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表演類綜藝節目能提升演員的演技嗎?

2021-01-07 娛機

大家不妨數一下,近年來的表演類綜藝節目有哪些,《歡樂喜劇人》、《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聲臨其境》等等,另外還有各大衛視即將推出的《未來的大劇》、《演員的品格》等等,一隻手數不完了。但是最近的電視劇能稱得上精品的卻並沒有多少,多少有點諷刺吧?演技成為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演員們都去這些那些表演類綜藝節目上「表演」,這真的能令到他們的演技有所提升嗎?

普羅大眾來圍觀演員們帶有目的性的秀演技,真的能推動對表演的敬畏嗎?還是只是一場消費表演的秀?當前表演類綜藝節目的模式,大多都是對經典影視作品的模仿重現,節目的特性與導師的選擇、演員的特長、話題的展開,都是為了收視的提升而連接在一起。

十來分鐘時間表演,在節目設計上已經悄悄地投了觀眾的愛好,讓節目在觀眾心中留下過癮的印象。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演技的好與壞,不是只能靠一個兩個場景就能展現出來的,你能駕馭這個場景,不一定就能駕馭其他,只在一個表演場景中獲得觀眾的認可,很可能就對演員的發展形成桎梏。表演是有課上,有專業學的,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演員的綜合演技需要才長篇作品、多部作品裡驗證,十來分鐘的賣力表演,真的很難客觀地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到了什麼程度。

一直以來大家都有一個什麼樣的認知?流量明星演技不行,演技派流量不行。表演類綜藝節目,需要流量也需要口碑,但是怎麼取得兩者平衡,卻是一直困擾節目的所在,流量明星擔當主角,卻撐不起角色;演技派做綠葉,有心殺敵卻無力回天。

對一個演員來說,一個合適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人們要記住一個好演員,必然是先記住他演過的角色。延展開來,還需要好故事、好導演、好團隊的支持。有一個優秀的集體裡,演員才有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演員是不是應該把時間更多地花在劇組琢磨劇本、打磨演技等方面呢?

