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1~42集劇評

2021-02-15 吟墨小築

前幾日晚,在新版射鵰關注組的群裡聊天,有群友講到很多內容被剪輯師剪掉了,對剪輯師惡語相向……之前筆者總把剪輯等問題放到最後講,這次先在開篇隨便嘮嘮幾句。

在這裡,筆者要替剪輯師喊個冤。

首先,電視劇情節不順暢這個問題,很多情況是怪不到剪輯頭上的,因為剪輯師多數情況下是做不了主的,最後電視劇敲板的永遠都不是剪輯師,而是審片的人。

其二,筆者雖然很不待見這部劇的剪輯,但剪輯爛有很大一部分前提是前期素材的問題。有時候剪輯師再有水平,也不可能彌補前期的很多不足。

其三,剪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幫前期善後的。現在的觀眾只關注自己看到的東西是否有不妥,卻不知道刪去的內容具體是什麼樣子的。

所以,從來沒有人會懷疑不合理的剪接,其實有可能是剪輯師剪掉了攝像拍攝或者前期腳本有問題的內容,又或者可能是前期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拍攝成功的內容……觀眾只會說剪輯師為什麼把那些好的片段剪掉了。捫心自問,你是不是這樣的觀眾呢?

筆者看劇這麼多年,看觀眾的劇評中,後期、導演、編劇永遠都是被罵的最慘的,倒還真沒見幾個觀眾罵其他工種的。

原因是這三個工種工作所呈現的劇的畫面內容不管糟不糟糕,都是觀眾可看見的;而觀眾看不見的,也許可能更差勁,但沒有人去想過這個問題。

 

四十一和四十二集,原著內容粗粗一看,大約也有兩個半回合了,包括了《一燈大師》的後半段,《鴛鴦錦帕》以及《湍江險灘》,不過這兩集中,有大半集內容是原創,而對原著來說也刪減和改掉了很多片段。

 

劇情

首先,一燈回憶往昔的片段,其實刪減了很多細節,其中也包括了漁樵耕讀四人各自的性格刻畫,畢竟連天竺神僧也沒有了(上一篇我還在糾結天竺神僧怎麼沒出現,現在看果然是刪了),可見這邊的劇情走向就是以快節奏為主了。

周伯通和瑛姑的愛情故事很快就上線了,這裡筆者不解的是,電視劇為什麼改成老頑童練武被瑛姑發現,而不是和原著一樣,是瑛姑習武被老頑童發現。

一燈說道:「我眾妃嬪見我日常練功學武,有的瞧著好玩,纏著要學,我也就隨便指點一二,好教她們練了健身延年。內中有一個姓劉的貴妃,天資特別穎悟,竟然一教便會,一點即透,難得她年紀輕輕,整日勤修苦練,武功大有進境。也是合當有事,那日她在園中練武,卻給周怕通周師兄撞見了。那位周師兄是個第一好武之人,生性又是天真爛漫,不知男女之防,眼見劉貴妃練得起勁,立即上前和她過招。周師兄得自他師哥王真人的親傳,劉貴妃哪裡是他對手……」

這一進一出,對周伯通和瑛姑的刻畫上就很明顯不對味了,瑛姑是個有夫之人,又不是心思單純入老頑童之人,而且還在自家後宮,怎麼會這麼主動去招惹周伯通,明顯應該是老頑童主動去招惹瑛姑才對。

看到帥帥的王真人,這次有臺詞了!

