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韋小寶看書法,鹿鼎記有多實在?

2021-02-06 中鏞之道

可在喜馬拉雅FM「金庸商學院」收聽音頻

限於篇幅,文字版在音頻內容上有較大刪減

相比其它金庸小說,《鹿鼎記》有幾個特點:

- 發生在清康熙早期,離當前比較近;

- 歷史文化名人參與情節較多;

- 不僅是江湖恩仇,宮廷朝廷、內政外交都涉及。

因此,《鹿鼎記》裡的書法也更獨特一些。

 

上來就是幾位大文人的聚會。

顧炎武一抬頭,見到壁上掛著一幅高約五尺、寬約丈許的大畫,繪的是一大片山水,筆勢縱橫,氣象雄偉,不禁喝了聲彩,畫上只題了四個大字:「如此江山」,說道:「看這筆路,當是二瞻先生的丹青了。」呂留良道:「正是。」那「二瞻」姓查,名士標,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大畫家,也和顧黃呂諸人交好.

..取下畫來,平鋪於桌。黃宗羲研起了墨。呂留良提筆沉吟半晌,便在畫上振筆直書。頃刻詩成,詩云:「其為宋之南渡耶?如此江山真可恥。其為崖山以後耶?如此江山不忍視。吾今始悟作畫意,痛哭流涕有若是.」

書完,擲筆於地,不禁淚下。

 

這就是《鹿鼎記》的特點決定的。

查顧黃呂,都是文化名人,人人一筆好字。但是其書法藝術水平,並未取得書聖草聖那樣的地位,也不能做到人、作品、書風獨特鮮明、盡人皆知。

查士標,字二瞻,清初著名書畫家。書法家王文治評價:「梅壑書畫皆師香光,其不及香光處正在大似。然香光之後豈能復有香光?得其似者亦不易也。」說他是師法董其昌,但是因為太像了,所以不及董其昌。時人有詩:杯盤處處江秋水,捲軸家家查二瞻。可見其書畫之名。

呂留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思想家、詩人,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工書法,逼顏尚書(顏真卿)、米海嶽(米芾),上海博物館有他的《耦耕詩》手跡。雍正十年被剖棺戮屍,子孫及門人或戮屍,或斬首,或流徙為奴,罹難之酷烈,為清代文字獄之首。他的女兒就是著名的呂四娘,有很多武俠小說描寫過。呂留良,

顧炎武,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書法有名,是董其昌的入室學生,書法碑帖融合、拙巧無痕。《清史稿》將其與陳洪綬、金農、鄧石如等大家並列逸品。草書瀟灑奔放,流暢連貫,氣勢豪邁,用筆靈動多變化。

黃宗羲,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書法整齊方正,平靜從容,圓順流暢,雍雅大度。網上找到一幅《萬裡尋兄記》(上圖),行草書手稿,字體很小,但是書寫標準、筆劃清晰,連綿流暢,字體俊秀,圓轉溫婉,人稱逸品。

第十九回,九州聚鐵鑄一字 百金立木招群魔

(陸高軒)指著一幅立軸,道:「韋公子,你瞧這幅石鼓文寫得如何?」韋小寶見這些字彎彎曲曲,像是畫符一般,點頭道:「好,很好!」陸先生指著另一幅大字,道:「這一幅臨的是秦琅玡臺刻石,韋公子以為如何?」韋小寶心想一味說好,未免無味,搖頭道:「這一幅寫得不大好。」陸先生肅然起敬,道:「倒要請韋公子指點,這幅字的弱點敗筆,在於何處。」韋小寶道:「敗筆很多,勝筆甚少!」他想既有「敗筆」,自然也有「勝筆」了。陸先生乍聞「勝筆」兩字,呆了一呆,道:「高明,高明。」

(陸高軒)指著西壁一幅草書,道:「這幅狂草,韋公子以為如何?」韋小寶側頭看了一會,搖頭道:「這幾個字墨幹了,也不醮墨。嗯,這些細線拖來拖去,也不擦乾淨了。」陸先生一聽,臉色大變。草書講究墨法燥溼,筆潤為溼,筆枯為燥,燥溼相間,濃淡有致,因燥顯溼,以溼襯燥,陰陽映帶,如雲霞障天,方為妙書。至於筆畫相連的細線,畫家稱為「遊絲」,或聯數筆,或聯數字,講究賓主合宜,斜角變幻,又有飄帶、折帶種種名色。韋小寶數言之間,便露了底。陸先生又指著一幅字道:「這一幅全是甲骨古文,兄弟學淺,一字不識,要請韋公子指點。」韋小寶見紙上一個個字都如蝌蚪一般……

