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峰「武林三部曲」第一部《倭寇的蹤跡》

2021-02-23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

炎熱的七月,上海的文藝活動同樣火爆,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七月當代中國電影新人佳作單元放映徐浩峰「武林三部曲」的前兩部《倭寇的蹤跡》和《箭士柳白猿》

【倭寇的蹤跡】

萬曆年間,武林由四大家族坐鎮,任何人試圖開宗立派須經四大門派同意方可。某天,兩名手持倭刀的神秘之人令武林大亂陣腳。當年戚繼光從倭刀的持法中悟出玄機,對倭刀進行改良,以彼之道還之彼身,令倭寇聞風喪膽。隨著戚繼光去世和天下安定,戚家倭刀漸漸失傳,中原武林也斥之為邪道不予承認。這二人正是戚家軍營的高手,他們挑戰四大門派,只望為戚家倭刀正名。而武林各派也將他們當作倭寇圍捕,連歸隱山中多年的霜葉城第一高手裘冬月也下山擒賊。

榮獲: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提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提名

上海市徐匯區衡山路838號,電話:021-64377418
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楊路501號八佰伴10樓,電話:021-58362988上海市徐匯區東安路599號正大樂城3樓,電話021-60671619購買方式:1、影院現場購買;2、格瓦拉電影app購買下周三我們將對觀看藝術聯盟國產片的觀眾送出一個獎品,凡觀看了上海藝術聯盟2016年6月3日《黑駿馬》、4日《告別》的觀眾,將影片票根拍照後上傳到微信朋友圈,截圖後回復到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微信,就有機會抽取到精美獎品一份。

