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類綜藝的四年:導師怒了,瓜吃撐了,演技不見了

2021-01-17 老徐帶你看娛樂

回首2017年,隨著大眾審美能力的逐漸提高,對爛演技的容忍力度越來越低,《演員的誕生》應運而生,讓一些並不被觀眾所熟知的二、三線優秀演員大放異彩,猶如一股春風,在行業中吹起了波瀾。一時間人人都以為「好演員的春天到了」,沒想到四年過去了,演技類綜藝扎堆上線,有話題、有熱搜、有偶像入局、有導師撕逼,唯獨「演技」越來越無人在意。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數據來回顧演技類綜藝一路走來的「得」與「失」。

熱度與口碑倒掛

《演員請就位》憑話題領先

雖然,2017年播出的《演員的誕生》嚴格來講並不是演技類綜藝的開端,但該節目首次做到了把一批演技優秀的冷門演員推上舞臺,以競演的模式讓觀眾體會到了演技的魅力,流量不俗,從而讓該綜藝類型迎來了真正的風口。不僅浙江衛視在第二年將節目更名《我就是演員》後持續經營該品牌,同時,早已嗅到商機的視頻網站也開始發力紛紛擠進了這一賽道。

為了避免同質化的尷尬,這些網綜在內容上都加入了一些不同的玩法,騰訊的《演員請就位》選擇從導演視角展現影視行業生態圖景,第二季又加入製片人選角的視角,將演員們劃分為S、A、B三個級別。優酷的《演技派》的定位則是年輕演員的片場生存真人秀,摒棄了經典片段再現的形式,為選手量身定製劇本,從建組、選拔、試戲到定角、出演,影視劇的幕後製作流程被完全展露在觀眾面前。愛奇藝的《演員的品格》也將聚光燈定格在了年輕演員身上,並利用網綜節目的模式,將選手劃分等級,與粉絲高度綁定,堪稱演員版的《偶像練習生》。

上圖是這些綜藝在各個維度的數據表現,在浙江衛視播出的四檔臺綜中,最新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拔得頭籌,CSM59城收視率2.451,可見由於正和章子怡掀起的一波波熱點話題讓不少觀眾有了追看的熱情,。而在四檔網綜中,《演員請就位》系列播放指數一騎絕塵。

接下來再看看這幾檔綜藝的話題討論熱度,我們選取了相關話題的微博閱讀量,微博討論量,還有百度指數三個維度進行觀察。毫不意外表現最優異的是導師「抓馬」戲份接連上演,暗流湧動爭議不斷的《演員請就位》系列。

最後讓我們看一下這些綜藝的口碑情況,豆瓣評分分數最高的是播放量和討論度雙雙墊底的《演技派》,8檔節目都不超過7分,可見大眾的認可度非常一般。

可以說,演技類綜藝走過的這四年時間裡,出圈話題越來越多,影響力不斷擴散,整體生態卻已經完全偏離了一開始的「讓好演員被看到」,難以叫座又叫好,走上了網友一邊「吃瓜」吃的不亦樂乎,一邊瘋狂輸出吐槽的「黑紅」道路。

導師扛流量

偶像已就位

從被希冀能夠拯救國產影視市場「痛點」的特效藥,到今天的「爭議」收集器,究竟是哪些原因造就了演技類綜藝的現狀?

首先,不可不提的就是唱跳偶像的大規模加盟。從2018「偶像元年」開始,國產偶像行業如「雨後春筍」般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大量的男團、女團被批量產出,卻苦於音樂產業式微,沒有展示唱跳能力的舞臺,陷入了「出道即巔峰」的困境。所以越來越多的經紀公司開始為愛豆布局影視路線,而在科班演員就業形勢都無比嚴峻的當下,演技類綜藝無疑是他們能夠推開演員大門的最佳突破口。

而對於綜藝本身來說,節目組顯然也很樂意讓這些偶像們成為引流的「關鍵詞」。2019年,孟美岐、王子異等男團、女團愛豆開始出現在演技節目中,不過當時的他們只是作為陪襯,並未收穫太大的關注,等到了2020年,偶像們掀起的話題熱度已經完全碾壓了同場競技的實力派,成為了所有人目光的焦點。

這些人裡雖然不乏有謝可寅、馬嘉祺、丁程鑫這樣能夠拿出不錯的演技水準,打破世人對「流量」偏見的「天賦派」,但大部分沒經歷過系統學習的偶像還是不出所料,演技「渣」出了的風格,「渣」出了記憶點,陳宥維的「嘴唇抽搐」版夜華,何昶希的面癱「車禍」版《陳情令》,這種「名場面」只能讓所有觀眾哭笑不得。雖然,對藝人來說「黑紅」也是紅,從「審美」變成「審醜」的演技類綜藝,口碑卻不可避免的一路下滑。

