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劇版《繁花》,終於上演了

2020-12-06 三聯生活周刊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同時投至: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本文系讀者投稿,不代表本刊立場-

2020年11月25日,上海美琪大戲院,劇場內部分座椅上著封條,舞臺劇《繁花》再度上演。

因為疫情影響,原定於4月初的演出延遲了半年多,由於限制上座率的防疫措施,原本就頗為緊俏的門票早早售罄。好不容易淘到了一張二手票,這是我連續三年的第三次觀看。

我是90後,移動網際網路浪潮來臨前的最後一代人,也是最後一代對弄堂氛圍和滬語文化有記憶的上海人。

我看過不少關於上海的作品,其中包括王安憶的小說《長恨歌》。《長恨歌》無愧於經典,但是民國上海的風雲際會距離現在比較遙遠,且帶有某種想像的「傳奇」色彩(個人更喜歡該書後面的部分)。後來看到了金宇澄先生的《繁花》,除了傷痕年代的塵埃之痛,還有一條故事線是90年代,資本原始積累時期的物慾橫流,前網際網路時代大都市裡的家長裡短,這和我兒時記憶中的上海貼近了。

小說2015年獲得茅盾文學獎後,就傳出了改編電影的消息,可是王家衛導演一向精雕細琢,「磨劍」時間一部賽過一部,我雖情願痴心等待,但是不免饑渴難耐。好在三年前上海文廣演繹集團、五盟文化出品的舞臺劇版《繁花》上演,終於能感受一下從文本到視聽的跨越。

舞臺劇版《繁花》的編劇是溫方伊,她在學生時代便憑藉《蔣公的面子》名聲大噪。這次改編雖有原著故事作基礎,但是仍然延續了《蔣公》的優點:生動精確的人物刻畫,以及炫技版高超的臺詞。

舞臺劇的時間線與原著一樣分為兩條,交錯推進。90年代開場,阿寶滬生李李汪小姐,一群衣著講究的男女相互寒暄相互吹捧,經濟改革初期的大都市生氣勃勃。60年代開場,小毛工人階級、阿寶資本家家庭、滬生革命軍人家庭,迅速交代了三位男主角的身份背景。小毛想與阿寶滬生義結金蘭,滬生用「階級感情血濃於水」來反駁結拜的舊觀念,阿寶則感嘆「人生知己無二三,不如意事常八九」,短短幾句言語,三個人的性格凸顯,也暗示了各自的命運走向。同時在場的還有姝華,一位喜歡看外國書的女青年。

姝華和蓓蒂是原著中極令人動容的兩位女性角色,在舞臺劇中,對這兩個角色進行了完全不同的處理。姝華是劇裡著墨最完整的角色,一個葉芝詩句脫口而出、對老上海路名典故熟稔於心的文藝女性,到吉林下鄉後,成為了生育機器,後來精神失常曾短暫回到上海。姝華的悲劇是那個時代整個知識界悲劇的縮影。

而姝華與滬生、小毛的情感關係也反映了兩位男性角色迥異的性格。滬生勸姝華少看「禁書」,認為拿地名作路名簡單直白,不必那麼文藝那麼理想主義;小毛雖學識有限,但或許因為對姝華的愛屋及烏,對文學也心嚮往之。姝華遠走他鄉並精神紊亂後,滬生對著阿寶自我安慰道,姝華現在生兒育女說不定過得很幸福,但小毛聽後於心不忍,對兩人大喊一聲「滾」。這幕場景如同姝華曾說馬思南的曲子,「悲傷當娛樂,全部是絕望」。

相反,蓓蒂並沒有在舞臺上出現,卻成了連接兩條時間線的「謎面」,90年代的阿寶每當聽到蓓蒂的名字便默然無語,60年代則用眾人尋找蓓蒂的場景來引出那個特殊年代。姝華是蓓蒂結局的見證者,但並沒有當場說出。而是幾年後,她重回上海時,從隱晦的「滄浪亭畔,素有溺鬼」,到直白地點出「黃浦江」,蓓蒂的謎底被揭開,與此同時,講述者姝華自己也離開了舞臺。姝華回家,這是全劇最動人的一場戲。