 

琅玡臺刻石,傳為李斯所書,屬小篆,與《嶧山刻石》《泰山刻石》《會稽刻石》合稱「秦四山刻石」,殘石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琅琊刻石的線條圓潤勁挺,在技法上與後世篆刻中的「衝刀法」更為接近。筆畫線條粗細均勻,給人以圓渾厚重之感;同一個字結體相同,均高長緊密端正,可謂法度謹嚴、雍容典雅、古厚圓渾,給人以古意盎然之感。

 

這是推進情節轉折的關鍵點之一。韋小寶的人物特點就是,不識字,謊話張口就來,騙人有術。騙人成功,就換了地圖、引進新人物。

之所以胡說八道有人信,即便在清代,一般人也不認識古文字。至於更古的甲骨文,則要靠民國時代的那些大師們了。

 

第二十三回,天生才士定多癖 君與此圖皆可傳

張康年從懷中取出一道密旨,雙手奉上,說道:「皇上另有旨意。」

韋小寶跪下磕頭……拿了密旨,來到晦聰的禪房,說道:「方丈師兄,皇上有一道密旨給我,要請你指點。」拆開密旨封套,見裡面折著一大張宣紙,攤著開來,畫著四幅圖畫。

除了四幅圖畫外,密旨中更無其他文字。原來康熙雅擅丹青,知道韋小寶識字有限,便畫圖下旨。這四幅圖畫說得再也明白不過,是要他到清涼寺去做住持,侍奉老皇帝。

 

這裡老皇帝就是順治,小皇帝就是康熙。書中都有他們寫字的情節。

順治,習書較晚,且所臨晉唐北宋名家頗多,如二王、歐虞、顏真卿、北宋蘇黃等,所以未能形成明顯的風格,王士禎曾以「真天縱也」評之。

康熙,所見頗廣,亦臨晉唐宋名家書跡,自雲「幼好臨池,每日寫千餘字,從無間斷。凡古名人之墨跡、石刻,無不細心臨摹」。時翰林沈荃為康熙師,教董其昌體,故康熙偏嗜董其昌,即使他又臨米芾等書家,但仍然是董其昌顏面。

清朝皇帝書法有兩個問題,一是網上能找到的圖片,各式各樣,有些一看就像是造假的。二是經常會命人代筆,即便是博物館藏的、傳承有序的,也不知道哪個真是他寫的,哪個是別人代筆的。

