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掀開喜劇的外衣,關於愛情、親情和友情的深思

2020-12-27 燕子育兒冊

如今人們總是在感慨,很少有電影能夠真正直擊自己的心靈,確實在商業市場面前,一切似乎都是以利益為標準,浮塵之中有多少人能夠用心去創作,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心去感受呢?

直到遇到了《半個喜劇》,因為是《驢得水》的原班人馬,所以在上映之初就得到了很多人關注。影片中沒有一個流量明星,但卻用最樸實真誠的表演,揭露了社會的殘酷,詮釋了社會普通人的價值觀碰撞。

"這個世界,憑理智來領會是個喜劇,憑情感來領會是個悲劇。"

不得不說《半個喜劇》從片子上來看就已經成功了一半,畢竟我們的人生不可能永遠都是悲劇,自然也不可能永遠都是喜劇,很多時候悲喜都是相交的,悲劇中有喜劇中有悲,這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孫同與鄭多多是大學同學,兩人相處的就像是哥們兒一樣,但他們的家境卻千差萬別。孫同出身貧困,父母離異,一直跟媽媽生活,鄭多多是妥妥的富二代,父親是企業副總,家境殷實。孫同希望通過大學改變命運,而鄭多多只是為了享受大學自由的時光。

他們同時愛上了一個叫做高露的女生,只是孫同把這份感情埋在心裡,他不敢表白,因為他有著深深的自卑。

自從認識鄭多多之後,他就一直成為了對方的小跟班,機緣巧合下鄭多多讓孫同住進了自己家,更是提出了幫助他解決住房和戶口,這樣巨大的誘惑讓孫同不得不放棄自我。

鄭多多對孫同的幫助一方面是因為他真的把對方當成朋友,另一方面在對方面前,能夠讓他有強烈的自豪感和優越感。

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孫同不僅不敢追求高露,更是替鄭多多打掩護,即便知道鄭多多有"出軌"行為,也一直偏袒著對方。

鄭多多"出軌"的對象叫做莫默,之所以孫同不願意揭穿,一方面當然是出於自己的私心,擔心因此影響了他和鄭多多的友情,從而會失去唾手可得的一切。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對高露仍有感情,他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讓高露受到傷害,他希望兩人能夠走進婚姻,因為在他看來嫁給鄭多多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這時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孫同和鄭多多之間有真摯的友情嗎?其實客觀上說,兩人的友情從一開始就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礎上,或者說是以交換為前提。

鄭多多雖然能夠幫助孫同解決他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在他的言語之中依然能夠感覺到對孫同出身的不屑,對他家境的同情。

至於孫同,他的目的性或許更直接,就是希望能夠憑藉鄭多多在北京站穩腳跟,安家落戶。所以到後來孫同和莫默相愛時,鄭多多的優越感受到了挑戰,雖然他的結婚對象是高露,但是也無法接受孫同和莫默在一起。

為了拆散兩人,他以拒絕幫助孫同辦理戶口為要挾孫同,而孫同情理之中的選擇了妥協。

這其實和孫同的母親也有著一定的關係,她知道兒子和鄭多多之間的關係,所以任何事情都以不能得罪鄭多多為前提,哪怕是委屈兒子,犧牲兒子。在她看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愛情算什麼?有了穩定的工作和北京戶口,還怕找不到女孩子嗎?

在孫同母親的規劃中,我們能夠看出她真的非常愛兒子,所做的一切至少在她看來都是為了孩子好。"你媽為了你,什麼都願意犧牲"。

這是她經常會對孫同說的一句話,看似對兒子滿滿的愛,可是卻也在無形之中給孫同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鎖。

影片的最後,孫同終於明白了什麼對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他沒有再被母親和鄭多多要挾,在婚禮的現場大膽的揭發了鄭多多的不齒行徑,阻止了鄭多多和高露的婚禮。