其次,演技類綜藝的核心從選手偏移到了導師身上,過分依賴「眼球經紀」,也是原因之一。從上文的盤點中可以看到,各維度數據最好的《演員請就位》系列,無論在討論度還是出圈片段上,導師的「存在感」都要比選手更勝一籌,扛起了節目的大半流量,隔壁正在熱播的《我就是演員第三季》更是如此。

特別是於正、郭敬明二人的存在,更是名副其實的「綜藝神獸」、「流量收割機」,有他們在的地方永遠不怕缺乏話題,以至于于正因為抄襲事件退出《我就是演員第三季》後,章子怡就顯得有些「獨木難支」。面對節目中大量湧入的偶像,兩人的態度截然相反,卻都愛憎分明,時刻拉滿戲劇張力,郭敬明頂著所有人的質疑也要給何昶希S卡,於正痛批李汶翰演技不行又「軋」綜藝,做事不夠專注……,如此種種下來,節目就如同住在了熱搜上,被挑起情緒的網友們紛紛主動吃瓜,對話題片段進行充分的再交流、再解讀和再創造,圍觀效應讓熱度不斷發酵,節目組KPI輕鬆到手。

演技類真人秀

究竟是不是「偽命題」?

在演技類綜藝一檔接一檔,勢頭如火如荼的背後,也難免會有一部分觀眾質疑,這類節目是否已經走到了「畸形」的階段?早在《演員的誕生》播出時,節目組打出了「以演技為視角,為有實力的追夢演員搭建一個演技切磋的真實平臺」的slogan,可見為行業「造血」才是所有演技類綜藝的根源價值。但四年來從這8檔節目中走出的演員,除了最開始的周一圍、藍盈瑩、辛芷蕾,幾乎沒有人吃到了節目熱度的紅利,以去年《演員請就位》第一季的冠軍牛駿峰為例,節目完結後他並沒有接到什麼驚天大餅,資源、人氣依舊原地踏步。

既沒能挖掘遺珠,也沒能推出新人,看起來熱熱鬧鬧的演技類綜藝,造星能力竟然幾乎等於0,讓人唏噓之餘更值得深思,除了導師過於搶戲導致選手缺乏記憶點之外,以單薄的片段式內容去展現演技這門複雜的技藝真的合理嗎?

第一,眾所周知,電視劇、電影需要很長的創作時間,演員在正式拍攝之前也會有一定的準備期,但在綜藝以天為單位的速成狀態下,很難打磨出一個優質的作品,演技派如李冰冰在參加《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時也曾在微博發文直言,緊迫的時間帶來了太多的遺憾,

第二,演技綜藝無法承載電影、電視劇中複雜的表演層次感,短短幾分鐘類似話劇與小品的表演想要抓住觀眾的眼球,就必須把所有東西都誇張化,只有大開大闔、迅速達到情緒頂點的爆發式表演才稱得上「演技炸裂」,這在無形之中窄化了對演技的理解,一些喜歡內斂克制、在表演上做減法的演員很難取得完全公正的評價。

第三,選角也是影響演技的重要因素之一,任何演員都不是萬能的,連接連瘋狂「翻車」的陳宥維節目後期拿到合適的角色後都能進步明顯,但有一些演員難免在一次失利後就被「釘在了恥辱柱上」,淪為節目製造話題的工具人。

總而言之,單靠演技類真人秀可能無法去定義演員的演技水準,畢竟其中真人秀的成分要遠遠大於對演技的賞析。而它的市場潛力或許依舊不可小覷,卻也很難成為醫治浮躁行業的一顆「靈丹妙藥」,在影視作品中,演員的表演僅僅是其中一個環節,而且很可能並不是最關鍵的,所以想讓市場走向健康、成熟,不能寄希望於依靠幾檔節目調教偶像、捧出遺珠,需要的是整個影視行業正本清源,共同改善結構性的頑疾。