獎品是《道士下山》扇子一把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微信




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微信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倭寇的蹤跡》這部電影?
    從2012年的《倭寇的蹤跡》、2015年的《師父》,到2016年的《箭士柳白猿》(2012年出品),徐浩峰迄今共拍攝了3部電影,而且都走進了院線。但它們仍然不足以讓徐浩峰變成人盡皆知的導演,原因很簡單,徐浩峰在拍我們認為很難看的武打,展示我們固有經驗外很陌生的武林。
  • 徐浩峰《倭寇的蹤跡》:上映後票房僅31萬,卻成硬派武俠經典
    ——徐浩峰導演評《倭寇的蹤跡》2012年徐浩峰導演作品《倭寇的蹤跡》在大陸上映。在武俠市場日益縮小的今天,《倭寇的蹤跡》獲得如此低的票房,仍是令人難以置信。《倭寇的蹤跡》由70後內地導演、武俠小說家徐浩峰執導,知名演員宋洋、趙圓圓和國家一級演員、武術家于承惠聯合主演。這部國產小成本武俠片,展現出了一種與以往武俠片完全不同的武俠世界。
  • 時代的縮影——電影《倭寇的蹤跡》賞析
    逝去的武林系列影評 其二 電影《倭寇的蹤跡》是徐浩峰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於2012年上映。
  • 為紀念武術大師于承惠——《倭寇的蹤跡》
    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七月第一、第二周放映徐浩峰的武林電影《倭寇的蹤跡》,主要是為了契合2016年7月5日,這一天是武術大師于承惠逝世一周年紀念日。
  • 《倭寇的蹤跡》,一部沉悶的電影
    名偵探柯基-影視推薦 第112期《倭寇的蹤跡》是由徐浩峰執導,宋洋、趙圓圓、馬君、于承惠、徐鷗儀、馬可等主演並於2012年2月24日上映的武俠動作片。霜葉城有四大武林世族,任何人想要在這裡開宗立派,必須經由他們同意。有個神秘的青年和他同伴兩人拿著類似「倭刀」的兵器前來挑戰,不僅被四大世族的掌門人拒之門外還招來他們的圍捕。倭寇來襲的消息不脛而走,武林人士、朝廷官兵紛紛捲入這場鬥爭。
  • 人心有鬼,處處蹤跡——徐浩峰電影《倭寇的蹤跡》
    ,首先不是電影,是《逝去的武林》這本書。慢慢看了徐浩峰其他幾本書,關注了一些消息,知道他在拍電影《倭寇的蹤跡》,當時便有迫切要一睹為快的想法,不是想看電影,是想看武學。後來看了電影,跟朋友聊了很多,也想寫點什麼,卻雜念紛紜,不知從何說起,想要寫出點什麼,反而困住了自己的筆尖。
  • 武俠動作片《倭寇的蹤跡》重塑裘姓銀幕形象
    溫馨提示:關注 義門裘氏 了解 分享更多裘氏家族最新信息裘氏祖訓:傳家以孝義為本 處族以仁讓為先                 一部2012年上映的武俠動作片《倭寇的蹤跡     本片是著名武俠小說家徐浩峰的第一部電影,改編自他的中篇小說舊作,講述明朝末年四大武林世族爭奪一柄寶刀的故事。      萬曆年間,天下太平。早年倭寇橫行,幸得戚繼光和俞大猷兩位將軍評定,終於換得今日的內外祥和。此時武林由四大家族坐鎮,任何人試圖開宗立派須經四大門派同意方可。某天,京城刀光四起,兩名手持倭刀的神秘之人令武林打亂陣腳。
  • 戚繼光創造了中國第一把多功能刀?徐皓峰三部曲之《倭寇的蹤跡》
    尋止戈橋,帶你去看不一樣的武林世界
  • 麥田電影院:徐浩峰寫意式武俠《倭寇的蹤跡》
    其後的《國術館》、《大日壇城》、《武士會》,通通延續了武行小說的模式,部部精彩。可以說,單從小說成就來看,徐皓峰已經是開宗立派的一代宗師了。徐皓峰的人生,劃了一道長長的弧線,從電影出發,最終,還是要回到電影。2011年,他的一位粉絲找到徐皓峰,表示要資助他拍攝電影。於是,徐皓峰自任導演、編劇和武術指導,把自己的一篇短篇小說《倭寇的蹤跡》改編成電影。
  • 時代的縮影——電影《倭寇的蹤跡》的鑑賞
    電影《倭寇的蹤跡》是徐浩峰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作品,於2012年上映。電影講述的是明朝萬曆年間,前戚家軍人為流傳戚家刀法與霜葉城四大門派鬥爭的故事。倭寇的蹤跡》是一部沉悶的電影,我的觀感並不太痛快——這決不是說它糟糕,而是它的確不同於過往許多武俠影片:矛盾鮮明、高潮迭起。沒有疾風驟雨的影像空間,沒有秒定乾坤的鏡頭時間,沒有特寫、升降格,甚至沒有振奮人心的配樂、對白,尋常觀眾——包括我,都曾在一段時間內感到索然無味。感興趣可以再去看看,我相信,你可能不會太習慣。但是,這仍是一部有特殊意義的電影。
  • 《箭士柳白猿》:這才是徐浩峰眼中逝去的武林