相關焦點

  • 三年8檔表演類綜藝助演員「再就業」
    節目裡談及參加表演類綜藝的初衷,他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是「被看見」。黃奕曾直言,她參加《演員請就位》是想讓觀眾、導演和市場重新認識全新的自己,「還能打,還能演。」《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的製片人徐揚認為,所有表演類的綜藝節目,最核心最基礎的目的和價值,就是讓演員被看到,為此不迴避節目能產生話題和聲量。
  • 演員究竟靠什麼?演技類綜藝會消耗好演員嗎?他們有話說!
    她認為演員要找到合適的劇本和角色,要始終保持一顆初心。謝芳也為中國電影發聲:「讓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讓世界人民最愛看的就是中國電影!」引發現場掌聲雷動。演員能不能靠流量?演技類綜藝是不是在消費演員?演演員參加演技類綜藝目的是否純粹?演員能不能靠團隊?本次論壇主要圍繞「演員究竟靠什麼」展開多個話題進行圓桌討論。談到近期熱播的演技類綜藝,陳學冬稱參加這類綜藝存在風險,「這是一個綜藝,不是一個影視作品,我沒有花費一年或幾個月沉浸在一個角色,而是在兩三個月的時間裡面演5、6個角色,我想讓自己做好準備去迎接一個作品。」
  • 演技類綜藝,演技去哪了?
    演技綜藝出不來好演技與好演員,還算是演技綜藝嗎?爭議越來越大演技類綜藝走紅的背後是市場需要和觀眾需求,快速變化的影視市場上還充斥大量不合格表演,年輕流量演員大大激發觀眾對好演技的渴望。演技類綜藝的轉折點是2017年浙江衛視推出的《演員的誕生》(2018年第二季更名為《我就是演員》)。節目形式是讓成名演員共同表演經典影視片段,由導師投票打分。該節目最初曾被稱為演技版《我是歌手》,並引發公眾對演技的更多關注。
  • 《演員請就位2》落幕,三年8檔表演類綜藝如何在爭議中破圈
    節目裡談及參加表演類綜藝的初衷,他們提及頻率最高的詞是「被看見」,希望被更多的導演、製片人、觀眾看見他們的演技和能力。黃奕曾直言,她已經很久沒有作品了,公眾關注她的私生活勝過關注她的作品。她參加《演員請就位》是想讓觀眾、導演和市場重新認識全新的自己,「還能打,還能演。」
  • 李汶翰同時參加兩檔不同競選類節目被指軋綜藝?
    從《我就是演員》當時的表演上看,確實如於正所說演技直白,沒什麼內容,全部的東西只是在用臉表現,這是演技小白的正常表現。畢竟愛豆不是專業演員,說實話公司如果想他向影視發展應該開闢影視方面的培訓班,磨鍊演技,而不是靠著愛豆的流量自我成長。
  • 《演員的品格》:以差異化設計實現了表演類節目的多維表達
    「演技」為創作基底的節目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棚內「達人秀」邏輯的演技類節目,如《來吧!灰姑娘》等;第二階段是引入演技學習的養成類真人秀,如《一年級·大學季》等;第三階段則進階到以表演中「聲臺形表」為展示內核的垂直類節目,如《聲臨其境》等。 在以上三階段基礎上,愛奇藝經過反覆地打磨與創新,推出了演技類節目的進階式——年輕演員品訓類節目《演員的品格》。
  • 剛參加完選秀不久,轉身又參加表演類綜藝
    在得知王霏霏沒能順利成團的時候,可是讓不少觀眾都感到意難平,這麼有實力的一位姐姐,最終還是沒能順利成團,這自然也是讓人覺得十分的可惜。而王霏霏才剛參加完選秀不久,她很快就又要錄製新的綜藝節目啦,這資源簡直是好到爆棚。通過網上曝光的消息看到,王霏霏這次參加的綜藝節目叫《我就是演員》,這個節目的知名度還是挺高的,畢竟都已經播出這麼多季了,而且熱度話題也都非常高。
  • 演技類綜藝再度刷屏,誰將成為下一個《演員的誕生》?
    這套放任四海之內皆可用的說辭直接避開討論焦點,上升到寬泛而空洞的行業意義層面,對於該場表演的提升基本沒有幫助。討論孰勝孰負這裡不再討論,必須承認的是,二者的針鋒相對已經讓這檔騰訊視頻出品的演技類綜藝登上了熱搜榜,並且還在持續發酵中,累計播放量達到1.34億,成為播出當周網絡綜藝播放量冠軍,而焦點人物郭敬明又一次闖入了公眾的視野,甚至不少人為此對其路轉粉、黑轉粉。
  • 《演員請就位》:演技類節目的突破
    如今演技類節目比較火熱,前兩年的《我就是演員》也是演技類明星競技的節目,但是好評不多,《演員請就位》的好評高於《我就是演員》,在人物選擇、節目形式、舞臺設計上都很別致。《演員請就位》的人物選擇滿足了各種人的審美風格。
  • 《演員請就位2》出圈 演技類綜藝創新難
    前腳選秀潮剛落幕,後腳演技類綜藝便扛起大旗,繼續掀起市場熱度。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演員請就位2》自開播以來,至今已有13次登上全網綜藝單日熱度榜的首位,每期節目一經上線,便引發無數熱門話題。同時,該節目在節目模式、嘉賓陣容等方面的調整也成為吸睛之點。而諸多調整背後,是演技類綜藝在擊破審美疲勞、同質化等質疑方面作出的嘗試。
  • 演技類綜藝:尋找發光體的旅途
