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怎樣活才算成功?斯琴高娃張艾嘉張曼玉用同一部作品回答了

2020-11-19 電影夫人

作者|電影夫人(頭條號籤約作者)

01

女人怎麼活才算活出自我,活得成功?

在女人越來越渴求權力平等、自由與愛的今天,這個議題說多少遍都不為過。

經歷世事磨鍊之後,大家可能會各有權衡:是做幸福主婦還是事業型女性,是遵從傳統,還是闖出一條新路?

最終我們會發現,每一種答案都有後顧之憂。

關於女性的生存困境,早上世紀90年代末,著名導演關錦鵬已經在《人在紐約》中探討過。

《人在紐約》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出國潮為背景,聚焦了來自大陸、臺灣、香港的三名中國女人在紐約的成長與突圍。

斯琴高娃、張艾嘉、張曼玉三大影后通過不同的演繹,呈現出了女人不同的人生困境。

在介紹電影之前,不得不說一下導演的神仙選角:將角色與演員的經歷完美融合。

斯琴高娃飾演的趙紅,來自大陸,嫁給了紐約一名華裔美國人。而拍這部電影之前,她恰好與一名瑞典華裔音樂家結婚。

張艾嘉飾演的黃雄屏大學畢業後遠赴美國讀書,現實中張艾嘉中學後便被母親送往美國留學。

張曼玉飾演的李鳳嬌,是從香港到美闖蕩的港女,生活中張曼玉8歲便隨家人移居英國,讀書期間還曾在書店做過店員。

三位有國外生活、學習、漂泊經驗的女演員,駕馭起與本人經歷相似的角色,可以說是如虎添翼。

在名導加名演員的加持下,影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第26屆臺灣金馬獎上,該片獲得了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張曼玉)、最佳攝影、最佳原著劇本在內的八項大獎。

影片以三位女人在紐約的坎坷和碰撞為主線。

片中,導演數次將鏡頭對準紐約擁擠的街道,令人壓抑的高樓,以及高樓間逼仄的通道。

在如此強的壓迫感面前,普通人不過如螻蟻一般,平凡又渺小。

這些場景的多次出現,也映照著三位女主人公不平坦的人生路。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影片背後的深意。

02

電影以一場熱鬧的婚禮為開端。

在響亮的婚禮進行曲中,新郎新娘亮相了。

新郎湯姆士是一個香蕉人,雖然長著中國人的臉,但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內心早就是地道的美國人。

新娘趙紅(斯琴高娃 飾)來自上海,雖然是屬於自己的婚禮,但她表現得格外侷促。

蛋糕不會切,美國人的幽默她也不懂。

在賓客的陣陣笑聲中,她成了笑話。

可她不知道的是,她在美國遭遇的尷尬才剛剛開始。

她不懂的不僅僅是美國人的幽默,更是她無法融入的文化。

影片用一次用餐和一場爭執,將她與丈夫的文化衝突外化。

一次,與公公婆婆吃飯的時候,公公提及不知該如何處理湯姆士祖父的牌位。

要知道,中國人是講究傳統與孝道的,對祖先牌位的不敬,便是對祖先的大不敬。

但是,湯姆士祖父的牌位卻長期在地下室蒙塵。

當父親提及牌位的事情之後,湯姆士把那塊木頭從地下室拿出,隨意地把它丟在飯桌上,還在思考有沒有古董商人願意收購。

對於丈夫的一番操作,趙紅算是「大開眼界」,但她什麼都不能說。因為,在這個「香蕉人」家庭中,來自大陸的她無疑代表著落後、刻板。

公公自稱討厭符號性的東西,想把自己父親的牌位丟掉,但又於心不安。這點不安,是他中國文化基因的餘燼,不過這點灰燼相信很快也就沒有了。

最終,他們接受了婆婆的建議:如果想要保留牌位,就去唐人街換一塊新的木頭;至於眼前,還是吃飯要緊。

在母親的號令下,這塊牌位被湯姆士像雜物一樣隨意放置在地上的角落裡,不知道等待它的命運將是什麼?

