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27~28集劇評

2021-03-02 金庸江湖網

其實挺不想吐槽的,不過好像除了吐槽也沒什麼可以說的了。還是很希望能從一片吐槽聲中從劇裡找點亮點出來。

我相信很多武俠迷一開始都是被武俠電視劇所吸引,並為之著迷的,然後逐漸地去看武俠小說,更有才華橫溢者,開始寫小說……如今一旦有什麼武俠劇上演,不管好不好,都會去看看,追憶一下兒時的欣喜。

在評論裡寫下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劇或者武戲小說吧,看看你和筆者是不是同齡人……

 

二十七、二十八兩集,對應了小說《千斤巨巖》和《騎鯊遨遊》兩個回合,而劇情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小說一個回合的內容。加了點兒原創,補了點坑,且看具體如何。

 

劇情

二十七集一開始,筆者就看傻了。

歐陽克認爹直接硬塞到這裡,總覺得畫風很不符。小說本身對歐陽鋒家庭情感等方面就描述的不多,編劇如果要給歐陽鋒進行更加合理且出彩的潤色,我並不介意從歐陽克身份處入手,畢竟這是一個逃不開的又能發揮想像的橋段。

歐陽鋒聽了卻也真是做聲不得,心想,「冥冥中實有天意,倘若老叫化並未受傷,他俠義心腸,必肯出手相救。我一掌打傷了老叫化,哪知道卻是打死了我的親生兒子。」歐陽克名雖是他侄子,實則是他與嫂子私通所生,是他的嫡親骨肉。

但筆者個人是比較懷疑小說中的歐陽克知不知道自己是歐陽鋒的兒子。從小說的種種跡象看,歐陽克從未對歐陽鋒流露出一絲一毫要認親的狀態,只是單純地把歐陽鋒當做一個功夫高強的長輩,並無他意。畢竟歐陽鋒遇難,他心裡首先想的並不是對這個還沒弄清楚是不是親爹的人表示一下悲傷,而是想著的是怎麼和黃蓉在荒島上共度幸福餘生。

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電視劇將認爹橋段放在歐陽克認為自己快死之時全盤託出在正常邏輯下似乎並沒有什麼不妥(反正精分歐陽克人設都已經改了,只要故事邏輯還在,其他先可以忽略),但疼得死去活來的時候,就算不暈過去,那也是連話都說不出來的吧,編劇硬要加內容也別太想當然了。

俯身下去,歐陽克睜開眼來,叫了聲:「叔叔!」聲音甚是微弱。歐陽鋒道:「你忍著點兒。」抱起他上身,輕輕一扯,歐陽克大叫一聲,又暈了過去。巨巖壓住他雙腿,這一下拉扯只有令他更加疼痛難當,身子卻拉不出半分。

歐陽克口述了一出歐陽家的倫理大戲,看得尷尬症都犯了,各位可以感受一下。

當然這裡的歐陽鋒心情波蕩起伏,也沒了小說裡的那股子狠毒的勁兒:

歐陽鋒向來心腸剛硬,此刻卻也不禁胸口酸楚,回過頭來,見海水又已淹近了數尺。

……

只聽歐陽鋒硬咽道:「你好好去罷,我知道你的心事,你一心要娶黃老邪的閨女為妻,我必能令你如願……我這就去殺了黃老邪的閨女,將她和你同穴而葬。人都有死,你和她雖生不得同室,但死能同穴,也可瞑目了。」

終於,黃蓉的智商總算上線了,搬巨石、救歐陽克、伐樹、扎木筏、送走歐陽鋒叔侄,明霞島的劇情緊湊得可以,兩天就完成的上述所有的事情,細節刪減也頗為嚴重。這裡有一段還挺有意思的,老演員還是有老演員的表演方法,話不用多,用一些肢體語言就可以了。

待走到歐陽鋒身旁,洪七公睜眼笑道:「好威風,好殺氣啊!」歐陽鋒臉上微微一紅,這時一出手就可將他立斃於掌下,但不知怎地,只感到他一股正氣,凜然殊不可侮,不由自主的轉過頭去,避開他的目光……

