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波士頓,三年孵化項目總募資超3億美金,巢生實驗室正式落地北京!

2020-11-18 騰訊網

據知情人士介紹,創建於麻省理工學院校園的巢生實驗室(Nest.Bio)已於 11 月落地北京,將於近期試運營這家生命科學領域的新型實驗室孵化機構近年來在波士頓、新加坡以及杭州等地迅速擴張,沿襲波士頓的傳統,巢生實驗室不僅運營模式上依託於高校背後的產業集群效應,地理位置上也靠近清華、北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中科院微生物所等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位於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

(來源:巢生)

與傳統孵化機構大不相同,巢生是集研發、孵化、商業驗證、投資於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巢生實驗室作為平臺的一部分,不僅提供場地和資本服務,還配備了設備齊全的中心共享實驗室、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細胞培養實驗室、成像平臺等多類型、多功能的實驗室,支持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多學科領域實驗要求,企業可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所需要的實驗儀器和實驗空間,支持工業訂製化的 Lab-as-a-Service(LaaS)新型模式。

與此同時,巢生還擁有專業的實驗室背景運營團隊,為入駐企業配備專業的實驗器材和可定製的實驗室、一站式的企業落地服務,以及巢生全球化生態網帶來的優質資源和投資。

成立至今三年的時間,巢生實驗室平臺平均入駐率均達到 90%,北京實驗室也已蓄勢待發,將於近日正式揭幕,目前已經全面開啟招租。

日前,生輝專訪了北京巢生實驗室負責人、巢生資本投資人周悅欣博士,對這家低調的機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認知。

周悅欣博士向生輝表示,巢生實驗室最早源起波士頓,如今選擇回到中國,正是因為看到了國內生命科學領域的高速發展和對技術創新的極大支持和鼓勵。

首先是對創新技術的迫切追求。以中國創新藥產業為例,2015 年啟動的藥政改革是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改革大幕徐徐拉開,新藥的臨床試驗速度加快。優先審評政策、上市許可人制度加速落地,中國的新藥審批與國外的時差急劇縮小。與創新藥產業鏈緊密相關的生物技術、原料供應、研發與生產外包等領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迸發之態。

此外,在很多研究領域,中美之間的技術代差逐漸減小,國內的生命科學領域開始強調源頭創新,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勇於做出有益的嘗試。

同時,海外人才的大量回流和本土人才培養逐漸進入收穫期,為中國的創新技術企業輸送了關鍵人才。上世紀 80 到 90 年代的公派出國潮中,一大批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接受先進的生物醫藥教育並留在國外,進入世界頂級藥企的管理層,積累了大量新藥研發全流程經驗。而這些海外人才在 21 世紀初開始陸續回國,成為國內生物製藥創業潮的拓荒人。21 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在國內人才政策以及國際形勢的雙重作用力下,生命科學行業掀起了又一場歸國創業潮,大量擁有海外學歷和就業背景的高端人才加速回流。在當下和可以預見的未來,他們將成為中國創新藥研發的中堅力量。

與此同時,周悅欣也指出:「隨著中國第一批創新藥產品逐漸獲批上市,部分國內創新藥企高管也積累了豐富的新藥研發、臨床研究和上市的實戰經驗,這些高管也成為了新一批初創公司的人才來源之一。」

中國生命科學產業前景向好。巢生實驗室首先在杭州落地,孵化了一批創新技術企業;如今來到北京,也得到了中關村科學城的大力支持。

據介紹,即將在北京開幕的巢生實驗室,空間面積近 3000 平方米,位於北京海澱區中關村東升國際科學園這一生命科學創新核心腹地,毗鄰清華、北大等頂級科研院所及創新機構。

圖丨巢生北京實驗室——辦公空間(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生命科學領域,跨學科、跨領域的交叉合作正在變得日益常見。早在 20 世紀初,著名物理學家普朗克就曾深刻指出:「科學是內在的整體,它被分解為單獨的部門不是取決於事物的本質,而是取決於人類認識能力的局限性。從物理到化學,從生物學和人類學到社會學的連續的鏈條,這是任何一處都不能被打斷的鏈條。」如今,交叉學科正不斷激發著生命科學的源頭創新。

