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新冠肺炎從發作,潛伏,再發作到治療康復帶給我們的啟示

2020-12-24 曼哈頓的夏天

一、前言

任何一個疾病的發生,都會經歷一定的過程。

身體有小小的異常變化,必須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立即去醫院檢查治療,是明智之舉。

曼哈頓的夏天儘管不是醫學科班出身,但經過長期的觀察與分析,發現很多人的病都是日積月累或疏忽大意而造成的。

記得在很小的時候,書上曾經這樣說,小病不治等於得大病。

編輯搜圖

今天,曼哈頓的夏天結合近日發生在河南省魯山縣的一個女研究生與疾病做鬥爭的案例,一起與大家分享早發現早治療的重要性。

下面我們不妨來看一看,從患病,到入院治療,到康復出院,所經歷的心路歷程,也許能給大家防病治病帶來一定的啟示。

二、初次發作

1月16日,武漢大學醫學專業研究生李霖琳跟幾個同學聚餐完,很快就感覺不舒服,一量體溫,37.2℃,當時沒在意,以為是喝多了紅酒,或者飯吃的過多而造成的。當時的武漢新冠肺炎患者還不是很多,李琳琳認為自己並沒有到過華南海鮮市場,染病的可能性不大,在接下來的幾天內,她繼續忙自己的畢業論文和課題研究工作。

在曼哈頓的夏天看來,其實這個時候,在武漢市的一些媒體不時有關肺炎的報導,部分醫院已經開始有很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的病例在救治。

只不過此時的李琳琳都是按照一般人的觀點,認為沒有到過華南海鮮市場,是比較安全的。

殊不知,此時,病毒已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開來。

但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在那個時候,由於檢測的試劑盒,還沒有大批量投入使用,是不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起來還有一定的困難。

畢竟任何事情的發生都需要有一個過程。

之後幾天,女研究生李琳琳再未出現任何異常症狀。

從這裡可以看出,這種冠狀病毒,它有一定的發作期和潛伏期。

如果人的免疫系統抵抗能力比較強,此時也許對病毒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抑制畢竟是抑制,如果身體裡沒有抗體,對病毒不會產生威脅,那麼病毒還會捲土重來。

1月19日,李琳琳從武漢乘高鐵,轉普鐵,再乘其他交通工具,回到了河南魯山的農村老家過年。

在這裡說明一下,李琳琳乘坐高鐵返回的過程中,有關部門,還沒有完全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做發言和表態,此時在武漢求學的李琳琳回家度過新年,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至於說,在她乘車和換車的過程中,與哪些人進行了接觸?這些人的身體抵抗能力有多強,這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也許正是由於這種出行方式,再加上人們對病毒的認識還比較膚淺,從武漢出發的乘客,是造成本次病毒大範圍傳播的攜帶者,也許大家基本都能贊同這個觀點。

三、潛伏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武漢疫情爆發,新聞上不斷傳來:你是否去過武漢?你是否接觸過去武漢的人?

這樣的消息不斷傳來。由於李琳琳在武漢上學,身體又有一些症狀,李琳琳一直呆在家裡,偶爾在晚上到外面散散步。

由此可以看出,此時的李琳琳已經似乎覺察到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危害性,畢竟自己的身體有異常表現,國家有關部門也已經宣布了與武漢有來往的人,是最有可能被感染上病毒。

1月23日中午,剛吃完一碗餃子,她又發燒了,肌肉開始發酸,渾身沒有力量。這時的李凌琳隱隱約約感覺到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中,很有可能「中槍」了。

四、再次發作

1月24日,體溫38℃,吐的痰透明,帶著泡沫,她擦完痰,叮囑家人不要碰垃圾桶,都戴上口罩,然後撥打120,告訴對方自己很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

由此可以看出,病毒由發作,到潛伏,到再次發作,已經整整過去了七天左右的時間。

至於說,這種病毒在其他人身體裡,由潛伏到發作,再到表現出來症狀,是不是還有更長的時間,這肯定跟每人的身體體質有一定關係,是毫無異議的。

五、積極治療

1月25日,經過一系列的檢查,當天李琳琳就確診患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就是輸液,對症下藥,抗炎、護肝。