趙紅與湯姆士更大的矛盾在對待她母親的問題上。

趙紅的父親早逝,母親含辛茹苦把她拉扯大。

所以,她一直想把母親接到美國生活。

但是,當她把意願告訴丈夫的時候,丈夫先是模糊拒絕,後來直言她需要看心理醫生。

在兩種文化中做夾心餅乾,趙紅的心境可想而知。

趙紅是傳統的中國女人,甚至傳統得有點呆滯。

到美國之後,她學著解放自己,尤其是在夫妻關係中,她表現得相當主動。

影片中她多次向丈夫求歡,要知道,相對於傳統中國女人在兩性上的保守,這是多大的「進步」!

生活裡,她學著煎四成熟的牛排,讓自己越來越像一個美國主婦。

但是,她的改變和付出,並不能換來婚姻中的平等對待和理解。

表面上,她嫁了一個在紐約有大房子的有錢人,可生活中累積起來的苦悶,正在壓垮她。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正是「出國潮」大熱的時候,國內改革開放不久,人們對外面的世界極度渴求。

嫁給外國人也是那時候女人擇偶的優選項。

從這一點來說,趙紅是成功的。

可其中甘苦,也只有她自己懂得。

所以,你看,大眾心中的最優,放在自己身上的時候,就一定是最佳嗎?

02

與趙紅一樣,黃雄屏(張艾嘉 飾)也受制於文化衝突。

黃雄屏跟隨父親從臺灣到了美國。

在美國,她學習的是戲劇表演,以另類的身份闖進了美國的主流文化。

因為種族偏見和文化壁壘,她處處受阻。

事業上,她只能得到一些邊角料角色,比如一匹戰馬。

當她匍匐在地上表演的時候,美國的工作人員居高臨下地審視她,而且無知地問:「中國產駿馬嗎?」

當她好不容易爭取到飾演麥克白夫人的機會,表演完畢後,考核的人又問她:「你是一個中國女人,憑什麼覺得自己能演麥克白夫人?」

不管她優秀與否,文化認知的差異已經註定她位於食物鏈的底端。

生活上,她有浪漫的情思,可她的浪漫與美國人的現實格格不入。

當戀愛分手的時候,兩人連一本書屬於誰都要掰扯一番。

不管之前如何甜蜜,這樣的結尾足以讓美好幻滅。

黃雄屏代表的是既在美國長期生活,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連的那群人。

所以,她一邊演莎士比亞戲劇,一邊練宋徽宗的書法。

她一邊追求戀愛自由,幾個月換一個男朋友;一邊內心又空落落的。

起初,她還有父親的關心,但一次偶然情況下,他發現父親不過是個虛偽的虐待狂。

從此,她連慈愛的父親也失去了。

背後,是她回不去的家鄉,因為在美國多年,她已經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

向前,是難以預料的未來,因為新的文化對她並不友好。

她在美國遭遇的冷落、孤獨,是她為自由付出的代價。

她的這份追求,值得嗎?

04

張曼玉飾演的李鳳嬌,代表著香港人的精明。

表面看,她是三個女人中獨立性最強的那一位。

原因很簡單:她最有錢。

她不僅在美國開中國餐館,還炒股票、黃金、地產、外匯;而且她不只在美國炒,還打越洋電話到香港炒。

在眾人面前,她幹練、強勢:

被美國人揩油了,她脫掉高跟鞋直接把對方胖揍一頓;

出租的公寓到期,美國租客付不起房費,她直接下令讓對方搬家。

在美國人的土地上,她的姿態比美國人更有底氣。

相比趙紅在美國丈夫面前要唯唯諾諾,黃雄屏被美國人看低,李鳳嬌不要太颯。

但這個強勢的女人,也有自己擺不平的事情:

愛情與婚姻。

她年齡不小了,不管是店裡的洗碗工阿姨,還是自己的父親,都催她趕緊結婚,並竭力向她灌輸傳統觀念:

女人嫁了男人才有靠山,不嫁人會很辛苦,年紀大了你就知道我是為你好!

但是,她對男人沒興趣,只對女人有興趣。可受限於世俗眼光,她又不敢承認。

面對女友的熱烈追求,她只好拉一個男人做擋箭牌。

經過一段交往,她終於明白,男人的世界是她無法進去的。

經過掙扎後,她選擇了面對內心,儘管她承認得那麼小心翼翼又戰戰兢兢。

最終,李鳳嬌做到了經濟的完全獨立和精神的相對獨立。

那麼她算是成功了嗎?

