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7~48集劇評

2021-02-06 吟墨小築

倒數第三篇。

感覺要見到曙光了,心裡還有點小激動呢。

 


四十七和四十八集,對應了原著《鐵槍廟中》的後半個回合、《大軍西徵》、以及《從天而降》的開頭。整合一下,估摸也就一個半回合吧。

中間依舊有刪去了一些重要的場景,投機取巧的過渡等等,不過這兩集的重點無疑是鐵槍廟,咱們細細看來。

 

劇情

由於上一篇筆者發了個懶,直接忽略的鐵槍廟的劇情,因此在這一篇中就順著第四十六集的尾巴,慢慢看來。

鐵槍廟是小說中少有的、以黃蓉為主導的故事主線,因此這裡是尤其突出黃蓉的智商爆表。

黃蓉救柯鎮惡自是有著私心的,電視劇中簡化了黃蓉救柯鎮惡的許多細節,包括黃蓉力氣小,拖不動柯鎮惡就找了官軍來抬等,不過忽略就忽略吧,對劇情整體影響倒也不是很大。


其實小說也只是想通過這些細節來突出黃蓉說話做事不按常理出牌,自有一套「邪」的套路,豐富人物罷了。

同樣這裡被豐富了人物狀態的還有柯鎮惡,黃蓉對柯鎮惡來說存在著所謂「恩人」與「仇人」之間的矛盾衝突點,因此柯大俠在衡量報仇與報恩這件事上,也做出了一個市井渾人能做的事,先報仇,再自殺。

電視劇的黃蓉推理出楊康與歐陽鋒是兇手的確有點遲了,若光看原著,想來各人也有各看法吧,理解不同(筆者曾經也一度覺得黃蓉是到了鐵槍廟看到傻姑才敢確定誰是兇手的;但二刷、三刷原著的時候就不是這麼認為了)。

編劇在這場戲中,很努力地補著之前原創的坑,也順手補著小說的漏洞,比如歐陽鋒等人為何偏偏留下傻姑之類的,倒還圓的挺好。但相較小說而言,這裡的一些改編的臺詞思維邏輯上,感覺並不是很流暢。

雖然編劇有加長了很多比較空的廢話,也沒有像小說裡那樣通過黃蓉對傻姑的盤問,來擊碎歐陽鋒和楊康內心的沾沾自喜,但至少把鐵槍廟中最重要的事件給捋清楚了。


只是這裡筆者有一點還是比較不滿的,依舊是筆者的執念吧。江南七怪中朱聰是最聰明的人,小說中也是這麼塑造的,可惜電視劇在回顧桃花島發生的血案中,把很多表現朱聰機智的地方都各種移接到其他人身上,比如寫下「西」字的起筆等,唯一有保留的只有小玉鞋了。


貼上小說中歐陽鋒上桃花島的本意:

歐陽鋒嘆道:「小丫頭也算得料事如神,此事機緣湊合,也是六怪命該如此。我與康兒前赴桃花島之時,倒不知六怪是在島上。」

黃蓉道:「是啊,想江南六怪在江湖上名頭雖響,卻也只憑得俠義二字,若說到功夫武藝,如何在你歐陽伯伯眼裡。你們兩人這般大費周章,定是另有圖謀。」歐陽鋒笑道:「小丫頭聰明機伶,料來也瞞你不過。」

黃蓉道:「我猜上一猜,若是錯了,歐陽伯怕莫怪。我想你到島上之初,本盼全真請子和我爹爹鬥得兩敗俱傷,你來個卞莊刺虎,一舉而滅了全真教和桃花島。哪知到得遲了一步,我爹爹和全真教道士都已離島他往。小王爺盤間傻姑,得知六怪卻在,嗯,於是你們兩位大顯身手殺了五怪,裝作是我爹爹所為,再將島上啞僕盡數殺死,毀屍滅跡,從此更無對證。日後事發,洪七公、段皇爺等豈能不與我爹爹為難?小王爺又怕我爹爹回桃花島後毀去你們留下的種種痕跡,是以故意放柯鎮惡逃生。這人眼睛瞎了,嘴裡舌頭卻沒爛掉。他真相瞧不見,胡言亂語卻是會說的。」

電視劇對於這段血案前期一直在添加各種原創伏筆,好像是圓的差不多了,不過要細細推敲的話,那該有的漏洞依舊存在。

小說中,黃蓉深入虎穴、引君入甕、探知真相、化解矛盾、離間反擊、一氣呵成。電視劇也是如此,總體偏差不大,相對於之前的七七八八的劇情來說,還原度還算不錯,部分細節還是有亮點的。