但她知道,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藥物治療幾乎都是輔助作用,更要依賴自己的身體和信念。

配合醫生是一方面,心態放鬆是一方面。那幾天李琳琳就一點點想辦法,用身邊的食物和水去調整身體的不適。

由此可以看來,作為醫學研究生,李琳琳對醫學知識的了解,比普通人更強一些,在與病魔作鬥爭中,她能運用自己所學的醫學知識,調整自己的心態,配合醫生的治療,這些都是他能夠取得很快康復的前提和基礎。

李琳琳在後來向有關醫生表示,得了這個病,人會特別想喝水。三四百毫升一杯,我能喝十杯,沒有尿意,但上了廁所才發現,其實膀胱快不行了,說明神經系統的敏感度降低了。

從李林的描述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出,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對人的神經系統有巨大的麻醉作用。

李琳琳很會調節自己的日常飲食,她表示,發病後沒有食慾,不要吃太多,以免體溫升高,也不要吃太少,以免低血糖。這些話對每一個與病魔抗爭的人來說,都是可以借鑑的。

一般來說,縣醫院救治條件是非常艱苦的,無論是醫生的醫療水平,還是醫療設備和居住環境。

李琳琳是全院第一個病人,醫生們也沒有經驗。很多時候我就自己在網上搜治療手段,和他們交流。

住院第二天,晚上12點,她突然感覺自己呼吸無力。

我摸了自己的心跳,發現弱了下來,再摸了頸動脈,幾乎感受不到跳動,有聲音也是沙沙沙,不是正常人的咚咚咚。

求生的欲望,在支撐著李琳琳與病魔做堅決的鬥爭。

拼命呼吸,呼叫護士送氧氣瓶,吸著氧氣大口地呼吸,身體胸廓努力地配合、起伏。

在呼吸困難時,再艱難都不能睡著,否則可能會忘了自主呼吸。呼吸窘迫,是這次疫情的重症表現之一。

通過這裡可以看出,肺部發生了病變,是一種非常痛苦的折磨。

李琳琳的表現,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堅強。

她求救醫生,醫生來之前,我拼命吸氧,努力活動四肢,想讓它們熱起來,同時錄了臨終視頻,斷斷續續錄了二十分鐘。

醫生半夜兩三點到了,鼓勵我,讓我挺住,可是我的手腳是冰的,麻木的,臉色發白,聽力很弱,說話都沒有任何力氣。

兩三個小時後,手腳才熱了起來,整個人不再是瀕死狀態,再後來發燒近39度,說明免疫系統終於又開始戰鬥了。

我不敢入睡,我睡過去,忘了呼吸怎麼辦。

恍惚中挨到了早上,我明顯感覺到自己度過了一劫,脫離氧氣,自主呼吸逐漸恢復。

六、康復出院

正是由於醫生的全力救治,李琳琳的積極配合和頑強的意志,讓她與病魔做鬥爭中獲得了重生。

李琳琳回過頭來看疫情,她也有很深切的體會,她曾與家人爭執過吃什麼藥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抑制作用,也向醫生提過自己的建議和設想。

從她的話語表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她是一位非常有思想的姑娘。

李琳琳說,很多新聞她都不太相信,除非是鍾南山說的,因為他清楚疫情發展,也不會撒謊。

李琳琳的親身體驗是,喝水都有效。

果不其然,經過17天的治療,2月8日,李琳琳(化名)在河南省魯山縣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康復出院,成為該縣首例治癒者。