    《箭士柳白猿》:這才是徐浩峰眼中逝去的武林 時間:2016.03.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觀主 分享到:
  • 徐浩峰:以高貴的品相生活下去
    徐浩峰導演的新片《師父》上映,前天昨天我刷了兩場,械鬥的武打設計和反轉的人物衝突很有觀影快感,為其創造獨一份的民國武林的才氣和銳氣折服,為抓到些老梗而興奮。唱歌,也寫詩,彈爵士鋼琴,還都練武術,對神秘事物感興趣。他的讀者是一群企圖飛向冥王星的人,身在地球,而仰望星空,總在探求一些世俗之外的神秘,總渴望與天地之間的玄妙事物發生共振。』
  • 電影《倭寇的蹤跡》
    第一:開派者的刀法何來?這個刀法是戚繼光將軍在對付倭寇的實戰中學習來的,是化用的倭寇刀法,而倭寇的刀法又是化用中原的棍法。文化是講傳承的,刀法未嘗不是一種文化。當文化不能面對外來文明的時候,很可能會成為封閉的四大門,不能長進,形成一個小圈子內的揚揚自得——如四大門為誰去滅倭寇的比武一樣的滑稽劇。文化的增進,必須是相互借鑑基礎上的提升。戚將軍的刀法借鑑了倭寇,所以在《倭寇的蹤跡》裡邊可以戰勝四大門。敢於借鑑,方是中國文化突圍的不二法門。
  • 以《倭寇的蹤跡》的反俗套武俠模式,解讀什麼叫「科學武打」
    之後看到了徐皓峰導演的電影《倭寇的蹤跡》(由《逝去的武林》改編)領略到他的這部武俠片拋卻傳統武俠電影浪漫化,超現實的美學技法,是直接面對基本的武學要領,在寫實之外還深得古典主義戲劇的神髓,可謂是獨一無二。徐皓峰曾說,電影意在展現一種別樣的處世態度。
  • 電影《刀背藏身》在京開機,北影教師徐浩峰帶你感受中國味道的俠義江湖
    《刀背藏身》開機合影繼《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師父》之後,由徐浩峰執導的第四部武俠電影《刀背藏身》於7月31日在京開機,該片由許晴、張傲月、春夏、陳觀泰、黃覺、耿樂等眾多明星傾力加盟;由保利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 觀《倭寇的蹤跡》後的啟示
    中國武俠題材電影,大多源自小說和網絡文學題材,但這些經過藝術加工的作品並不能展現中華武術的真實面貌,而最近一段時間傳得沸沸揚揚的各路「武林門派」大師們與現代搏擊選手對陣被快速擊敗的新聞,又再一次將中華武術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是真的有功夫還是騙人錢財的套路,需要細細品一下。曾經的武俠題材作品,動作很是花俏,但是在實戰的環節上的確是不堪大用的。
  • 【今日放映12.31】#小西天#姜文劉曉慶第三次攜手《大太監李蓮英》+《倭寇的蹤跡》+#百子灣#《街舞狂潮》
    >12.31(三)19:00街舞狂潮8010#年終10元場# 今天是2014年的最後一天,館裡已經提前放假過年,但藝術影院還會站好今年的最後一班崗。6點半,惠民影院放映徐浩峰新派武俠片《倭寇的蹤跡》,7點鐘大廳姜文作品展最後一部《大太監李蓮英》,本人為大家做講解,總結2014,展望2015,有料;#百子灣#7點,金馬最佳紀錄片《街舞狂潮》,今天的三部電影都是10元錢。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幸福安康,笑口常開。
  • 徐浩峰新作《詩眼倦天涯》「集齊」陳坤、周迅、宋佳,三人三面掀起武林「血雨腥風」
    在眾多武俠功夫片導演中,唯獨被冠以「硬派武俠第一人」的徐浩峰是最特別的一個。在徐浩峰的電影中,沒有飛簷走壁、點竹上天的護體神功,一招一式,一挑一撥,都是武者真實所在。徐浩峰將這種武術風格與自身作者氣息十分微妙的融合,從《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再到《師父》,無不彰顯著徐浩峰對俠者世界的獨特理解。
  • 【鮮·影】徐浩峰解讀《師父》"真相": 民國武林與中國規矩
    由文字認識他的人,熟悉他筆下的民國武林,和無數卑微而高貴的小人物。由電影認識他的人,多是被他反常態的功夫表現所驚到。從《倭寇的蹤跡》《箭士柳白猿》到《師父》,三部導演作品中,他講故事方式、觀賞性和電影表現力不斷走近大眾,變得好看。而不變的是,他電影裡的規矩與價值觀始終與他的為人品性密切咬合。
  • 京華時報:《箭士柳白猿》有一種武俠叫徐浩峰
    原標題:有一種武俠叫徐浩峰 在《師父》的好評如潮下,徐浩峰四年前的《箭士柳白猿》終於上映了。相比較《師父》而言,這一部在故事的講述上確實有生澀之感。但好在有《師父》觀影體驗的指引,大家也能從中看出徐浩峰的套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