是白隋亦從一開始就完全沒有進行任何的訓練或練習,反而照常過他本來的生活。
正式的比賽開始了。參選的人死的死,傷的傷,最後只剩下三位,其中的一位即是白隋亦。上天眷顧,他被安排在了最後一位出場。
緊張的時刻終於到來了,三個人的臉上有了截然不同的風景:一個自信,因為經過了無數次失敗跌在軟墊上的訓練,他想這次一定可以走過去;另一個擔心,他生怕自己就這樣把命丟了。
而臼隋亦呢?從清展一早起來便如往常一樣,喝了杯荼就悠鬧地走到選拔場就位,坐著等待,又請旁邊的人替他倒杯熱茶。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他沒有受過訓練,怎麼能這樣悠閒?就不怕摔死嗎?
白隋亦說:「我對走鋼索一竅不通,即使努力練習也無濟於事,起不了多大作用。那麼,為什麼我不睡好一點?為什麼不如往常般地自在呢?這樣即使我死了,也可以多享幾天福呀!」
終於輪到他上場了。現場的人卻看傻了眼,他走得非常好!沒有人敢相信,就連平日訓練有素的人也在一旁看呆了,他們直說這一段實在是不好走、太長,能成功的機率太小、危險度也太高了!只要走錯一步,稍有一點不平衡,就會墜入下面的山谷中……
然而,白隋亦走到了對面時,自己也嚇了一跳,他也沒料到自己竟然可以走過來。就這樣,白隋亦成為部落的首領。後來,人們向他請教走鋼索的秘訣。
他說:「哪裡有什麼秘訣呀!我只順其自然,當我偏向左邊的時候,我就馬上向右邊靠來平衡自己,偏向右邊的時候,就馬上向左邊靠來平衡自己。其他的我什麼都沒做,也什麼都不會做。」
當我們的心中對人、事物預先存有看法,往往就已落入了兩邊,是善是惡、是好是壞、是成是敗……這念心就有取捨、得失,得不到平靜。
平常心是道,隨意並不代表消極、放縱,而是這念心離開了兩邊,在一切境界中無入而不自得,不為物役、不為境遷。「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就是真正的自在、解脫。
從前,邊塞地區有一位老漢,人們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竟然走失了。鄰居們得知這消息以後,都來安慰塞翁。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伙兒:「丟了馬,當然不太好,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事情呢?」
果然,沒過多久,走失的馬競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幾匹胡人的好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稱讚他看事情有遠見。
然而,這次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家裡多了幾匹胡人的好馬,塞翁的兒子非常高興,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有一天,他一不小心,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摔了下來,傷了一條腿,成了一個跋子。
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過了幾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徵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子,被免除了兵役,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生離死別的災難。
《小窗幽記》中有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如果能把寵辱看作花開花落一樣平常,就能遇事不驚;如果能把得失視為雲捲雲舒一樣變幻,就能坦然無意。
雖然寥寥數語,卻深刻地道出了一個大智慧的人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的處世態度才能達到心境平和、淡泊自然的精神境界。只有做到了心境平和,恬然自得,方能達觀進取,笑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