相關焦點

  • 晨光專欄 | 跟著韋小寶看書法,鹿鼎記有多實在?
    吾今始悟作畫意,痛哭流涕有若是.」書完,擲筆於地,不禁淚下。 這就是《鹿鼎記》的特點決定的。查顧黃呂,都是文化名人,人人一筆好字。但是其書法藝術水平,並未取得書聖草聖那樣的地位,也不能做到人、作品、書風獨特鮮明、盡人皆知。
  • 張一山版韋小寶撲街:那麼多版鹿鼎記,他才是金庸心中的韋小寶
    ,在沒看新版《鹿鼎記》之前,我還蠻期待。#張一山版鹿鼎記#畢竟在新一代演員中,張一山演韋小寶的呼聲是最高的,《家有兒女》中劉星的機靈勁兒,加上《餘罪》裡餘罪的痞勁兒,還蠻像韋小寶的。可是,新版的《鹿鼎記》一出來,就被群嘲了。
  • 張一山版《鹿鼎記》有多敷衍?韋小寶被綁架,與鞠婧禕撞了個滿懷
    》上映以來,一次次刷新大家的認知,誰能想到,童年那個演技精湛的「劉星」,如今不僅演技浮誇,像耍猴,拍戲更是草草了事,那麼,張一山《鹿鼎記》有多敷衍?    一場綁架戲中,張一山嘴巴上的抹布成功引起網友注意,細細品味,當時正處於生死攸關時刻,一張被疊的有些工整的抹布,顯得格格不入,有網友調侃,這難道寓意海公公打心底喜歡韋小寶
  • 跟著韋小寶學寫字,鹿鼎記有多誇張?
    (跟著陳圓圓)走過一條碎石花徑,來到一間小房之中。房中不設桌椅,地下放著兩個蒲團,牆上掛著一幅字,看上去密密麻麻的,字數也真不少,旁邊卻掛著一隻琵琶……待韋小寶在一個蒲團上坐下,走到牆邊,將琵琶摘了下來,抱在手中,在另一個蒲團上坐了,指著牆上那幅字,輕輕說道:「這是吳梅村才子為賤妾所作的一首長詩,叫作《圓圓曲》。」
  • 建寧比太后大6歲,韋小寶肩上繡金龍,新版《鹿鼎記》雷人細節多
    最近金庸經典之作《鹿鼎記》再遭翻拍,這部由張一山擔任韋小寶的作品從一開始就受到非常多的關注,畢竟上一個被人所熟知的翻版已經過去了6年的時間,年輕的觀眾也想看看年輕演員究竟會如何演繹這部經典小說作品。結果新版《鹿鼎記》一上線,就刺痛了不少人的眼睛,觀眾的評價也很直白地體現在評分上,開播2.7分後持續下滑,到現在僅剩下了2.5分。
  • 聊聊鹿鼎記的韋小寶
    我們來說說《鹿鼎記》的真義。   江湖高手韋小寶。      我先和你說說:韋小寶混社會混到黑白通吃、風生水起,都靠了哪些秘訣?韋小寶當武俠小說主人公確實不合格。他根本不練武,他的幾個師父,像陳近南、九難、洪教主都是頂尖高手,可他好像就靠一把寶匕首和一件護身寶衣鬼混。其實,韋小寶也有自己的絕世武功。金庸說他的本領是「講義氣和適應環境」,這比較籠統,我來為你詳細拆解一下。
  • 《鹿鼎記》、韋小寶、江湖與愛情
    在韋小寶逃離皇宮的時候,他得知公主已經有孕在身,但韋小寶那時只覺得她很煩。『心中暗罵:「這當兒糾纏不清,真是他媽的死婊子。」眼見她情意纏綿,紅暈上臉,這時實在不能跟她親熱,可也不敢得罪了她。』「死婊子」。順帶一提,此時不敢得罪了她,是因為仍身處皇宮之中,要逃出去還需藉助這位公主姘頭的力量。
  • 張一山《鹿鼎記》龍遊淺灘,雙兒宛若謫仙,韋小寶義薄雲天
    張一山《鹿鼎記》欽差大人,如同神龍入揚州,但韋小寶的一身傲骨,卻是擱淺在了荒蕪的金沙灘上,他一臉的悲涼,真是宛若龍遊淺灘被蝦戲,不過傳奇少年韋小寶,拿得起,也是能放得下,經得起功名加身,也受得住蘇荃的狂虐。
  • 《鹿鼎記》大結局 韋小寶重啟「煙火氣」幸福生活
    韋小寶「鹿鼎山尋寶」、「監斬茅十八」等經典名場景輪番上演,面對皇帝的制衡,「玄桂情」遭遇決裂危機,為保忠義,身處江湖與朝廷夾縫間的韋小寶最終選擇辭官遠遁,跌宕劇情下,一段精彩奇遇的家國故事就此落下帷幕。該版《鹿鼎記》以獨到角度詮釋經典,不但節奏緊湊輕快、名場面密集,「笑」果滿滿的反套路演繹方式,更是一路掀起行業內外的熱烈討論和追劇風潮。
  • 電影版《鹿鼎記》即將來襲!看到韋小寶的扮演者,錯怪張一山了
    而《鹿鼎記》作為金庸的封筆之作,自然也逃不出被翻拍的命運了。到如今為止,這部小說已經被翻拍了整整8次,其中有被觀眾奉為經典的,當然也有被觀眾認為是毀經典的,就比如最近剛剛收官的張一山版本。其實,張一山版本的《鹿鼎記》在一開始官宣的時候是很被大家看好的,畢竟張一山稱得上是老戲骨了,他的作品可是從來沒有過翻車,大家對他的演技是抱有絕對信心的。但是誰能想到,這部劇在開播第一天就收穫了2.6分的差評。韋小寶在5分鐘之內就進了城,15分鐘不到海公公就瞎了眼,一集都還沒結束韋小寶就和康熙見了面。
