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才把引力波搬上了FB封面,又速度撤了下去..

2021-02-16 英國留學中心


劍橋大學bigger很高大家都知道,對它的傲嬌大家也都是久仰的了~但它今天可是毫不矜持地第一時間直接把引力波弄成了自己Facebook的封面。。這跟熱點速度我給一百分!恩小編絕對不是要黑大劍橋,其實這也側面說明了這次LIGO探測到了雙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在學術研究界中正是於平地處起驚雷。


但是,但你聽到引力波這個詞時,當你見到朋友圈的人們津津樂道這個話題時,你真的不會下意識地去撓撓自己的頭嗎?你想問出口的恐怕一定有兩個問題:1.引力波到底是神馬?2.What is the big deal? 發現它對於人類來說有那麼重要嗎?


關於第一個問題你一定已經被科普過了,作為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未被驗證的最後一塊拼圖,它的存在是愛因斯坦在大約一百年做出的預測,雖然愛因斯坦本人以為,引力波永遠都不可能被人類探測到,這將永遠是一個猜測,一個謎。所以這一次,愛因斯坦是既對了,又錯了。


其實引力波的理論並不高深莫測:有質量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時空(四維的結構)發生扭曲,物體的質量越大,時空就扭曲得越厲害。而且這種扭曲會影響到時空裡的其他有質量物體。根據一些外媒網站的科普,地球和太陽、月亮、其他星體之間因為天體運行而產生的引力波,威力甚至可以引起地球上發生小型的地震。


關於它即將在人類社會中起到的作用:現在已經有很多人坐不住在到處問「引力波概念股有哪些」了~可見關於它在應用方面的價值,人們還是有信心的。


在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引力波曾經是人類和三體人之間的一種通信工具,引力波廣播後三體人就跑了。宇宙裡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是不是我們也有可能未來通過引力波去實現星際的通訊?

 

好吧,先不提星際通信,我們還聽說有很多「計劃」會被這一科研成果所推動,但恐怕在我們的日常現實生活中,如何人工去引導製造引力波,讓它發揮特定的效用,短時間內也還不在科學家們能做到的範疇之內。

 

那麼為什麼我們還在說,它很重要呢?

 

原始的引力波,也就是第一波宇宙間的震蕩所產生的引力波,就發生在當初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間。

 

它是big bang theory正確性的確鑿證據,它會改變我們看待時空、尤其是觀察空間的方式。

 

如果它幫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們掃清了過往不確定的迷霧,成為基礎理論方面的突破,從此從正確的方向入手去了解宇宙的基本規律,進而建立起更準確更全方位的理論模型,得出theory of everything,那對於全人類更加是大功一件。

 

科研成果對於現實的重大意義,往往是你一時半會兒還看不太出來的~

 

當然,在最後,小編樂於保持一點將信將疑的精神,2014年,磚家們曾經宣布過發現了原始引力波,結果到了15年初,這個發現又被推翻了,聲稱是磚家們弄錯了。。這一次,同樣的mistake應該不會再發生了吧?劍橋大學沒過一天就把FB封面又換回了普通的,他們是不是也從熱度中冷靜了下來呢?


Anyway,相信科學,期待未來!

本文由英國留學中心原創,內容參考自電報網、popsci.com等。

 

