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賞川劇】四川省川劇院傳承精品劇目《變臉》,攜手央視頻聚有戲雲賞看經典

2021-03-02 四川省川劇院

道情一響話滄桑,

返璞歸真唱善良。

請君試問川江浪,

人情與之誰久長?


     

      1997 年巴蜀鬼才魏明倫先生創作川劇《變臉》,由謝平安、張開國、劉忠義執導,任庭芳、楊韜主演,首次搬上川劇舞臺。一身絕技,兩代傳承,演繹出一段催人淚下的傳奇故事,川劇《變臉》也成為了一部深受觀眾喜愛,斬獲無數獎項的川劇經典劇目,而這也成為了四川省川劇院的一張傲人名片。十年磨一戲,《變臉》成為了四川省川劇院的經典代表劇目,也是劇院發展史上的裡程碑。

        今年,恰逢四川省川劇院建院60周年,魏明倫先生從藝70周年,四川省川劇院復排川劇《變臉》,對經典傳承與致敬,極具意義。劇院特別邀請第一任水上漂飾演者、川劇表演藝術家任庭芳擔任復排導演,會同劇院川劇導演毛庭齊共同完成復排工作,組建了一支由老中青三代優秀演員組成的演出陣容。水上漂一角,劇院力推功力深厚、舞臺經驗豐富的著名川劇生角、一級演員熊憲剛出演,狗娃一角在四川省中小學川劇傳習展演的獲獎小演員中進行遴選,最終中選拔出了郭子涵、彭菀蘅作為狗娃扮演者,在第一任狗娃扮演者楊韜的指導下,完成狗娃的表演。

       2020年,作為四川省川劇院傳承經典的重點項目,《變臉》經過半年的深度打磨,即將大幕重啟。2020年12月2日19:20,四川省川劇院將攜手央視戲曲頻道《梨園周刊》欄目,在央視頻「聚有戲」帳號,通過線上直播觀看經典川劇《變臉》。雲賞川劇,敬請期待!

演出時間:2020年12月2日19:20

演出地點:四川省川劇院

演出劇目:川劇《變臉》

演出單位:四川省川劇院

線上觀看方式:

1、下載「央視頻」APP,關注「聚有戲」帳號

2、猛戳文末藍字「閱讀原文」,在線觀看精彩演出。

      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架舟,浪跡江湖。他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並非男孩,大失所望,又不忍趕走,便收其改作小幫工暫留身邊。狗娃生性好奇,因偷看「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已跳船逃走。川江某城男旦梁素蘭主演《捨身崖》,玩友師長率部捧場。戲園內外人頭攢動,混亂中人販子拐走了高家孫少爺天賜,又抓回狗娃嚴加看守。狗娃身背天賜逃出虎口,暗送「水上漂」作孫兒,惹出一樁綁票案,給「水上漂」帶來殺身之禍...

傳承和發展川劇文化,是我們劇院以及當代川劇人非常重要的責任和擔當,我們一直在不斷努力,並持續推進這項工作。

     川劇《變臉》是四川省川劇院的代表性劇目,也是川劇經典劇目。劇院責無旁貸應擔當起傳承發展之責。此次劇院復排《變臉》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致敬、對經典劇目的傳承,同時也希望年輕的隊伍能在此劇的復排中得到進一步磨礪和成長。我們定不負眾望,讓經典再現舞臺,承擔起這個時代川劇人的責任,完成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繁榮發展川劇文化事業。

——劉嫈院長

劇作家、雜文家、辭賦家,一級編劇。1941 年生,四川內江人。童年唱戲謀生,業餘自修文學。改革開放以來,寫出九臺大戲。《易膽大》《四姑娘》《巴山秀才》三獲全國優秀劇本獎。《潘金蓮》引起全國討論,波及港臺歐美。《夕照祁山》以高雅文學性獲得文壇關注。《中國公主杜蘭朵》在北京與佛羅倫斯歌劇院的《圖蘭朵》同時公演,傳為中西文化磨合的佳話。《變臉》選場,破例載進人教版中學九年級語文教科書。《變臉》《易膽大》《巴山秀才》並稱 「蜀籟三部曲 」,三劇先後登上國家舞臺藝術精品榜。
     又以《巴山鬼話》為總題,多次出版雜文集;其中一些名篇,曾在文壇內外產生強烈反響。撰寫駢體碑文《金牛賦》《飯店銘》《會堂賦》《華夏陵園》《廊橋賦》等六十餘篇,由當地立碑,廣為流傳。