黃蓉終於回歸到了高冷的人設,加之配音的加成,在鐵槍廟中總算回到了小說本該有的狀態,無論是合理運用道具來生動畫面,還是冷眼旁觀楊康中毒慘狀,都是十分加分的。

沙通天吃痛,急忙摔脫,呆了一呆,只覺手臂微微麻癢,不禁心膽俱裂。黃蓉冷冷的道:「第四條鯊魚。」

楊康死前回憶穆念慈的橋段,雖是原創,但卻是一次很好的收尾,不拖沓不過分渲染,足矣。


黃蓉救柯鎮惡的這情節,電視劇又有將之簡化,多少有點取巧了。

黃蓉知他是大有身分之人,雖然生性歹毒,卻不失信於人,當下將經文與燭臺都放在地下,笑道:「歐陽怕伯,對不住啦。」提著打狗棒轉身便走。

歐陽鋒竟不回頭,鬥然躍起,反手出掌,蓬的一聲巨響,已將鐵槍王彥章的神像打去了半邊,喝道:「柯瞎子,滾出來。」

黃蓉大吃一驚,回過頭來,只見柯鎮惡已從神像身後躍出,舞槍桿護住身前。黃蓉登時醒悟:「以老毒物的本領,柯大爺躲在神像背後,豈能瞞得了他?想來呼吸之聲早給他聽見了。只是他沒將柯大爺放在眼裡,是以一直隱忍不發。」當即縱身上前,竹棒微探,幫同守御,向歐陽鋒道:「歐陽怕怕,我不走啦,你放他走。」


捋完了黃蓉,來捋一捋郭靖吧。

這部電視劇對郭靖真的是太好了,原諒筆者的一點惡趣味吧,我等柯鎮惡扇郭靖巴掌已經很久了,然而終究還是沒有等到。

(郭靖)與柯鎮惡在混戰中失散,此時見師父無恙,欣喜不已,不等馬停,便急躍下馬,奔上來抱住,連叫:「大師父!」柯鎮惡左右開弓,打了他兩記耳光。郭靖不敢閃避,愕然放開了手。柯鎮惡左手繼續扑打郭靖,右手卻連打自己耳光。這一來郭靖更是驚訝,叫道:「大師父,你怎麼了?」柯鎮惡罵道:「你是小胡塗,我是老胡塗!」他連打了十幾下,這才住手,兩人面頰都已紅腫。柯鎮惡破口將郭靖與自己痛罵半天,才將古廟中的經歷一一說了出來。

 

眾人得知真相後回鐵槍廟將楊康安葬。小說中只有郭靖四處尋找黃蓉,一人來此間找線索,順便安葬了楊康。卻不知《神鵰》之中,為何會有丘處機立的墓碑。編劇想來對神鵰看得也是諗熟,將兩書結合,還原了電視劇中丘處機親自為楊康立碑。


郭靖雖恨楊康戕害師父,但想他既已身死,怨仇一筆勾消,念著結義一場,撿起骸骨到廟後葬了,拜了幾拜,祝道:「楊兄弟,你若念我今日葬你之情,須當佑我找到蓉兒,以補你生前之過。」


可能為了減少華山論劍前後的人物吧,編劇又做了一次乾坤大挪移,將趙王府五傑的戲統統挪到了這裡。(有一種預感,丘處機大叔是不是也領盒飯去了?感覺後面都沒有出現的機會了。)


由於亂入了情節,所以郭靖去尋黃蓉之事便沒有小說中來的那麼急切,想來又要成為電視劇裡的一大詬病了。

柯鎮惡橫槍打去,罵道:「還不快去!你不把我乖蓉兒好好救回,我要了你的小命。」

……

此後郭靖一路打聽,找尋黃蓉的蹤跡。這一找就是半年,秋去冬來,冬盡春回,他策紅馬,攜雙鵰,到處探訪,問遍了丐幫、全真教,以及各地武林同道,黃蓉的音訊竟是半點俱無。


回到蒙古大漠,在一邊刪減小說內容(丘處機應該來不了大漠了),一邊加寫原創內容的推動下,咱們的靖哥哥終於露出了久違的額頭了。(沒劉海多好呀,這顏值簡直上升了一個度。)