她在隔離病房度過了驚心動魄的17天,也許會使她成長為一名優秀醫生奠定了基礎,期間她因呼吸窘迫而錄製臨終視頻,也許會成為她痛苦而永久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心絞痛反覆發作 齊魯專家提醒還可以試試心臟康復治療
    因症狀反覆發作,近5年來先後在外院行冠脈造影3次,未見梗阻性冠脈狹窄,未植入支架,亦未行有效治療。收入院後,結合患者典型心絞痛症狀、動態心電圖典型ST-T改變症狀和既往多次冠脈解剖學評估結果,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張雲府考慮患者患微血管性心絞痛的可能性很大。
  • 首家新冠肺炎康復門診將掛牌!武漢全市中醫藥治療參與度近90%
    湖北省、武漢市不斷加大力度,提升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參與度。3 月 3 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武漢市衛健委獲悉,目前在武漢市中醫藥參與度為 89.96%。不僅如此,中醫藥還覆蓋了新冠肺炎治療的全流程,湖北首家新冠康復門診即將在湖北省中醫院正式掛牌開診。
  • 最早提出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早期人傳人
    你知道世界上哪個團隊  最早提出新冠肺炎病毒潛伏早期就會人傳人
  • 「驚恐發作」,急性焦慮症的發作
    那麼,驚恐發作到底是什麼呢,我們應該怎麼去面對它?驚恐其實是一個正常的身體反應,給大家舉個例子,相信大家都有過的親身經歷,在學校期間面臨重要考試的時候,或者正在參加一場工作面試的時候,或者你在過馬路的時候突然有輛車擦肩而過時,你就會有過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緊張,擔心、害怕、恐懼,心跳加速、手心或者身體出汗。
  • 長期胸痛發作是什麼原因導致?醫生提醒:留意三種情況,有風險!
    生活壓力和生活方式的變化讓現如今許多人士出現了亞健康的生活狀態,例如胸痛的年齡也逐步的下沉,許多青少年群體也時常會感覺到胸口疼。而經常胸痛則證明了身體健康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在長期發作時,更會讓人感受到強大的心理壓迫和不適感,因此關注胸口疼痛的問題尤為重要。
  • 癲癇的四種發作類型是什麼?
    (3) 肌陣攣性發作的特徵是肌肉或肌肉群突然、迅速、有力地收縮,導致一條或兩條肢體抽搐,抽搐時,手上的物體掉到地上或掉出來。當軀幹肌肉收縮時,它們突然有力地點頭、彎曲或向後傾。站立攻擊通常表現為猛烈地摔倒在地。這些攻擊通常影響頭部、前額、下巴、嘴唇或牙齒。
  • 緩解急性焦慮症「驚恐發作」的乾貨來啦!
    上篇文章跟大家提到急性焦慮症中最嚴重的「驚恐發作"這種症狀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簡單地講解了它發作的原因。此篇文章我來和小夥伴們聊聊我們如何應對」驚恐發作「從而從心裡不要去恐懼害怕。自此就會發生第一次的驚恐發作,而後就會進入發作的惡性循環,因為在經歷過第一次的痛苦感受之後自己就會陷入長期的恐懼與焦慮的狀態,內心擔心害怕下一次發作的到來,但是反而會反覆的去觸發,導致驚恐發作反覆發作。那我們應該如何去緩解呢?
  • 罹患雙相障礙10多年,反覆發作,他還能停藥,獲得康復嗎?(3)
    前兩天的案例文章分享了患者張鴻宇前後兩輪接受我們心理幹預的過程。張鴻宇35歲,罹患雙相障礙十幾年,在抑鬱發作和輕躁狂發作之間不斷切換,曾被診斷為快速循環型雙相障礙。在第一階段的心理幹預中,鴻宇處於輕躁狂發作狀態,只處理了小部分心理問題和創傷,並快速撤藥後,他認為自己基本康復了,心理幹預告一段落。但兩個月後,如我們所料,他再次出現了重度抑鬱發作,伴有自殺念頭。妻子緊急帶他找我們,接受了第二輪系統化心理幹預。
  • 呼吸肌與慢阻肺的康復治療有何聯繫?
    粒徑小、依附性強且有毒的顆粒物被吸入肺部,就會殘留一部分在血液中,造成感冒、哮喘、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氣管炎甚至惡化成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發作期後,臨床症狀雖有緩解,但肺功能處於持續性惡化,尤其是自身防禦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部惡劣環境影響下,病情反覆發作,逐漸產生各種心肺併發症。慢阻肺穩定期的康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康復治療可以預防病情急性發作,改善身體機能,儘可能恢復受損的心肺功能。
  • 乳腺乳頭狀瘤發作原因是什麼
    並且很多女性朋友在生活當中,即使沒有出現明顯的身體不適,也會發現乳房脹痛的現象,這種情況就可能是乳頭狀瘤發作的關鍵因素。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要引起重視,並且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以便能夠及時得到治療。
  • 針灸治療明顯降低偏頭痛發作頻率
