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與敏感的差別是什麼?

2021-02-08 克裡希那穆提的教誨

問:覺察與敏感的差別是什麼?

克:我懷疑它們是否有任何的差別。你知道,你問一個問題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你要親自去找出事情的真相,不要只是接受別人所說的話。所以讓我們一起來弄清楚覺察到底是什麼意思。

你看見一棵可愛的樹,它的葉片在雨後閃閃發光。你看見陽光照在水面,也照在鳥兒銀灰色的羽毛上。你看見背負著重物進城的鄉下人,也聽見他們的笑聲。你聽見狗叫聲,或是小羊在呼喚母親。這一切都是覺察,你對身邊事物的覺察,不是嗎?

讓我們再深入一點討論。你注意到自己與身邊的人、事之間的關係,你對某間屋子或道路的看法,你觀察自己對別人說話的反應,以及自己的心如何一直在評估、判斷、比較或責難。這一切也是覺察的一部分,覺察始於表面的層次,然後會愈來愈深入。

但是我們大部分對事物的覺察在某一個點就停止了。我們接受了各種噪音、歌曲、美及醜的景色,但是我們卻沒有覺察自己對它們的反應。我們說「那是美的」或說「這是醜的」,然後我們就把它們放在一邊了。我們從不探索什麼是美,什麼是醜。顯然,如果你能知道自己對事物的反應,如果你對自己的每一個念頭與思想都愈來愈敏感,並且觀察到你的心智是如何被父母、老師、種族及文化的影響所局限,這一切都是覺察的一部分,不是嗎?

一個人愈深入地察覺自己思想的過程,就愈能清楚地了解任何形式的想法都受到外在情況限制。當他明了這一點,他的心自然而然就非常寂靜,這並不表示他的心進入了睡眠狀態;相反,他的心變得非常靈敏,不再被咒語及重複的語言所麻醉,不再被規範所局限。這種寂靜的靈敏也是覺察的一部分,如果你再深入去探索,你會發現,在覺察者與被覺察的事物之間是沒有界限的。

然而敏感的意思又是什麼呢?你能夠對顏色及形式都有所認識,了解別人說的話以及自己對它的反應,對人體貼、有好的品位與禮節,不粗魯,不在身體上或精神上傷害別人而不自知,看見美麗的事物並加以玩味,專心聽別人說話,對所有內容都不厭倦,那麼你的思想就會變得非常敏銳。以上所說的一切都是敏感,不是嗎?因此,你問我覺察與敏感有沒有很大的區別,我想是沒有的。

你知道,如果你的心不斷地在責難、評斷、對事物產生成見或下結論等等,這既不是覺察也不是敏感。你對人態度粗魯,摘下花又把它們丟掉,你虐待動物,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家具上或敲段椅腳,不準時吃飯並且毫無禮儀,這一切都代表著不敏感,不是嗎?它代表著,一個人沒有能力靈敏地調整自己。

教育當然有責任幫助學生變得敏感,然後學生才會對生命的所有活動覺醒,而不僅只於服從或抵抗而已。那些敏感的人可能比不敏感的人更痛苦,但是如果他們懂得並且超越了自己的痛苦,他們會發現不可思議的東西。

選自《克裡希那穆提系列作品集》

克裡希那穆提教誨的核心,包含在他1929年所做的表述中:「真理是無路之國。」人不可能通過任何組織,任何信仰,任何教義、牧師或儀式,任何哲學知識或者心理技巧,來達到真理。他需要通過關係的鏡子,通過了解他自己心智的內容,通過觀察而不是智力上的分析或者內省式的剖析,來找到真理。

人為自己建立了各種意象,以充當安全的圍牆——宗教、政治和個人方面安全的圍牆。它們以符號、觀念、信仰的形式出現。這些意象的包袱,支配著人的思想、他的關係,以及他的日常生活。這些意象是我們問題的根源,因為它們把人與人分割開來。

他對生活的感知被他頭腦中已經確立的概念所塑造。他意識的內容就是他的整個存在,這個內容是整個人類共有的。個性只是名與形,以及他從傳統與環境中所獲得的膚淺文化。人的獨特性不在表面,而在於從他意識的內容中完全解放出來,而這些內容是整個人類共有的,所以他不是一個個體。

轉變的挑戰(克紀錄片)

「我的」眼淚、「我的」家庭、「我的」民族、「我的」信仰、「我的」宗教、「我的」國家——所有那些醜陋都在你的內心之中。因此,你能夠看到,你對在這個國家和其他國家中上演的每次戰爭、每種暴行都負有責任。——克裡希那穆提

      克裡希那穆提系列書籍精選目錄(一)

      克裡希那穆提系列書籍精選目錄(二)

