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大家公認是一個比較平庸的皇帝,卻幹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2021-02-19 史家論壇

一提起文字獄,我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孱弱無助的文人因為自己的著作得罪統治者而被囚在森冷悽涼的牢獄中的情景。他們有的人或許能夠免於死罪,罷黜為庶民;有的人卻沒有那麼幸運,只能抱著自己的作品踏上黃泉路了。

古代的文人創作作品是有風險的,因為他不知道哪一天就被有心之人利用,從他們的作品中斷章取義,給他們安上一個大逆不道的罪名。

對於文字獄的定義,有很多種說法。"舊時謂統治者為迫害知識分子,故意從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羅織成罪。"這是《漢語大詞典》對其的定義。而《中國大百科全書》又將文字獄定位在了明清時期,認為文字獄是明清時因文字犯禁或藉文字羅織罪名清除異己。

《漢語大詞典》對文字獄的定義是對整個古代文字獄進行了一個籠統的描述,而《中國大百科全書》則概括出了明清時期文字獄的主要特點,那就是作品中的文字對於統治者不利或者說統治者為強化皇權而利用文字獄來鞏固統治。

事實上,文字獄自古就有之。最早的文字獄雛形始於西漢。隨後,魏晉時期、宋元時期也有大大小小的文字獄出現。直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朝,文字獄發展到空前絕後的鼎盛階段。直到清朝嘉慶時期,文字獄基本才在歷史上宣告了它的消亡。

在清朝的前中期,最讓普通知識分子們聞風喪膽的,莫過於因言入罪的文字獄。清朝的許多文字獄,往往著書立說者本無心,但被人牽強附會成了大逆之言,輕者一人受戮,重者全家遭殃,人人聞之而膽寒。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統計,清朝的文字獄,自順治朝開始出現,第一樁是發生在順治十八年(1661)的明史案,此後歷代逐漸增多。康熙、雍正兩代,各發生過10多起文字獄,而乾隆一朝,更有130起之多,超過了之前所有父祖的總和,是清朝文網最為嚴苛的年代。

不過,自乾隆的兒子嘉慶親政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為乾隆朝的冤獄平反,然後幾乎是徹底廢除了人人痛恨的文字獄制度。自嘉慶以後,清朝基本上廢除了文字獄的制度。

清朝的文字獄,以雍乾二代最為嚴酷,長期鉗制士子們的思想。如若嘉慶繼續大興文獄的話,士氣不斷消沉,清朝的國運未必能長久。好在嘉慶皇帝親政後,結束了壓抑士子達百年之久的文字獄,給了自由思想言論重新萌芽生長的空間。

嘉慶皇帝愛新覺羅顒琰,是清朝入關以後的第五位皇帝,廟號仁宗。嘉慶是後世比較公認的資質平庸的皇帝,在他的任內,大清朝由康乾盛世逐步走向衰落。在人們的印象中,嘉慶帝理政才能不強,又缺乏革新精神,除了扳倒權臣和珅這件事幹的比較漂亮外,似乎再也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成績。

其實在嘉慶繼位之初,除了扳倒和珅,他還幹了一件在當時震動朝野的大事,平反並結束了清朝的文字獄。從順治到乾隆年間,清朝統治者製造了大量的文字獄,大部分是冤獄。所謂文字獄就是從文人的作品中斷章取義,羅織罪名,對讀書人從思想上進行鎮壓。

嘉慶是乾隆的小兒子。一般而言,在一個大家庭中幼子受到父輩的影響更小,所以思想往往也比較獨立和開明。比如嘉慶在一道為乾隆時期文字獄翻案的諭旨中指出:「文字詩句,原可意為軒輊。……挾仇抵隙者,遂不免藉詞挾制,指摘疵瑕。是偶以筆墨之不檢,至與叛逆同科。既開告訐之端,復失情法之當。」

嘉慶這番話,說得非常公正。

嘉慶

乾隆朝的統治時間比較長,他所製造的文字獄也是最多的,很多人深受其害。嘉慶繼位後,按照慣例,要指派大臣編撰乾隆實錄,記錄乾隆帝的言行和政令。編寫乾隆實錄勢必要涉及到乾隆朝的文字獄問題,編修大臣感覺如實寫文字獄不太合適,影響乾隆帝的「光輝形象」,需要進行必要的曲筆和掩飾。但這個筆該如何曲,編修大臣感覺有點兒把握不準,於是就來請示嘉慶帝。

