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中的吳六奇,實際是個大漢奸,那金庸為何要美化他呢

2021-01-14 天涯看點歷史

文|竹映月江

金庸先生在《鹿鼎記》裡描寫了一位雪中神丐吳六奇,按照書中的描述,吳六奇是天地會洪順堂紅旗香主,同時也是雙兒的義兄。他和主人公韋小寶一樣,奉命打入清廷內部,只等時機成熟就高舉義旗,準備恢復漢人江山。

韋小寶劇照

任何一位讀過《鹿鼎記》的讀者,都會對吳六奇這樣的大英雄讚嘆不已,然而,歷史上的吳六奇,真的和小說中描述的一樣嗎?

01少年學藝

明末清初時,少年吳六奇在鳳凰山中一處寺院中拜師學藝。有一天晚上,吳六奇巡視時發現了一隻老虎,面對猛獸,少年的吳六奇不慌不忙,展開師父傳授的棍法一棍就打死了老虎,高超的武藝比起《水滸傳》的武松也毫不遜色。

或許是倒黴的時候喝口涼水也塞牙,吳六奇還沒來得及高興一下,另一隻老虎又出現在他的面前了。打虎少年吳六奇毫不慌張,又是一棍就把老虎打死了。等到天亮時,吳六奇帶著自己的戰利品高興地向師父報告,他的師父看了看面前的老虎,對吳六奇說:「現在天下大亂,以你的身手必能做出一番事業,你還是下山去吧。」

02滴水之恩

吳六奇就這麼告別了師父。下山後的吳六奇,立刻在紛繁的花花世界裡迷失了方向,他不僅學會了喝酒,而且酷愛賭錢。雖然據史書記載吳六奇文武雙全,但賭錢是韋小寶的長項啊,不是吳六奇的。

很快,吳六奇輸光了所有的錢,傾家蕩產後只能無奈地找了個郵差的工作。但此時吳六奇見慣了賭場裡一擲千金的大場面,早就看不上郵差微薄的工資了。因此,吳六奇的工作沒幹多久就開始不務正業,後來郵差的工作沒保住,賭場裡想翻本也沒成功,吳六奇只得淪為乞丐。

乞丐劇照

雖然吳六奇做了乞丐,可他並沒有加入丐幫,而是一個人浪跡江湖,直到有一天來到浙江海寧。

原本,吳六奇還是像以往一樣行乞的,可這天他恰好碰到了海寧名士查伊璜。查伊璜見吳六奇相貌堂堂,儀表不凡,覺得此人定是「海內奇傑」,於是邀請吳六奇喝酒。

痛飲一場後,查伊璜給了素不相識的吳六奇很多錢,作為他回鄉創業的路費和本錢。此時吳六奇已經是一個乞丐了,而查伊璜是孝廉,是海寧的名士。吳六奇覺得,查先生能夠這樣平等的請自己喝酒並且給自己豐厚的盤纏,他的大恩是要記住一輩子的。

03漢奸行徑

辭別了查伊璜,吳六奇決定好好做番事業,他糾結鄉勇,徵討福建,成為粵東軍閥,而後在明廷桂王朱由榔處做了總兵。這位朱由榔就是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皇帝。

永曆皇帝

可惜,做了總兵的吳六奇,並沒有《鹿鼎記》裡忠肝義膽的為人,公元1650年,清軍徵討粵東,吳六奇降清。

降清後的吳六奇,為了在新領導面前有點業績,開始瘋狂攻打明軍,也就是自己曾經的戰友。

不僅如此,吳六奇還在潮汕一帶實行了「禁海策」,封鎖了臺灣海峽的貿易,凡是出海的漁民一概處斬,搞得鄭成功幾乎斷糧。

由於吳六奇對付明軍實在太賣力了,清廷新任領導對他非常滿意,破格提拔他為總兵兼太子太傅。

04六奇報恩

吳六奇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奸,他對不起天下漢人,唯獨對得起查伊璜。

吳六奇

公元1663年,海寧大儒查伊璜受「明史案」株連,被判了死罪,關在獄中。吳六奇得知此事後,竭盡全力,奮力營救查伊璜,甚至不惜專門上奏為查伊璜辯解脫罪。最終,在吳六奇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將查伊璜營救出獄。