說句題外話,活結紮木筏這個橋段是照抄94版的《射鵰英雄傳》吧,畢竟小說裡沒這段。原創情節的黃蓉難得聰明一回,居然還是94版編劇的功勞。

吐槽一下靖蓉和洪七公給自己扎的木筏,小也就算了,還沒有帆,這是要飄回大陸的意思啊,這份膽識,在下佩服。

完顏洪烈出海的理由編劇給得似乎很足,比原著中多了更多的彎彎繞繞。同行之中居然還帶上了穆念慈。

這次他率眾南來,行蹤甚是詭秘,只怕被南朝知覺有了提防,是以改走海道,一心要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浙江沿海登陸,悄悄進入臨安將書盜來。

楊康這條線故事大邏輯是沒什麼問題,但摻在原著的橋段中,總是會有一種奇怪的畫風。具體原因,多半是改了部分人設的關係。

接下來就是一大波改編原創的劇情在路上了,不如先上一段小說原文:

順風航了兩日,風向仍是不變。第三日晚間,洪七公與黃蓉都已睡著,郭靖掌舵守夜,海上風聲濤聲之中,忽然傳來「救人哪,救人哪!」兩聲叫喊……洪七公翻身坐起,低聲道:「是老毒物。」

……郭靖氣運丹田,叫道:「是歐陽世伯麼?」只聽得歐陽鋒在遠處叫道:「是我歐陽鋒,救人哪!」黃蓉……道:「不管他是人是鬼,咱們轉舵快走。」

洪七公忽道:「救他!」黃蓉急道:「不,不,我怕。」洪七公道:「不是鬼。」黃蓉道:「是人也不該救。」洪七公道:「濟人之急,是咱們丐幫的幫規。你我是兩代幫主,不能壞了歷代相傳的規距。」

黃蓉道:「丐幫這條規矩就不對了,歐陽鋒明明是個大壞蛋,做了鬼也是個大壞鬼,不論是人是鬼,都不該救。」洪七公道:「幫規如此,更改不得。」黃蓉心下憤憤不平。只聽歐陽鋒遠遠叫道:「七兄,你當真見死不救嗎?」

黃蓉說道:「有了,靖哥哥,待會兒見到歐陽鋒,你先一棍子打死了他。你不是丐幫的,不用守這條不通的規矩。」洪七公怒道:「乘人之危,豈是我輩俠義道的行徑?」

編劇不知是為了改黃蓉人設,還是為了改歐陽鋒人設,還是為了改洪七公的人設,總之,電視劇裡直接讓歐陽叔侄率先登上了完顏洪烈的「賊船」,但這樣郭靖他們該怎麼登上「賊船」呢?編劇想了個十分清奇的理由,郭靖暈船!還讓洪七公強行做了一番解釋,不過倒也算說得通。

賊船之上,郭黃洪三人均見到了楊康。不過楊康依舊在洗白進行時,畢竟他又一次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從電視劇的劇情來看,楊康之後會去刺傷郭靖是完顏洪烈逼的,並非他本意,這一點妥妥已經把楊康洗得白白亮亮的了。雖然筆者一直覺得小說楊康刺殺郭靖是他心中所想做的,畢竟郭靖擋了他的「路」。

回到郭黃洪三人,由於歐陽鋒的私心,他們仨被關了好幾天,然後各種糊弄歐陽鋒,居然還用到了裘千丈的玉扳指,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總之,之後為了把戲份遷到甲板上來,引出老頑童,編劇也是費了點心思的。

這裡吐槽一個點,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點穴了就意味著人不能動,點穴前是什麼樣,點穴後就是什麼樣,不知道還以為你們在玩木頭人,孫悟空的「定身法」都快趕上了。傳統武俠小說裡的點穴,就只是單純地讓人渾身酸軟,使不上力氣而已。

所以拍武俠劇的導演也請長個心眼吧,拍到被點了穴朋友,就請別雙手直直地伸在那兒,直接軟到在地,躺著、坐著都比硬邦邦地站在那兒看著更舒坦,更合理,也不會覺得十分突兀。

周伯通的鯊魚BUG編劇也算給圓了回來,雖然十分的幹,但至少知道邏輯上乍一聽沒啥毛病,貼上原文:

周伯通一彎腰,左乎抓住撐在鯊魚口中的一根木棒,將鯊魚提了起來,道:「就是遇見了我這頭坐騎啊,老毒物你瞧明白了,這是你寶貝侄兒將木棍撐在它口中的,是不是?」當日歐陽克行使毒計,用木棍撐在鯊魚口中,要叫這海中第一貪吃的傢伙活生生餓死,那是歐陽鋒親眼所見……

周伯通拍手笑道:「那便是你輸了啊。咱們賭的是將鯊群盡數殺滅,可是這頭好傢夥託了你侄兒的福,吃不得死鯊,中不了毒,既留下了一條,豈不是我老頑童贏了?」說罷哈哈大笑。歐陽鋒臉上變色,做聲不得。

甲板上的劇情,其餘零零碎碎的不提也罷,然而筆者最不滿的是,居然沒有把歐陽鋒、周伯通、還有之後的黃藥師輕鬆生擒靈智上人的手法給實實在在拍出來。

靈智上人吃癟梗是這段情節中,十分精彩的武功比較。就如書中所說:「楊康在趙王府時,即已十分欽佩靈智上人之能,今日卻見歐陽鋒、周伯通,黃藥師三人接連將他抓拿投擲,宛若戲弄嬰兒,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武功強弱,一招可窺盡乾坤,在五絕及老頑童眼中,丘處機、靈智上人等人那些所謂的惡鬥,也不過只是過家家般的小打小鬧,並非是什麼一流高手,電視劇裡缺了這一層,「武俠」中的「武」的表現,終究落了下乘。

 

 

場景

海邊的實景拍攝的確對演員來說是場不小的考驗,但正是實景拍攝,才能看到小說中救人的不易,也能從中感慨金庸先生小說中的憑空設想影視化後會有多麼精彩。

 

當然畢竟實景選取上多少與原著有所差異,很多朋友都會吐槽為什麼歐陽鋒等人向下挖掘,而是非要搬石頭。然而原著是這般寫來:

地下是堅如金鐵的厚巖,無鏟無鋤,決計無法挖掘。歐陽鋒瞧著只是發怔。

 

演員(導演)

歐陽克的演員在明霞島戲份中強行改戲之事,筆者有在網上略略看到,但是否有其事,或者如傳聞般令人作嘔,這裡也不能妄下斷論。

若是真要洗白歐陽克,不如一開始就從整體劇本上入手,但如今歐陽克人設開始有精分傾向,也的確是演員本身理解上出現了偏差。

然而,若是明霞島劇本上並非如此,且演員理解和表演上出現了問題,導致最後劇情上精分有如神助,那導這場戲的導演是否應該擔起其中的主要責任,所謂導演,若做不到場面調度,那還有什麼話語權?導演難道不知要呈現何種效果嗎?

《射鵰》為何主要演員請新人,除了費用相對較低之外,難道不就是因為新人演員還沒定型,導演更容易把控演員,來產生好的效果麼?初衷是好的,但結果似乎並不是最好的。

國內電視劇應該還是以導演中心制為主的,執行導演沒有魄力控制演員,整個劇組猶如散沙,那這部電視劇,也就沒有值得吹的意義。

來說說歐陽鋒,黑子的歐陽鋒非常非常的溫柔(劃掉),溫和?為了突出歐陽鋒和歐陽克之間更為深刻的情感戲,的確是下了功夫,然而電視劇中總是過度地去渲染歐陽鋒慈父般的狀態,往往忽略歐陽鋒本身的宗師氣度和狠硬心腸。

歐陽鋒雖然經常吃主角給的癟,畢竟主角是有光環的,但很少持續很久(除了《九陰真經》這種攤上了就一輩子的事情),被耍了居然也沒怎麼發作,也許歐陽剋死後會好轉吧。

哦,順便吐槽一下歐陽鋒的蛇杖,小說裡蛇杖在他落水後就遺失了,劇裡倒是拿著蛇杖滿島上跑的樣子。

 

打戲

降龍十八掌的特效終於沒有樹葉了,畢竟船上也沒有可借用的外物,其實真的用單純的氣體運動特效挺好的。 

 

音樂

沒有什麼特別想提的片段。

後期

居然有夾幀!真的是劇一旦糙起來,什麼問題都會有。下圖各位可以多看幾遍,我把切換鏡頭中間夾的一幀也截了出來,可以比較看看。

從越軸、到轉場、到漏邊、到夾幀,據說二輪播出前會有精剪,會有麼?