從波士頓到北京,巢生選取高校周邊區域作為實驗室的所在地,正是有意在「產業集群」的基礎之上推動「學科集群」的進一步形成和完善。從社會機構的角色出發,促進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三方更緊密地結合,使學科集群更好地服務於產業集群創新的需要。同時,落地中關村地區還為來自各個高校、不同學科的跨學科人才間的交流和協作創造了一個便捷的物理場所,生命科學領域內更多的思維碰撞也將在此孕生。巢生希望這裡成為生命科學領域與其他領域碰撞的樞紐。

從實驗室切入,解決「從 0.1 到 1」的行業痛點

客觀來說,國內生命科學行業還存在一些尚未得到解決的痛點,某些行業痛點也正是巢生實驗室所希望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國內生命科學的源頭創新相比部分發達國家而言,仍然相對缺乏。

2020 年發布的《自然》雜誌指數顯示,中國對高水平科研產出的貢獻很大,尤其是中科院在化學、物理、地球和環境科學領域的產出均居全球首位;然而,國內生命科學領域的實力尚需提升,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產出量前十名的榜單中,沒有一家中國機構或高校上榜。

不過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在生命科學領域,中國科學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追趕發達國家,在一些領域,國內科研界和產業界的理論研究和技術轉化都日漸在國際舞臺上嶄露頭角。

其次,國內資本市場成熟度仍然不高,一級市場退出渠道仍然相對單一。一方面,一級市場對新藥的大規模投資肇始於近五年,二級市場的大門才剛剛被叩開;另一方面,國外中小型 Biotech 被國際大藥企收購、投資機構通過併購退出已是尋常事,這種行為刺激了整個市場的再循環,而國內一級市場的退出路徑仍然集中於 IPO。目前,國內藥企的併購能力與國際大藥企仍有相當大的差距,併購活動並不活躍。

最後,科研成果的商業轉化渠道仍然不完全通暢,初創項目缺乏扶持,處處掣肘、分身乏術。這也是國內生命科學行業長期以來的「痼疾」,其根源在於早期技術孵化環節的相對滯後。

在生命科學產業的「搖籃期」助力企業成長的機構和角色,目前國內主要是孵化器和產業園兩種模式為主。然而,這兩種業態大多聚焦「從 1 到 10」、「從 10 到 100」的階段,也就是創業項目的成長和商業化階段,涉足到「從 0.1 到 1」的階段,關注科研成果商業轉化、關注科研本身的價值的仍屬少數。這就造成了生命科學企業起步階段的服務缺口。

「生命科學項目需要專業的場地、實驗室和器材,在起步之初投入就非常大,和網際網路初創項目有很大的差異,這意味著『車庫創新』在這個行業是行不通的。」周悅欣告訴生輝。

如果在創業初期,初創項目能夠擁有一個「管家」來幫助科學家們打點好器材、場地和實驗室這類瑣事,讓科學家甩開包袱、專注於科學本身,創業的第一步就會走得更快、更穩健。

圖丨巢生北京實驗室——實驗室區域(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巢生實驗室的空間內,既有百平米獨立實驗室可面向一定規模的企業,也有共享實驗平臺向需要驗證科研想法的科學家開放,充分靈活適配科學家與創業者在不同階段的差異化需求。讓科學家們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進行科研轉化,促進生命科學領域加速發展,營造更好的創新生態。

除了專業實驗設備和專業實驗室之外,已經在波士頓、新加坡、杭州實現成熟運營的巢生實驗室,還擁有著全球化的獨特軟實力,大大有別於其他常規實驗室:

在技術轉化和創新創業諮詢方面,巢生與國內外高校頂級專家合作,為項目提供技術轉化/創新創業相關諮詢服務;

在項目落地、工商註冊、政策申請、運營管理方面,巢生得到中關村科學城的大力支持和經驗豐富的運營團隊深度參與,多方協助初創項目快速落地;