因為擔心嘉慶帝不了解文字獄是怎麼回事,編修大臣就隨手抽了兩份乾隆朝文字獄的卷宗,拿給嘉慶帝做參考。嘉慶翻開第一份卷宗,是乾隆四十二年江西王錫侯的「《字貫》案」。王錫侯是個讀書人,中過舉人,但沒有中進士,所以沒能進入官場。雖然仕途受阻,但他還是很有才華的,平時靠寫作出書為生,是個作家。

文字獄

乾隆四十年,王錫侯出版了一部新書,名叫《字貫》。《字貫》是一部工具書,就是字典,本來跟文字獄應該不搭邊,沒想到卻被人給舉報為逆書。原來,王錫侯曾經得罪過一個當地的地痞,這個地痞發現王錫侯在《字貫》的自序中大肆吹噓自己的作品,同時拿《康熙字典》進行對比,指出了《康熙字典》存在的一些問題。所以他向縣衙舉報,說王錫侯對康熙帝大不敬。

此時正趕上乾隆在全國範圍內查抄禁書,地方官員不敢怠慢,很快把《字貫》案層層上報,最終報到了乾隆帝那裡。乾隆正對各地官員查抄禁書不積極感到生氣,決定殺一儆百,重辦此案。他發現《字貫》不僅序言存在問題,書中還有不避聖諱的情況,最後把這個案子定為了「大逆」。後來刑部依據乾隆的指示,將王錫侯判了凌遲處死,家屬連坐,家產充公。

乾隆

編修大臣帶來的第二份卷宗是乾隆四十三年江蘇徐述夔的《一柱樓詩》案。徐述夔很有才華,曾經做過知縣。但他感覺自己當知縣有點兒大材小用,懷才不遇,所以平日經常做幾句詩,發發牢騷。他寫過一些對現實不滿的詩句,如「舊日天心原夢夢,近來世事益非非」,還有「江北久無乾淨土,乾坤何處可為家」等等。還寫過一些疑似懷念明朝的詩句,如「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後來這句詩被乾隆認為是懷念明朝,推翻清朝的意思。

徐述夔的詩起初並未出版,知道的人不多。他死後,他的兒子為了紀念父親,給他出了詩集,就叫《一柱樓詩》,這也是當時江浙一帶的風俗。後來徐述夔的兒子也死了,他的孫子徐食田跟人打官司,對方是個無賴,抓住了《一柱樓詩》的把柄,向上舉報,最終案發。乾隆帝把這個案子定為大逆罪,但徐述夔父子已死,逃過此劫,他的孫子徐食田倒了黴,被以藏匿禁書的罪名判了死刑,同時牽連了很多當時刻書校書的人。

一柱樓

嘉慶帝看完這兩個卷宗,心情很沉重。他感覺這些文字獄顯然是冤案,禍國殃民,必須取消。況且淸初搞文字獄,主要是為了消除士大夫心中的反滿意識,鞏固統治。現在已經時過境遷,滿漢合流是大勢所趨,再搞文字獄不合時宜。嘉慶四年二月,嘉慶帝下發上諭,給王錫侯、徐述夔等人平了反,受連坐的家屬、子孫現在仍然服刑的一律釋放。並且從嘉慶朝開始,再也沒有發生過新的文字獄。

嘉慶做為封建專制時代的君主,能對前朝的冤案進行平反,否定了他父親乾隆的一些做法,實在是難能可貴。他終結了清朝延續一百多年的文字獄,對後世影響深遠,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相關焦點