一級演員,川劇丑角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劇代表性傳承人。師從著名丑角表演藝術家周裕祥。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丑角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享受國務院專家特殊津貼。

代表劇目《變臉》《活捉三郎》《伍三拿虎》《贈袍跪門》《三開張》《審玉蟹》《攔馬》《白蛇傳》《荷珠配》等。先後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八屆「文華表演獎」,上海第十屆白玉蘭表演獎,1997 年四川十佳演員稱號。擔任主演的《變臉》一劇榮獲 2003—2004 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獎。

 同時從事川劇導演工作,執導了川劇《夕照祁山》《白蛇傳》《易膽大》(自貢版)、《和親記》《人跡秋霜》等 30 餘個劇目。其中《和親記》獲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導演獎,《易膽大》榮獲四川省第二屆川劇節金獎,《夕照祁山》獲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 《人跡秋霜》獲第十一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最佳導演獎。

一級演員,四川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曾進修於西南四省導演訓練班,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現為四川省川劇院專職導演。擅演《武松殺嫂》《戰馬超》《殺四門》《拖鬥墜井》《虹霓關》等折子戲。曾執導過川劇、話劇、歌劇、粵劇、音樂劇等近 30部作品。參與執導的川劇《易膽大》曾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化獎、精品工程獎;執導的川劇折戲《武松殺嫂》獲重慶市專業舞臺藝術之星指導老師一等獎,川劇《土地爺搬家》獲全國藝術院校指導老師一等獎,歌劇《鹽神的女兒》獲四川省「五個一」工程獎併入選「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重點扶持劇目,川劇《望娘灘》獲四川省第一屆藝術節導演獎、劇目獎,小品《冤家》獲四川省戲劇小品比賽導演獎。一級作曲,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指揮,兼作曲。主要作品曾獲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荷花杯銀獎,川劇《金子》作曲、大型舞臺劇《月光下的水仙》作曲、指揮,大型話劇《立秋》作曲獲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大獎。主要作品:交響詩《途》《根》《壺口頌》《東方紅日》;大型舞劇《傲雪花紅》《八聲甘州》;小舞劇《轆轤、椅子和人》;電視連續劇《狄仁傑斷案傳奇》《狄仁傑與武則天》《正德演義》《姐妹情》《我和爸爸》;電視音樂片《黃土情》;電視專題片《豐碑》《藏紅花》;大型歷史文化電視系列片《晉頌》;川劇《金子》(2003年版)《李亞仙》《灰瀾記》《鳴鳳》《白露為霜》《鐸聲陣陣》等。

    一級演奏員,司鼓、指揮,師承左俊臣。四川戲劇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演出娛樂協會監事長。在《變臉》《巴山秀才》《白蛇傳》《督夫人董竹君》《峨眉山月》《和親計》《繡褥記》《焚香記》《柳蔭記》 《塵埃落定》《臥虎令》《草民宋世傑》《鐸聲陣陣》等30餘個川劇大幕戲中擔任司鼓。1986年,榮獲四川省首屆川劇青少年比賽「鼓師一等獎」。擔任司鼓的《變臉》榮獲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文華新劇目獎」,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中國藝術節大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巴山秀才》榮獲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南方片區)一等獎、「文華大獎」「文華音樂獎」、四川省第十屆精神文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臥虎令》獲四川省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

二級舞美設計,燈光設計師。參加川劇《火焰山》《新版白蛇傳》《繡襦記》《荷珠配》 《十五貫》 《掛印知縣》 《燕歸》 《雙八郎》 《巴山紅》 《望娘灘》 《心有淚千行》 《草鞋縣令》 《小蘿蔔頭》等優秀劇目的燈光設計。

我家香菸今何在?