也不知道是後期刪減呢,還是前期沒有拍攝,郭靖第一次用兵布陣的大場面,居然給個轉場就過去了,太敷衍了。


之後歐陽鋒來尋黃蓉的劇情上也開始敷衍起來了,饒歐陽鋒三次不死應該是變成了繞一次。臺詞上也各種奇怪(歐陽鋒這麼傲嬌的人怎麼會承認自己上了楊康的當,笑話)。


不過最後四集要把小說的最後四個回合全都塞進去,按照電視劇正常節奏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但這部劇從一開始的拍攝手法以及後期刪減上看,兩集一個半回合是相對比較能把握住原著內容的,這一集一回合,那基本是要刪細節啊。

 


場景

鐵槍廟這裡的場景處理的很好,進了廟中便有烏鴉被人驚擾,亂飛亂撞。

柯鎮惡聽得鴉聲,已知到了鐵槍廟附近。那鐵槍廟祀奉的是五代時名將鐵槍王彥章。廟旁有座高塔,塔頂群鴉世代為巢,當地鄉民傳說鐵槍廟的烏鴉是神兵神將,向來不敢侵犯,以致生養繁殖,越來越多。

 




演員

李一桐的黃蓉雖然在智商上面的表現一直忽上忽下,但在鐵槍廟中,表現力各方面上倒也算是更進一步了。演員雖然一開始一直都處於念臺詞的狀態,但到之後終於開始會使用現場的「非己」道具,來深刻臺詞內容,促進劇情發展了。

這一點無論是對於戲劇衝突還是情節的表現力都有著非常好的引導作用,同時也可以推動各方演員之間的人物情緒衝擊。

的確,在此之前的黃蓉的表現力一直很平淡,除了記得拿著打狗棒之外,幾乎很少使用其他外在的「非己」道具來深化表演,但在鐵槍廟中,對「蠟燭」這個道具的使用,使得整個情節和畫面都活了起來,而非很死板地走位表演。

(筆者不知道這裡是不是有導演現場場面調度或者其他經驗豐富的演員指導的功勞在,但對「蠟燭」的合理使用,確確實實是黃蓉的一個亮點。)


宗峰巖的完顏洪烈,是的,回歸到原著,愛子情深表現的十分貼合小說狀態。但因為整部劇的劇情漏洞,使得這個完顏洪烈,繼周伯通、歐陽克之後,也終於成了「精分」。

前些時候,完顏洪烈親手拿穆念慈作為要挾逼迫楊康,之後還在對楊康各種猜忌、各種忌憚,而短短幾天,眼見楊康將死竟然各種要救他,天啦擼,精分了有木有。

完顏洪烈跨出廟門,回過頭來,叫道:「康兒,康兒!」楊康眼中流淚,叫道:「父王,父王!」向他奔去。完顏洪烈大喜,伸出手臂,兩人抱在一起,說道:「孩子,你好些了?」月光下猛見楊康面目突變,張開了口,露出兩排白森森的牙齒咬將過來,完顏洪烈大駭,左手使勁推出。楊康力道全失,仰天摔倒,再也爬不起來。完顏洪烈不敢再看,急奔出廟,飛身上馬,眾家將前後簇擁,剎時間逃得影蹤不見。


楊康終於按著正常小說軌跡的在鐵槍廟處領了便當。其實回顧陳星旭整個楊康的表演,筆者覺得多少還算是可圈可點的(忽略一些狗血的編劇原創),總之還是能看得出演員一直有在把握角色心理走向,但由於年紀輕、經驗少,表演終究流於表面的多,加之楊康本身是一個矛盾體,演員為了區分人物兩極化的狀態,很多時候可能會出現用力過度的情況。

不過楊康臨死的狀態,筆者覺得還是不錯的,無論是臨死前的掙扎,亦或是對穆念慈的回憶等等,還是很能抓住觀眾的眼球(這個摔的可是真摔吧,看著好疼)。



打戲

翻了翻小說,好像接下來還可以相對能期待一下的打戲,一個就是周伯通、裘千仞、歐陽鋒、郭靖四人的四國大戰,另一個就是華山論劍了。

但說真的,筆者依舊不指望有多精彩,因為武指的套路沒有創新,所以基本可以想像出一些細節動作,無非就是後仰躲兵器、騰躍躲兵器、凌空轉圈、左格擋、右格擋、踢腿踹腳、加個特寫兵器或者拳掌相交……嗯?應該就這些吧,雖然這麼說,但還是想好好看一次華山論劍(目前所有的射鵰電視劇中,華山論劍的拍攝筆者一直都不是很滿意,希望新射鵰稍微能給點驚喜吧)。