在資本支持方面,巢生依託自身資源,與業內多家頂級機構以及國際藥企研發中心合作,為初創企業提供更多的資本支持;

在專利申請,授權和分析方面,巢生已經成功幫助多個項目進行跨境專利引進,長期與國內外各大一線律所深度合作;

在組建團隊和人才引進上,依託巢生生態系統的國際資源、緊密聯繫國內高校,協助項目招聘和人才引進;

在業務開展、上下遊合作方介紹上,巢生聯合旗下投資/合作項目,對接國內生物醫藥產業鏈合作資源。

「我們希望在中國生命科學行業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填補尚未被滿足的市場空白,助力初創項目完成從 0.1 到 1 的起步階段,為國內科研成果鋪平商業化的道路。」 周悅欣介紹道。

多重背景創始團隊,打造強大綜合能力

在中國,除巢生實驗室之外,同樣專注「從 0.1 到 1」階段的還有高校的「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技術轉化辦公室)、國際大藥企的創新中心,以及知名產業園區的早期孵化器。

和多個不同的玩家站在同一條跑道上,巢生實驗室的信心來源何在?這或許要歸結於巢生的多元化團隊所具備的全球化、綜合型、專業化背景構成。

巢生核心團隊大多畢業於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著名學府,擁有創業、投資、投行等多重背景。

懂技術、懂創業、懂投資、懂實驗室管理運營的巢生核心團隊,不但對於實驗室的管理、運營十分了解,同時對於生物醫藥領域技術轉化、科學家創業時的需求和痛點更加清楚,對於科技研發與創新十分支持,因此與入駐企業溝通更加順暢,能夠在技術研發、投融資、公司戰略規劃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供綜合解決方案。

「我們在科研、創業和投資方面的多重背景以及全鏈條的產業資源,讓我們能夠幫助企業走得更快更好。」周悅欣對生輝說道。各方面能力均衡發展、沒有明顯短板,這樣的實力是國內許多其他專注於 「從 0.1 到 1」 階段的玩家所並不具備的,也意味著巢生有能力快速、高效地打通整個鏈條,為初創公司提供更好的助力。

以張鋒、David Liu 以及 J. Keith Joung 三位 CRISPR 領域的 「大神級人物」 聯合創辦的新公司 Beam Therapeutics 為例,這家公司 2018 年入駐巢生位于波士頓的實驗室,並渡過了起步階段關鍵的 9 個月,平穩地過渡到其獨立實驗室,於今年 2 月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目前為止,巢生作為第一輪投資機構,參與孵化了高誠生物(HiFiBio Therapeutics),呈源生物 (Rootpath),Engine Bio,Paq Therapeutics,恩和生物 (Bota Biosciences) 等多家生命科學創新技術企業。研究領域包括單細胞技術、TCR-T 合成免疫學、蛋白質降解,以及合成生物學等,覆蓋了生物科技創新的最前沿領域。這些公司與多家國際藥企包括 Gilead,Bayer,Amgen,Takeda 等都有深度合作。對前沿技術的學術敏感性以及國際化的視野,讓巢生團隊敢於突破性技術進行獨立判斷和長期投入支持。巢生參與孵化的項目在過去 3 年時間的總募資額超過了 3 億美金。

「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促進生命科學行業裡的極度創新和有效轉化。」巢生創始人 Cheryl Cui 向生輝表示。