相關焦點

  • 演技類綜藝,演技去哪了?
    演技綜藝出不來好演技與好演員,還算是演技綜藝嗎?爭議越來越大演技類綜藝走紅的背後是市場需要和觀眾需求,快速變化的影視市場上還充斥大量不合格表演,年輕流量演員大大激發觀眾對好演技的渴望。演技類綜藝的轉折點是2017年浙江衛視推出的《演員的誕生》(2018年第二季更名為《我就是演員》)。節目形式是讓成名演員共同表演經典影視片段,由導師投票打分。該節目最初曾被稱為演技版《我是歌手》,並引發公眾對演技的更多關注。
  • 參加表演類綜藝節目能提升演員的演技嗎?
    大家不妨數一下,近年來的表演類綜藝節目有哪些,《歡樂喜劇人》、《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聲臨其境》等等,另外還有各大衛視即將推出的《未來的大劇》、《演員的品格》等等,一隻手數不完了。但是最近的電視劇能稱得上精品的卻並沒有多少,多少有點諷刺吧?
  • 演技類綜藝還能靠「流量打法」走多遠
    沒有意外,兩天前剛剛就曾經的剽竊行為向瓊瑤道歉並宣布退出《我就是演員3》的於正已經從節目中「消失」,常駐導師僅剩章子怡一人。除了於正的鏡頭被刪,節目前兩期正片也已暫時從視頻平臺下架。   《演員的誕生》《演技派》《演員的品格》《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近年來,演技競演類綜藝曾頻頻掀起話題與收視熱潮。但這類綜藝看多了,不少觀眾也捕捉到了它們的共同點:說得比演得好。
  • 演技類綜藝:尋找發光體的旅途
    演員的誕生導師章子怡當你點進綜藝時,你是被那幾個熟悉的名字吸引了目光,匆匆看完有關於他們的片段就轉移視線,被導師之間的笑料逗樂,然後退出視頻,還是細細品味演員的千轉百回,千姿百態,觀察他們的表現,默默為他們的「演技」做出評價?
  • 演技類綜藝再度刷屏,誰將成為下一個《演員的誕生》?
    市場究竟需要怎樣的演技類綜藝?演技類綜藝即將刷屏,模式迭代創新如果說上半年是音樂類、偶像類綜藝的天下,那麼下半年主角接力棒則交到了演技類綜藝手上了。儘管扎堆湧現,但目前來來這場捲土重來的演技綜藝潮並沒有陷入同質化的怪圈,反而是紛紛亮出不同的招牌。作為國內首檔導演選角的演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選擇以導演視角出發來闡釋演員的表現。
  • 繼導演李誠儒之後,又一位怒批演技綜藝的老演員:想做好演員要做好人
    相信大家最近都看了《演員請就位》這個綜藝節目,在這個節目中邀請了很多知名的導演來擔任這個節目的導師,目的就是選出更好的演員,其中在這個節目中我們非常熟悉的導演就是李成儒趙薇郭敬明陳凱歌這幾位大佬,他們的觀點給觀眾和粉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Angelababy被章子怡稱讚演技,她高情商回復引網友怒贊
    Angelababy被章子怡稱讚演技,她高情商回復引網友怒贊9月1日下午,章子怡在某評劇網站上對網劇《摩天大樓》進行了點評,字裡行間透露出對Angelababy演技的稱讚,原文中,章子怡表示:「大家曾經對Angelababy在表演上的質疑可以暫且擱置了,她演的美寶真摯自然,讓我覺得沒飽,她對這個角色的投入與呈現值得肯定。」
  • 泡菜藝人回應違規摸熊貓、馮遠徵否定演技綜藝,本周的瓜吃了嗎?
    又到周末吃瓜時,看看這周有什麼瓜你沒吃到吧~>·馮遠徵談演技綜藝 吳彤回應這樣的情況下,演技類綜藝就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且不可多得的機會。所以,接下來要做的肯定不是放棄演技類綜藝,而是找到更好的平衡點,讓爆點與真演技並存吧。
  • 昔日嚴厲導師怒贊楊穎演技?網友:被綁架了你就眨眨眼
    從之前楊穎的作品來看,由她擔任女主的《大漢情緣之雲中歌》以及《孤芳不自賞》這兩部劇集來看,得出「演技差」這個結論並不難,或者說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擔任女主讓楊穎的實際演技水平都完全暴露在了觀眾面前。毫無誠意,只想圈錢的態度也讓網友一時之間十分地氣憤。
  • 馮遠徵怒批《演員2》?直言演技綜藝是真人秀,他們的表演都是帶引號的
    馮遠徵怒批《演員2》?直言演技綜藝是真人秀,不需要演員實力? 演員馮遠徵大家都知道吧,當年的一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也是給無數人留下了童年陰影,到現在有人看到他還會嚇一跳,不過這也說明了他的演技是真的好。
  • 演技綜藝本就不倫不類