 


音樂

電視劇音樂基本都沒什麼好說的。

今天筆者再給俠友們推一首曲子吧,陳軍的《太極琴俠》。第一次聽這首二胡曲的時候還是非常激動的。

(朋友中有二胡十級的小夥伴,當時給她聽《太極琴俠》的時候,她非常怨念地說了一句:「真想不通,為什麼要把二胡拉這麼快,簡直是自虐。」哈哈,可能是筆者每次給她聽一首二胡曲,都會想法子讓她親自奏上一曲,她聽到這首曲子時內心應該是崩潰的。)

 


 


後期

越軸這種老問題,都已經不想費神去截圖了,當然,也可能已經相對適應了,除非幾個特別光明正大的越軸筆者看著會抓狂之外,其他的小越軸能忽略就忽略了。


下圖應該是漏貼了一個特寫畫面吧,這切鏡頭跳的,簡直不能忍。


 

筆者下周要出去瘋啦,下周最後四集的劇評只能下下周奉上了。放心,筆者不會棄坑的。


(文章插圖來源於電視劇)


相關焦點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31~32集劇評
    每周要寫兩篇劇評,感覺要被懷疑是拿錢寫劇評的寫手了。筆者對天發誓,寫文就圖個樂,順便再看一回小說。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33~34集劇評
    言歸正傳,咳咳,下次再也不開分集劇評坑!!至於這個坑,自己挖的,打死都要填滿。嗯,還剩二十集,除去這篇還有九篇…… 三十三、三十四集主要的內容可對應小說第二十五章《荒村野店》和第二十六章《新盟舊約》,約莫一個半回合。這兩集的質量似乎有所回升,節奏上也緊湊了起來,總體還是不錯的。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我不是很喜歡各版掐架,因此我的劇評中也從未特地將各版進行比較。看劇時也儘量拋開之前電視劇的影響,單純地對照著原著上來看劇。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1~42集劇評
    筆者看劇這麼多年,看觀眾的劇評中,後期、導演、編劇永遠都是被罵的最慘的,倒還真沒見幾個觀眾罵其他工種的。原因是這三個工種工作所呈現的劇的畫面內容不管糟不糟糕,都是觀眾可看見的;而觀眾看不見的,也許可能更差勁,但沒有人去想過這個問題。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3~4集劇評
    【捂臉】 第三、四集又是三個回合的小說情節,分別是《黑風雙煞》、《彎弓射鵰》、《崖頂疑陣》。節奏依舊偏快。上一篇內容中,第二集的後程劇情並沒有詳細分析,因為一直認為蒙古大漠的情節還是放在一塊說比較好,因此這次一併把蒙古群雄的大戲結合著原著一起做個簡評。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51~52集劇評
    其實早已把劇看完,但最後兩集的劇評一直在拖著。對電視劇的內容,有驚喜的,有失望的,有喜歡的,有不喜歡的,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怎麼下筆。 最後兩集,無怪就只剩下《是非善惡》與《華山論劍》兩個回合了,大方向很正確,小改動卻是不斷,改得好不好,在這裡,也便只是筆者一家之言。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9~20集劇評
    我不是很喜歡各版掐架,因此我的劇評中也從未特地將各版進行比較。看劇時也儘量拋開之前電視劇的影響,單純地對照著原著上來看劇。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3~44集劇評
    有這心不如坐下來品一杯茗,聽一段琴,捧一本書,再讀一遍《射鵰英雄傳》,可好? 這四十三、四十四集,對應小說來看,中間的很多情節都拆的十分混亂,雖然有《湍江險灘》、《來日大難》以及《島上巨變》的內容,林林總總約莫一個半回合的小說內容,但由於之前原創挖坑太過嚴重,因此編劇很努力地在彌補,並將其圓到小說情節發展順序上來,因此部分片段的轉場十分生硬。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9~50集劇評
    吸著鼻涕碼字……最後四集大結局的劇評直到今日才補上,抱歉則個。 一周沒看劇,可能本身對劇的怨氣也消散了些,這兩日再次點開《射鵰》的最後四集,竟然覺得,嗯?好像還可以。當然,這是在還沒有細究之下的第一感知。若要細細品來,估計依舊有很多不滿之處吧。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5~26集劇評