成立短短的三年時間,巢生極度創新和有效轉化的商業邏輯得到了初步驗證。而現在,在北京,巢生期待幫助中國本土的優秀企業創造更多生命科學領域的顛覆性創新。

-End-

相關焦點

  • 2020年,拿到百十億美金募資的,憑什麼是他們?
    從 2018 年的 3637 只減少至 2020 年的 2585 只;募集總金額持續縮水,從 2018 年總募集金額超過了 1 萬 3 千億減少至 2020 年不足 8000 億元。2020 年 7 月 8 日 DCM 宣布完成總計 8.8 億美金的基金募集,包括 7.8 億美金的 DCM 主基金第九期 和 1 億美金的 DCM 探索基金第三期 。據報導,新基金將持續聚焦早中期科技創新領域,70% 份額用於中國市場的投資。至今,DCM 在全球範圍內管理的資金總規模達到 42 億美元。
  • 加速落地!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啟用
    日前,記者從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管委會獲悉,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合作設立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正式啟用,啟用後,將立足探索建立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生物醫藥科研項目轉化、孵化新模式,健全園區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產業從基礎研究、中試生產到上市註冊的全鏈條產業服務體系
  • 火幣X Filecoin:1000萬美金孵化資金
    火幣集團與協議實驗室合作,宣布啟動Filecoin孵化中心,該中心投資1000萬美金用於支持Filecoin生態系統。這些數據量足夠存儲250億部1080p電影或者4000份維基百科備份。超過100個組織在Filecoin主網上進行開發,200多個新項目通過加速營和hackthons進入生態系統,超過730個礦工提供存儲解決方案,超過4800個開發者對GitHub上的項目作出貢獻。
  • 投資超1000億!超多文旅項目落地佛山!劇透來了
    擁有著強大的人流量和潛在需求的佛山,近來,再度迎來多個大型文旅項目落戶!最大投資達1000億!多個佔地超千畝!吸睛度爆表!位置:西樵鎮西岸片區用地面積:約1000畝投資額:超50億日前,南海區人民政府和鄉伴文旅集團籤約,擬投資超50億在西樵鎮西岸片區打造「中國文藝青年小鎮與自然教育營地」,這是繼「
  • 手握50億資金,又募資60億,白馬股中公教育遭爭議
    11月23日晚,中公教育發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定增募資60億元。其中,擬向懷柔學習基地建設項目投資約42.144億元、擬補充流動資金18億元。懷柔學習基地建設,屬於加碼主業無可厚非,但18億元補充流動資金是為了什麼?今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流動比率指標數值為0.97,低於1,說明短期償債能力承壓。
  • 【茶館日報】去年北京手遊產值287.6億元 佔全國約三分之二
    以電影為例,2015年北京共放映電影198萬場,觀眾7164.2萬人次,按常住人口算,人均年觀影次數達到3.3人次。2015年北京動漫遊戲企業總產值約455億元,佔全國總產值的三分之一。尤其是以移動遊戲為代表的創新類遊戲,2015年全市移動遊戲企業產值287.6億元,佔全國移動遊戲產值的65%。茶館註:我就問騰訊的遊戲算在哪個地區的?
  • 溫哥華川普國際酒店申請破產、錦江酒店擬募資50億、北京環球...
    溫哥華川普國際酒店申請破產8月30日,據媒體報導,位於加拿大溫哥華的川普國際酒店僅開業三年便將永久關閉,而該酒店的管理公司也已於8月26日申請破產。TA酒店管理有限合夥公司在破產文件中稱,公司的總資產僅為110萬美元(約合755.1萬人民幣),負債卻高達480萬美元,債權人會議定於9月16日召開。
  • 波士頓動力公布改進後的Atlas,在實驗室裡它完成了跳躍、旋轉以及...
    > 摘要:還記得去年在實驗室裡旋轉、跳躍、後空翻的雙足機器人Atlas嗎?當地時間5月10日,波士頓動力通過視頻公布了這款雙足人形機器人的最新進展。 視頻中可以看到:Atlas的舞臺已經從實驗室搬到了戶外凹凸不平的草地和荒地上,在戶外不可控的環境下,它已經能奔跑,且看起來非常自然輕快。
  • 成龍電影A計劃落地青島影博會,全方位助力青年電影項目孵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高雅潔 作為2020年青島影視博覽會「靈山灣影視創投會」板塊的活動內容之一,成龍電影A計劃以「整裝,再出發」為主題,啟動「青年電影項目支持計劃」,全方位助力優秀電影項目孵化,發掘優秀電影行業青年人才。
  • 領投爆發前夜的快手,迎來第3個回報超10億美金項目 DCM林欣禾獲...
    12月16日至17日,2020 創業邦100未來商業峰會暨2020創業邦年會在北京舉行,DCM中國創始合伙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獲得「2020年度投資人」獎項。時至今日,DCM仍是快手的第二大財務投資者,持有近10%的股份,單筆回報可達幾十億美金。林欣禾回憶:當時宿華加入快手3個月,產品剛從Gif工具轉成短視頻社區,DAU剛幾十萬,正值爆發式增長的前夜。過去3年,林欣禾帶領DCM中國團隊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給LP的退出回報超22億美金,10年來IRR(年化收益率)超50%。
  • 這個生物醫藥IPO項目來了 要募100多個億!