而《鹿鼎記》的作者金庸,本名查良鏞,正是被吳六奇營救的查伊璜後人。

縱觀史書,吳六奇絕對不是什麼俠肝義膽之士,可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說吳六奇是漢奸,但吳六奇也實實在在是查伊璜的救命恩人,就憑這點,對金庸而言,吳六奇便是個好人。

如此看來,《鹿鼎記》中對吳六奇極盡美化之能事,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焦點

  • 《鹿鼎記》中誰是第一高手?答案在吳六奇和大內侍衛身上
    在金庸先生的大作《鹿鼎記》中,共描繪了三位絕頂高手,即華山派「神拳無敵」歸辛樹,神龍教教主洪安通和獨臂神尼九難師太。這三位大高手中誰是天下第一?金庸留下了一個大懸念,因為這三人是「王不見王」,不僅沒有交過手,連面都沒見過。(當然阿九和歸辛樹可能在《碧血劍》中見過)。
  • 查繼佐與吳六奇,究竟誰是誰的恩公?金庸與梅州道不盡的百年淵源
    291年後,1924年,查繼佐後人中,一個叫查良鏞的男娃出生了!這個人,就是註定會影響整個華人文壇的金庸!至於吳六奇率先制定的「片帆不可出洋」的禁海令,後來被清廷全面推行,成為近代中國閉關鎖國的發端,是題外話,此文不表。
  • 鹿鼎記疑團(二)——大英雄為何死得如此窩囊等
    大英雄為何死得如此窩囊?鹿鼎記裡,哪位稱得上是大英雄?當然是陳近南。即便諸位沒有讀過鹿鼎記原著,也一定在電視劇中聽到過那句「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陳近南武功蓋世,縱橫江湖罕逢敵手,還是最大的反清復明團體天地會的總舵主。天地會縱橫南北十八省,會眾十餘萬,聲勢浩大,陳總舵主想要指點江山,也未嘗不可。
  • 【附視頻】吳六奇:從乞丐到將軍
    吳六奇:乞丐將軍金庸《鹿鼎記》第一回,就藉由黃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之口,交代了「鐵丐」吳六奇的來歷——表面上,他是清朝的廣東水陸提督;暗地裡,卻是天地會洪順堂的紅旗香主。尋常人讀來,都以為這是金庸虛構的一個角色,誰知道歷史上還真有這樣一位人物。
  • 倪匡談《鹿鼎記》:在金庸作品中排名第一
    但金庸終於進入了「無劍勝有劍」的境界,韋小寶只學會了一門逃跑的功夫,一直不會武功,創自有武俠小說以來未有之奇。所有武俠小說的主角,都是超人,可以用各種道德規範來衡量,只有《鹿鼎記》的主角不是,是一個普通人,經不起道德標準的秤衡。但是誰也不能責怪他。誰要責怪他,請先用道德規範秤衡自己。耶穌基督曾說:你們之間誰沒有罪的,就可以拿石頭擲他!
  • 未在鹿鼎記提及,卻存在於鹿鼎記世界觀中的隱藏高手
    作為金庸的最後一部小說,鹿鼎記在論武上其實是及佔便宜,一方面由於創作時間最晚,武功描寫越來越誇張,另一方面,鹿鼎記上承碧血劍,下接連城訣、飛狐系列,甚至和雙鵰(海大富的化屍粉是歐陽鋒傳下來的)、笑傲江湖(澄觀提過獨孤求敗和令狐衝)聯繫上,因此隱藏人物極多,在本號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了鹿鼎記中的碧血劍人物鹿鼎記隱藏的最強高手團體
  • 金庸小說是武學退化論?且看鹿鼎記中的神奇武功