愧對祠堂祖先牌。

養兒方能續後代,

女生外向招禍災。

——水上漂

熊憲剛:

一級演員,工生角。出身川劇世家,自幼學習川劇,得其父川劇著名表演藝術家熊煥文親傳。

主演了川劇大幕戲《趙氏孤兒》《十五貫》《長生殿》《鍘美案》《梟雄夫人》《玉京寒》《孔雀膽》《祝枝山嫁女》《武則天與狄仁傑》《繡襦記》《塵埃落定》《臥虎令》《慶雲宮》《將相和》《輝映羌山》《燕歸》《雙八郎》《金沙江畔》等,折子戲《反徐州》 《掃松》 《啖松》 《馬房放奎》 《賣畫劈門》 《殺伯奢》《殺狗》《殺惜》《空城計》《斬黃袍》《陽河堂》《三擊掌》《馬嵬坡》《樂羊啜羹》《八件衣》《三娘教子》《別宮出徵》《單刀會》《斬忠鬧殿》《二進宮》《燭影搖紅》 《蕭何追韓信》 《古城會》 《挑袍》等。
       曾榮獲重慶市川劇青少年匯演一等獎、重慶市川劇「新苗獎」、四川省川劇中青年電視大獎賽一等獎、四川省聲腔廣播大獎賽最佳演唱獎、重慶市舞臺藝術之星匯演一等獎、四川省首屆藝術節最佳表演獎,瀘州老窖金鷹杯川劇中青年演員電視大賽生角組最佳表演獎等獎項。

千不該,萬不該,

不該錯投女兒胎!

只見人人良心壞!

鞭打牲口爬懸崖。

——狗娃

郭子涵:

    10歲,現就讀四川省宜賓市中山街小學五年級1班,在第三屆四川省中小學生川劇傳習普及展二等獎作品《古鎮梨花》中擔任主唱,第五屆四川省中小學川劇傳習普及展一等獎作品《趙一曼》中擔任趙一曼 B 角。

楊坤昊 飾 梁素蘭

彎腰陪笑代人說情

我化妝打扮救世主,

下妝長嘆做人難!

——梁素蘭

楊坤昊:

     三級演員,工文武小生。主演了川劇《打紅臺》 《雙八郎》 《白蛇傳》《金沙江畔》《中國公主杜蘭朵》《御河橋》《望娘灘》《繡襦記》《火焰山》《神秘的大佛》《水牢摸印》《八郎耍路》《問病逼宮》《酒樓曬衣》《逼侄赴科》等。曾榮 獲中國戲曲小 梅花金花獎,四川省首屆藝術節最佳表演獎,四川省第四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一等獎等。

師長是本色,

玩友是裝潢。

慈悲人莫當官長,

當官長鐵石心腸。

——師長

夏昌榮:

     一級演員,工淨角。主演了川劇《三闖轅門》《淮河營》 《東窗修本》《雙青天》等。曾榮獲第三屆中國川劇節暨第十二屆振興川劇調演表演獎、首屆四川藝術節四川文華獎表演獎。

我就是喜歡看苦戲,不苦不過癮,越苦越安逸!

奶媽兒,你把孫少爺帶好,臨場莫叫喚,我好專心專意看戲!

——少奶奶

張燕:

        一級演員,工旦角。主演了川劇《芙蓉花仙》 《白蛇傳》 《荷珠配》 《御河橋》 《火焰山》 《雙八郎》《人間好》《鐵龍山》《武松殺嫂》《放裴》 《思凡》 《六月雪》 《七郎招親》等。曾榮獲 21 屆全國電視劇飛天獎、四川省青年川劇比賽一等獎、首屆四川藝術節四川文華表演獎等。

民間鬧拐騙,政府管治安。

有官就有案,有案就有錢。

一任警察局,幾千大銀元!