……………關於作者……………

弋顏 | 金庸江湖網特約作者、江南女俠

…………影視裡的金庸江湖…………

新版《射鵰英雄傳》17~18集劇評

新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新版《射鵰英雄傳》21~22集劇評

新版《射鵰英雄傳》23~24集劇評

新版《射鵰英雄傳》25~26集劇評


……………進入傳送門,關注弋顏君……………

相關焦點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我不是很喜歡各版掐架,因此我的劇評中也從未特地將各版進行比較。看劇時也儘量拋開之前電視劇的影響,單純地對照著原著上來看劇。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33~34集劇評
    言歸正傳,咳咳,下次再也不開分集劇評坑!!至於這個坑,自己挖的,打死都要填滿。嗯,還剩二十集,除去這篇還有九篇…… 三十三、三十四集主要的內容可對應小說第二十五章《荒村野店》和第二十六章《新盟舊約》,約莫一個半回合。這兩集的質量似乎有所回升,節奏上也緊湊了起來,總體還是不錯的。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7~28集劇評
    我相信很多武俠迷一開始都是被武俠電視劇所吸引,並為之著迷的,然後逐漸地去看武俠小說,更有才華橫溢者,開始寫小說……如今一旦有什麼武俠劇上演,不管好不好,都會去看看,追憶一下兒時的欣喜。在評論裡寫下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劇或者武戲小說吧,看看你和筆者是不是同齡人…… 二十七、二十八兩集,對應了小說《千斤巨巖》和《騎鯊遨遊》兩個回合,而劇情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小說一個回合的內容。加了點兒原創,補了點坑,且看具體如何。 劇情二十七集一開始,筆者就看傻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我不是很喜歡各版掐架,因此我的劇評中也從未特地將各版進行比較。看劇時也儘量拋開之前電視劇的影響,單純地對照著原著上來看劇。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5~26集劇評
    這周,我覺得我可能是看了個假射鵰。這周四集剛播完,微博上就有小夥伴問我:弱弱地問下,後面的劇評還打算寫麼?我:你想看麼?答:非常想看你吐槽。我:……不過現下看來,新射鵰可以吐槽點是越來越多了。 從《竄改經文》到《千鈞巨石》,約莫一個半回合,二十五、二十六集雖然塞了這些內容,但原創的劇情卻也不少,因此,小說的情節刪的頗嚴重。從一開始,筆者就強調過,《射鵰英雄傳》小說本就不是雙男主套路,然而影視化後,為了使之對比鮮明也更能吸引觀眾,才將楊康作為第二男主單另出來拍了很多橋段,而大部分原創也均在此。
  • 2017年《新版射鵰英雄傳》
    最近愛奇藝獨家製作的新版射鵰,真是吊足了大家胃口,不過還是很期待新版《射鵰英雄傳》播出兩周8集以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3~14集劇評
    新射鵰其實挺老少通吃的,家裡的長輩現在對這部射鵰可是連連誇讚,雖然有些我並不苟同,這部射鵰若讓我放開了吐槽,那真的是可以叨叨很久,但原小說本身的魅力還是在的,寬容一點就好。 十三十四集,從第十二回《亢龍有悔》的三分之二處,到第十三回《五湖廢人》的五分之三處,湊合一些也就一回合的內容,所以原創內容自然又是多了不少。
  • 也論《新版射鵰英雄傳》2017
    ,但經典不是標杆,我們不能要求每一部《射鵰英雄傳》都成為83版,也不能要求每一個郭靖都是黃日華,每一個黃蓉都是翁美玲。那些欠誠意,爛劇情、爛演技的改編讓我們憂傷莫名,那些造型裡的大紅大綠,臺詞裡的雷人雷語,劇情裡的腦殘腦梗,特技裡的飛來飛去,已經將我們的童年時挑燈夜讀的金庸古龍毀得差不多了,而就抱著實在沒得可看的心情的金迷們沒想到,這部第N次翻拍版的《射鵰英雄傳》還不錯——「很武俠」。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7~18集劇評
    (當年的字還是很生澀)十七、十八集內容包括了小說的《神龍擺尾》與《九陰真經》的二分之一。這兩集第一遍看的時候,簡直要懷疑自己曾經是不是看過原小說了。在前幾集中如有原創之類的情節,倒也是有跡可循,還不至於破壞了劇情結構;不過這兩集裡,劇情與原著對比,似是而非的地方不少,不連貫的地方更多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1~42集劇評