    這周,我覺得我可能是看了個假射鵰。這周四集剛播完,微博上就有小夥伴問我:弱弱地問下,後面的劇評還打算寫麼?我:你想看麼?答:非常想看你吐槽。我:……不過現下看來,新射鵰可以吐槽點是越來越多了。 從《竄改經文》到《千鈞巨石》,約莫一個半回合,二十五、二十六集雖然塞了這些內容,但原創的劇情卻也不少,因此,小說的情節刪的頗嚴重。從一開始,筆者就強調過,《射鵰英雄傳》小說本就不是雙男主套路,然而影視化後,為了使之對比鮮明也更能吸引觀眾,才將楊康作為第二男主單另出來拍了很多橋段,而大部分原創也均在此。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45~46集劇評
    新射鵰的下坡路走的很明顯,幾乎已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地步,這兩集筆者表示看得很生氣,當然也有部分亮點,但真的不足以去蓋過劇本的糙。
  • 【細讀原著看射鵰】新版《射鵰英雄傳》27~28集劇評
    在評論裡寫下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劇或者武戲小說吧,看看你和筆者是不是同齡人…… 二十七、二十八兩集,對應了小說《千斤巨巖》和《騎鯊遨遊》兩個回合,而劇情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小說一個回合的內容。加了點兒原創,補了點坑,且看具體如何。 劇情二十七集一開始,筆者就看傻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7~18集劇評
    《射鵰英雄傳》的實體書一般都為四冊,每十回合一冊,當年看書的時候,還經常抄一些書上的詩詞句之類的內容。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3~14集劇評
    新射鵰其實挺老少通吃的,家裡的長輩現在對這部射鵰可是連連誇讚,雖然有些我並不苟同,這部射鵰若讓我放開了吐槽,那真的是可以叨叨很久,但原小說本身的魅力還是在的,寬容一點就好。 十三十四集,從第十二回《亢龍有悔》的三分之二處,到第十三回《五湖廢人》的五分之三處,湊合一些也就一回合的內容,所以原創內容自然又是多了不少。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1~22集劇評
    看文前,先做個投票吧。看完了這周VIP的四集,懵了很久,完全不知道劇評該從何處下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15~16集劇評
    寫連載劇評什麼的其實就是自打臉系列,今日又要來打臉了。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7~28集劇評
    我相信很多武俠迷一開始都是被武俠電視劇所吸引,並為之著迷的,然後逐漸地去看武俠小說,更有才華橫溢者,開始寫小說……如今一旦有什麼武俠劇上演,不管好不好,都會去看看,追憶一下兒時的欣喜。在評論裡寫下你看的第一部武俠劇或者武戲小說吧,看看你和筆者是不是同齡人…… 二十七、二十八兩集,對應了小說《千斤巨巖》和《騎鯊遨遊》兩個回合,而劇情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過小說一個回合的內容。加了點兒原創,補了點坑,且看具體如何。 劇情二十七集一開始,筆者就看傻了。
  • 為什麼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火了?只因這六點原因
    那麼為什麼其他幾部翻拍的射鵰英雄傳都沒有獲得這樣的好評呢?筆者分析有六點因素決定了2017版新射鵰英雄傳的熱播。那麼是那六點,且隨筆者一起來看看吧!1較低的心理預期射鵰英雄傳屬於金庸先生的武俠名著,擁有眾多的忠實讀者。畢竟該部武俠小說也經歷了多次翻拍,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83版。而之後的改編版本則大多不能被觀眾所介紹。而83版射鵰英雄傳也被大家奉為經典。
  • 【細讀原著看射鵰】2017版《射鵰英雄傳》23~24集劇評
    新《射鵰英雄傳》是在華策前幾部金庸劇撲街的前提之下,才下定決定要做一個所謂的高品質的誠意之作。 在經過前兩集節奏緩慢的混亂劇情後,二十三、二十四集,也算是相對進入小說內容的正軌,然而這兩集包括了《三道試題》、《洪濤群鯊》、《竄改經文》(新修版裡為《九陰假經》)的內容,林林總總約有兩個半回合的小說情節,加了多少原創,改了多少情節,刪了多少內容,節奏上如何快慢,我們慢慢看來。
  • 新版《 射鵰英雄傳 》經典重現
    射鵰英雄傳 》的主題曲《鐵血丹心》,對於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旋律一出,是不是整個人的精神都為之一振,仿佛過去的青蔥歲月都回到了眼前。83年這個版本的觀眾忠誠度也是最高的。那時候的人可看不到金庸老先生的原著,更沒有所謂 「 原著粉 」 來挑三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