不見得。

不管是在婚姻中被壓抑的趙紅,還是難以被認同的黃雄屏,以及不缺錢的李鳳嬌,她們一樣是紐約這個大都市中的螻蟻。

她們一邊背著重壓生存,一邊尋求自我,艱難突圍,最終的結果如何?沒有人知道。

05

雖然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紐約。

但放到現在依舊不過時。

趙紅、黃雄屏、李鳳嬌面對的困境,也是如今在北上廣生活的女人面對的困境。

她們追尋的自我、自由、獨立、情感,依舊是今天女性成長面對的必修課。

而如今的女性面對的社會環境並沒有比她們好太多。


《七月與安生》中,七月的媽媽說:「女孩子不管走哪條路,都是會辛苦的。」

確實,影片中的三個女人,為了生存已經竭盡全力,但她們依舊沒有達到人生的理想狀態。

片中有一場令人揪心的表演。

三個女人喝了酒之後跑到大街上發酒瘋,宣洩著日常的壓抑。

瘋著瘋著,她們唱起了各自家鄉的小調。

兩岸三地,不同風格的樂曲交錯,歌聲的背後,卻是她們回不去家鄉和看不清的未來。

生活沒有那麼多爽劇,也沒有那麼多逆襲,普通如你我,不過是挨過一日又一日。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力保持一個向上的姿態,日復一日修煉自己。

或許,我們無法擁有大女主、大男主殺伐果斷、大開大合、功成名就的人生,但努力向前,總能讓我們保持一個更佳狀態。

電影結尾處,她們再次聚集在一起。

在紐約的第一場大雪來臨的時候,三個女人拿著酒杯酒瓶走到天台,背後是萬家燈火,前方是暗夜無邊。

她們喝酒、摔碎酒杯,影片一開始便承受的壓抑,在此刻釋放。

此時,趙紅已經明白,她與丈夫之間的文化溝壑是無法填平的;黃雄屏大概也不奢望美國人能從內心接受她這個黃種人;李鳳嬌開始鼓起勇氣面對自己的性取向……

她們摔碎的酒杯,是她們對生活的宣言。

當酒杯全部破碎之後,她們用手作杯,為自己乾杯……

風雪過後,清晨的太陽照常升起,黑暗慢慢褪去,她們的生活繼續向前。

前方等著她們的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她們每一次接近內心,對生活的認知也會更加清晰。

影片沒有給她們一個逆襲的結局,但這才是人生,不是嗎?

回到文章開頭:一個女人活成什麼樣才算成功?

對不起,生活太難,沒有精準答案,更不可能有讓你一勞永逸抄作業的完美方案。

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是:努力讓每一天更好一點,或許就等到量變引起質變的那一天了呢?

成功,屬於生活的勇者!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獨立影評人,頭條號籤約作者。寫影視,也寫娛樂圈的愛恨情仇。