    前幾日晚,在新版射鵰關注組的群裡聊天,有群友講到很多內容被剪輯師剪掉了,對剪輯師惡語相向……之前筆者總把剪輯等問題放到最後講,這次先在開篇隨便嘮嘮幾句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3~4集劇評
    【捂臉】 第三、四集又是三個回合的小說情節,分別是《黑風雙煞》、《彎弓射鵰》、《崖頂疑陣》。節奏依舊偏快。上一篇內容中,第二集的後程劇情並沒有詳細分析,因為一直認為蒙古大漠的情節還是放在一塊說比較好,因此這次一併把蒙古群雄的大戲結合著原著一起做個簡評。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5~16集劇評
    寫連載劇評什麼的其實就是自打臉系列,今日又要來打臉了。
  • 新版《射鵰英雄傳》開播 能否超越「83版」?
    奇怪的是,1月9日咱們河北老鄉、知名導演郭靖宇監製的新版《射鵰英雄傳》開播後,「文娛圓桌」難得出現了觀點比較一致的時候。當然,這也不意味著「新射鵰」人見人愛。在那個電視劇資源還比較貧乏的年代,83版《射鵰》在男孩子心底,植下了一個武俠夢。小時候每逢過年,我老家的縣電視臺就會全天不停地輪播武俠電視劇,重播率最高的就是83版《射鵰》。那時候家裡管得嚴,我就零零散散趕上哪集看哪集,83版《射鵰》的完整劇情,還是後來看原著才拼湊起來的。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也許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1~22集劇評
    看文前,先做個投票吧。看完了這周VIP的四集,懵了很久,完全不知道劇評該從何處下筆。
  • 我看2017新版《射鵰英雄傳》
    ◆  ◆  ◆  ◆  ◆知道2017版《射鵰英雄傳》出來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抗拒的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3~24集劇評
    新《射鵰英雄傳》是在華策前幾部金庸劇撲街的前提之下,才下定決定要做一個所謂的高品質的誠意之作。 在經過前兩集節奏緩慢的混亂劇情後,二十三、二十四集,也算是相對進入小說內容的正軌,然而這兩集包括了《三道試題》、《洪濤群鯊》、《竄改經文》(新修版裡為《九陰假經》)的內容,林林總總約有兩個半回合的小說情節,加了多少原創,改了多少情節,刪了多少內容,節奏上如何快慢,我們慢慢看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51~52集劇評
    其實早已把劇看完,但最後兩集的劇評一直在拖著。對電視劇的內容,有驚喜的,有失望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下筆。 最後兩集,無怪就只剩下《是非善惡》與《華山論劍》兩個回合了,大方向很正確,小改動卻是不斷,改得好不好,在這裡,也便只是筆者一家之言。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31~32集劇評
    每周要寫兩篇劇評,感覺要被懷疑是拿錢寫劇評的寫手了。筆者對天發誓,寫文就圖個樂,順便再看一回小說。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9~50集劇評
    吸著鼻涕碼字……最後四集大結局的劇評直到今日才補上,抱歉則個。 一周沒看劇,可能本身對劇的怨氣也消散了些,這兩日再次點開《射鵰》的最後四集,竟然覺得,嗯?好像還可以。當然,這是在還沒有細究之下的第一感知。若要細細品來,估計依舊有很多不滿之處吧。
  • 觀熱播武俠劇2017版《射鵰英雄傳》有感
    在金庸先生的十五部武俠小說中,《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也是「射鵰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這部作品博大精深、氣勢恢宏,長久以來,受到廣大武俠迷的喜愛,也被多次翻拍成影視劇。2017新版《射鵰英雄傳》目前正在熱播之中,總共52集,在東方衛視已播至20集。看過前20集之後,感覺這確實是一部有質感的武俠大劇,雖沒有大牌影星參演,卻圈粉無數,引來無數武俠劇迷的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