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妨數一下,近年來的表演類綜藝節目有哪些,《歡樂喜劇人》、《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聲臨其境》等等,另外還有各大衛視即將推出的《未來的大劇》、《演員的品格》等等,一隻手數不完了。但是最近的電視劇能稱得上精品的卻並沒有多少,多少有點諷刺吧?演技成為吃瓜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而演員們都去這些那些表演類綜藝節目上「表演」,這真的能令到他們的演技有所提升嗎?
普羅大眾來圍觀演員們帶有目的性的秀演技,真的能推動對表演的敬畏嗎?還是只是一場消費表演的秀?當前表演類綜藝節目的模式,大多都是對經典影視作品的模仿重現,節目的特性與導師的選擇、演員的特長、話題的展開,都是為了收視的提升而連接在一起。
十來分鐘時間表演,在節目設計上已經悄悄地投了觀眾的愛好,讓節目在觀眾心中留下過癮的印象。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演技的好與壞,不是只能靠一個兩個場景就能展現出來的,你能駕馭這個場景,不一定就能駕馭其他,只在一個表演場景中獲得觀眾的認可,很可能就對演員的發展形成桎梏。表演是有課上,有專業學的,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演員的綜合演技需要才長篇作品、多部作品裡驗證,十來分鐘的賣力表演,真的很難客觀地評價一個演員的演技到了什麼程度。
一直以來大家都有一個什麼樣的認知?流量明星演技不行,演技派流量不行。表演類綜藝節目,需要流量也需要口碑,但是怎麼取得兩者平衡,卻是一直困擾節目的所在,流量明星擔當主角,卻撐不起角色;演技派做綠葉,有心殺敵卻無力回天。
對一個演員來說,一個合適的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人們要記住一個好演員,必然是先記住他演過的角色。延展開來,還需要好故事、好導演、好團隊的支持。有一個優秀的集體裡,演員才有更多的發揮空間。所以,演員是不是應該把時間更多地花在劇組琢磨劇本、打磨演技等方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