    2 吃瓜群眾猜測各種原因,並且把矛頭指向於正,也有少數聲音認為是衛視競爭按照吃瓜慣例,群眾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猜測,看看到底是什麼力量導致浙江衛視突然玩這一招。第一個被懷疑的,就是於正大裁縫。3 演技類綜藝的崛起,總感覺有些不倫不類近年來我國娛樂圈進入了綜藝大時代,各種節目層出不窮。有偶像練習生類的養成節目,也有網絡脫口秀等新興的節目形式,老牌的歌唱類節目雖然進入頹勢,但是依然有生命力。至於幾年前風靡的真人秀類,熱度一直不減。
  • 演技類綜藝熟人愈來愈多,原來ta們還沒淡出演藝圈……
    2017年,章子怡、劉燁、宋丹丹擔任常駐導師,張國立作為推薦人的綜藝節目《演員的誕生》一炮而紅。2019年,《演員請就位》、《演技派》兩檔演技類綜藝幾乎同時開播。同期播出的《演技派》,比起競技,更側重真人秀。於正擔任發起人,吳鎮宇、張靜初、張頌文三位實力派演員擔任導師。
  • 馮遠程批演技類綜藝:那種表演是帶引號的……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龔衛鋒最近,演技類綜藝《演員請就位2》引發高熱度,熱搜多到停不下來,相關爭議話題持續發酵。11月5日,馮遠徵出席新電影首映活動,談到最近的演技類綜藝時,給出了批評意見。馮遠徵談及演技類綜藝裡的「表演」:「那種表演是帶引號的,不能真正體現演員實力。」他認為,一個好演員要經過四年聲、臺、行、表的培訓,要經過無數次老師給他的打磨與鍛造,經過好導演的歷練,最後才能真正成為演員。
  • 每周數十條熱搜,都和業務無關,「演技綜藝」展現娛樂圈滑稽一幕
    天下苦流量已久矣,近些年,演技類綜藝頻出。 第二季《演員請就位》上線後,多次衝上熱搜。先是爾冬陞對演員們連環拷問,再是郭敬明以選美的標準來選演員,再加上老戲骨李誠儒和郭敬明之間的唇槍舌戰,使得這檔綜藝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 比拼演技的綜藝,他們輸在哪裡?
    近期最熱的大火綜藝《演員的誕生》開始了第二季。四位導演的知名度和能力都是有目共睹。每位導演都能從自己的專業角度提出對參賽演員演技的專業看法。讓我們這些看綜藝的吃瓜群眾,手裡的瓜吃的津津有味。節目的話題度和熱度。也在話題和熱搜中達到了另外一個高峰。也更讓我們期待。在比拼演技之外。後期節目當中還會有哪些精彩的火花。
  • 吃瓜日報|張繼科和金晨上戀愛綜藝?黃聖依老公跟網紅直播吵架?
    吃瓜課堂每晚準時開課! 想知道今天娛樂圈都有哪些新鮮事嗎?吃瓜小老妹幫你們劃重點啦! 吃瓜指數五顆星:某男網紅半夜聯繫黃聖依,楊子直播開懟 今天,楊子與網紅散打哥直播開懟引發熱議。起因是散打哥近期要給兒子擺滿月酒,想要邀請明星和網紅參加酒席,他半夜跳過楊子給黃聖依發信息邀請她參加,結果楊子對這件事非常不滿,他直播連麥怒懟散打哥沒有原則。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霸屏熱搜:表演類綜藝的創新與迷茫
    演員的誕生》在浙江衛視橫空出世,成功開創了以「演技競演」為核心的表演類綜藝。這是本月《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至今保持的成績,儘管比上線首日口碑有所下滑,但仍打破了三年來表演類綜藝達不到7分的「鐵律」。其實早在上一季播出時,幾位性格鮮明的導師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能、妙語頻出的點評廣受觀眾喜愛,節目也沉澱了不少粉絲。在很大程度上,導師的配置影響觀眾對表演類綜藝「專業性」和「綜藝感」的價值判斷。
  •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霸屏熱搜:表演類綜藝的創新與迷茫
    日前,在《演員請就位》第二季節目中,作為導師的爾冬陞、李誠儒等嘉賓金句頻頻出圈。這檔於10月2日上線的表演類綜藝在播出短短兩天後,就因賽制、導師、演員等話題霸屏了微博20多條熱搜,再次掀起全網對影視行業生態的關注和討論。
  • 演技綜藝大火,可為啥想靠演技翻紅,卻越來越難?
    《演員請就位2》的隱憂,其實是演技類綜藝的難以避免之痛。這些年,各大平臺紛紛投重兵砸重金辦演技類綜藝,從《演員的誕生》到《演員請就位》,從《演技派》到《演員的品格》,湖南衛視也一直被傳,要做《閃耀的路人甲》,如果連同《一年級》這樣演員養成系的節目也算在內,有6檔大熱的節目了。
  • 《演員請就位2》出圈 演技類綜藝創新難
    前腳選秀潮剛落幕,後腳演技類綜藝便扛起大旗,繼續掀起市場熱度。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演員請就位2》自開播以來,至今已有13次登上全網綜藝單日熱度榜的首位,每期節目一經上線,便引發無數熱門話題。同時,該節目在節目模式、嘉賓陣容等方面的調整也成為吸睛之點。而諸多調整背後,是演技類綜藝在擊破審美疲勞、同質化等質疑方面作出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