  • 隋朝只有短暫的38年,隋煬帝幹了三件大事,件件名垂千古!
    說到秦朝,大家都會想起秦始皇。秦始皇是後世公認的千古一帝。他建立了第一個大統的王朝,輝煌繁盛卻又短暫。大家都只知道秦朝的繁盛與短暫。但在中國的歷史上,還有這樣一個朝代和秦朝一樣。既繁盛又短暫,而且都是經歷二世皇帝後就滅亡,那便是隋朝。
  • 他偷偷幹了一件大事,培養了兩個天下第一
    也是金老武俠創作的一個轉折點。笑傲之前,金老的江湖經歷了兩處巔峰,一處是射鵰三部曲,還一處是天龍。這兩處巔峰,有一個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武功的境界被越拔越高,到了俠客行幾乎神話。眼看自己的武俠已經像似脫韁的野馬無法駕馭的時候,金老果斷扭轉筆鋒,做了兩個巨大的改變。首先,把故事背景抽離出了歷史;其次,果斷地把武功境界拉低,尤其把內力、內功這個最玄幻的東西,嚴重淡化。
  • 明朝最無存在感的皇帝,卻辦了一件大事,讓明、清所有皇帝汗顏
    第二是,此皇當政時,朝中是名臣輩出,光芒把他掩蓋了,比如名留青史的海瑞、徐階、張居正、戚繼光等,他們都在歷史上留下很大的功績,以至於領導他們的皇帝是誰,大家倒不注意了。皇帝說,要不給10萬?若換成別的皇帝,比如秦二世、隋煬帝等,我要多少你得給我多少,別說30萬,就是30億又有何妨?國庫沒了,你想辦法弄,變也得給朕變出來,除非你和你全家以及九族的小命都不需要了。所以足見此帝的節儉和低調。但這位最無存在感的皇帝卻辦了一件大事,讓明、清幾乎所有皇帝汗顏。那麼這位皇帝究竟是誰?
  • 不得不說,川普又幹了一件大事!
    (一)不得不說,川普又幹了一件大事。他確實有點得意,很感慨:今天(9月4日)是真正歷史性的一天。歷史性的日子,自然需要歷史性的安排。於是,橢圓形辦公室裡,川普的大辦公桌旁邊,分別加了兩張小桌子,一邊是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一邊是科索沃總理霍蒂。然後三方一同籤字。
  • 61歲駕崩,他是乾隆和「魏瓔珞」的兒子,但卻是清朝最平庸的皇帝
    清朝是一個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王朝,始於1636年,亡於1912年,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在這個有著近300年歷史的朝代裡,有過優秀的帝王,有過失敗的皇帝,也有過平庸的君主。
  • 範遙是《倚天》中最具備幹大事能力的人,當然也有一個極大的缺陷
    品江湖故事,宣俠客精神 如果你熟讀歷史,或許能明白這個道理,凡是幹成了大事的人,心腸未必是好的。「成者王敗者寇」,在電視劇中,往往只是反派人物臨死前的狡辯,那是導演們想要表達邪不勝正的世界觀,以過審核。
  • 琅琊榜:蕭景琰當皇帝後情形如何?這段空白劇情,他幹了兩件大事
    那麼,從琅琊榜劇情給出的信息來看,景琰陛下算得上是個傑出的皇帝。先說文治,大梁朝局維持了近五十年的清平之治。而考慮到蕭歆的體弱多病和性情溫平,他任期內的改革和整治應該不多,大都是武靖朝留下的底子。所以蕭景琰的文治應該是相當不錯的,雖然說到了孫子輩又出了外戚搞掉親王、邊緣宗室造反這種大亂子,但這賴不了武靖爺。
  • 除了順治皇帝和豪格之外,皇太極其他的兒女也並不平庸
    今天咱們百家號的責編又給我推送了孝莊秘史的視頻,我看了下哲哲在推薦代善立福臨為帝的時候說了除了福臨之外先帝的兒子比較平庸。但我們仔細看看其實皇太極的子女並不平庸除了早年夭折的幾位之外大部分還比較有建樹,這個建樹是對他們那個時段的人的建設。
  • 參軍入伍,在部隊幹成這「7件大事」當中的一件,父母準高興
    部隊是一個「大熔爐」,是一個圓夢的「大舞臺」,在部隊裡面只要能夠實現這7個目標當中的一個,父母都會感到高興,建議了解。第一、在部隊成功轉士官。現在士官的待遇和保障是越來越好,下士的工資已經漲到了5000~7000元左右,而且在部隊服役滿12年就符合轉業安置條件。
  • 明英宗成功復闢後鬧出一個笑話,只因他忘了一件大事
    這八年,明英宗的身份是太上皇帝,也是一個過了時的、背了運的落魄男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背著兵敗被俘汙點的男人,在遠離政治舞臺八年後,在無權無勢的條件下,竟又奇蹟般地坐在了至高無上的龍椅上,再次君臨天下,御宇四海。那麼,明英宗憑什麼能夠復闢成功呢?筆者認為,歸結起來主要有三點,即通常所講得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中,又以人和為第一位。從天時方面看。
  • 關鍵時刻,兩岸幹了一件大事
    作者:影覓編輯:枯木據人民日報海外網報導聲稱2020年兩岸企業家峰會,分別在臺北和廈門以視頻的方式舉行,這是兩岸幹的一件大事。國臺辦主任發言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劉結一在廈門出席峰會時,就做了鄭重的發言:《建議》涉臺部分確定了明確的目標,強調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壯大中華民族經濟,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臺商臺企參與