  • 光頭張一山版韋小寶,周星馳鹿鼎記成為新看點
    實力派的新勢力卻非常少,對於童星出道的張一山來說,家有兒女的出演,成為了很多90後的記憶。張一山所扮演的劉星也成為了大家童年的縮影。出演過家有兒女後,三個童星也走向了不同的人生軌跡,張一山和楊紫通過新影視的播出,用自己的實力演技,成功的步入了影視圈。張一山在餘罪中的實力表演,成功的抹掉了劉星的記憶。最近張一山又在挑戰新的作品(鹿鼎記)。
  • 當《鹿鼎記》變成無腦搞笑劇,實在悲哀
    最新版的《鹿鼎記》由張一山主演,開播幾天網上罵聲一片,看了一點點cut,覺得實在難以忍受。最受不了的一點是:從幕後到演員,仿佛沒人認真對待金庸的這部作品,太讓人氣憤了。很難說韋小寶是一個好人,他的很多行為動機都是出於自保而非正義,只不過一次又一次的見風使舵中,誤打誤撞有了那麼多奇遇。
  • 《鹿鼎記》「弼馬溫」韋小寶,「空虛公子」海公公
    周星馳版《鹿鼎記》臺詞《鹿鼎記》改編電視劇由來已久。周星馳、陳小春版《鹿鼎記》很成功,引發收視狂潮。所以張一山這一版的開播自然也讓觀眾分外關注,當然也免不了被拉出來對比。陳小春、張衛健、黃曉明、韓棟等男星都曾出演過「韋小寶」這一經典角色,每個版本風格迥異,各有特色,當然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韋小寶,眾口難調。但是張一山版的韋小寶,卻是評分最低的,觀眾紛紛吐槽。
  • 如果《鹿鼎記》裡有一個英雄,他自然不是韋小寶
    新版《鹿鼎記》開播,將金庸筆下的經典人物之一——韋小寶重新立在人們面前。然而網絡上的聲音多集中於青年演員的表現,探討角色本身的並不多。
  • 《鹿鼎記》裡韋小寶的兩個「愛好」,放在康熙年間都能送命,比「反清復明」嚴重
    一、老子我大殺三方,發財了發財了拋開主角光環來看,韋小寶若到了歷史上真實的康熙朝,別說各方勢力是否能夠擺平,單是小說裡他那兩個「必勝」的法寶,就絕對能要了韋小寶的命。《鹿鼎記》說,韋小寶手中有三寶:匕首、軟甲和骰子。誠然,作為全書中第一好賭之人。
  • 新版《鹿鼎記》韋小寶跟"猴子一樣"?
    這兩天,新版《鹿鼎記》受到了很多網友的關注,不過從目前大家的打分來看,這部電視劇的口碑撲街,評分2.6分。很多網友吐槽,新版《鹿鼎記》中韋小寶的扮演者張一山,演的是實在是浮誇了,跟個猴子一樣。人物表演失敗的,可不止是張一山一人,新版《鹿鼎記》整部戲大部分演員都透著一股子浮誇勁兒。對於這樣的電視劇,人民日報也進行了點評,其認為張一山版《鹿鼎記》中,演員之所以用力過猛,其實在於人物性格沒有主要依靠敘事來推動。此外,張一山版《鹿鼎記》的劇情線也相當紊亂。
  • 《鹿鼎記》:張一山版韋小寶惹人爭議
    最近,由張一山領銜主演的《鹿鼎記》正在熱播中,雖然評分很低,但也掀起了一陣熱潮。引起網友們翻起了各個版本的《鹿鼎記》來作比較@《鹿鼎記》那小編就找出了各個版本的《鹿鼎記》,你更喜歡哪一個呢?黃曉明版韋小寶韓棟版韋小寶
  • 評新《鹿鼎記》韋小寶的帽子顏色
    近日新拍的《鹿鼎記》由童星出身的張一山主演韋小寶,正在各大電視臺和網絡上熱播。媒體報導是差評如潮。中國是自古以來尚紅的。紅,是正紅。有的地方卻覺得非常撞色,非常有味道。但是,對於帽子的顏色,尤其是男人帽子的顏色,自古以來綠色的帽子,總是和「一枝紅杏出牆來」關聯在一起的。這個大家都懂。那麼,為什麼新《鹿鼎記》的導演不懂這個道理呢?
  • 《鹿鼎記》中韋小寶的原型到底是誰?
    《鹿鼎記》是金庸老爺子的封筆之作,也被認為是對人物刻畫最為經典的一部著作。《鹿鼎記》中的韋小寶,不僅名利雙收,還娶了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真真正正地成了人生贏家。自然,韋小寶的人生太容易被人羨慕,也很容易被廣泛傳唱。
  • 《鹿鼎記》韋小寶有幾個老婆?他最喜歡誰
    《鹿鼎記》中韋小寶最愛哪個老婆?接下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金庸的這部小說被翻拍了無數次,這次張一山也演了韋小寶,可以說他是這個系列裡最年輕的一位韋小寶了,很多粉絲觀眾都很期待他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