咳咳,回到劇情。其實電視劇一燈回憶的這段情節,和小說中倒也沒什麼偏差,只要把該講的故事講完就可以了。

瑛姑尋仇這段,細節上改的真的很多。劉瑛姑上山過了三關,第一關是漁樵耕讀攔路,第二關是郭靖出手,第三關是黃蓉拖延時間。因此,此間應該有一些十分精彩的打戲。至少小說中寫得十分令人稱嘆,不過電視劇裡卻似流水帳一般,而且又一次忽略了幾人的武力值。

武力值上,郭靖如果左右互搏加降龍十八掌發個狠,瑛姑且不借地利之便,那她基本要成為郭靖的手下敗將的。

郭靖雖在黑沼茅屋中曾與她動過手,但料不到她(瑛姑)說過就過,身子滑溜如此,情急之下,左臂後抄,回振反彈,卻是周伯通所授「空明拳」的奇妙家數。玻姑眼見已然滑過他的身側,哪知一股柔中帶韌的拳風忽地迎面撲至,逼得她非倒退不可。

……

瑛姑闖過郭靖這一關,心中暗叫:「慚愧!若非此處有個荷塘,焉能打退這傻小子?想來是老天爺今日教我得報此仇。」

電視劇裡卻瑛姑輕輕鬆鬆點了靖蓉二人穴道,實在不合理。加之由於把靖蓉放在一塊阻撓瑛姑上山,所以又把黃蓉許多表現聰明才智拖延時間的情節給刪去了,包括布的竹籤陣也一點不留。

黃蓉足不停步,不住點去,片刻之間,地下宛似滿天繁星,布滿了燈火與竹籤,每隻茶杯之旁,必有一根尖棒。

待得黃蓉點完,瑛姑早已數得明白,共是一百一十三隻茶杯、一百一十三根竹籤,不禁大為狐疑:「若說這是梅花樁功夫,不是七十二根,就該是一百零八根,一百一十三根卻是什麼道理?排列得又零零落落,既非九宮八卦,又不是梅花五出。而且這竹籤如此鋒利,上面哪裡站得人?是了,她必是穿了鐵底的鞋子。」

不過竹籤陣不易拍攝也便罷了,但少了黃蓉與瑛姑鬥口的片段卻也著實令人失望。

黃蓉又道:「段皇爺不肯救你兒子,也是為了愛你啊。」瑛姑道:「你都知道了?哼,為了愛我?」語意中充滿怨毒。黃蓉道:「他是喝老頑童的醋。若是不愛你,為什麼要喝醋?他見到你那塊『四張機』的鴛鴦錦帕,實是傷心之極。」瑛姑從沒想到段皇爺對己居然有這番情意,不禁呆呆出神。

這裡有一個鏡頭特別喜歡,就是瑛姑舉起匕首欲殺一燈,第一個焦點是對著石壁上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第二個焦點轉到一燈,第三個焦點轉到瑛姑的匕首。很好的利用了背景來體現一燈的禪機。

這裡順便貼一段小說裡黃蓉的這個計謀的完整計劃:

這正是黃蓉安排下的計謀。郭靖點了一燈大師的穴道,就是存心要代他受這一刀。他只怕那天竺僧人武功厲害,是以先出手攻他,豈知此人竟是絲毫不會武藝。當黃蓉在院子中向瑛姑解明三道算題、以「打狗棒法」阻路、再布油燈竹籤之時,四弟子趕速給郭靖洗去身上泥汙,剃光頭髮。他頦下白須,也是剃了一燈的鬍子黏上去的。四大弟子本覺這事戲弄師父,大大不敬,而且郭靖本身須得幹冒大險,各人心中也感不安,可是為了救師父之命,除此實無別法,若是由四弟子中一人出來假扮,他們武功不及瑛姑,勢必被她一刀刺死。

對於《湍江險灘》這一回合的改編,筆者也只能有一說一,由於穆念慈掉崖,所以這一回合裡,靖蓉與穆念慈之間的照面和對楊康的談論全部刪去,但小說中穆念慈說的大部分情節,電視劇裡倒是都有拍攝的。比如下文:

(穆念慈)道:「那老頭兒(裘千丈)從懷裡摸了一個小瓷瓶出來,放在桌上,低聲道:『楊兄弟,你那位沒過門的夫人不肯就範,這事容易得緊,你將瓶裡的藥粉在清茶裡放下一些,給她喝了,我包你今晚就洞房花燭。』楊康這小子居然眉花眼笑,連聲道謝。我氣得幾乎要暈了過去……我重到楊康的房外,哪知他已站在門口,笑吟吟的道:『妹子,請進來罷。』我早打定了主意,這晚非一切說個清楚不可,到了他房裡,他便指著桌上的瓷瓶,笑道:『妹子,你猜,這瓶子裡裝的是甚麼?』我怒道:『誰知道是甚麼髒東西了。』他笑道:『一個朋友剛才送給我的,說道這藥粉只要在清茶裡放上一些,騙你喝了,一切便能如我所願。』……」

 

至於青龍灘劇情,必須得承認由於場地的限制,拍攝上會十分困難,電視劇改成在客棧裡倒也無傷大雅,但對比小說來看,自然少了些許兇險,很多細節也刪減乾淨,很多內容都是戛然而止,多半是沒拍吧。好與不好,觀眾們自是見仁見智,無需筆者多言。

 

說一說原創劇情吧。原創劇情是在很努力地完善著楊康的梟雄形象,失去了穆念慈的他居然開始公然和完顏洪烈叫板,也開始了一場極其縝密的計劃……

楊康的計劃,哦,其實是編劇的計劃。編劇為了貼著小說走,也是很努力地在做一些細節上的彌補,但似乎越補越大,時間線上(時間線的排列主要是腳本問題了)也有很多偏差,這個下篇筆者可以捋一捋。

不過江南七怪重回醉仙樓,不得不說是一次非常合理且合情的原創。作為江南六怪最後的謝幕劇情,不突兀,和諧自然。雖然有些臺詞改編上多少缺少一點原著的神髓,但至少給五怪都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醉仙樓起,醉仙樓終,人生不就是一個輪迴麼。

 

場景

一燈的住處上一篇沒扒,其實這種場景還是很有意境的,畢竟實拍,加分。

演員

瑛姑和老頑童之間的對手戲,一直迷之尷尬,老頑童「玩」的屬性一直不強,所以使得老頑童整個狀態顯得更渣了。

 之前看新射鵰的五絕和老頑童,普遍都存在一系列的性格刻畫上、人物理解上、人物屬性上等不到位的現象,一燈的出現總算是緩解了一下這部射鵰五絕和老頑童個性上不鮮明的狀態。

打戲

本來很期待瑛姑和黃蓉的竹籤陣,現在啥都沒了。畢竟打戲都沒什麼創新,已經沒有看第一集雪地裡丘處機對陣楊鐵心那種打戲的熱血了。

俠友們,你們說,筆者可以期待下周的醉仙樓大戰麼?

 

 

音樂

之前既然說到輪迴了,那就再推一下《輪迴》吧,杭蓋的《輪迴》真的很渾厚。

 

 

後期

開篇已經叨叨很多了。

轉場,越軸,素材,節奏……有些剪輯可以解決,有些剪輯也解決不了,所以不能一味得說哪個不好。

又一個相似機位切換,這種切換真的太兒戲了。

劇糙,絕不是一個工種的問題,而是整個團隊的問題。

這裡再叨叨一點,很多人都在期待二輪播出所謂的60集,在這裡,筆者想說,希望各位的期望不要太大。剪輯的工作是把多的內容往少了砍,幾乎沒有把砍掉的內容拿回來的習慣(除非專門有工種保存了刪去的內容,不過這簡直是在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

刪了就刪了,而且刪了的情節內容本身就是有它不合理之處的。即使單拿出來看內容也許是合理的,但放到劇情裡面,也是會出現劇情跳,節奏奇怪等不合理的狀況,不能一概而論。

其他畢竟還有時長上、以及審片人要求上需要把握,電視劇既然走商業用途,那客戶才是最大的,乙方(製作方)沒有資格和權利對劇內容作出最終把控,而甲方才有,即投資方,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受眾喜好(算是影響內容的一方面吧)。

至於所謂的60集,也許只是把每集45分鐘的內容,變成每集40分鐘的內容罷了。

 

 

