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某大臺做電視劇業務,《雍正王朝》當年有多火,透露一個細節

2020-11-18 澎湃新聞

我曾在某大臺做電視劇業務,《雍正王朝》當年有多火,透露一個細節

2020-09-27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文/聖手書生

觀網讀者

我本人自1994年起在某大臺做電視劇業務,後來開辦了《影視同期聲》、《影視俱樂部》這樣的欄目,也都是圍著影視劇圈子轉的。

所以可以補充幾句。

電視劇買賣這塊,不懂,因為是做體制內的。

但好不好播,懂點,這跟賣得好不好是兩碼事。

電視劇質量如何,通俗點說,也就是好不好看。這是個直通人性,極其體現個人能力的東西,「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車頭是誰?幾種可能,責任編輯(十五年以前的央視)、製片人、導演。但沒有男女主角,他們是被動的。

比如,老責編們……

《雍正王朝》還記得吧?《雍正王朝》當年火到什麼程度,透露個你們不知道的。一播完,就臨近春節了, 中央地方軍隊各種大領導,只要是認識楊臺長的,都跟他要這部帶子,而且沒有要一部的,張嘴就是幾十部。但是,當時只生產錄像帶,還沒普及光碟。帶子的生產比壓碟麻煩多了,廣東一帶的工廠當年春節都沒歇工,那也供不應求。

年紀過40歲的人還記得《牽手》嗎?吳若甫、蔣雯麗、餘飛鴻、何潔主演的骨灰級偶像劇。

這兩部劇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責任編輯叫吳兆龍,武大中文畢業的,已經退了有十幾年了。

兆龍最有興趣的事就是編故事,所以,這兩部劇都是在有一個小說或原作劇本但還很有改編餘地的情況下,主創(責編、製片人)坐在一起編故事,然後由他決定這段用不用,可以爭吵,但一旦定了就定稿。《牽手》的導演參加了劇本的創作,因為那是她拿來的原作,他本人也是製片人。而《雍正》寫劇本時就沒有導演胡玫,是羅浩(長沙電視臺領導,因為特殊原因在北京的時間較多)、帶著當時還很青澀的劉和平、劉文武等人和吳兆龍在北京理工大學招待所呆了幾個月熬出來的。

後來,和平和文武都各有成就,網上一查就有,不過,你絕對查不出這之前他們做過什麼與電視劇相關的事。

聽說兆龍回老家去了,已經多年沒聯繫。不過另一個人,我還有他的微信,這個人叫餘勝利。名字不熟嗎?看過《大宅門》、《天下糧倉》、《李小龍》吧?前兩部是責編,後一部是製片人。前些年給他看我的一部小說,結果他在網絡上給我畫了線,寫了評語,「此處不錯」、「此處我喜歡」。他抓劇本時也是這樣,有時給一集戲寫的評語比單集劇本字數都多。

這就面臨一個問題,萬一創作失敗了算誰的?算央視的。不是沒失敗過,但成功的不是也很讓你們懷念嗎。

現在這個部門已經沒有坐在一起搞創作的功能了,當時說去掉這個功能是因為「不能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我曾理解它是高級訂製。現在不說都忘了這回事了。

那時的部門領導也是專注在這上頭,當時萬科,對,就是王石的萬科曾經有過一個影視公司,製片人決定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大概是錢的問題,他們只是小打小鬧,在北京找點留學生,不知找誰寫了個本子就上了,結果拍了一段覺得真不像個東西,就找來了。部門領導找責編看了拍完的部分,說太差,就不打算收購了。但到了第二天,他就改了主意,我記得他說的一句話:「這本書是多少人心中的紅色聖經,值得幹。」

出了個打包價,把這個戲就接手了,但製片人沒換,還是萬科老鄭,畢竟點子是人家想起來的。找了六個編劇,也包括著名的梁曉聲寫初稿,又請了個毛子知名作家改最後一稿,請了電影學院的韓做導演,全組拉到了保爾的老家烏克蘭基輔拍了四個月。演員本地化,那時,基輔所有演藝單位,從國家劇院到小劇場,所有的人都因為上過《鋼鐵》的劇組混熟了。後來把他們請到北京做了一期節目,我本人親自做主持人採訪他們,「保爾」說他為了拍這個角色,專門看了蘇聯拍的兩版電影,他問我看過沒,我說看過五版。他大為驚訝,不知道曾拍過這麼多遍。

「冬妮亞」說最難的是臺詞。

她們在劇中說俄語,可是這個劇最後是配中文的,表達同一個意思,兩種語言音節長度都不一樣,我們的要求是讓他們說到中文所表達的長度時就停下,算是這句說完了;相反,俄語短的話,那就說完了也接著動嘴。同時,表情動作也要跟中文句子的長度一樣,表演時永遠都是音畫不同步,讓她們非常費勁。