  • 國慶之際,日本在釣魚島上小動作不斷,中國果斷幹了一件大事
    中國果斷幹了一件大事對於日本方面的小動作,中方自然也看在眼裡,根據環球網的報導,釣魚島數字博物館在10月3日開通上線,在這裡民眾能夠看到所有關於釣魚島主權屬於中國的史料以及相關法律,這也是中國方面再度強調了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
  • 原來他在少林幹了一件大事,最後成功脫身而去
    大家好,歡迎來到武俠島,我是龍島主。今天我們來聊聊金庸武俠中被許多讀者深惡痛絕的一位反派人物——丁春秋。丁春秋是金庸武俠作品《天龍八部》中的反派,他是星宿派的掌門人,也是創始人,一身武功高強,擅長各種毒功,曾令許多人吃苦頭。丁春秋最早是逍遙派的門徒,師從無崖子,本來他熱衷於學武,天賦極好,妥妥的能接無崖子的班當上逍遙派掌門的。
  • 53年前的今天,中國人幹了這樣一件大事...
    ▼任新民被尊稱為中國航天「總總師」,領銜如此龐大而複雜的工程,他說,「光環是屬於大家的,而失敗的原因一定是『總總師』沒有做好工作。」對於堪稱輝煌的事業成就,他看得很淡,說自己「一輩子就幹一件事,研製了幾枚火箭,放了幾顆衛星而已。」吳自良(1917年12月25日-2008年5月24日)物理冶金學家。
  • 乾隆皇帝17個兒子,為何傳位給了資質相對平庸的嘉慶皇帝?這點是...
    乾隆在繼位滿六十年時公開兌現登基時的承諾,將皇位傳給了皇十五子顒琰,也就是日後的嘉慶皇帝,自己則退位做起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太上皇帝。從嘉慶帝即位後的種種舉措來看,實際上他只是一個守成的的平庸君主,他既沒有雍正皇帝那樣大刀闊斧、改革時弊的統治魄力,更沒有乾隆帝文治武功、縱橫捭闔的統治手段,除了快刀斬亂麻的處理了和珅外,嘉慶帝二十五年的統治生涯再找不出一個亮點,所以他的個人能力及統治手段被普遍定義為平庸。那麼為何英明一世的乾隆大帝會選擇資歷平庸、亦步亦趨的嘉慶帝作為帝國的繼承人呢?其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一句話:無人可選!
  • 《流浪地球2》之前,導演郭帆先幹了一件大事
    即便如此,他還是抽出時間,幹了一件大事——在2020年北京國際電影節上,他聯合北京電影學院成立了「電影工業化實驗室」,旨在為中國電影工業梳理出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的製作標準流程。結果一場戲下來,他的大腿都出現充血症狀。這是整個劇組在拍攝過程中的常態,7000人的團隊,155天連拍37個小時。這種「人肉工業化」是目前國內的現狀,工作人員只能靠人工進行填補,大家只能加班加點地幹。
  • 一覺醒來,川普又幹了一件大事,聯合國都急了!
    一覺醒來,川普又幹了一件大事。用川普自己的話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又一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建交了,算起來,這也是他撮合的第四個中東國家了。但很有意思的是,這一次,聯合國和非盟都急了,太沒底線了。為什麼?
  • 比平凡更可貴的是接受自己的平庸
    1 人外有人,走得再遠,也總有你觸摸不到的地方我們從小有很多遠大的夢想,想長大之後當科學家、當飛行員,當人民教師和警察,年少的我們總是躊躇滿志、豪情萬丈,總有一大堆的事要做,總覺得自己以後一定能幹一番大事, 一定會達成夢想,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 宅の舞臺 | 7個笨蛋幹成了一件大事
    Hello大家好,歡迎回到【小宅醬的後花園】。今天值班的還是小助理~(不許走不許走!)上周末應該是《青春有你2》開播以來,小助理追得最最最快樂的一個周末了! 此刻真的好想表白攝影師!很照顧我們的小宅,給了好多鏡頭!!小助理截圖截到停不下來!被甜酷甜酷的崽崽給驚豔到,真是太颯啦! 等一下!
  • 幹大事的人,有什麼特點?
    那些幹大事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見識非凡!比如曹操和袁紹,手下都有了不起的謀士,但曹操能分辨並採納正確意見;而袁紹偏偏拒絕正確意見,採納錯誤意見。二者的根本差距就在於曹操有非凡的見識,而袁紹沒有!既然要懲治他們,應當除去首惡,只要一個獄吏就足夠了。何至於紛紛攘攘地徵召各地部隊呢!假如要想將他們一網打盡,事情必然會洩露,我將看到此事的失敗。」袁紹敗亡,他的三個兒子分崩離析,袁譚被曹操誅殺。遼東單于速僕丸與袁尚、袁熙投奔遼東郡太守公孫康,跟隨他們的還有數千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