將近三個月,新射鵰也快進入尾聲。這部電視劇的質量上,在筆者看來也不至於可以高到哪裡去。筆者看劇並不是只看演員表現,還有電視劇所呈現出來的各方各面,雖然有些細節上自己也並不是很專業。

但做這行會有職業病,就是習慣性去看一些場面調度,機位運動,畫面轉場等,所關注角度不一樣,觀劇體感也是不一樣的。

筆者一直強調自己的劇評不希望從主觀判斷上去說服讀者觀眾,畢竟觀眾們也是有自我感受的。所以劇評很多內容都僅從原著出發,儘可能做到中肯而已。

(文中插圖來自於電視劇)

相關焦點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31~32集劇評
    每周要寫兩篇劇評,感覺要被懷疑是拿錢寫劇評的寫手了。筆者對天發誓,寫文就圖個樂,順便再看一回小說。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33~34集劇評
    言歸正傳,咳咳,下次再也不開分集劇評坑!!至於這個坑,自己挖的,打死都要填滿。嗯,還剩二十集,除去這篇還有九篇…… 三十三、三十四集主要的內容可對應小說第二十五章《荒村野店》和第二十六章《新盟舊約》,約莫一個半回合。這兩集的質量似乎有所回升,節奏上也緊湊了起來,總體還是不錯的。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我不是很喜歡各版掐架,因此我的劇評中也從未特地將各版進行比較。看劇時也儘量拋開之前電視劇的影響,單純地對照著原著上來看劇。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3~4集劇評
    【捂臉】 第三、四集又是三個回合的小說情節,分別是《黑風雙煞》、《彎弓射鵰》、《崖頂疑陣》。節奏依舊偏快。上一篇內容中,第二集的後程劇情並沒有詳細分析,因為一直認為蒙古大漠的情節還是放在一塊說比較好,因此這次一併把蒙古群雄的大戲結合著原著一起做個簡評。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51~52集劇評
    其實早已把劇看完,但最後兩集的劇評一直在拖著。對電視劇的內容,有驚喜的,有失望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下筆。 最後兩集,無怪就只剩下《是非善惡》與《華山論劍》兩個回合了,大方向很正確,小改動卻是不斷,改得好不好,在這裡,也便只是筆者一家之言。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我不是很喜歡各版掐架,因此我的劇評中也從未特地將各版進行比較。看劇時也儘量拋開之前電視劇的影響,單純地對照著原著上來看劇。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3~44集劇評
    有這心不如坐下來品一杯茗,聽一段琴,捧一本書,再讀一遍《射鵰英雄傳》,可好? 這四十三、四十四集,對應小說來看,中間的很多情節都拆的十分混亂,雖然有《湍江險灘》、《來日大難》以及《島上巨變》的內容,林林總總約莫一個半回合的小說內容,但由於之前原創挖坑太過嚴重,因此編劇很努力地在彌補,並將其圓到小說情節發展順序上來,因此部分片段的轉場十分生硬。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9~50集劇評
    吸著鼻涕碼字……最後四集大結局的劇評直到今日才補上,抱歉則個。 一周沒看劇,可能本身對劇的怨氣也消散了些,這兩日再次點開《射鵰》的最後四集,竟然覺得,嗯?好像還可以。當然,這是在還沒有細究之下的第一感知。若要細細品來,估計依舊有很多不滿之處吧。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5~26集劇評
    這周,我覺得我可能是看了個假射鵰。這周四集剛播完,微博上就有小夥伴問我:弱弱地問下,後面的劇評還打算寫麼?我:你想看麼?答:非常想看你吐槽。我:……不過現下看來,新射鵰可以吐槽點是越來越多了。 從《竄改經文》到《千鈞巨石》,約莫一個半回合,二十五、二十六集雖然塞了這些內容,但原創的劇情卻也不少,因此,小說的情節刪的頗嚴重。從一開始,筆者就強調過,《射鵰英雄傳》小說本就不是雙男主套路,然而影視化後,為了使之對比鮮明也更能吸引觀眾,才將楊康作為第二男主單另出來拍了很多橋段,而大部分原創也均在此。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5~46集劇評
    新射鵰的下坡路走的很明顯,幾乎已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地步,這兩集筆者表示看得很生氣,當然也有部分亮點,但真的不足以去蓋過劇本的糙。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7~48集劇評
