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修: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妥協!騙人,旗艦車型妥協了

2021-01-11 江蘇大米說車

在一線合資汽車品牌中,本田,豐田以及日產都是非常不錯的.曾幾何時。

鈴木汽車在我國也是叱吒風雲,但前兩年鈴木已徹底退出我國,去玩轉印度市場了。很多人對鈴木應該說非常的熟悉了,鈴木的雨燕,吉姆尼都是代表車型,而且鈴木的掌門人鈴木修也非常的有意思,這位掌門人曾經喊出口號:「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果不其然沒有妥協的後果就是在中國市場徹底消失。

當初鈴木在中國一下子大獲成功,也是主要的原因是當初中國車市剛剛起步,人們需要一些物美價廉的小車。但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人需要大氣的外觀,強勁動力的車型,那些鈴木旗下的小車型代步的已經不再特別合適。這時候鈴木表現出固執的一面,顯然鈴木並沒有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所以被中國的市場所拋棄了,正如鈴木修喊的那樣:「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鈴木汽車確實在中國消失了,也沒有妥協,現在想想鈴木修還真是很有個性的一位掌門人。

其實你要說鈴木汽車從來都沒有改變過,那也是不現實的事情,比如鈴木汽車曾經向中國市場推出了一款中型的進口三廂轎車。這款車型與我們常見的小而短的鈴木車可不太一樣,這款車型就是鈴木旗下的凱澤西中型車,號稱比邁巴赫還少的車,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大家千萬別以為鈴木汽車的價格都是便宜的,筆者今天說的這款車型,可能會顛覆你的想像,它就是凱澤西,這款凱澤西車型的官方售價為18.88萬元到24.88萬元,是一款純進口的中級車,這樣的價格,你還覺得鈴木便宜嗎?

外觀方面,雖然作為鈴木的最旗艦車型,但顯然凱澤西的整體外觀設計得和其他的鈴木車型並無太大的區別,採用了雙進氣中網設計,兩側的大燈使用的是鷹眼造型的,整體來看還是比較兇猛的。雖然已經過去十年,但看得出來這樣的設計在當時還是較為時尚的。

車型側面,凱澤西這款車型的側面較為圓潤,整體上來看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亮點,但是要知道這已經是十年前的產物了,整體上看起來還是較為協調的,其中它的後玻璃採用的是隱私玻璃設計,這一點在當時還是比較超前的。

車型尾側部分,凱澤西這款車型的尾側使用了小鴨尾設計,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阻,而且使用了雙邊共雙出的設計,給人感覺動力非常強勁的樣子。其實總體來看,這款凱澤西車型它的整個車身造型並沒有顯得多麼的落後,整體的質感反而看上去還是非常不錯的。

內飾就不介紹了,也沒啥好介紹的,老而舊,上個時代的產物。

車身數據方面,這款凱澤西車型雖然定義為中級車,但是只能稱得上鈴木它自己的中級車,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50/1820/1480mm,軸距是2700mm,這樣的車身數據其實與我們常見的緊湊型家用轎車是差不多的。這款車型的整備質量達到了1.5到1.6噸,還是非常重的,和我們常見的輕飄飄的鈴木還是有所區別的。

底盤懸架部分,凱澤西這款車型採用的是前置前驅,在中高端配置車型上面使用的前置四驅系統,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後懸架為多連杆獨立懸架。這樣的車身懸架確實也是主流B級車常常使用的配置。

動力部分,凱澤西這款車型的動力可是比較大的,全系配備了2.4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78馬力,最大扭矩為230Nm,比我們常見的1.4T的動力還是要小一些,看來動力並不是凱澤西這款車的強項。

變速箱部分,這款車型採用了兩款變速箱,分別為六檔手動檔以及CVT的無級變速,其中CVT的無級變速箱入門價格高達19.88萬元,價格確實非常高了,放在現在來看,已經很貴了,而且在2010年這樣的價格確實更高。

總而言之,這款凱澤西車型其實並沒有太多的亮點,車身小,動力弱價格高。至於非要說一點優點,那就是它是日本全進口的,那麼中國的消費者用手中的鈔票來投了票,讓這款凱澤西車型在中國比邁巴赫還要稀少,所以筆者腦海裡又想起鈴木那句名言,「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從這輛車型來看,其實妥協了,但太高傲了。