相關焦點

  • 張艾嘉: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
    ◆ ◆ ◆文 | 十點君一個女人怎樣才算活得夠本、活得精彩呢?真正讓我欣賞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部電影票房並不好,對這個問題,張艾嘉說:我說過成功在字典裡的意思就是「把事情做好」。而我們存在的意義在於繼續把自己的工作當一回事,有一份尊重去做好它。我接受票房的事實,但我不認為這是失敗。感謝所有相信真善美的同路人。我們沒有回頭路可走,只有走得更堅定,更艱困,更清晰,更真誠,直到最後一刻。
  • 張艾嘉:女人一生到底要如何度過,才算活得夠本?
    這句話,用在張艾嘉身上,再恰當不過。張艾嘉覺得自己唱歌不如林憶蓮,顏值不如林青霞,唯有向幕後發展,才有機會在電影圈走得更遠。 第二,當時,不少導演都是演而優則導。比如柯俊雄,電影演員出身;胡金銓,曾是邵氏的演員。有前輩做榜樣,張艾嘉對自己未來的設定,才有信心。
  • 【盤點】太黃了,快來看臺灣電影金馬獎歷史上,同一部電影影后獎項下過的那些「雙黃蛋」呀!
    這次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是由大陸演員周冬雨和馬思純共同奪得,而她們是一起主演同一部電影,一起入圍,一起拿獎的。這對於金馬獎來說是第一次!但像這樣類似的同一部電影,雙影后提名在臺灣電影金馬獎上曾經出現過多次,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人在紐約》裡張艾嘉pk張曼玉張曼玉拿
  • 四金馬,五金像,一嘎納,張曼玉靠這7部電影,打下浩瀚江山!
    曾經的香港,TVB在影視圈的影響力用隻手遮天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想捧紅誰,都只是缺個規劃而已,張曼玉也崛起於那個時代下。十八歲的張曼玉隨母返港後參加「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奪得亞軍,同年代表香港赴英國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大賽,最終入選前十五名。此後順理成章籤約香港無線電視臺,開啟了她的演藝生涯。
  • 張曼玉:沒有一席禮服,可以約束一個女人
    我是張曼玉,不是阮玲玉  18 歲,張曼玉獲得了中國香港作為亞洲小姐亞軍,自此,她每演一部戲,都有人進行評價工作她是一個花瓶。  張曼玉的努力是怎樣呢?在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期,她以每年10部電影的速度移動,使布景和車成為她的家。那時候她只知道工作。
  • 2000年,張艾嘉兒子遭綁架,7天後被救出患上自閉症,如今怎樣了
    2000年,張艾嘉兒子遭綁架,7天後被救出患上自閉症,如今怎樣了張艾嘉是一位才華和美貌並存的知性美女。她會唱歌、演戲、編劇還會表演,是一個不多見的全能女星。張艾嘉在一氣之下,跑到了香港大戰,進入了嘉禾公司。當時的娛樂圈,有林青霞、張曼玉等人,張艾嘉在自重只是平平無奇。
  • ...口碑才是斯琴高娃的戲路,她為何會參演楊紫秦俊傑的《龍珠傳奇》?
    出生於軍人家庭的斯琴高娃,自幼跟姥姥、姥爺、母親學習唱歌、跳舞以及繪畫。1965年,年僅14歲的斯琴高娃被選拔到內蒙古歌舞團,擔任舞蹈演員、報幕員。1976年,27歲的斯琴高娃老師被長春電影製片廠選中,出演自己的首部影視作品《佔領頌》,但由於文革的結束,這部片子沒有完成。
  • 張艾嘉:一個有故事,更會講故事的女人
    愛的代價張艾嘉 - 愛的代價上高中以後,我開始瘋狂地喜歡上了臺灣新浪潮電影。再次看到張艾嘉的名字時,還有點恍惚,很久才反應過來她就是小時候那個活在磁帶裡的張艾嘉。我才知道她還是個演員。張艾嘉在錄製現場發現了站在最後一排的李宗盛,之後就極力提攜他,緣分就是這麼奇妙,說起來《明天會更好》這首歌還讓羅大佑成了亞洲最傑出藝人。李宗盛給張艾嘉製作了許多歌曲,亦師亦友的關係讓外界猜測頗多。張艾嘉曾經還玩笑式的問過李宗盛是否愛過自己,李宗盛沒正面回答。又或許正因為這種沒有戀愛的狀態,讓這段感情延續至今吧。
  • 華語女性十大電影盤點——徐克導演三部上榜,第一實至名歸
    齊宣王只會有事求助於鍾無豔時才好言相向。齊宣王十分好賭,竟然把鍾無豔作為作為籌碼輸掉了,鍾無豔憤怒離開,臉上紅斑也自然消失。夏迎春得逞後也離開了皇宮,齊宣王才發現自己最愛為何人,浪子回頭。當年心靖被清朝宦官陳公公抓走,用毒液洗去了她記憶後利用她的好身手幹著壞事。陳七(張曼玉 飾)也是公公的手下,生性不羈,她中毒並不深,記憶不久便恢復了。她跟東東一般富有正義感但視錢如命。三人在一次偷取嬰兒的爭鬥中相遇了,但心中的正義感令她們本來對立的角色演變成一直的方向,對付危害大眾生命的女勇士。