      克裡希那穆提系列書籍精選目錄(三)

微信群「克裡希那穆提讀書會」終極版

微信群「專題探討小組」

閱讀《克氏教誨必讀100篇》,請點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生命覺察之 大咖JI的情緒覺察
    該用理性還是感性來覺察它呢?到底是什麼讓情緒產生呢?1、覺察出現了哪些情緒;2、感受最強情緒,準確定義它的名稱;3、對自己說出:我有什麼情緒了。;5、覺察念想等級變化與情緒強弱變化的關係;6、覺察自己什麼時候開始有這個念想的;7、覺察產生念想的原因;8、覺察高等級念想不能被滿足的原因。
  • 覺察自己正在幹嘛是如此如此的重要
    哦,原來是這樣,我想這太奇蹟了,這可是我第1次這麼覺察到這個思想,沒想到我就這麼沒有感覺不好,就是想這麼想了想,這個人神經兮兮的,我也覺得他挺好玩的呀,我沒也沒有說他不該這麼做呀,能量就變成這樣了;就是在頭腦思想當中這個能量跟這個在感覺中的能量的差別是如此如此的巨大。
  • 好書連載 |《自我覺察》之--透過集體事件,我們覺察到什麼?
    透過集體事件,我們覺察到什麼?    小燈泡,一個四歲的小女孩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死亡?以心理的層面而言,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獻祭。    我覺得小燈泡是天使,她藉由被砍頭讓大家看到,光是自己幸福有什麼用?光是自己活在愛中有什麼用?有多少孩子不是在愛中長大?所以,她把自己的生命獻出來,讓大家看到這個現象。    而小燈泡的媽媽某部分也很偉大,她的孩子成為祭品。透過這個事件,媽媽第一句話就說:「我從來沒有想到這個社會這麼不安全。」
  • 人性的弱點:真正修行,是覺察自己
    1、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內容與外表有關,不僅是一張漂亮的臉蛋就夠了,還包括體態、氣質、神情和衣著的細微差別。2、第一印象有大約40%的內容與聲音有關。音調、語氣、語速、節奏都將影響第一印象的形成。3、第一印象中只有少於10%的內容與言語舉止有關。
  • 高敏感,其實是一種天賦
    敏感一點又何妨,接納自我,慢慢駕馭自己的敏感,敏感就會變成感受世界最溫柔的觸角。主播/辰沫作者/麗麗赫本來源/赫本的書房(ID:liliheben1991)圖片/UNsplash我不僅是一個內向的人,還是一個敏感的人。以前,我從來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繫,以為敏感的人多半都是內向的。
  • 敏感真的是缺點嗎?敏感的人有哪些表現?
    覺得男朋友最近好像不關心自己,你直說,對方告訴你,是你敏感。跟朋友聊天,覺得她不開心,你委婉表達,對方會說,你不要這麼敏感。好像敏感是一個缺陷,是一個錯誤,這是對敏感的誤解。其實,敏感跟任何一種特質一樣,都得用兩分法去看待,並不存在完全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差,關鍵在於你怎麼發揮天賦,揚長避短,讓它變成一種優勢。
  • 症狀也會套路覺察
    我們在覺察的時候,最開始的覺察雖然不容易,但是訓練一段時間還是能夠跳出來的,能夠和念頭保持距離的。而往後你會發現,有的時候覺察本身也成了一個強迫念頭、強迫思維,而致你於覺察的強迫裡不自知,結果又成了新的強迫。
  • 為什麼有些人比大多數人更敏感?|測試: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
    對情緒的覺察力高同時,高敏感的人對自己的情緒也十分「敏感」。他們比一般人更能夠覺察到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Borchard, 2010; Davernport, 2016)。在面對痛苦、難過、以及一些生理上的一些反應時,高敏感的人通常會有更明顯的情緒反應,因此,他們也更能感受和認識到自己的情緒。4.
  • 自我覺察對社工的4點作用
    自我覺察就是彌補這方面缺失的方法之一。那麼自我覺察究竟在社會工作實務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下面我主要通過兩方面展開敘述。自我覺察是正念防復吸治療其中的一個重要方法,有助於培養案主控制自己的情緒,專注於感受當前經歷的能力,可以學會留給自己選擇的空間,避免慣性的思維方式導致破壞性行為。
  • 覺察,讓你看到真相
    我在這裡講的所有內容,都是我通過覺察得到的,不是頭腦的思考推理。無需你理解,只要你願意覺察,最終都能體認到。但是在你沒有覺察之前,我還是只能通過文字勉強描述覺察的作用。請注意,這時候的任何說法,都是有相對應的前提的。比如,上文中我講「覺察修的是不受外境影響」,對應的前提是:我希望得到永恆的平安喜樂。目的是為了和「追求外在」的方式加以區別。