    演員的誕生》這檔節目誕生以來,我們討論影視作品時,演技成為更為熱門的話題。演技在所有職業技能中受到的關注度不斷上升,也是因為以這項技能為基礎生產的作品質量遭受遭受到的質疑越來越多。在商業經濟的趨勢下,演技的鑽研也就是職業技能的提升被忽視,而這個舞臺的產生無疑為技能的比拼提供了平臺和機會,初衷在於演技的提升,能夠讓好演員出彩受到關注,讓真金髮光。人們期待看見真正的演技在舞臺上迸發,也成為演員對職業的正名。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霸屏熱搜:表演類綜藝的創新與迷茫
    演員的誕生》在浙江衛視橫空出世,成功開創了以「演技競演」為核心的表演類綜藝。而觀眾在吃瓜看戲、二次創作的同時,也推動節目熱度進一步提升。表演類綜藝的錄製過程向來「憑真本事吃飯」,比其他類型的綜藝更為辛苦。鏡頭會放大演員身上所有的不足,導師的銳眼則會捕捉演技上的各種BUG。此外,除了演員的演技,他們自身與角色的契合度、演戲狀態甚至表演環境都能影響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霸屏熱搜:表演類綜藝的創新與迷茫
    而觀眾在吃瓜看戲、二次創作的同時,也推動節目熱度進一步提升。表演類綜藝的錄製過程向來「憑真本事吃飯」,比其他類型的綜藝更為辛苦。鏡頭會放大演員身上所有的不足,導師的銳眼則會捕捉演技上的各種BUG。此外,除了演員的演技,他們自身與角色的契合度、演戲狀態甚至表演環境都能影響作品最終的呈現效果,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 演技類綜藝還能靠「流量打法」走多遠
    之前的節目中,章子怡爆料稱有資深戲骨因酗酒記不住臺詞,網友紛紛猜測此人是誰。她還在節目中誇讚易烊千璽是流量藝人的典範,該話題瞬間衝上熱搜榜。而在剛剛播出的那一期中,章子怡直接發飆了:「為什麼都要當演員呢?難道演員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所有人都要到這來分一杯羹?」於正在退出該節目前,同樣「貢獻」了不少話題熱度。他批評李汶翰不僅表演能力太差,而且同時參加兩檔節目,屬於「不尊重行業」。
  • 她,曾自信給自己演技打九分,如今官宣即將參加演技選拔類節目
    面對李溪芮的自信,節目組也是大膽向李溪芮發問:現在有很多比拼演技類的綜藝節目,比如說《演員的誕生》諸如此類的節目非常多,李溪芮你會選擇去上那樣的節目嗎?而李溪芮直接拒絕,表示不會上這種綜藝節目。很高情商的回應自己拒絕的理由:「我覺得演員是一個特別需要自信的行業。你一定要有了自信,才能去演好每一個角色。」
  • 關曉彤、陳學冬不願參加綜藝節目,柳巖現身說法,「演員就應該拋下臉面」
    表演藝術家謝芳、奚美娟,本屆金雞獎最佳男女主角提名演員大鵬、柳巖,青年演員關曉彤、陳學冬,製片人陳祉希等來到論壇現場,與電影頻道主持人瑤淼一起,共話演員表演力量。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奚美娟為論壇發表致辭,她表示:「演員職業和表演專業構成一個需要不斷求進的特殊行業,每一代人所處的社會大環境的不同,其本質都會潛移默化地投射到藝術作品中來,角色身上的氣象也逃不過每一個時代和社會大環境的影響,因此我也告訴自己要儘量保持一顆敏銳的心,不斷提高自己的追求和自覺。」
  • 演技類綜藝的四年:導師怒了,瓜吃撐了,演技不見了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數據來回顧演技類綜藝一路走來的「得」與「失」。熱度與口碑倒掛《演員請就位》憑話題領先雖然,2017年播出的《演員的誕生》嚴格來講並不是演技類綜藝的開端,但該節目首次做到了把一批演技優秀的冷門演員推上舞臺,以競演的模式讓觀眾體會到了演技的魅力,流量不俗,從而讓該綜藝類型迎來了真正的風口。
  • 演員類節目扎堆霸屏,可演員的春天真的來了嗎?
    ,在偶像選秀類節目臨近觀眾審美疲勞後,演技類綜藝顯然已經成為了平臺和衛視主推的熱門綜藝類型,你方唱罷我登場,從《演員的誕生》到更名後的《我就是演員》,從《演員請就位1》到《演員請就位2》,從《演技派》到《演員的品格》,演技類綜藝終於迎來井噴式的爆發。
  • 養成系愛豆為何成為表演類綜藝的新破局點?
    除去粉絲瘋狂控評表示期待,許多觀眾多少有些疑惑,這些缺乏生活閱歷的以唱跳為長項的愛豆們為何會選擇跨界參加這樣的表演類綜藝?這類節目不似快綜藝,有體力、智慧就能輕鬆獲得人氣,更不如慢綜藝舒服、自在。參加《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等節目,不僅能令他們面對面接觸到參賽演員和章子怡、趙薇、陳凱歌、郭敬明這樣的知名演員、導演和藝人,也能通過節目,令更多的粉圈之外的受眾認識他們。馬嘉祺參加的《我就是演員》登錄浙江衛視,且會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節目輻射面廣。而丁程鑫參加的《演員請就位》雖說只是網播,但他選擇了郭敬明導演。在這位話題人物麾下,丁程鑫不愁流量。
  • 演員參加唱跳綜藝,歌手參加演技綜藝?娛樂圈失衡的原因找到了
    演員參加唱跳綜藝,歌手參加演技綜藝?娛樂圈失衡的原因找到了剛剛開播的新一季演技綜藝《我就是演員》,第一期就來了一個大招,把現場的評委和屏幕前的觀眾,都給尷尬到了。是的,就是上圖被嘲諷到上熱搜的《鹿鼎記》,李汶翰和陳楚生主演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