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子圖鑑》主要講述了主人公羅海燕畢業後獨自留在上海打拼,一步步變為職場女強人的故事。
伴隨著事業的進步,她的感情經歷也十分豐富。
在職場上,她一步步老練;在感情中,她也一步步變得更成熟。
在不同的年齡,有著不同的感情經歷,在不同的境遇下,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
一、畢業後,是跟初戀男友回老家過安穩的生活,還是留在上海追逐夢想?這是每一個剛入職場的情侶所面臨的第一個難題。
陳曉偉,在大學時期就陪伴在羅海燕身邊,是羅海燕的初戀男友,是曾經發誓要一輩子對羅海燕好的男人。
校園裡面的愛情總是最純粹的,兩個人一起暢想未來,期待著在上海這座城市闖出一番事業。
但是出了校園之後,社會給他們的考驗卻是殘酷的。社會給羅海燕上的第一堂課:在戀人和工作之間做出選擇,是放棄找好的工作,還是放棄感情,留在上海?
當時,羅海燕已經找到了最好的廣告公司,即將入職。而陳曉偉,因為拒絕了之前的offer,再加上生病,作為家裡的獨子,他接受父母替他在老家找的工作,選擇回老家發展。
陳曉偉的決定沒有和自己相戀多年的女友羅海燕商量,在他心裡,女友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放棄上海的繁華跟他一起回老家,要麼兩個人就此分手。
羅海燕的職場引導人Scarlett有一句話說的很對:人生每一步重要的選擇,都不能被別人拖後腿,哪怕這個人是戀人。
經過了理智和情感的一系列掙扎和對抗之後,羅海燕最終決定留在上海。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選擇愛情還是選擇事業,有的時候,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選擇題,每個選擇的背後都代表著需要付出的代價。
羅海燕遵從本心,選擇實現自己的夢想。
很多高校情侶戲稱:畢業季即分手季。有些人,要去遠方,選擇追尋夢想,有的人想要穩穩的幸福,選擇回到老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找一個差不多的人,相伴一生。畢業是人生的第一個岔路口,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就選擇什麼方向,無關對錯,只因本心。
羅海燕的選擇是留在上海,實現出人頭地的夢想,成為那個為數不多的10%的人。
二、你看重門當戶對,我卻想要自由獨立的靈魂,道不同,也就沒有堅持下去的必要。
羅海燕在工作之後,因為英語口語能力差,認識了她的第二個男朋友楊呈遠。
楊呈遠是英語培訓班的老師,上海本地人,碩士學歷,整個人溫文爾雅,對羅海燕也是照顧有加,體貼入微。
這樣的一個人是非常合適作為結婚對象的人選,本以為羅海燕這次找到了人生renshe依靠,誰知這段感情卻遭到了來自未來婆婆的強烈反對。
僅僅通過一頓飯的時間,未來婆婆就認定羅海燕是一個要家世沒家世,是要長相沒長相,要氣質沒氣質的女孩,甚至擔心結婚之後還會把娘家人帶過來,也擔心羅海燕能力強了之後會讓兒子受委屈。
雙方第一次見面,未來婆婆有些意見是很正常的,只要兩個人的感情好,就可以通過時間讓未來婆婆對羅海燕的印象慢慢改觀,兩個人可以一同證明給未來婆婆看。
但是楊呈遠這個人是典型的「媽寶男」,他一切唯母命是從,聽從了母親的建議,很快跟羅海燕分手,一絲不留餘地。
他覺得母親說得對,也覺得找一個本地的姑娘更靠譜,更害怕羅海燕的能力超過自己之後,自己會成為「家庭煮夫」。
一個男人再好,如果他不能護著自己,不能對感情負責,那麼這樣的感情不要也罷。
生活中很多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並不是相愛的人最後就一定能夠走到一起,來自男方或者女方家庭的反對很可能導致一段感情的結束。這時候就看雙方當事人的態度,是選擇堅守還是選擇順從?
三、婚姻有時候可能沒有太多的愛情,只是因為合適,但不是交易。
到了一定的年紀,海燕也打算能找個知心的人結婚,在上海有個家。於是,她決定去相親。
白強就是在相親會之後認識的,他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以前在銀行工作,後來辭職創辦了婚慶公司,公司不大不小,收入也還不錯,是理想的結婚人選。
白強和羅海燕一樣,都是從底層一點點做出來的青年,所以,兩個人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有著相互吸引和讚賞對方的地方。但這些,並不包括愛情,只是兩個人都覺得對方是不錯的結婚對象。
他們之間的戀愛很平常,有點無味,沒有激情,也沒有心跳加速的感覺,兩個人在一起相處,一直相安無事。
有一天,白強帶著海燕來到了一家浪漫的法國餐廳,向她求婚了,羅海燕微笑著答應了。
按照正常的劇情,兩個人應該開心地共進晚餐,然後喝著酒,聊聊心事,或者藉機培養感情。但是,白強沒有。
他在在羅海燕剛戴上求婚戒指之後,就開始提兩個人結婚買房子的事,即使海燕當時並不想提。白強認為,兩個人如果結婚,買別墅會過得舒服一點,兩個人可以一起出首付,一起還貸款,這樣房產證上就可以寫兩個人的名字。如果是他自己一個人付首付的話,只能寫他一個人的名字,或者也可以在婚前做一個財產公證。
羅海燕表示自己需要考慮考慮,畢竟買別墅不是小錢,自己可能一時拿不出首付那麼多資金,白強直接建議她賣掉婚前的獨立公寓。白強在計算這些的時候,羅海燕靜靜地聽著,並沒有說話,她看了看手上的戒指,嘲諷似的笑了一下。
也許讓羅海燕心涼的不是談錢這個話題,而是自己和白強還沒有正式談婚論嫁的時候,白強就已經在做經濟保護的準備,查詢相關的婚姻條例。
我並不反對在婚前談錢,但是也要看時間地點吧。這位大哥直接在未婚妻剛接受求婚就談錢,未免太著急了吧。
羅海燕聽了白強種種「理性」的理論之後,看著訂婚戒指苦笑了一下,也許是諷刺,也許是不屑。當海燕以工作忙藉口回公司,迴避了這個話題。
沒想到,第二天白強又舊事重提,並且私自調查海燕目前的房產價值,自認為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自己付別墅首付,海燕婚前房子加上自己的名字。
談錢不可怕,就怕將婚姻當成了談生意。在白強和羅海燕的感情中,看不到任何愛意,只是彼此都覺得適合。
但是,支撐婚姻最重要的一部分必須是彼此之間的愛,而不是彼此手中的錢,所以,兩個人最終有緣無分也是情理之中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是事業還是愛情,羅海燕都不如意。一路走來,有太多的辛酸和眼淚。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她最後決定靠自己實現自由,開始創業,重新開始。在感情上,也找到了那個能夠相伴一生的愛人。
願每個人都能夠選擇自己所愛的,也愛自己所選擇的。用心去感受愛,也能夠用心去愛別人,成為一個獨立、自由,並且內心充盈的人。
——END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