也正是因為這份勇敢,他重新贏得了莫默的愛情,成為了整個影片最大的贏家。

其實莫默同樣有著不俗的家境,中學時可以出國留學,因為家裡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畢業後她留在北京銀行工作,有著不菲的收入,現在的她有著一套自己的住房,算是媽媽送給她的一份禮物。

也許孫同和莫默的感情是純粹的,也許和莫默在一起才是他最正確的選擇。當然我們更願意相信孫同是忠於自己的內心,畢竟當真愛來臨的時候,為自己勇敢的活一次才能不枉人生。

相關焦點

  • 《半個喜劇》:荒誕的喜劇背後,是現實與自我碰撞的探討
    當一個人面對親情、友情與愛情碰撞時,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而當階級屬性慢慢撕開時,投射的現實卻又像是一場悲劇,戳心而又真實。在親情、友情與愛情相互碰撞時,孫同最終遵從了自我,選擇了愛情。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過程,但導演卻透過喜劇的展現形式,將這一過程在嬉笑怒罵間巧妙而又自然地表現出來。劉申、周露導演的作品總是別具風格,真誠落地、言之有物。《驢得水》如此,《半個喜劇》更是如此、富有深意。好的喜劇總是帶有悲劇式的內核,值得深究。
  • 一部非常現實的電影:《半個喜劇》
    由周申、劉露編劇兼導演任素汐、吳昱翰、劉迅、湯敏主演常遠、梁翹柏特別出演的愛情喜劇電影《半個喜劇》將於12月20日上映影片由高分喜劇影片講述了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過著各懷心思的人生:有人急著擺脫單身有人想在結婚前放蕩一番有人想在大城市站穩腳跟因為一次感情出軌三人扭成了一團
  • 《半個喜劇》:喜劇片引人深思,親情和愛情如何維繫
    好幾天沒出門了,最近不是在家吃了睡就是和電影電視劇度過。今天,又看了一部電影《半個喜劇》,挺引人深思的。在我看來,《半個喜劇》其實是更加年輕化的《驢得水》,依然在探討人的底線問題,也非常貼近現實生活。影片中很多語言幽默和辛辣譏諷都值得觀眾去細細品味,不是那種笑完就完事的純爆米花電影。而是現實生活本身。人應該怎樣活著?這是影片真正想探討的主題。是逆來順受,靠謊言生存,還是做真正的自己,不向任何事和人妥協?三位主角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從親情角度來思考,《半個喜劇》是部愛情喜劇片,電影中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國式父母」。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半個喜劇》,另外半個,是愛情啊!
    理想、愛情,在這個可以把人吞噬的城市裡,紛紛與他無關。他準備認命,靠著哥們的關係找份穩定的工作、混個大城市戶口,平平淡淡地過自己的小日子。好不容易遇上了讓他想要勇敢一次的愛情,還沒享受夠甜蜜,就遇上了接踵而來的反對,讓他不得不在愛情與事業、友情、親情這「三座大山"之間做出選擇!生活的壓力總是在我們開心的時候給我們一巴掌,把我們打醒。
  • 一半是喜劇,一半是生活。--評《半個喜劇》
    開心麻花出品的電影《半個喜劇》,由高分喜劇《驢得水》原班人馬歷經三年打造,影片由周申、劉露執導,講述了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他們的各種價值觀碰撞在一起後,當一個人需要平衡親情友情與愛情...他們慌亂的生活就像是半個喜劇。
  • 《半個喜劇》,另外半個,又是什麼呢?
    《半個喜劇》在《開心麻花》和《驢得水》團隊的雙重加持作用下,於2019年年底終於和大家見面。它依舊有著錯位的設計,但它沒有可以繼承遺產的二大爺,不存在男女互換身體,也不會穿越回到過去一切重來,它只是發生在我們都市生活的日常,然而它依舊精準的戳中觀眾的笑點,讓你在歡喜之餘引發深思。