  • 謎一樣的上海女人:32歲因離婚出道拿最佳新人,52歲拿影后
    《不脫襪的人》【謎一樣的上海女人顧美華:32歲因離婚出道拿最佳新人,52歲拿影后】 1989年上映的文藝愛情喜劇電影《不脫襪的人》,對張曼玉是一部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電影;憑藉本片在1990年第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張曼玉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個金像獎影后。
  • 張艾嘉:等到顏值敗給歲月,她才是最美的女人
    說到張艾嘉,似乎有聊不完的話題。 這個64歲的女人,用一生做了別人幾輩子都做不完的事。 當演員、做編劇、拍電影、玩音樂,每件事都做到頂級,但又毫不誇張。 做女人,她從來沒有喪失愛的能力,也沒有少過被愛的資本。李宗盛、羅大佑都曾是她的紅顏知己。
  • 文藝卻不矯情,張艾嘉活出了成熟女人最好的樣子
    羅大佑口中的「小妹」李宗盛、梁詠琪叫她「張姐"劉若英、李心潔是她的徒弟年輕時轟轟烈烈,到老來雲淡風輕不完美的張艾嘉,活出了很多人心中完美的樣子很多人、特別是很多女人,在提到張艾嘉的時候,都會說「我想活成她的樣子」。
  • 張曼玉大熒幕檔案 1984—2010
    我斷斷續續花了將近一個月整理張曼玉的大銀幕資料,找到了張曼玉的79部大銀幕作品。
  • 張艾嘉這樣的女人
    今天一條的視頻裡就和大家聊一聊張艾嘉和她的新作品《相愛相親》 一、她風風火火的樣子最動人 張艾嘉在導演方面張艾嘉說:「幫人照顧小孩,很多人喜歡用我,每周都能賺到很多錢」,但她毫無做乖乖女的想法,談過很多男朋友,聽披頭四,穿超短裙,「短到上樓梯需要倒著走,不然會被看光了」。以至於母親擔心她太過叛逆,要求她趕快回臺灣。回來之後,她順利成為歌手,20歲時又跟嘉禾籤了五年長約,開始拍電影。
  • 滾石天后宮的女人們(二):張艾嘉再年輕40歲,還有小花什麼事?這才是勵志女主角
    說到滾石,其實不僅僅滾石,是整個娛樂圈,有一個名字是提起的,那就是張艾嘉。在邊哥的娛樂圈琅琊榜上,她也是前三的水平,歌手、演員、導演、編劇……這個女人在她所有涉獵的領域裡,都做到了極致。張艾嘉曾出演林黛玉,她形容黛玉:「她生不逢時,她在那個環境中覺得自己非常孤獨。她有很多的想法,在那個時代,那種女人就是給自己找了很多麻煩。所以她很寂寞,她很自卑,又很自傲。」
  • 盤點:老戲骨(斯琴高娃)15部經典影視作品,你看過其中幾部?
    電視劇1、《大宅門》豆瓣評分:9.3主演:斯琴高娃2、《康熙王朝》豆瓣評分:9.2主演:陳道明、斯琴高娃4、《武則天秘史》豆瓣評分:5.9主演:劉曉慶、斯琴高娃15、《人在紐約》豆瓣評分:7.5主演:張艾嘉
  • 張曼玉在王家衛三部電影裡扮演同一個人?記者求證是否因2046離婚
    《花樣年華》梁朝偉與張曼玉小編的話:9月20日是女神張曼玉的55歲生日,祝「曼神」生日快樂!如果說起對張曼玉影響最大的導演,王家衛當之無愧。不知您有沒有注意到,在張曼玉和王家衛合作的電影裡,居然有三部片子是同一個名字?
  • 邵氏十部老電影將翻拍 張艾嘉監製鄭佩佩力挺
    1月18日,天映娛樂宣布成立「新導演創藝坊」,與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聯手推出「邵氏電影翻新」計劃,此次,張艾嘉將親自監製新導演翻拍經典。
  • 《我的前半生》算什麼,他拍過兩部亦舒,主演都是周潤發張曼玉...
    》《玫瑰的故事》的主演是周潤發和張曼玉發哥加曼神,在今天看來簡直是神一樣的組合,但在當年,發哥要一年後才演《英雄本色》,當時還是票房大毒藥一枚(但就是很帥很帥)曼神更是四五年後才會拍到《人在紐約》和《旺角卡門》演技開掛,當時只是公認的「花瓶」《玫瑰的故事》和所有的楊凡作品,有幾個共同的特色
  • 專訪 | 張艾嘉:我才64,還年輕
    張艾嘉導演的新片《相愛相親》。故事在繼續,愛永不止息 《相愛相親》 正在熱映這位三獲金像獎、兩次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在執導無數部關於女人的電影之後,依舊保持著她對女人的關懷,對生活困境的釋懷。面對如今呼聲越來越大的「男女平等」,她也有自己不一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