另一場極其精彩的戲,是90年代,生意場上的眾人在常熟徐總家觥籌交錯。飯桌旁,徐總誇誇其談,汪小姐熱情似火,李李長袖善舞,蘇安一口動聽的蘇白,其他賓客幫腔看熱鬧,而阿寶好似一個局外人。這場飯局安排在一個旋轉的裝置上,配著詭譎不安的背景音樂,交杯之間醉意彌散,划拳之間頭暈目眩。讓我聯想到了電影版《海上花》裡的紙醉金迷,這是繁華奢靡的滋味,也是暗流湧動的徵兆。

三位男性角色,小毛單純善良,終究無法跨越階層;滬生隨波逐流,在不同環境下能屈能伸;阿寶體面卻冷漠,兒時的遭遇教會了他「不響」。三個人階級出生不同,性格也差別很大,在時代浪潮的翻滾下,各自起落,最後又因緣際會再次相逢。阿寶在開場時早已說過,「就是最好的朋友,最後也是各歸各,因為情況太複雜了」。

不過,《繁花》最打動我的地方,還不只是各個角色在大環境裹挾下的悲歡沉浮,亦或是姝華的「金句」:「獨立出生,獨立去死。人生是一次荒涼的旅行。」最令我動情和惋惜的,是一座城市曾經的個性和真實感。《十三邀》第四季與人類學家項飆的對談裡提到了「附近性」的概念,在移動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年代,似乎每個人的生活與身處的城市、與附近的人與物都無關了。

曾經的城市中,人與人的關係不似鄉村那般密切,也不像網際網路時代那麼疏遠,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遇到《繁花》裡二樓爺叔、小毛姆媽這樣的人物,也有很多人能像金宇澄先生那樣對附近的馬路與地標爛熟於心。網際網路的發達使得人們仿佛置身於賽博泡沫裡,而當真實空間裡屬於人與人的聯結消失後,每個城市也失去了自己的獨特性。技術的發展給現代社會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一些寶貴的東西也消失了。

這部舞臺劇也有些許遺憾之處,下半場氣勢明顯弱了一些,用大段地獨白和對話來交代劇情,尤其是李李對過往經歷的自白顯得冗長而尷尬。但是畢竟瑕不掩瑜,況且當最後《新鴛鴦蝴蝶夢》的音樂響起,再理性的我也不禁淚水奔湧。

感謝《繁花》劇組做到了小說載體無法達到的視與聽,也為這座城市記錄下寶貴的一筆。我曾在2017年10月在天蟾劇院看過《七十二家房客》,有幸看到了李九松先生的表演。今年先生離開了人世,滑稽戲這樣的傳統曲藝也漸漸遠去。而舞臺劇《繁花》的出現則為地方文化遺產的保護指出了一條道路,就是將嚴肅文學搬上舞臺,吸引擁有較高人文素養的觀眾群體。近些年另一個例子是,陝西人藝製作的話劇版《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雖然改編鴻篇巨製難免會有劇作上的缺陷,但仍然不失為寶貴的嘗試。

小說《繁花》開頭,金宇澄先生寫道,《阿飛正傳》結尾半分鐘,梁朝偉數鈔票梳頭,是上海味道。而我每一次坐在美琪大戲院,看著小毛練拳、姝華念詩、阿寶沉默不言,也是上海味道。

本文為讀者投稿。

如果你對社會熱點話題有敏銳的感知力與豐富的寫作經驗,歡迎自薦為《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號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藝術時尚、影評娛評、美食體育、旅遊地理等任一領域有所專攻,歡迎隨時給《三聯生活周刊》微信投稿。

原創要求:

請作者保證投稿作品為自己的原創作品,未在任何公眾平臺(包括個人公眾號)發布過。

作品(包括圖片)不含任何偽造、抄襲、洗稿及其他侵犯他人財產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問題,不涉及國家機密及他人商業秘密。若作品發生侵權或洩密問題,一切責任由作者自負。如因作者侵權等事項給本刊造成直接間接經濟損失,本刊保留向作者依法追償的權利。

此主題徵稿將長期開放,被選中稿件將發布在《三聯生活周刊》微信公眾號二、三條位置,同時作者將獲得相應稿酬。

請勿一稿多投,一經投稿,即默認由《三聯生活周刊》編輯修改及發送。投稿20天後未得到回覆的,可轉投他處。

來稿請寫明聯繫方式,標題註明「自薦撰稿人」或「投稿+稿件領域」。

稿件字數2000~3000字為佳。

稿件請同時發送至:

zhuangao@lifeweek.com.cn;zhuangao2@lifeweek.com.cn

來稿請註明聯繫電話,方便溝通。一經採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

期待你的文字。

⊙文章版權歸《三聯生活周刊》所有,,轉載請聯繫後臺。

2021年《三聯生活周刊》

雜誌徵訂開始啦!(共52期)

100元

訂購即贈 三聯博物館檯曆

相關焦點

  • 陰雨天看舞臺劇繁花
    大家都在說王家衛的《繁花》不知道何時能拍好,畢竟是王導第一次拍攝電視劇。但其實舞臺劇版的繁花已經上演了3年了!每一年的票都是一票難求。今年一拖再拖終於在這幾天美琪上演了!這些天天天下雨,但卻很適合看繁花,感覺穿越回到了過去。來到了爸爸媽媽的年代,走了一回。
  • 悲劇共同體:舞臺劇《繁花》觀後記
    申江雪後獻鴨春,俊靚鴛蝶賞繁花。桂冠世情張恨水,羨煞只手勝芳華。——陳建華 舞臺劇《繁花》海報看舞臺劇《繁花》已是年前的事了,那晚感動而享受,還有臺上演員讀我的詩,頓生一種奇特的感覺回不過神來。用上海話來演,好似改寫話劇名片,倒為之好奇,這有助複製上海風味,不過小說裡上海方言好似灑在響油鱔絲上的胡椒粉,其神韻在於傳統說書加現代節奏,上千個「不響」是絕響,要改成舞臺劇,怎麼個弄法?
  • 舞臺劇第一季《繁花》已開票 | 於千萬人眼中 有千萬種上海
    2021年3月10日-14日舞臺劇《繁花》第一季與美琪再次重逢。從這一刻起,已經開始等待。2020年11月末,舞臺劇《繁花》第一季由於疫情原因數次推遲後歸來,即使寒風也沒有吹散觀眾高昂的興致。演出前兩周,票已售罄,很多劇迷錯失良機。此番再度相遇,是專門為去年未搶到票的劇迷們準備的新春特別禮物!
  • 舞臺劇《繁花》第一季2019北京國話正式首演
    ,長時間在劇院外遊蕩」「默默流淚到突然泣不成聲,看那些永恆的執迷,看那些繚亂的沉迷」「我們在世上,邊看繁花,邊向地獄行去」藉由「繁花」,讀懂上海嘈嘈切切的弄堂傳奇以當代海派城市文學的翹楚作為藍本,舞臺劇《繁花》也同樣不失為「海派話劇」的一次成功改編。
  • 陳建華︱悲劇共同體:舞臺劇《繁花》觀後記
    舞臺劇《繁花》第一季海報《繁花》定妝照看舞臺劇《繁花》已是年前的事了,那晚感動而享受,不光臺上演員讀我的詩,頓生一種奇特的感覺回不過神來。因為讀過小說,也寫過評論,因而會關注劇本的改編。這回是老金的主意,那晚我到了美琪門口就見到舞臺劇導演馬俊豐,他把我帶到後臺,到化妝室門口正好閃出一個小夥子,馬導說這就是小毛,我衝口說:像!個子小結結,兩目炯炯,似比小說裡的更加鬼精靈些。又見到姝華,一股文雅書卷氣,也像!馬導跟他們說詩就是我寫的,大家高興莫名,一起拍了照。後來看了節目表,知道扮演小毛的是杜光褘,姝華是A角王文娜。
  • 預告 | 舞臺劇《繁花》第一季明日11:00開票
