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對於糖尿病這類疾病,相信大家都應該不陌生。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富貴病,與我們的飲食等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關係。而一旦患上糖尿病之後,就應該在飲食等各方面加以控制。整體來說,患上糖尿病時刻都要警惕和注意血糖的波動及變化。然而現如今隨著糖尿病患病人數越來越多,我們也掌握出了一定的規律。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遵循了一定的飲食原則之後,都有了一定的緩解。通常來說若有以下這三種情況,說明身體可能有所好轉,一起去看看吧!
一、有糖尿病的人,若身體出現這3個情況,說明身體在逐漸好轉
1、飢餓感降低
得了糖尿病之後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進食量增大,人卻開始急速的消瘦。這是因為我們身體攝入的一些糖類物質都沒有辦法被分解利用,所以說就會讓患者源源不斷地產生飢餓感,從而使進食量增大。然而如果說你不再經常的感覺到十分飢餓,開始慢慢的能控制住自己的飲食,那麼在此時可能說明體內的血糖已經開始慢慢的穩定,所以這種情況就開始減輕了。
2、尿量減少
在患上糖尿病之後,那麼在此時由於血糖水平升高,也會引起腎小管而當中的滲透壓變高,腎小管吸收水分的作用和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的阻礙,因此大量的水分都會無法被吸收,進入到了膀胱之後就會使人不斷的產生尿液,從而使排尿的次數增多。而如果說發現排尿的次數開始慢慢的減少,甚至恢復之前的正常水平,那麼這個時候就說明血糖可能已經慢慢的降低,並且控制在穩定水平了。
3、不容易口渴
口乾口渴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表現和症狀,這都是由於血糖升高引起血液滲透壓增大而引起的,此時人會需要快速的補充水分來平衡和穩定滲透壓。但實際上當血糖開始慢慢地恢復正常和穩定之後,我們血液當中的滲透壓也能夠保持穩定和平衡,因此可能就不再會出現持續口渴的情況了。一般情況下,只要正常的飲水,就能夠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二、患上糖尿病之後,要做好以下這三點
1、調整好飲食
如果說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並且預防一些嚴重的併發症出現的話,在飲食上一定要調整好。首先要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兩餐之間的間隔最好是能保持在5~6小時,而且每次進餐的量都不要太大,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這樣既可以穩定血糖水平,而且這樣的食物量可以維持正常的身體代謝。少吃一些高糖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或者一些粗糧和雜糧。
2、保護好腳
患上糖尿病之後有一個非常嚴重的併發症,那就是糖尿病足。如果說逐步有一些微小創口的話,都可能會引起皮膚潰爛和破損,因此在平時一定要做好足部護理。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不要長時間在熱水當中泡腳,一般控制在5~10分鐘以內,否則時間長了還可能會引起足部壞死。
3、適當的運動
患上糖尿病之後,並不意味著只能夠安心地去調養身體,也是可以適當的去做一些運動的,只要能夠調整好合適的強度,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影響。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也可以對身體對血糖的吸收和利用,可以降低血糖水平,還能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結語:在患上糖尿病之後,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負擔。平時只要調整保持合理的飲食,並且時刻注意血糖的變化,做好日常護理的話,是可以慢慢將血糖控制在穩定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