  • 敏感的人有哪些表現?
    他們的觀察能力敏銳,比如賈伯斯,他曾花一個月的時間在上千種黃色裡去挑選一個他最滿意的顏色,儘管這千種顏色對於很多人來說,毫無差別。但這種豐富的感知背後懷有更深刻的孤獨,看到了別人沒看到的,察覺了別人沒察覺的,這往往意味著別人無法體會你,不能與你共感。
  • 聊一聊覺察的方法
    文 | 李雪01三種方法(不是說明書)我用的覺察方法,跟南傳佛教講的,本質是一致的。方法上稍有區別的是,我會細細去看自戀幻想。比如憤怒,覺察到憤怒的情緒升起,南傳佛教的覺察是:觀察這個憤怒。憤怒是無常的,會升起會落下,看著就好。憤怒是五蘊其中的受蘊,受蘊也是空的,五蘊皆非我。這也是我覺察的方式,只不過我還會觀察下:憤怒背後的劇情是什麼。
  • 高敏感型人格是種天賦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
    大約70%的內向者是高敏感型人格,而不是所有內向者都是。有些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其實也擁有這種特質。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型人格。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覺察自己的祈禱文
    我越來越能夠接受自己,我越來越清楚我自己, 我越來越覺察我自己,與別人互動時,我可以看到我的慈悲心不夠,我看到我的心還不夠柔軟,我看到我體諒別人的心做的還不夠,我看到我總是不那麼熱衷的讚美別人,甚至,我看到我還是那麼愛與別人較勁兒,我看到了自己的小心眼,我也看到了自己好鬥的一面,我看到,我看這個不好看那個不順眼,我計較這個計較那個,非要這樣不可,非要那樣不行。
  • 情緒敏感怎麼辦
    根據研究,對情緒非常敏感的人群往往同樣也對認知非常敏感。整體而言,敏感的人,往往內心體驗更豐富、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更強烈、更具有創造力,所以大多數作家、發明家、藝術家、各個領域的精英人物都有高敏感度的特質。而且,情緒敏感的人往往更容易與他人連接,更具有同理心能力,對他人的需要也更加敏感,因此情緒敏感的人從事醫生、心理諮詢、公益事業、銷售等與人連接度高的職業也容易有更加卓越的表現。
  • 積極的視角改變人生:覺察是改變的第一步
    我們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什麼原因?秀才趕考的故事便告訴我們,積極視角能改變人生。也許這正是你過不好一生的原因。,期望有所變化,而這都建立在個人的覺察之上。我覺察到這部分,然後我選擇去打破我的不適應性的自動思維反應,建立一個新的適合目前生活的選擇性反應。比如當我認為我做錯事情時,我的自動化思維反應就是去否定自己:你怎麼這麼差勁!覺察,就是把自己拿出來,想像自己靈魂出竅的樣子,靈魂看著自己的軀體,問問自己:發生了什麼?我為什麼這麼生氣、自責?
  • 太敏感的女生,大多不幸福
    在愛情中,敏感的人擁有豐富的情緒覺察能力,可以及時給予戀人情緒反應和幫助,利用這種特質也能很好的維護感情。測評專業依據是什麼?本測試根據人際關係敏感心理研究,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海德歸因理論、金提反射性評價模型等理論。
  • 從炫富、蠶食鯨吞到自尊破壞:如何覺察、逃離看似愛情的PUA陷阱
    什麼是PUA? 把心理學中的人際原理,針對談話互動有系統的應用,進一步與所欣賞的陌生人搭話認識、增加吸引、建立關係,可以統稱為「搭訕」。搭訕技巧協助害羞男孩發展認識女孩的心理學技巧,如何在欣賞對方下真誠表達好感,如何產生話題連結,如何約會進一步認識。
  • 「和你在一起心好累」 高敏感的人,談戀愛一定不能找這兩種人
    高敏感的人很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影響,因此Ta們能覺察到你身上連你自己都忽略的情緒,這使得ta們更容易被過多強烈的、複雜的、混亂的外在信息和情緒過度刺激,導致內心承受過多的疲勞、壓力,從而淹沒在自身情緒中。
  • 把覺察帶入到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
    無論我們在做什麼,都可以溫柔的關注融入其中。每次無論我們做什麼,儘量都把每時每刻的、非評判的新鮮的覺察帶入其中。這樣做的目的並非對這些日常行動變得超級關注或者帶來更大的壓力,甚至是過分自我。事實上,當把正念覺察融入的各種事物中去的時候,不但省力反而會讓選擇的活動變得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