——警察局長

李科:

  三級演員,工花臉,主演了川劇《鍘侄》等。曾榮獲四川省川劇青少年比賽三等獎、省青少年「長富杯」戲曲表演大賽獲二等獎。

設法通知你的鐵桿弟兄,喊起來畫押取保!

這叫,成都過華陽,下句我就不說了。

——警察科長

黃強:

  二級演員,工丑角。主演了川劇《易膽大》《荷珠配》《奔番》 《胡璉鬧釵》 《拜新年》《跪門吃草》《邱旺告貧》《土地爺搬家》《西關渡》《活捉三郎》《望江亭》等。曾榮獲四川十佳演員稱號,曾榮獲四川省青少年「長富杯」戲曲表演大賽獲二等獎、全國精品獲優秀表演獎、全國戲劇院校大賽最佳主角。

溫碧勝:

   三級演員,工丑角,主演了川劇《審玉蟹》等。曾榮獲四川省青少年「長富杯」戲曲表演大賽獲三等獎。

水上漂,你到戲園門口扯圈子,關公廟

前賣大刀啊!

——管事

何洪慶:

   一級演員,工小生。主演了川劇《放裴》《李甲歸舟》《鳳儀亭》《逼侄赴科》《肖方殺船》 《白蛇傳》 《繡襦記》等。曾榮獲四川省「金鷹杯」電視大獎賽表演獎、西南三省(京劇、川劇、豫劇)戲曲比賽一等獎、首屆全國變臉擂臺賽「金獎」 (金面具獎)等。

該劇於1998年獲第八屆「文華大獎」、「文華新劇目獎」 、「曹禺戲劇文學獎」。

1999年獲第七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劇目獎。

2000年獲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中國藝術節大獎」。

2004年獲2003-2004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

2007年獲第十三屆中國人口文化獎一等獎。

編     劇:魏明倫

原創導演:謝平安  張開國  劉忠義

唱腔設計:熊翼皋

音樂設計、配   器:孫復新

舞美設計:楊成林 

燈光設計:李國昌  胡斌

造型設計:曾全明  韓常琦

服裝設計:胡淑芳

復排導演:任庭芳  毛庭齊

導演助理:劉曉鵬  李亞林

音樂配器:王曉剛

司     鼓:陳平  宋濤

指     揮:王曉剛  劉欣

狗娃指導老師:楊韜  王亞玲  

燈光設計:黃立進

編     舞:帥璐

領     腔:付貴  

領     唱:萬多

水上漂:熊憲剛  萬多  雷雲       

狗  娃:郭子涵  彭菀蘅

梁素蘭:楊坤昊

師  長:夏昌榮

少奶奶:張  燕

警察局長:李科(代人販子)   

警察科長:黃強(代人販子)

副  官:溫壁勝

管  事:何洪慶

警  察:田國際(代人販子)

奶  媽:譚紅梅

丫  頭:劉  穌

天  賜:姜伯軒              

老警察:譙紹富

堂  倌:楊洪   

么  師:倪宏

參演人員:

李   忠  劉曉鵬  張浩  張淼

史新建  任雙  樊勇  雍瀚

黃海威  雷雲  解國強  張義

劉正友  馮午  尹蓮蓮  劉誼

王夢男  周婷  楊韜  蔣巧

劉丹丹  朱婷婷  尹蓮蓮  楊莎莎

夏恭雨雪 郭媛媛 蔣麗瑩  

司      琴:張波波

合      腔:劉全惠  陳若梅  朱秋華

揚      琴:韓蓉

琵      琶:徐巍

古      箏:莊曉豔

二      胡:付小姝(首席) 於勝楠

中      胡:程政宏

笙:        劉欣  閆夢月

笛      子:吳明玥

嗩      吶:張晨

大 提  琴:楊星

倍大提琴:劉錚

定  音 鼓:龔永

擦:       陳駃

打 擊  樂:陳偉  蔡宏  趙鑫   林瀟

燈     光:陳榮慶  陳俊學  蔣璘波  彭衛平

音     響:衛小丁  江一鐵  林寒江

裝     置:徐郎  陳建中  強海兵  徐峰

道     具:劉毅

服     裝:朱珂  張靜

化妝造型:陳麗娟  溫珂  李黎

頭     帽:林叔升  邱粟楊  黃鵬

總  策 劃:劉  嫈

監     制:廖天麟 餘洪川 馬文東

藝術總監:崔光麗

制  作 人:熊憲剛  曾浩月

宣傳總監:白中華 

文字統籌:樊明君

舞臺監督:徐國強  呂順  劉曉鵬

演員協調:呂順  劉曉鵬

舞美協調:任高龍  黃立進

音樂協調:劉欣  陳偉  宋濤

劇務主任:凌英

場記字幕:曾黎

網絡推廣:張晶晶 劉成浩

劇     務:樊勇  雍翰

場館保障:鄧波  胡斌  羅永富

視頻製作:宋明全  陳波

責任編輯:樊明君  白中華

編審:馬文東

相關焦點

  • 千年傳奇、百年傳承——川劇《白蛇傳》的前世今生
    又是一季四月天,海峽兩岸戲曲會,2019年4月6日、7日,臺北市士林區「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四川省川劇院傳統經典《白蛇傳》將亮相「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這是繼上世紀九十年代川劇《白蛇傳》兩度赴臺交流演出之後,川劇《白蛇傳》在新世紀的又一次臺北行。一個千年傳奇故事,一臺百年傳承劇目,兩岸同源文化,三度交流演出。川劇《白蛇傳》,一座連接海峽兩岸傳統文化交流的橋梁。
  • 四川省川劇院乘風破浪的川劇青年們,第五屆川青賽,我們來啦!
    >譚紅梅,四川省川劇院青年演員,畢業於四川省川劇學校。常演《摘紅梅》《下遊庵》《殺狗》等川劇折子戲。在川劇《鐸聲陣陣》等劇目中擔任重要角色。2014年憑藉《摘紅梅》榮獲四川省第二屆川劇青年演員比賽三等獎。北宋,楊繼業碰死李陵碑後,留下定宋金刀一把收藏於北遼藏刀樓。佘太君命楊八姐女扮男裝、單人獨騎夜間行探,潛入敵營奪回金刀。
  • 閒譚 ▏從川劇「變臉」擺起的龍門陣
    我清楚的記得,口號喊出的時間是1982年,並因此建立了三大基地:四川省川劇院、四川省川劇學校和四川省川劇研究院。真是雷厲風行!關於成都,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也許說到川菜,你會以為就是火鍋和水煮肉片,就是沸騰魚和毛血旺。
  • 四川省川劇院60周年,生日快樂!
    1月,川劇集錦赴美國底特律,在小凱撒球館舉行的NBA常規賽底特律活塞隊與達拉斯獨行俠隊的中場休息時間,進行了川劇表演。4月,川劇《白蛇傳》以及由《包公賠情》《老背少》《殺狗驚妻》《情探》《跪門》《六月雪》組成的「經典摺子專場」赴臺灣參加「2019臺灣戲曲藝術節」,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
  • 雲聽舉辦「閱讀之聲·雲聽經典」賞讀會活動