    舞臺劇《繁花》第一季延續了原著文本中滬語與古典白話小說的美學特徵,通過滬生、小毛、阿寶、李李、姝華、汪小姐、銀鳳等人童年及成年的生命切面,在時代的波瀾裡鉤織出城市肌理與普通人命運,那些未遮掩的,一直曝光的,但從未被注視的
  • 舞臺劇《繁花》:四種愛情
    ——《繁花》姝華舞臺劇《繁花》定妝照《繁花》在文學上的成功已經不需贅述,除了宏大時代下繁花落盡式的人物如何經歷了生活之外,更令我感受到驚喜是男性創作者對女性角色的塑造。舞臺劇《繁花》的導演也是男性,我幾乎是看了劇再去讀的書,整部戲劇的呈現也和書的氣質一樣:不僅知道前面是海,還知道風大浪大的冷。
  • 11月東京藝術劇場上演舞臺劇版《攻殼機動隊ARISE》
    由士郎正宗經典漫畫製作《攻殼機動隊ARISE》劇場版動畫改編成舞臺劇啦!現在舞臺劇版《攻殼機動隊ARISE》的主要製作陣容已經公開,衝方丁擔任監修,舞臺劇《BLOOD-C~The LAST MIND~》的奧秀太郎負責演出,動畫《攻殼機動隊 STAND ALONE COMPLEX》的藤咲淳一撰寫劇本。不過,粉絲們最關心的演員陣容尚未公布。草薙素子等9課成員將由誰來出演呢?請大家關注後續報導。
  • 李逍遙趙靈兒上演絕美愛情 《仙劍奇俠傳二十五周年紀念版》舞臺劇...
    2020年12月19日,大型5D多媒體仙俠奇幻舞臺劇《仙劍奇俠傳二十五周年紀念版》舞臺劇(下簡稱《仙劍4.0》舞臺劇)全國首演登陸河南藝術中心,重溫經典,你還能找回當時的少年心境嗎?25年後再續《仙劍》緣 李逍遙趙靈兒上演絕美愛情《仙劍4.0》舞臺劇講述了女媧族作為人與神結合的混血族群,不老不死,但若與人類相愛生子
  • 李逍遙趙靈兒上演絕美愛情《仙劍奇俠傳二十五周年紀念版》舞臺劇...
    2020年12月19日,大型5D多媒體仙俠奇幻舞臺劇《仙劍奇俠傳二十五周年紀念版》舞臺劇(下簡稱《仙劍4.0》舞臺劇)全國首演登陸河南藝術中心,重溫經典,你還能找回當時的少年心境嗎?25年後再續《仙劍》緣 李逍遙趙靈兒上演絕美愛情《仙劍4.0》舞臺劇講述了女媧族作為人與神結合的混血族群,不老不死,但若與人類相愛生子,便會褪去靈力,衰老至死。女媧族後裔趙靈兒原本與世隔絕,隱居仙靈島修煉,後來遇見闖入仙靈島求藥的李逍遙,與其相愛相知,卻難逃命運捉弄。
  • 舞臺劇版《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即將上演
    1月23日至27日,西安電影製片廠首次授權的經典IP《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舞臺劇版,將登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  近些年大IP改編充斥舞臺劇商業市場,有盜墓、歷史、科幻題材的古裝舞臺劇如《甄嬛傳》《仙劍奇俠傳》《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還有青春、愛情戲如《第8號當鋪》《失戀33天》等等。
  • 胡歌終於回來營業了,新劇《繁花》即將來襲,你們期待嗎?
    8月2號,連續劇《繁花》官方網公布主力陣容,由胡歌領銜,王家衛電影導演、總監製,秦雯導演。那樣強勁的主力陣容免不了讓觀眾們深感希望。《繁花》取材於金宇澄的同名的經典小說,以&39;滿紙滬語&39;敘述了1960年至1991年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
  • 舞臺劇《繁花》,帶走了很多,改變了很多