相關焦點

  • 鈴木修: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妥協
    說到這個事情,筆者突然想起前幾年在我國混的風生水起的鈴木汽車,它有一個有趣的掌門人-鈴木修。這個老頭曾經說了一句非常狂妄的話: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確實鈴木修也沒妥協,中國市場也用事實告訴他不妥協就沒門,畢竟中國人的用車習慣,你不能把原汁原味的日本人習慣照搬過來。本身兩個國家的使用車輛的習慣就不太一樣,國情也不一樣,怎麼能照搬呢?比如中國人喜歡大車,日本國家小,喜歡小車。
  • 鈴木修: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大眾:我懂國內年輕人
    因為人口紅利加上經濟越來越好,所以中國車市成了各大車企的兵家必爭之地。但由於之前我國的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所以少數外資車企對於中國汽車市場的態度是極其傲慢的。他們認為自己的技術更牛,中國消費者應該無條件地接受他們的汽車。甚至有一位汽車狂人喊出了: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這位狂人就是爭議性非常大的鈴木老闆:鈴木修。
  • 鈴木修: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妥協!大眾:我更懂國內年輕人
    甚至有一位汽車狂人喊出了:我就是「死」也不向中國市場妥協,這位狂人就是爭議性非常大的鈴木老闆:鈴木修。  而鈴木汽車卻是反其道而行,稍微有些常識或者對中國汽車市場多少心存敬畏的車企,絕對會順勢改革。但鈴木修來的很極端,由於經營不善,他表示徹底退出了中國市場,轉而擁抱印度市場。但是看看現在的印度市場,不知道鈴木修有沒有一絲絲的後悔。
  • 悽慘離場的鈴木,就是「死」,也沒有向消費者妥協
    ,就是「死」,也沒有向消費者妥協!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悽慘離場的鈴木,就是「死」,也沒有向消費者妥協!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俗話說:「贏得人民之心的人贏得世界」,但是為什麼這句話對鈴木不起作用。
  • 鈴木修:我就是砸不爛的銅豌豆,你們愛誰誰
    有著微型車之王之稱的鈴木,在鈴木修的指引下擁有極強的技術儲備以及價格競爭力,但是在市場開拓方面以及自動化、智能化方面有著新的課題,危機感並不少,雖然豐田擁有極強的體系優勢以及品牌價值,但在制定行業標準方面也有自己的瓶頸。鈴木與豐田聯手,表層上來說是戰略需要,但深一層次,必然是企業文化達成了共識,雙方互相尊重對方才能夠更好的規劃市場。
  • 《孔雀》:抗爭命運的同時也要向命運妥協,在妥協中不放棄
    「命若天定,我就破了這個天」。這是多麼豪邁的一句話,曾激勵著無數人勇敢追夢。可現實是殘酷的,追逐夢想和實現夢想永遠不會劃等號,因為中間還隔著命運。它就像一張無形的大手,總在某個未知的地方等著你,然後給你一記響亮的耳光,以此來證明它的存在。
  • 岡村寧次:日本向中國妥協求和的最佳時機,並非1945年
    「戰功」不可謂不「顯著」。 然而,在東條託付的主要工作上,岡村寧次卻沒有任何成效。 那就是談和。 從全面打響侵華戰爭後,轉眼五六年,「事變」一直沒解決,幾百萬大軍被死死耗在中國無邊無際的大陸戰場。 更要命的是,太平洋戰爭打響了,兵力要往南調,如何穩住日軍佔領區局面,是攸關日本未來的大事。 所以,岡村來華北任職不久,就暗地裡開始物色人物,悄然向重慶方面遞去橄欖枝。
  • 《永不妥協》:職場媽媽不向職場妥協的逆襲之路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面對人生的那些不如意,有的人迎難而上,不妥協,不後退;有的人就會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永不妥協》給我們展現了積極的一面,激勵我們在職場這條路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哪都要永不妥協,迎難而上。
  • 妥協,是人生的一種態度;不妥協,才是人生
    《3D肉鋪團之極樂寶鑑》,2011年香港上映,似乎當年的票房冠軍,電影裡不可描述的場景比較多,所以電影情節不多贅述,能找到種子的同學們各自去欣賞吧。「妥協,是人生的一門藝術」,這句話並不是電影裡的重點臺詞。我記得是未央生在威逼地缺幫他做增強手術的時候,地缺為活命答應做手術時說的一句話。
  • 《永不妥協》一個女人的自信和永不妥協的勇氣
