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校尉作品
首發於微信號 烏鴉校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大家好
我是烏鴉上尉
今天有什麼大新聞
上尉帶你看一遍
1
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據臺灣「中央社」6月6日報導,臺灣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日舉行投票,根據高雄市選務機構開票信息,截至下午5時12分,同意票577732票、不同意票16097票,同意票已破門檻57萬4996票,罷免案獲得通過。
根據高雄市選務機構公布的數據,本次罷免案投票人總數為229萬9981人,同意票門檻為57萬4996人,同意票未達門檻則否決。罷免若通過,「中選會」將於7日內公告投票結果,韓國瑜解除職務。
韓國瑜下午5時20分帶領高雄市局處首長出面談話,他向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投票給他的89萬市民一鞠躬,並提出兩個感謝,三個遺憾,一個祝福。
簡評:
再見了"韓四靠",兩面人終究是沒有出路的。
2
文旅部提醒切勿前往澳大利亞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發布消息,澳大利亞國內因新冠肺炎疫情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現象明顯上升,提醒民眾切勿前往該國旅遊。對此,澳大利亞政府竟回應稱「沒有依據」。
《雪梨先驅晨報》6日報導,澳大利亞貿易與旅遊部長西蒙·伯明罕竟公開稱,反對中方「沒有現實依據」的說法。他還稱該國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的多元文化與移民社會」,澳大利亞華裔社群「為這個成功故事做出重要與有價值的貢獻。」
事實上,伯明罕看不見的依據恰恰來自澳媒。過去數月以來,該國媒體已多次曝光因新冠疫情針對華裔乃至亞裔的種種歧視現象。而澳大利亞目前的法律無法充分保護受害人。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曾報導,墨爾本一個華裔家庭4月底連續兩天遭到種族歧視攻擊。作案者用石頭砸碎玻璃,並用紅漆在其車庫大門上塗下「新冠肺炎中國去死」的文字。
4月份,還有兩名中國女留學生在墨爾本遭種族歧視攻擊。對方用髒話對她們說「滾出我們的國家,你不屬於這裡」,一邊施以人身攻擊,導致受害人受輕傷。
在雪梨,兩名華裔女性被人吐痰;塔斯馬尼亞州一名中國香港學生則因在超市戴口罩而遭到毆打。昆士蘭警方透露,從3月份至5月初已記錄至少22起種族主義的報案。
據《南華早報》,澳大利亞約2570萬人口中,亞裔約佔13%到14%。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統計,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已有數百名亞裔基於《種族歧視法》投訴曾遭受種族歧視,其中2月份的數量創下12個月最高。從2月初開始,三分之一的投訴涉及新冠肺炎。
一名白人女性在街頭辱罵亞裔
澳大利亞智庫「Per Capita」近日一項調查結果也顯示,81%的受訪者經受過與新冠疫情相關的攻擊,其中61%的事件包括種族主義侮辱和辱罵。該智庫研究員奧斯曼德·邱在採訪中指出,華人社區尤其受到影響。有華裔表示,曾在街頭被另一名白人司機辱罵「中國病毒傳播者」。
澳大利亞律師聯盟發言人格雷格·巴恩斯(Greg Barns)則表示,澳大利亞目前的法律體系對種族歧視的懲罰嚴重不足。聯邦層面有專門的《種族歧視法》,但不涉及刑事訴訟。
州層面,雖然有的地方法律規定最高可判14年監禁,但現實中很少引用。絕大多數情況下,遭遇種族歧視的受害者只能得到道歉與經濟賠償。
「澳大利亞對基本人權的捍衛十分糟糕。與其他任何民主國家不同,我國憲法甚至議會中連一條保護人權的法律都沒有。」巴恩斯說。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4月22日曾發布提醒稱,近期澳多地出現了一些針對華裔和中國留學生的歧視和暴力行為。使館對此高度重視,已及時向澳方有關部門表明立場和關切,敦促澳方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在澳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人員的健康安全和正當權益。