多麼值得懷念的費勁。

好消息是,後來「保爾」和「冬妮亞」結婚了,拍戲前他們不認識。

所以,全靠車頭帶。

現在、其他單位的電視劇責編是幹什麼的,不了解,也許同名不同責。

原標題:《我曾在某大臺做電視劇業務,《雍正王朝》當年有多火,透露一個細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經典影視劇《雍正王朝》的那些幕後故事
    電視劇《雍正王朝》於1998年製作完成,在1999年1月3日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獲當年長篇電視劇飛天獎一等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部經典的影視劇的臺前幕後。正式開拍1997年十月,《雍正王朝》正式開拍,唐國強老師曾說,這是他做演員以來最難詮釋的角色,為了演好雍正的冷酷無情,他每天在劇組都是板著一張臉,為了達到雍正晚年。身體消瘦的狀態,唐國強便節食,讓自己身體消瘦。
  • 解析《雍正王朝》的一點體會
    對於《雍正王朝》的解析,是最近兩年,我寫的最多類別的文章。記得當年念初中,這個電視劇播出的時候,就對電視劇的一些情景記憶深刻。近些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觀眾把其中的一些片段發布到各式各樣的app中,供大家反覆觀看。
  • 歷史劇《雍正王朝》為何被稱為神劇?這10個細節太經典
    時曾說過,如果大家討論的人比較多,參考性比較大,以後或許我們能製作一期正式的國產歷史劇榜單。在此之前,風月君決定針對這些經典的國產歷史劇,以條友們的投票為主要參考,選取合適的歷史劇進行細讀,撰寫【推薦經典】系列文章。那麼今天,在繼《漢武大帝》之後,咱們一起來聊聊《雍正王朝》吧!!!
  • 《雍正王朝》成了年輕人迷戀的成長聖經
    圖片來源:《胡玫與〈雍正王朝〉》這波熱潮當時有多火呢?從幾個細節可以看出來:一、《雍正王朝》為央視賺了1億廣告費。當時賀蘭縣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為2509.88元,而一臺29英寸的長虹彩色電視機的市場價在2100元左右;這一消費細節,足以見得人民群眾為了看這部大劇,有多肯下本。
  •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在軍中的威望為何如此之高?《雍正王朝》中,十三爺最終的地位有多高?
  • 《雍正王朝》憑什麼被稱為歷史劇神作?
    以致於我完全不理解給一星的人是何種心態。98年的時候,我還是個翅膀不太硬的雛鳥,不到20歲,正是愛做夢的年齡。那一年出了一部爆火的劇——《還珠格格》,那絕對是現象級的火爆。電視上播放不說,影碟店也跟著生意大好。我曾經也是守在影碟店等著別人還影碟的其中一員。那部劇我爸媽居然也喜歡看,重播都不落下。
  • 雍正王朝是有靈魂的電視劇,整個劇情可謂環環相扣,而且扣人心弦
    如果說讓你寫出幾個自己比較喜歡的,而且百看不厭的歷史正劇,想必很多人都把雍正王朝排在了第一位。對於雍正王朝,我對雍正王朝電視劇已經看了不下於100遍了,原著我也看了,總體評價一下雍正王朝,它的劇情非常緊湊,更為難的可貴的是,演員們的演技都非常的炸裂,哪怕是一個小侍衛,甚至連李衛在江蘇時的跟班,都展現了很高的演技,更不用說像康熙雍正身邊的圖裡琛這樣的精明人物了,放在其他電視劇中,這樣的小人物都是排不上號的。
  • 為什麼《康熙王朝》很火,可《雍正王朝》的口碑更好?
    提到二月河的作品,一定少不了早早就被搬上螢屏,並火了20年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為什麼《康熙王朝》看似很火,可《雍正王朝》的口碑更好?那麼《雍正王朝》呢?看完這部劇你會發現,相比康熙,雍正則要真實的多。
  • 《雍正王朝》幕後故事:張豐毅後悔錯過雍正,3位一級演員去世
    每一個角色恰如其分的完美詮釋,讓這部《雍正王朝》經久不衰。如今21年過去了,這部劇又有哪些精彩的幕後故事呢?1、導演之選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當年曾被評論家盛讚:「它是當代及至近代以來歷史小說創作的最為重大收穫」。
  • 《雍正王朝》幕後故事:張豐毅後悔錯過雍正,3位一級演員去世
    ,每一個角色恰如其分的完美詮釋,讓這部《雍正王朝》經久不衰。如今21年過去了,這部劇又有哪些精彩的幕後故事呢? 1、導演之選 二月河的小說《雍正皇帝》當年曾被評論家盛讚:「它是當代及至近代以來歷史小說創作的最為重大收穫」。小說火了之後,一些製片人買下小說版權,開始尋找導演拍攝,據說一開始找的是張藝謀、陳凱歌、林兆華這樣的大腕導演,最後他們都因為各種原因錯過,最終由胡玫擔任。
  • 為什麼《雍正王朝》的觀眾緣,不如《康熙王朝》?
    而雍正是工作狂,在位13年,58歲就過勞死,雖算得上明君,但過於無趣,拍出電視劇差點意思。而《雍正王朝》要枯燥得多,番茄君記得跟隨我爸看這部劇,因為太過嚴肅》1999年登陸央視,巔峰收視達到過15%,但在2001年火成現象級的《康熙王朝》面前還真是個弟弟。