    1月26日-2月2日,一個禮拜,這首老歌每天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裡響起,這部小說問世6年,幾乎拿遍文學類的大獎之後,飄雪的上海冬夜,話劇《繁花》第一季的結尾,老歌歸位,新人登場,他們站在舞臺中央的轉盤上,時光飛逝,一一謝幕。
  • 西風豈是繁花主——有關金宇澄和《繁花》的零碎
    《繁花》單行本封面西風豈是繁花主——有關金宇澄和《繁花》的零碎按照美學原則,真正鮮花盛開的田野大地,這樣看來,金宇澄老師的長篇小說《繁花》名字的確起得恰到好處。《繁花》出版之前,其實我已經在弄堂網讀過一部分內容了,當時金老師每天寫一點,講述一個個上海故事。故事都是他在漫長的歲月裡耳聞目睹記下來的,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上海的各種變化如浮世繪一般在讀者眼前徐徐展開。
  • 何韻詩舞臺劇《賈寶玉》 主題曲《痴情司》國語版電臺首播
    4月7、8日,《賈寶玉》舞臺劇登陸蘇州文化藝術中心,首度演出該劇的全國語版本。與此同時,《賈寶玉》舞臺劇的主題曲《痴情司》國語版也將正式在全國電臺同步首播。何韻詩出道十年參演舞臺劇化身現代賈寶玉演繹「痴情司」 香港知名創作歌手何韻詩,少時跟隨家庭移居加拿大,1996年返港奪得第十五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其後被歌影巨星梅豔芳收為入室弟子。
  • 《仙劍奇俠傳一》舞臺劇角色海報公開,12月上海正式上演!
    導語:《仙劍奇俠傳一》舞臺劇角色海報公開,12月上海正式上演!11月15日,《仙劍奇俠傳》舞臺劇的官微再次發布了舞臺劇的準備情況,而在,11月4日,《仙劍奇俠傳》舞臺劇的官微正式發布了主演的角色海報,這次舞臺劇將會推出兩個不同的版本,分別由不同的人來表演。
  • 《哈利·波特》舞臺劇即將上演,黑人版赫敏你會喜歡嗎?
  • 等王家衛劇版《繁花》?別心急!新版圖書新增160多位人物小傳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隨著王家衛導演、胡歌主演的《繁花》同名電視劇的拍攝已進入火熱化階段,《繁花》帶起的公眾話題被廣泛討論。2020年1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隆重推出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繁花》的全新版本,這一版為作者金宇澄親審勘定,修訂多達20多處,是迄今為止最為全面,熔鑄作者心血的權威正本。新版《繁花》在延續舊版經典風格的基礎上獨家收錄了作者金宇澄親擬的16頁「人物小傳」。阿寶、滬生、蓓蒂、李李.....書中160多位人物的小傳,寥寥百字,命運判詞,人物形貌躍然紙上。
  •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推舞臺劇版
    《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推舞臺劇版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2017-09-19 14:52 來源:澎湃新聞
  • 王家衛胡歌《繁花》開機,其實上海已推出兩版《繁花》,打入北京、香港
    9月10日,由王家衛監製總導演、胡歌領銜主演的劇版《繁花》開機。王家衛以慢工出細活聞名,比起亮相時日未定的劇版、電影版,上海早有了《繁花》話劇版與評彈版。說上海的故事,不僅得到上海觀眾認可,還把「花」開到北京、香港,深受好評。今年,話劇版與評彈版《繁花》將繼續與觀眾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