    四十七和四十八集,對應了原著《鐵槍廟中》的後半個回合、《大軍西徵》、以及《從天而降》的開頭。整合一下,估摸也就一個半回合吧。中間依舊有刪去了一些重要的場景,投機取巧的過渡等等,不過這兩集的重點無疑是鐵槍廟,咱們細細看來。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27~28集劇評
    在評論裡寫下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劇或者武戲小說吧,看看你和筆者是不是同齡人…… 二十七、二十八兩集,對應了小說《千斤巨巖》和《騎鯊遨遊》兩個回合,而劇情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小說一個回合的內容。加了點兒原創,補了點坑,且看具體如何。 劇情二十七集一開始,筆者就看傻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7~18集劇評
    《射鵰英雄傳》的實體書一般都為四冊,每十回合一冊,當年看書的時候,還經常抄一些書上的詩詞句之類的內容。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3~14集劇評
    新射鵰其實挺老少通吃的,家裡的長輩現在對這部射鵰可是連連誇讚,雖然有些我並不苟同,這部射鵰若讓我放開了吐槽,那真的是可以叨叨很久,但原小說本身的魅力還是在的,寬容一點就好。 十三十四集,從第十二回《亢龍有悔》的三分之二處,到第十三回《五湖廢人》的五分之三處,湊合一些也就一回合的內容,所以原創內容自然又是多了不少。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1~22集劇評
    看文前,先做個投票吧。看完了這周VIP的四集,懵了很久,完全不知道劇評該從何處下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5~16集劇評
    寫連載劇評什麼的其實就是自打臉系列,今日又要來打臉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7~28集劇評
    我相信很多武俠迷一開始都是被武俠電視劇所吸引,並為之著迷的,然後逐漸地去看武俠小說,更有才華橫溢者,開始寫小說……如今一旦有什麼武俠劇上演,不管好不好,都會去看看,追憶一下兒時的欣喜。在評論裡寫下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劇或者武戲小說吧,看看你和筆者是不是同齡人…… 二十七、二十八兩集,對應了小說《千斤巨巖》和《騎鯊遨遊》兩個回合,而劇情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小說一個回合的內容。加了點兒原創,補了點坑,且看具體如何。 劇情二十七集一開始,筆者就看傻了。
  • 為什麼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火了?只因這六點原因
    那麼為什麼其他幾部翻拍的射鵰英雄傳都沒有獲得這樣的好評呢?筆者分析有六點因素決定了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的熱播。那麼是那六點,且隨筆者一起來看看吧!1較低的心理預期射鵰英雄傳屬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名著,擁有眾多的忠實讀者。畢竟該部武俠小說也經歷了多次翻拍,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83版。而之後的改編版本則大多不能被觀眾所介紹。而83版射鵰英雄傳也被大家奉為經典。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3~24集劇評
    新《射鵰英雄傳》是在華策前幾部金庸劇撲街的前提之下,才下定決定要做一個所謂的高品質的誠意之作。 在經過前兩集節奏緩慢的混亂劇情後,二十三、二十四集,也算是相對進入小說內容的正軌,然而這兩集包括了《三道試題》、《洪濤群鯊》、《竄改經文》(新修版裡為《九陰假經》)的內容,林林總總約有兩個半回合的小說情節,加了多少原創,改了多少情節,刪了多少內容,節奏上如何快慢,我們慢慢看來。
  • 新版《 射鵰英雄傳 》經典重現
    射鵰英雄傳 》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對於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旋律一出,是不是整個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仿佛過去的青蔥歲月都回到了眼前。83年這個版本的觀眾忠誠度也是最高的。那時候的人可看不到金庸老先生的原著,更沒有所謂 「 原著粉 」 來挑三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