  • 雍正王朝:看明白了江夏鎮,你就知道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這部電視劇在當年創造了很高的收視率,並且一攬當時多項大獎,即使歷經這麼多年的時間衝刷,同時期不知多少電視劇早已泯然眾人矣,但雍正王朝依舊是經久不衰。可以說縱覽古裝劇乃至國產劇,雍正王朝都屬難得一見的經典之作,可以說是國產劇的巔峰。那麼這部電視劇為什麼這般經典呢,這般經久不衰呢,到底有何亮點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 《雍正王朝》電視劇的成功,為何難以複製?
    而電視劇《雍正王朝》就是這樣的電視劇,從開播以來,一直到現在,可以說長盛不衰,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其成為難以超越的經典呢,我們來研究一下。一、編劇、導演對劇本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編劇導演對劇本的處理上可以說是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無論是服飾,還是語言,或者是臺詞,哪怕是一個小動作,都是力求完美,這樣的電視劇在精力財力物力上的投入簡直是登峰造極,與現在粗製濫造的電視劇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 《雍正王朝》的粉絲,為什麼有貶低《康熙王朝》的愛好
    看過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的小夥伴,往往都有一個愛好,那就是喜歡用這兩部電視劇做對比,一個勁兒的否定康熙王朝。關於清朝的宮廷劇,到現在也就雍正王朝和康熙王朝這兩部電視劇算是正劇了,小時候看的還珠格格,五阿哥的那身衣服是不是買了皮膚呀?誰給你的膽子敢穿這樣的衣服?甄嬛傳裡的雍正天天都和妃子泡在一起,這可能嗎?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時,嶽鍾琪為什麼劃破自己的臉?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0年之久,歷經市場多年考驗,並沒有泯然眾人矣,反而是經久不衰。它為什麼可以做到20年而不被觀眾遺忘呢,有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細節打磨的可謂是爐火純青,使人不只是很有年代代入感,細細琢磨下,更是發現背後大有深意。所謂細節之處的經典,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是對於人物細節上把握得登峰造極,並非是一會有一會沒有的。
  • 《雍正王朝》裡的皇帝真是苦不堪言
    /《雍正王朝》「我本來對雍正皇帝就有偏愛這種成分,而劉和平(《雍正王朝》編劇)比我走得還遠,他把偏愛變成了溺愛。有了這樣一個溺愛,就不公道了。」這是《雍正皇帝》的原著作者、作家二月河對電視劇《雍正王朝》的一段評價。顯然,二月河對於編劇劉和平大刀闊斧的改編,持保留意見。
  • 《雍正皇帝》和《雍正王朝》裡,與歷史相衝突的一個謎團
    國產良心劇《雍正王朝》,自打播出後好評如潮。但是卻又有解釋不清的BUG。筆者曾寫過一篇文章《優秀歷史劇<雍正王朝>也有雷人的劇情,存在個謎一般的無頭公案》,講述的是《雍正王朝》裡邊的廢太子胤礽為什麼要毒殺自己的情婦鄭春華。但其實《雍正王朝》裡還有BUG,而且是一個更大的BUG,堪稱全劇第一謎團,與這個謎團相比,廢太子毒殺自己的女人的事小的不能再小了!
  • 《雍正王朝》的這三處細節,戳中清朝殘酷真相
    典型下面這幾段,《雍正王朝》劇中看似不起眼的情節,卻都是以簡短的劇情,精準戳中背後清王朝殘酷的興衰真相。其中的反思回味,確實勝過多少歷史論文。細節一:孫嘉誠撕八爺《雍正王朝》裡的權鬥,別管正角奸角,大多都走背後捅刀的套路。但戶部六品主事孫嘉誠,卻是不按套路出牌。
  • 《雍正王朝》喬引娣與雍正究竟是什麼關係?學者:原著關係太錯亂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成功,主要是因為這部電視劇極大還原了歷史現實,揭露了官場之險惡,很多網友提到這部歷史電視劇都連連稱讚,認為這部電視劇實在是一部現實職場和官場的歷史教科書
  • 《康熙王朝》電視劇為何比《雍正王朝》的評分更高一些呢?
    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皆是以二月河老師小說改編而拍成的,可以說是有淵源的,可以說是同門師兄弟,那麼為何康熙王朝比雍正王朝評分要高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以最簡單直白的語言來對比兩部經典電視劇,康熙王朝屬於是主角光環濃烈的電視劇,主角康熙就像小說中的主角一般升級打怪,最後光芒萬丈。而雍正王朝電視劇整體比較壓抑,屬於是腹黑電視劇,裡面交織著各種權謀之術,將說話這門藝術發揮的是淋漓盡致,可謂是寓意深刻。說白了,就是康熙王朝適合年輕人觀看,因為升級打怪式的劇情,使人看的比較爽快,使人看的是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