    不知何時起,「金庸小說年代越早武功越強」的謠言甚囂塵上,仔細考察這個謠言的由來,大概是兩個原因,一是金庸的小說整體是越寫越誇張,並且存在長篇比短篇更誇張的現象,而天龍八部是金庸倒數第三部長篇小說,年代確是長篇中最早的,第二點則是影視劇的影響,97天龍中蕭峰那小金龍打的漫天飛舞,六脈神劍的雷射槍都可謂深入人心。
  • 明失其鹿,天下共逐:鹿鼎記中的各大勢力
    鹿鼎記的鹿鼎二字很多人看著奇怪,為何要以此為名,這裡有一明一暗兩個原因,明面上主角韋小寶最終獲封鹿鼎公,而鹿鼎記的一個重要主線,八部《四十二章經》中的寶藏也是埋藏在鹿鼎山。
  • 從《鹿鼎記》看金庸多線戲劇技巧
    西方傳統小說從環境、人物、情節三個方面來分析一部作品,筆者認為這裡的環境就是指「故事發生的空間」,讀金庸的作品,常常需要讀者自行腦補一個舞臺空間,立體感、畫面感非常強。想必這也是金庸為什麼那麼喜歡莎士比亞的原因吧,因為莎士比亞的東西都是可以視覺化的舞臺戲。《射鵰英雄傳》裡,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金庸是以方位來命名角色的。
  • 《碧血劍》和《鹿鼎記》裡的歸辛樹,他的罪惡:不辨忠奸
    一、歸辛樹這個人,不熟悉金庸的人可能不清楚他是誰。這裡簡單地介紹一下。他在金庸的兩本書中出現過,一個是《碧血劍》,一個是《鹿鼎記》。在《碧血劍》中,主角是袁承志,歸辛樹是袁承志的二師兄。在故事中,歸辛樹成了袁承志個人魅力的背景板,他與袁承志不和,並有過一次比武較量。不過最終袁承志化解了誤會和恩怨。在《鹿鼎記》中,歸辛樹登場有兩個故事,一個是殺了吳六奇,一個是刺殺康熙,沒有成功,力盡而亡。
  • 倪匡談金庸作品:《鹿鼎記》排名第一
    但金庸終於進入了「無劍勝有劍」的境界,韋小寶只學會了一門逃跑的功夫,一直不會武功,創自有武俠小說以來未有之奇。所有武俠小說的主角,都是超人,可以用各種道德規範來衡量,只有《鹿鼎記》的主角不是,是一個普通人,經不起道德標準的秤衡。但是誰也不能責怪他。誰要責怪他,請先用道德規範秤衡自己。耶穌基督曾說:你們之間誰沒有罪的,就可以拿石頭擲他!
  • 鹿鼎記中的常見謠言,有幾個忽悠過你?
    第二把則是在柳州送給了吳六奇,吳六奇見雙兒對韋小寶一往情深,又很憐惜這個小女孩,擔心雙兒身份配不上韋小寶為妻,於是跟雙兒結拜,這樣作為天地會紅旗香主的妹子就有資格當韋小寶的妻子了,同時將火槍轉送給了雙兒。也就是說,兩把火槍韋小寶其實是沒有拿在手裡多久的,通吃島上說韋小寶有四寶,指得是鋒銳無比的匕首、刀槍不入的寶衣、逃跑精妙的輕功再加上武功不弱的雙兒。
  • 《鹿鼎記》十五大高手排行,陳近南第五,第一不是歸辛樹
    今天的話題是金庸筆下《鹿鼎記》中的武功排名,看過《鹿鼎記》的都知道,《鹿鼎記》是金庸先生最後一部武俠小說,是封筆之作,也是內容離我們年代比較近的作品之一。金庸筆下的武功,有一個潛規則,就是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清朝時期,像雙兒的點穴就已經是一門高超的武功了,這在《天龍八部》或者《射鵰》系列中簡直無法想像,點穴在《天龍》中連阿朱這樣沒師傅的小丫頭都會,再普通不過了,《天龍》中的絕世武功更是數不勝數,實在是金庸先生筆下的武學巔峰,到了鹿鼎記中,這些絕世神功都失傳了,所以說鹿鼎記更貼近普通的生活,不能是鹿鼎記不是一部武俠小說,它已經超出了武俠小說狹隘的範疇了