    12月29日晚,「閱讀之聲·雲聽經典」央廣2019文學佳作賞讀會活動在京舉行,眾多演播藝術家齊聚一堂,以「聲」演繹文學佳作中的經典片段。本場活動由雲聽App主辦、央廣閱讀之聲協辦。當晚,《喬家大院》《飄》《小捨得》《天龍八部》《長恨歌》《鬥羅大陸》……一部部經典著作、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橋段,在頂級演播人的傾情演繹下一一呈現。
  • 「2017中國戲曲文化周」演出活動圓滿結束,為川劇瘋狂打Call點讚
    應組委會邀請,四川省川劇院派出優秀的中青年演員組成演出小分隊,在「國慶+中秋」雙節期間赴北京參加「2017中國戲曲文化周」之「地方園地方戲」活動,前後歷經10天,於10月6日圓滿地完成了21場川劇傳統折子戲演出。
  • 內江市川劇團簡介
    1973年仍更名為「內江市川劇團」。1984年內江撤地建市時,升格為市級「內江市川劇團」至今。現為內江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下屬事業單位。建團以來,上演劇目逾千個,創作劇目170多個,演出兩萬多場,觀眾超過千萬人次。
  • 川劇「變臉」的歷史真相
    名成《八陣圖》  《八陣圖》裡的三國故事發生在川東,最為川劇觀眾喜聞樂見。陸遜困陣,險象環生,為人物提供了施展表演才能的空間。康子林博採眾家之長,傾畢生心血,加工這一出藝術精品;唱腔優美,講口鏗鏘,特別是有一系列高難度技巧,全面展示演員的翎子功、把子功、腰腿功、水發功,真是珠聯璧合,璀燦奪目的功夫戲。
  • 「巴蜀鬼才」魏明倫:從藝七十周年 我的根在川劇
    「我的根就在川劇!我現在八十歲了,但是思想、思維還很年輕,我還想為川劇繼續寫出好作品!」12月22日,由省文旅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成都啟動,這位譽滿文壇的「巴蜀鬼才」也滿懷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從藝七十年的心得感受。
  • 慶祝魏明倫從藝七十周年,川劇《變臉》裡的「水上漂」和「狗娃」又...
    四川在線記者 李婷 攝影報導「張打鐵,李打鐵,打把剪刀送姐姐,狗娃沒姐姐,剪刀送爺爺……」12月22日晚,由川劇名家魏明倫創作的川劇《變臉》在四川省川劇院上演。這場演出是「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子活動之一,同時也是復排版川劇《變臉》繼直播後再度與觀眾見面。水上漂身懷「變臉」絕技,隻身駕舟,浪跡江湖。他從人販子手中買下狗娃,爺孫倆相依為命,其樂融融。後來,水上漂發現狗娃並非男孩,大失所望,又不忍趕走,便收其改作小幫工暫留身邊。狗娃生性好奇,因偷看「變臉」秘密釀成大禍,不得已跳船逃走。
  • 雲賞牡丹花正好
    除了線下活動,洛陽精心推出「雲賞牡丹、花開滿屏」——24小時大型線上直播活動在「雲」上展現牡丹文化、河洛文化、牡丹產業、城市風貌,每日更新。洛陽素有「中國牡丹花都」的美譽。享譽天下的洛陽牡丹(圖⑧),始於隋、盛於唐、甲天下於宋,距今已有1500多年栽培史,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洛陽牡丹文化,也影響了當地人的飲食。
  • 雲賞梨花 花開滿屏丨抖音網紅帶你「雲」賞中衛沙坡頭南長灘梨花節
    4月7日,由中衛市沙坡頭區人民政府、中衛市旅遊和文化體育廣電局主辦,沙坡頭區迎水橋鎮人民政府、沙坡頭區旅遊和文化體育廣電局承辦的中衛市第十四屆雲上黃河梨花節在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南長灘村開幕,活動將持續至4月9日。
  • 「雲藝舞集」|「雲」賞端午 舞蹈作品集(三)
    端午節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還有如:掛艾草與菖蒲、配香囊、系長命縷等習俗。雲賞「舞」在端陽「舞」在端陽+舞蹈藝術中心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實際,依託網際網路,開展並設計了 「雲賞端午」之舞蹈作品集展播, 讓傳統節日「新」在雲端,「濃」在節味,「舞」在端陽。