聲明還提醒中國公民切實加強安全防範, 儘量避免發生口角和肢體衝突;如遇到挑釁,及時或請他人協助報警,並儘量保存好相關音視頻證據;必要時,可循法律途徑諮詢律師維護合法權益。
簡評:
選擇性失明,迷一樣的自信。
3
美國將撤走9500名駐德美軍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華爾街日報》6月5日披露,美國總統川普已要求五角大樓在今年9月前撤走9500名駐德美軍。目前,駐德美軍總數約34500人。
報導稱,此舉還將限制任一時期派駐德國的美軍不得超過2.5萬人,而根據現有做法,隨著部隊輪替或參與訓練演習,駐德美軍總數最高可達5.2萬人。
一名美國官員5日表示,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最近籤署的備忘錄要求作出這一調整。另一名美國高級官員則透露,川普政府自去年9月以來就一直在討論相關舉措,與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拒絕出席6月底在華盛頓舉行的G7峰會無關。
但這名官員承認,美國此舉反映出川普長期以來的對德政策。川普上任以來,兩國在軍費開支、北溪2號等問題上都出現明顯分歧。
6日,路透社也援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說,裁軍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Mark Milley)數月來工作的結果。
德國方面,一名高級國防官員對《華爾街日報》稱,德國政府尚未接到正式通知,不過已經通過外交渠道聽到了美軍將裁減駐軍的傳聞。
這名官員表示:「我們知道川普在面對國內壓力時會這麼做,但我們以為他會先從阿富汗撤軍。」他還警告稱,此舉將無助於那些努力維護兩國關係的德國朋友,「反而會助長這裡已經蔓延的反美情緒。」
五角大樓對此事不予置評。「其他盟國會問:我會是下一個嗎?」
德國是美國在歐洲大陸進行軍事訓練的主要樞紐,擁有各類重要美軍基地,包括在格拉芬沃爾(Grafenwoehr)及霍恩費爾茨(Hohenfels)的訓練基地,以及駐歐美國空軍、陸軍總部;美軍的非洲司令部也設在德國。
川普政府的撤軍決定遭到一些前國防部高官和議員的批評,他們擔心此舉將進一步削弱一個關鍵聯盟,讓美國的對手獲得機會。
駐德美軍前指揮官霍奇斯(Frederick Hodges)就認為,美國在德國的存在,能促進五角大樓向歐洲和其他地區投射力量的能力。他聲稱:「俄羅斯沒有採取任何措施降低對我們盟友的威脅,為什麼要我們用減少駐軍來『獎勵』這種行為?德國是我們在歐洲最重要的盟友,這看起來像是懲罰。」
有知情官員透露,川普的新舉措對駐德美軍上限做出了限制,但美國可能會將多餘兵力轉移到波蘭或其他歐洲國家,部分則返回美國。總之,會繼續在歐洲維持重要軍事力量。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波蘭和其他中歐國家的基礎設施普遍不如德國發達。此外,美國的舉動也可能令包括韓國在內的盟國感到擔憂,韓國同樣因軍費問題與美國產生分歧。
五角大樓前歐洲和北約政策高級官員詹姆斯·湯森德(James Townsend)質疑,川普政府此舉不但侵蝕了與德國之間的信任,也侵蝕了與其他盟國的信任,「其他盟國會問,我會是下一個嗎?」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阿爾約特(John Ullyot)回應此事稱,目前尚無任何聲明,但川普作為三軍統帥,正不斷評估美國軍隊及海外軍事力量的最佳配置,「美國仍致力於和我們強大的盟友德國合作,確保我們的共同防禦,以及許多其他重要議題。」
簡評:
德國:還有這種好事?
今天的大新聞就到這兒啦
我們下次再見
烏鴉校尉整理編輯
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轉載,請後臺留言。
分享給朋友或朋友圈請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