  • 電影《半個喜劇》
    《半個喜劇》是由周申、劉露擔當編劇、導演,任素汐、吳昱翰、劉迅、湯敏、趙海燕主演的愛情喜劇片 。該片主要講述了三個年輕人莫默、孫同、鄭多多的三種完全不同的愛情觀 。       三個自由浪漫的年輕人,過著各懷心思的人生:有人急著擺脫單身,有人想在結婚前放蕩一番,有人想在 大城市站穩腳跟。因為一次情感出軌,三人扭結成了一團「嬉笑怒罵」的亂麻。
  • 《半個喜劇》有感
    看了一部叫《半個喜劇》的影片,說是半個喜劇,其實更多地是讓我感到心酸。如很多人一樣出生在小地方的孫同,面對母親以病相逼和「兄弟」以戶口和工作相威逼,在親情、友情和愛情面前,他也束手無策。也許,這就是階層差異吧,階層的差異,逆襲的欲望會壓垮脆弱的自尊,親情的企盼也會壓垮沉重的愛情。一個生天上,一個生水坑。寒門再難出貴子,如今的社會,確實階層相對固化,想要實現階層變遷,僅僅依靠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影片中的孫同其實還是挺幸運的,能夠結識鄭多多這樣的同學,這位同學還挺哥們,通過自己的父親,幫孫同解決工作和北京戶口。這是多少外地人夢寐以求的。
  • 《半個喜劇》:我們的時代喜劇
    月亮與六便士,理想與現實,麵包與愛情…他們的取捨、抉擇與對立是人類社會永恆的主題。幾對複雜的人物關係,對準了當代年輕人的困惑的主題:有的人年近三十,面臨著日復一日的催婚;有的人急於在城市裡站穩腳跟;有的人想繼續放蕩地生活……以孫同為中心的人物角色之間交纏成了一張密不透氣的網,這張網中有當下每一個年輕人的影子。他們的人生意外地聯繫在了一起,三個人扭結成了一團「嬉笑怒罵」的亂麻。
  • 《半個喜劇》| 荒誕外衣、悲情內核,勘破理想主義者的現實困境
    看了電影《半個喜劇》,這是第一次看任素汐的作品,錯過了她許多,仍不覺在本片中對她圈粉。她的表演鬆弛、自然、真誠、具有爆發力 ,不愧是公認的「小劇場女王」 。如片名《半個喜劇》所言,整個故事始於一場鬧劇,謊言、背叛、糾結、分離充斥其中,一半喜劇、一半悲劇,可以說是理想主義者在現實社會中磕磕絆絆的成長史。理想主義者心中有個怎樣的世界,大概每個人都無法詳盡描述。
  • 電影《半個喜劇》三種不同的價值觀
    1.莫默非常喜歡任素汐,包括之前的演繹幾個角色都給我印象深刻,更多的可能是她耿直真誠的性格, 具有穿透力的情緒和情感張力,電影裡的爆破力總是突擊人心,震撼十足,小小眼色裝滿淚花深深印在觀眾的心裡《半個喜劇》中的她飾演的是一個 ,性格直率真誠,自我形容是城市裡的"白鴿警探",不相信社會的潛規則,明白對錯就事論事,生活裡尊崇獨立自由,這可能正是電影裡面推崇的一種都市現代女性該有的品質,認真生活、獨立去愛,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女孩們並不是以結婚為人生目標,有自己的理想。
  • 電影《半個喜劇》:只講一個故事,只說「半個喜劇」
    事實上,我們人人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焦慮,對尚未發生的事情的擔憂和害怕,這樣的心理或多或少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態度和思維方式。《半個喜劇》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的差距。這喜劇的外殼之下藏著悲涼的故事,電影中主角們的矛盾、衝突戲劇化的將現代年輕人的迷茫和差距直白地擺上了桌面,不留一絲餘地的撕扯著現代人的傷口,生活沒有兩全其美,也沒有happyending,只有「半個喜劇」。
