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門診常常會見到有些患者來就診,述周身瘙癢、皮膚乾燥,有些患者還可見到皮膚有細小脫屑,但進行皮膚科檢查後未見皮疹。患者述因為感覺瘙癢,以為洗澡後會好一些,結果是越洗越癢。為啥洗澡後瘙癢會更加嚴重呢?
文登區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專家介紹,在氣溫降低的時候,人體為了保證散熱的減少,就關閉了部分的毛細血管床,所以皮膚的血流量就減少了,汗液、皮脂的分泌也隨之減少,皮膚溼度下降,主要表現就是皮膚乾燥,容易出現皮膚瘙癢。特別是老年人,由於代謝水平下降,皮膚萎縮,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瘙癢症。
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衛生觀念提高,洗澡成為許多人每天必做的功課,有些人每天甚至要洗2至3次。冬天本來分泌就很少的皮脂被洗掉後,皮膚愈發乾燥,就更容易出現瘙癢。
冬天皮膚瘙癢怎麼辦?明白了冬季瘙癢的發生機理,就可以從容應對了。首先要改善皮膚的乾燥程度,洗澡不用一天一次,建議每周洗澡1至2次即可。在洗澡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雖然燙洗後,患者當時感覺很舒服,但皮脂減少後,瘙癢就很容易發生了。少搓澡,搓澡不但會使皮脂減少,嚴重時還能破壞角質層,使皮膚的保溼功能進一步降低,加重了瘙癢的發生。況且,角質層的破壞,實際上是損傷了皮膚的屏障功能,反而更容易導致皮膚遭受細菌等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且,搓出來的「泥」,實質上是汗液、皮脂、新陳代謝而脫落的細胞,並不是真正的泥。
洗澡後要儘量少用鹼性潔膚品,浴後要保溼,肥皂、香皂雖然能起到清潔作用,但是使用過於頻繁,不但會降低皮膚的溼度,也容易刺激、傷害皮膚。浴後使用保溼產品,促進皮膚屏障功能的恢復,最好使用醫用保溼霜。
如果皮膚乾燥瘙癢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到醫院在皮膚科醫生的指導下用藥,經醫生明確診斷後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一定不要擅自長時間使用激素軟膏,以免帶來不良反應。
張運華
【來源:威海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