  • 大清名將吳六奇是哪門子的抗清志士?加入天地會更不可能|文史宴
    在《鹿鼎記》中,査繼佐是堅定的反清志士,勸說吳六奇抗清,吳六奇則告訴査繼佐自己是反清復明分子,臥底在清軍內部。那麼査繼佐真的是反清志士嗎?回答是:早年真的是,後來就不是了。為說明情況,我們還是要簡單了解査繼佐的生平。査繼佐原名査繼佑,字伊璜,因在某次科舉考試中,考官將其名寫成佐,他將錯就錯,改名繼佐。
  • 金庸作品中,名字中帶有數字的高手,從一到九都有哪些經典人物
    金庸作品體系龐大,高手眾多,而這些高手除了武功之外,他們的名字也很講究。金庸起名的方式和手段非常豐富,其中,很多人物的名字中都帶有數字,比如倚天中趙敏的手下神箭八雄,他們的名字分別叫做趙一傷、錢二敗、孫三毀、李四摧、周五輪、吳六破、鄭七滅、王八衰,從一到八都佔全了。不過神箭八雄畢竟是江湖上的三四流角色,不值得一說。
  • 金庸筆下有2位歷史名人被改寫命運,英雄成罪人,罪人卻成了英雄
    在金庸筆下的確是有一些極具爭議的改動,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兩位,一個明明是英雄人物,到了金庸武俠故事中卻成了奸賊,而另一個角色明明是奸賊,卻被塑造成了英雄人物。 一、金庸改寫命運之人 金庸筆下的歷史人物可不少,比如《天龍八部》中的段譽就是有歷史原型的,金庸是根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大理皇帝段和譽(段正嚴)來創作的段譽這個角色,不過很明顯,這個人物和金庸別的他區別非常之大。
  • 《鹿鼎記》裡海大富的武功到底是個什麼級別,能排進前十?
    海大富海公公在《鹿鼎記》裡可謂家喻戶曉。每次眼前只要閃過他的形象,立即感到森森寒氣。想起小桂子,就不得不想起海大富。但是海公公的武功顯然不能躋身超一流高手之列,無法和洪安通、陳近南、馮錫範、胡逸之、吳六奇等高手相提並論。
  • 鹿鼎記:何鐵手為何要與歸辛樹為難?或許是為逼迫袁承志出山
    無怨無仇,又是同屬華山派,何鐵手為何要跟歸辛樹為難呢?原著中寫了,何鐵手在莊家鬼屋,一時技癢,把韋小寶所下的尋常蒙汗藥給換成了自己配置的厲害麻藥,最終將歸辛樹一家三口全部麻翻在地。出來一看,壞事了,這是自家人,歸二師伯一家子呀。何鐵手一時有些慌,怕師父怪罪,隨後也就淡定了。來一個打死不承認也就是了。
  • 鹿鼎記:歸二娘剛烈,要自殺謝罪,陳近南出手阻擋卻被重傷
    一鹿鼎記中的絕頂高手並不多,而且江湖活動也變得越來越少,好多年都不舉辦高逼格的武林大會了,所以想要讓絕頂高手碰個面也是極為不容易。白衣神尼滿腹幽怨,喜歡獨來獨往,也就跟馮錫範打了個照面,連話也沒有說兩句,更別說切磋一下武功了。
  • 黃曉明《鹿鼎記》,怎麼忽然就成了這樣?
    在各種戲謔和反叛間猝不及防,讓那種歷史的荒謬和悲劇色彩撲面而來,讓英雄的任何行為都變得毫無意義。這一點不需要改編原著的主創耗多大心力,只要照搬,觀眾便能感受到荒誕感。但作為一部電視劇,感情戲是必須要有的。所以有不少影視改編在韋小寶和他的七個夫人身上做起了文章,將他八人改為相親相愛的人間真情。比如在張衛健版裡,建寧公主和韋小寶就是相愛到死的一對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