    而在我們這片土地上,能稱之為英雄的人實在不多,崔永元應該算一個,不管是之前的轉基因大戰,還是現在的「死撕」影視圈,為了心中的正義也罷,或者別人眼裡的較真也罷,總之,他是認真的人,他是單純的人,更是善良的人。別人敢怒不敢言,他敢!而哪件事都不是為了一己私利,為了大家的事情,敢於犧牲自己的人,就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
  • 《海邊的曼徹斯特》:學會向人生妥協
    沒有聲嘶力竭的悲吼,只有傷痛之後看似平靜的人生,我選擇向悲痛妥協。影片總體基調是平靜的,像是在敘述一個冗長的故事。交叉蒙太奇的手法使影片在過去與現實中閃回,重疊,幸福與悲痛形成鮮明對比,使我們更能感同身受李的悲傷。大量空鏡頭的使用,使影片放緩了節奏,一個個清冷的景色都展示了李內心的孤獨。
  • SCHAFFEN拒絕隨大流 為安全 不妥協
    現代化的中國,到處充斥著「快餐文化」。
  • 永不妥協,是我對人生最高的敬意
    然而,這部聚焦中國農民工家庭和留守孩子與父母矛盾的作品在國內卻聽到了不同的聲音,有人說「家醜不可外揚」,有人對片中不加掩飾的真實,對揭露中國數以億計群體生活的做法感到質疑。顯然,這部社會題材的作品深深刺痛了某些人的玻璃心,而這也恰恰說明,《歸途列車》是一部很有力量的作品。
  • 有一種妥協,叫做《永不妥協》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相對於現如今的快節奏生活,大多數人的關注點都聚焦在了社會時事上面,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電影也是層出不窮。不得不說,我們需要看到光明,而有時我們也需要看到黑暗。
  • 活得高級的女人,不將就,不妥協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妥協,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結局如果,至少你曾經努力過,為了夢想奮鬥過抗爭過。即便最後你依然沒有得到,但我相信,你有了那一段不顧一切的經歷,人生也不會差到哪裡去。02.她不願意向命運妥協,不願意去過沒有傅於琛的人生。即便她有的時候也會自我懷疑,也會想要放棄,但她不願意輕易認輸。不撞南牆不回頭,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吧。
  • 《方法派》妥協
    兩人從互看不順眼,到假戲真做,互生情愫,這個過程看上去美好,但現實不能讓他們如願,大叔為了英友的未來主動放棄,英友不理解,在公演中兩人透過臺詞訴說著彼此的想法,最後一幕中英友想帶著大叔一起死,大叔救下了他,英友醒來後發覺夢該醒了,放棄了大叔,最終的結局就是,兩人脫去油彩和戲服,英佑還是打扮新潮的偶像。少女簇擁他上了保姆車,他在車裡思考著消逝的愛情,掙扎和放棄融合在一起。
  • 成長就是妥協與堅持的兩難
    成長就是一路跌跌撞撞,在不斷地選擇和被選擇中度過。都說長大成人最恐怖的事情莫過於:長大後你成為當初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 不忘初心,堅持自我,有些人面對現實卻不得不妥協低頭。小a是個普普通通的孩子,從小喜歡畫畫,但是他的家庭經營房地產生意,對於他的愛好,他的家人稱為「不學無術」,「不務正業」,覺得只有經營房地產才有出息,才符合他,他面對家人的責難,不得不妥協去學習怎樣經營房地產,也賺到了錢,但是,從那往後開心再也沒有出現在他的臉上。
  • 深度體驗現代名圖:堅持不為迎合市場而妥協
    2013年,現代名圖首次將中型車概念帶到15萬以內的價格區間,給當時的消費者帶來相當大的震撼,時隔7年,名圖終於迎來了它全新換代車型,與同級別競品相比,名圖依然是走家用化路線,並沒有為迎合市場年輕化潮流而選擇向運動化妥協,這點在日益同質化的市場中尤為珍貴,不過有性格是一方面,但更關鍵是該車產品力表現能否支撐起它
  • 李安用《推手》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向時代妥協,與自己和解
    這些日常生活的小衝突,看似沒什麼大不了的。可家本來就是一個很私密的地方。每個人都想在自己的家裡,得到最大的放鬆,以最隨心所欲地姿勢活著。同在一個屋簷的老朱和瑪莎,有如此多的不同,當然相處起來會很彆扭。更讓人難受的是,兩人連語言都不通,誰也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意圖,這就更加劇了兩人之間的緊張關係。
  • 魯敏宇專訪:不向世俗妥協
    魯敏宇從他一貫強力而尖銳的角色中脫離,變身為一個令人遺憾的角色。他說:「回顧前作的時候總會有『明明還能做得更好』的那種遺憾,這部作品跟以往相比並沒有什麼遺憾,因為這次的角色完全不同於我之前的角色,所以我也很滿足。」他笑著說,因為最近接到的都是尹泰雲這種單純善良的角色,反而讓他感到有些擔心。但是這次反而印證了他成功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