  • 學校熱點1|思齊幼兒園:禮悅迎新誦經典 共賞雲上新年會
    禮悅迎新誦經典 共賞雲上新年會 2021 再 見2020> 你好 元旦"雲上"迎新活動 為了展示新時代兒童風採,提升每一個幼兒的文化素養,讓文明禮儀在每一個兒童心中紮根,讓經典童謠深入人心,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精髓,思齊幼兒園開展「禮悅迎新誦經典 共賞雲上新年會」活動。
  • 大陸多部劇目將亮相臺灣戲曲藝術節
    新華社臺北1月9日電(記者楊慧 章利新)臺灣傳統藝術中心在9日舉辦的記者會上透露,四川省川劇院代表劇目《白蛇傳》等多部大陸傳統戲曲將亮相第二屆臺灣戲曲藝術節。  據介紹,《白蛇傳》由旦角和武生分別穿插扮演,巧妙展現仙怪變形的法力,劇中包含多種高難度川劇絕活,諸如變臉、踢慧眼、吊打、託舉、站肩等。
  • 「山水平鋪 雲賞桃花」線上直播桃花節,7萬餘名觀眾網上雲賞桃花
    疫情期間不聚集,雲賞桃花等你來。2020年3月21日上午,安徽蕪湖,由繁昌縣平鋪鎮人民政府、繁昌縣文旅體局、繁昌縣農業農村局 、繁昌縣商務局、繁昌縣融媒體中心聯合舉辦的「山水平鋪 雲賞桃花」(第六屆)線上桃花節成功舉辦,吸引了7.6萬餘名觀眾通過今日繁昌客戶端和繁昌縣融媒體中心公眾號觀看直播。每年三月,繁昌縣平鋪鎮都要舉辦桃花節,今年已是第六屆了,已經成為平鋪鎮及至繁昌縣、蕪湖市鄉村旅遊品牌項目。
  • 【演出紀實】川劇亮相臺北,驚豔寶島觀眾
    一位年逾古稀的四川老鄉用四川話對我們說:「一聽到有川劇到臺灣演出,馬上買了票,就是為了能聽聽家鄉話,看看家鄉戲,今天的戲真的很棒,在臺灣能看到地道的川劇,讓我很感動。」來自臺北市立大學的一名學生在參加了我們戲曲進校園講座後,專程購票來看演出,她說從劇情到舞美再到演出,都能感受到演出單位的用心,對於第一次看川劇的臺灣年輕人來說,這場演出非常精彩,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再看到如此精彩的川劇表演。還有一位臺灣本地的戲曲愛好者,本在成都旅行,聽說四川省川劇院要到臺灣演出,便提前一天結束行程,趕回臺灣觀看演出。
  • 【點讚重慶人】沈鐵梅:把川劇聲腔帶入西方音樂殿堂的「第一人」
    沈鐵梅是川劇領軍人物,代表作品有現代川劇《金子》《李亞仙》《江姐》《鳳儀亭》,經典傳統劇目《三祭江》《拷紅》《闔宮歡慶》等。歷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 從藝70周年 魏明倫想再寫一個川劇劇本
    2020年12月29日,四川省川劇院在成都迎來建院60周年慶祝活動,魏明倫剛走過從藝70周年節點。那天上午,魏明倫抱著18歲的老白貓咪咪,5歲的小花狗美美,隨性地和記者聊著天。 「我還真想為川劇再寫一個劇本!」去年12月22日上午,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魏明倫的創作熱情引得在場嘉賓會心一笑。 啟動儀式上,四川省文旅廳領導、四川藝術專家、川劇梅花獎得主、川劇地方院團代表匯聚一堂。
  • 與川劇「分手」後再「相愛」 80後男演員摘重慶舞臺藝術之星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12月16日20時30分訊(記者 黃軍 陳俊帆) 說到川劇,你想到的第一個明星肯定是沈鐵梅。如今,重慶川劇界正升起一顆新星,他就是30歲的重慶市川劇院演員張嚴威。記者從今(16)日召開的2014年重慶市舞臺藝術之星見面會上了解到,張嚴威16歲開始接觸川劇,這些年與川劇有著一段糾葛的「愛情」故事。5年前,他曾與川劇「分手」。再度「相愛」後,他成功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