    這項歷時三年的臨床試驗,證實了中醫針灸治療偏頭痛科學有效。  王偉教授介紹,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其全球疾病負擔在神經系統疾病中僅次於中風,排名第二。這項研究通過對發作性無先兆偏頭痛患者進行傳統手針(即傳統針灸)治療,發現可明顯降低偏頭痛的月發作頻率。研究論文於今年3月26日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上。
  • 女子頭痛反覆發作多年,這次「終於能睡個好覺了」
    「這是我的第8次治療了,效果很明顯,現在發作的少了,也不吐了,終於能睡個好覺了。」12月11日,在湖南省胸科醫院康復治療中心接受治療的張女士直直地豎起大拇指誇讚道。55歲的張女士是東北人,跟隨女兒暫居長沙。生活一直都很規律的她,不知道什麼原因落下了頭痛這個病根子,而且一痛就是十多年。
  • 轉發|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治療方案(試行)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治療方案(試行)為進一步做好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的急性期及後急性期康復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我委委託雲南省康復醫學會組織專家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康復治療方案(試行)」。
  • 【劉軒】恐慌發作!如何正確認識恐慌
    今天我會做這場直播,是因為我們處在一個非常時期。從網絡、新聞、朋友圈,我感受到了社會大眾的焦慮。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許多不確定和負面消息下,有許多人開始呈現急性焦慮、甚至恐慌發作的症狀,我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上開始出現大量的用戶問題。
  • 狂犬病從感染到發作,是種怎樣體驗?醫生坦言:只需3步,別輕視
    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若是寵物感染了病毒之後咬傷了人,沒有及時打疫苗的情況下,就可能會狂犬病發作。大家應該知道,狂犬病是非常恐怖的疾病,一旦發作,會給患者帶來痛苦的感受。那麼狂犬病發作是怎麼樣的?
  • 抑鬱症伴有的驚恐發作:幫助驚恐發作家人的方法和提示
    一.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了解他正在經歷的事情。 驚恐發作會突然發作,一般會持續幾分鐘到一刻鐘。驚恐發作的特徵是即使沒有真正的危險,卻感受到強烈的恐懼感。儘管他顯得非常痛苦,但驚恐發作本身並不會威脅到生命。驚恐發作會激發身體達到興奮的最高水平,使人感到無法控制自己注意症狀。
  • 發作一次可致猝死!身體7個表現,是哮喘發作徵兆
    然後,氣體再通過氣管、支氣管以及各級細支氣管被吸進肺泡中。在肺泡中,空氣中的氧氣進入肺泡的毛細血管中,人體內積聚的二氧化碳則通過肺泡被呼出。    郭禹標曾經收治過一個病人,在此之前,這個病人因為長期胸悶,懷疑心臟不好,到心血管內科求診,經肺功能檢查,發現她其實是得了胸悶變異型哮喘。
  • 頭痛反覆發作,可能偏頭痛在搗鬼,了解它的真面目,為治療加把勁
    06偏頭痛類型多種多樣,對症下藥,不同類型治療方法大相逕庭偏頭痛的治療方法可以分為急性發作的對症治療和手術治療。1、急性發作的對症治療該種治療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主要採用止痛藥、鎮靜劑和抗焦慮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 陸偉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
    當天上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虹北村黨總支委員陸偉榮獲得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的榮譽。一早,村民們聚集在村委會,期待著第一時間看到表彰會現場。「組織大家一起觀看,就是想我們村裡的黨員、小組長、婦女代表等都能從今天表彰的先進個人和集體中得到啟發,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
  • 夏季鼻炎發作 針刺「鼻炎穴」搞掂它-新快網-新快報官方網站(明天...
    專家指出,這是由於夏天很多人為一時之快而貪食寒涼之物,加上經常吹空調,造成寒邪入體,鼻炎就容易發作了。而中醫治鼻炎可用獨特的「蝶顎神經節針刺術」。 蝶顎神經節是治療鼻炎「特效穴」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湘力介紹,「蝶顎神經節針刺術」是原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李新吾教授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在總結個人多年醫學實踐、結合中西醫理論、經過長期臨床驗證的基礎上獨創的一種運用針灸方式刺激特定部位治療鼻炎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