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8月1日開始歷時約2個半月的「愛知三年展2019」,在媒體活動家津田大介的藝術指導之下,打造出了一個包含記者視角的藝術節。但在開幕不久,對於展出了《和平的少女像》的「表現的不自由展・之後」單元,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要求終止展覽,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將重新考慮「補助金的發放」。由於收到大量含有恐嚇和恐怖襲擊警告的抗議電話,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和藝術總監津田出於安全上的考慮叫停了該單元。對此,參展藝術家們採取了中止出展或改變展出內容、成立「ReFreedom_Aichi」項目等行動,並與藝術總監及事務局合作,向著展覽的重新開放而努力。但是,在剛要明確重新開放的方針之前,文化廳卻宣布拒絕向三年展發放補助金。該單元儘管在閉幕7天前迎來再次開放,但是政治介入藝術文化事業這一事實仍然殘存了下來。 放眼國內外歷史,圍繞藝術表達的監管和審查在各個時代和地域都不斷上演著。「表達的自由」的邊界應該在何處被劃下,這受到當時的時勢和政治動向左右。在全球歷史修正主義傾向強烈的當下,為了能在這個國家繼續創造和傳遞藝術我們能夠做什麼?基於這樣的視點,我們開始編輯本期雜誌。 首先,雜誌介紹了在受到監管和審查的情況下,作為迎難而上克服的方法,藝術家們的各種實踐、美國非盈利組織為迴避審查而製作的手冊。其次,針對本次事件之後的各種問題──藝術在社會中的存在和立足點以及當代藝術的教育、傳播機構和制度中的課題,我們嘗試儘可能地提供多樣的論點和提案。 關於三年展事務局與不自由展執行委員會之間的往來和內部詳細情況等,在本期特輯中並未向當事人進行採訪和證實。對於至今尚未發聲的參展藝術家、策展人、推廣負責人和志願者們來說,也一定對這一事件有著各自的看法。今後在對他們繼續進行取材的同時,希望能夠創造一個可以持續討論的平臺,以期在這種重要的文化現場同樣的事情不再發生,也不要有過度的自我審查和更多的政治介入。
Kaoru Mochizuki
延續藝術的觀點與方法
《美術手帖》2020年4月刊
愛知三年展2019其中一個單元「表現的不自由展・之後」經歷了中止與再開,並捲入了文化廳取消發放輔助金這一事態之中。在這一過程中,介入和監管、藝術節和文化行政、市民社會中藝術的存在形式等,作為藝術和表現前提的制度性問題浮出水面。
本特輯中,為了不再重蹈覆轍,也為了迴避自主監管,首先需要摸清「監管」誕生的結構和原因,並就以何種方式對應做出介紹。其次為了今後當代藝術也能繼續被孕育、繼續被傳遞,我們還刊登了這一事件中顯現出的、儘可能多的論點和建議,望以此作為進一步討論的開端。010
ReFreedom_Aichi 藤井光✕加藤翼✕Kyun-Chome什麼使得展覽重開成為可能?
出於對「表現的不自由展・之後」被叫停的抗議,一部分藝術家發起抵制並改變展覽方式。同時,還有藝術家們自發地發起對話和議論的平臺。他們對於不寬容的社會以「ReFreedom_Aichi」這一溫和的團體形式作為軸心相互聯動,以「全面再開」作為共同的目的,最終形成了一股強大的驅動力。從這瞬間爆發的運動之中可以看到什麼?我們詢問了各位成員。
020 「愛知宣言・協定」全文刊登 村山悟郎=解說
愛知三年展2019遺留下了什麼?
作為媒體活動家,以政治性和社會批判性強的作品為中心企劃藝術節的津田大介,其策劃的「表現的不自由展・之後」收到大量威脅和電話投訴,僅僅在開幕3天後便被叫停。對於這一判斷,參展藝術家發起了抵制等抗議活動,文化廳決定取消發放補助金。展覽雖然在結束日前7天迎來了重新開放,但這場騷動最終留下了怎樣的功與過?來聽聽藝術總監的總結。
PART2
如何向公眾展示藝術?
藝術家在公眾場合發表作品的時候,由於市民的批判,以及這樣的批判在社交網絡上的擴散,有時會導致展覽中止。在公共的存在方式不斷變化的當下,藝術家要如何去對應?我們詢問了堅持面對這樣的聲音的會田誠和參加ReFreedom_Aichi的Chim↑Pom成員卯城龍太的看法。
062 Bret Bailey 後殖民世界的戰鬥方式066 André Leipold 政治行為與藝術活動的相關關係
PART3
應對監管的基礎知識
為防止不必要的自我監管,我們有必要去了解監管和審查的對象及方法。在這一章中,我們介紹了美國的非營利組織「全美反審查聯盟(NCAC)」發表的對抗審查的手冊以及過去在國內外發生的表達受到管制的事例。另外,我們還對由於文化廳取消補助金發放而成為問題的日本文化政策結構進行了詳細的解說。希望讀者能進一步理解隨著時代和地域不斷變化的禁忌的邊界以及技術支援的方式。
072
全美反審查聯盟(NCAC)Svetlana Mintcheva專訪全球言論限制的狀況與問題是什麼?
美國非營利組織──全美反審查聯盟(National Coalition Against Censorship)為了保護藝術、文學、宗教等領域的自由表達而展開活動。該組織由50個團體共同組成,從教育項目的實施到制定指導方針,以各種方式致力於啟蒙活動。我們就該團體的活動以及美國乃至全球的審查現狀,採訪了藝術支援項目的負責人Svetlana Mintcheva。
078 審查迴避最全手冊
106 關於表達自由的事件簿
專欄:AtopicSite展/Into the Atomic Sunshine in Okinawa展/爛貨子事件表達的自由/天皇制/國家與審查/日本軍「慰安婦」/猥褻114 圖解:當代日本的文化政策基礎講座 作田知樹=解說
PART4
為延續藝術的討論和進言
圍繞著愛知三年展的騷動,已經成為了一個重新審視社會中當代藝術的存在方式、藝術節和美術館中面向市民展示藝術的方式的契機。本章首先刊載了關於公費藝術支援、藝術教育環境的打造、以及策展人的角色等各種論點,嘗試通過交換來自不同立場的意見,從而獲得更多樣的視角和提案。並旨在通過這一討論能延續到接下來的行動。
122 國家對藝術的支援是否必要?林道郎✕志田陽子✕明戶隆浩128 如何創造學習和傳播當代藝術的環境?神野真吾✕高嶺格✕會田大也
134 美術館如何向觀眾開放?遠藤水城✕片岡真實✕相馬千秋 主持=成相肇
142 為延續藝術和表現的21條建議
天野太郎/Andrew Maerkle/伊藤雅敏/Usui Yui/加須屋明子/小池一子/白川昌生/住友文彥/田中功起/手塚愛子/土屋誠一/中垣克久/Nakayama Hifumi/能勢陽子/日比野克彥/藤幡正樹/星野太/馬淵明子/水澤勉/藪前知子/米田知子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