  • 《半個喜劇》:愛情和麵包,與其說是選擇題,不如說是人性考驗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宅在家裡我看了《半個喜劇》,一部挺有意思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幾個身份不同,愛情觀不同,價值觀不同的年輕男女之間的故事。有笑有淚,正如電影的名字一樣,人生在世,一半喜劇,充滿希望,一半生活,狼狽不堪。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愛情,一半現實,一半生活
    今天下午終於有空把《半個喜劇》看完了,其實看這部劇是因為任素汐,但是當真正看進去的時候,就不單單是迷戀任素汐了,更多了一份對這部劇的感受。這部劇的名字叫半個喜劇,我看的時候卻沒有能開懷大笑,這或許也是「半個」喜劇的精妙之處吧,「一半喜劇,一半愛情,一半現實,一半生活。」
  • 「影評」|無法圓滿的結局才是人生:《半個喜劇》
    《半個喜劇》,還有一半是什麼?《半個喜劇》從題材上說,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正劇;從內容上講,一半是理想,一半是現實。從結局上談,一半圓滿,一半是遺憾。一面是愛情和夢想,一面是現實與體面,結局沒有圓滿,你將如何選擇?戲劇無法脫離現實而存在,卻高於現實。好萊塢稱之為「夢工廠」,正是因為電影為我們編織的夢境令人嚮往沉迷。《半個喜劇》則是在現實背景下,上演著悲喜參半的故事,而結局主角的選擇卻正是我們內心嚮往又缺乏的勇氣。
  • 《半個喜劇》:生活一半是喜劇,一半是深刻的現實
    時隔三年,《驢得水》主創團隊,導演周申、劉露,主演任素汐,又為大家奉上了一部良心力作——《半個喜劇》。不同於《驢得水》中民國時代的背景,《半個喜劇》聚焦當代青年在社會中的人生百態,探討外地青年紮根大城市的艱辛,愛情和現實的衝突,欲望和人格的糾葛,更能引起觀眾的思索和共鳴。
  • 說個笑話你可別哭,《半個喜劇》告訴你,為什麼人生複雜
    今天要提到的這部電影,非常貼近生活,很現實又很溫情,很好看,推薦給大家這部影片,叫做《半個喜劇》,同樣由任素汐作為主演,她的表現可謂是非常的精彩了。一起來看看這部影片究竟如何吧。如果不是我,也沒有這半個喜劇這部影片的導演是《驢得水》的導演,周申和劉露。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鬧劇
    在《李茶的姑媽》口碑遇冷之後,開心麻花推出的這部由任素汐等人主演的《半個喜劇》,雖然在口碑上有所回升,但是同前幾部爆款相比,《半個喜劇》的受眾依舊有限,院線排片率也少之又少。由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驢得水》原班人馬打造出來的《半個喜劇》,在海報宣傳的風格上也延續了《驢得水》海報中的語言特徵,無論是「講個笑話,你可別哭」還是「看個笑話,別嫌事大」都一語中的的揭示了黑色幽默故事的悲劇性本質內涵。
  • 半個喜劇,半個愛情,半個小品,整個輕鬆
    看到影片取名「半個喜劇」,我本來擔心會不會又像《驢得水》那樣設置成前面大喜、後面大悲的悲喜劇,整得過於嚴肅深刻。 還好看完後知道,這次主創們把另一半留給了愛情,讓影片雖然也有些許諷刺和深刻的地方,整個故事卻是在一種較為輕鬆愉悅的氛圍裡進行到底的。 不是說我不喜歡《驢得水》,只是當時看完以後,我感覺挺不舒服的。
  • 《半個喜劇》:多一半的高級感
    相比開心麻花以往的電影,《半個喜劇》對鏡頭語言的雕琢顯得尤為認真和用心。不再單純地依靠蒼白的語言,而以視覺文本的暗語補充語言文本的空白,甚至增加語言文本的層次。最有意思的就是莫默和孫同逛眼鏡店時,鏡子映照形成的身體錯位,他的下半身是她,她的下半身是他,通過鏡子映射出兩人的性格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