    來源:東方財富網年內亞洲最大生物醫藥IPO項目來了!臨床CRO龍頭杭州泰格醫藥今日(7月28日)起招股,定價區間為88至100港元,擬募資107億港元(約合13.8億美元),這將成為今年以來亞洲生物醫藥公司IPO規模最大的項目。
  • 17直播擬美國上市募資超1億美金,優酷三天拿下世界盃直播權!
    17直播創辦人黃立成,由黃立成創辦的「17直播」與新加坡「拍拖」(Paktor)合併而成的「M17集團」,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IPO,預計發行美國存託憑證,並募資1.15億美金。17直播創辦人黃立成(資料照)由黃立成創辦的「17直播」與新加坡「拍拖」(Paktor)合併而成的「M17集團」,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申請IPO,預計發行美國存託憑證,並募資1.15億美元,將以代號「YQ」在紐約證交所(NYSE)掛牌。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啟用
    6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轉化基地啟用典禮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醫藥科技中心舉行。為推動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事業,聚焦醫藥健康產業轉化和服務,探索全新的中關村生物醫藥科研項目轉化、孵化模式,健全生命園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產業基礎研究、中試生產、上市註冊全鏈條的產業服務體系建設,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公司與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通力合作,大力推進北生所創新項目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的落地孵化。
  • 螞蟻集團尋求在港IPO募資175億美元;名創優品提交招股書,計劃募資1...
    大公司 螞蟻集團尋求在港IPO募資175億美元,不尋求基石投資者參與 知情人士透露,螞蟻集團尋求在港IPO募資175億美元,同時不尋求基石投資者參與。
  • 蘭劍智能科技IPO:發行募資3.8億超2020年公司資產總額的50%
    蘭劍智能科技IPO:發行募資3.8億超2020年公司資產總額的50% 近日,中國證監會發布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為「蘭劍智能科技」)科創板申請過會消息,企業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
  • 全流程製藥企業率先落地,上海這個區域還將對標波士頓建一所研究型...
    近日,《關於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特色化發展的實施方案》正式發布。臨港奉賢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生命藍灣將充分發揮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改革試點和政策紅利優勢,持續優化完善產業鏈。 本地供應商獨具優勢 9月25日,白帆生物無交叉抗體工廠正式投產。
  • 華為2億美元投入「沃土計劃2.0」;寒武紀科創板募資28億元;軟銀3億...
    作為一家三年虧16億的公司,估值仍然達到500億,並募資28億,可見寒武紀憑藉晶片的研發實力,依舊受到資本的認可。同時,」中國芯「一直受到國人的高度關注,此次寒武紀的IPO,勢必又將為整個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再者,曠視深度學習框架」天元「終於開源,也是國產AI底層技術的又一新突破,其意義在於有助於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所面臨的「卡脖子」難題,打破國外壟斷。
  •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更新招股書 擬募資5億美元-6.2億美元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更新招股書 擬募資5億美元-6.2億美元 2020年11月16日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提要
  • 2014年後新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盤點
    本次擴產項目建成並完全達產,多氟多將新增3億Ah鋰離子電池組生產能力。項目建設期預計為24個月,預計2016年底建設投產,將實現年均銷售收入12.69億元。2.波士頓8G瓦時動力電池項目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2015年1月16日,波士頓電池項目籤約儀式在天津舉行。根據協議,波士頓將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建設總產能達8G瓦時的電動汽車動力電池項目。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 擬募資37.5億
    來源:經濟觀察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億元李華清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