相關焦點

  • 引力波的前世今生
    而非球狀的塌縮則會輻射引力波,所以雙星系統會輻射引力波。由於引力波的強度為物體運動速度與光速之比的五次方(υ5 /c5 ),因而其強度極小,非常難探測,所以在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之後的幾十年間有關引力波的理論研究並不多。引力波是否存在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甚至愛因斯坦自己都懷疑引力波的存在。
  •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劍橋大學線上科研項目強勢來襲~
    上半年,由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推出的劍橋大學線上科研項目受歡迎程度相當火熱!體驗過的童鞋紛紛表示,吃著媽媽做的飯菜,擁著自己的小被窩,也可以與世界名校名師緊密互動,太嗨森了吧!現在,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新一期劍橋大學線上科研項目繼續強勢來襲!
  • 劍橋大學: 800年造就的精神地圖
    每年6月,會有很多參加完考試的學生從這座橋上跳入劍河遊泳。劍河中來來往往的都是乘船的遊客,右手邊可以看到國王學院,左手邊便是國王學院的「後花園」,經過克萊爾學院橋,左手邊的克萊爾學院花園幽靜迷人,然後是聖約翰學院的嘆息橋,到達耶穌綠地旁的水壩折返。由這道水壩再往前,才是劍橋大學各個學院的划船隊訓練的水域。
  • 「民科」與引力波引發的爭議
    借著「引力波」的東風,郭英森5年前參加《非你莫屬》的視頻被網友翻了出來。有人認為他所代表的「民科」無知無畏,因而大加抨擊;也有人為其鳴不平,認為主持人及嘉賓的表現過於刻薄。下崗工人談引力波被張紹剛質疑在參加天津衛視《非你莫屬》節目時,初中學歷的下崗工人郭英森曾提到過「引力波」一詞。
  • 明白了引力波到底是個什麼鬼,才知道天眼之父南仁東的偉大
    空間也一樣。比如太陽、地球、恆星、黑洞,放在時空中,都會引起周圍空間的扭曲凹陷。同樣道理,質量越大,凹陷越深。所以,理論上,吃胖點兒更有利於夫妻關係。 然而,沙發上的兩個人並沒有因為這個引力吸引到一起,因為這個引力太弱了,弱到了相對於摩擦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所以,兩個胖子也並沒有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但是空曠的宇宙中,並沒有什麼摩擦力,所以,他們只有一個辦法,克服掉不被直線吸引到一起,那就是旋轉。
  • 我國三大引力波探測項目,有望突破基礎科學,就是有點燒錢,這錢值得...
    雖然人類在100多年前就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於引力波到達地球附近的強度非常弱,所以一直未能被人類檢測到。直到2015年9月14日,才由美國LIGO(引力波探測器)首次測量到來自13億年光年之遙兩個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
  • 引力波後遺症
    「引力波」後遺症——題陳曉曉漆畫《回家》
  • 《紐約客》重磅長文:「發現引力波」最完整的內幕
    Vicky Kalogera,西北大學的物理與天文學教授,當時開了一天的會,直到晚餐時才聽到消息。「我老公請我把餐桌布置好,」她說,「可是我完全不理他,只顧著瀏覽一大堆古怪的電子郵件並自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Rainer Weiss,已經83歲高齡物理學家,是早在1972年LIGO項目的最初提出者,當時正在緬因州度假。他登陸到系統上,看到了信號,然後大叫道:「我的上帝啊!」
  • 引力波會最終證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錯了嗎?
    直到2015年,所有這些都是理論上的,只有間接測試可用於證實這一點。但是,最初由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合作利用,後來由室女座幹涉儀(VIRGO)加入,使我們能夠探測到引力波穿過地球時太空中的波紋。實際上,這些波以光速穿過地球,在垂直方向上交替地拉伸和壓縮空間,使我們能夠首次「看到」這些引力波。
  • 往屆回聲|引力波:呱呱墜地,未來無限
    在過往的兩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上,宇宙是科學家繞不開的話題。其中,引力波作為2016年才被公開驗證的預言,立馬斬獲了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澎湃新聞特此整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往屆參與者關於引力波的討論。它的意義絕不僅僅是完成了廣義相對論的百年拼圖,更是為人類探索宇宙開闢了全新工具。
  • 劍橋大學舉行傅曉田花園命名儀式
    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舉行「傅曉田花園」命名儀式現場當地時間6月10日,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舉行「傅曉田花園」命名儀式,以表彰其教育學專業畢業生、鳳凰衛視主持人傅曉田資助學院、回報教育。劍橋大學邱吉爾學院舉行「傅曉田花園」命名儀式現場傅曉田本人在微博中表示:「一定有人會問我,為什麼要捐贈學校?只想說,這是我從離開校園第一天起就一直想做的事,走過這些年,算是不忘初衷吧。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引力波之父:好奇心是創新的源泉
    2020年12月25日,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發布了《2020中國國際學校競爭力排行榜》《2020中國國際化學校品牌價值百強榜》《2020中國國際學校創新競爭力百強榜》並且共邀請了五位主旨演講嘉賓: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哈佛大學校級教授馬斯金教授;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國家督學陸雲泉;劍橋大學終身正教授
  • 林鄭月娥刪除劍橋大學名譽院士身份
    據香港「東網」等港媒8月15日報導,香港行政會議秘書處按特首林鄭月娥通知,刪除她在個人利益登記冊上,有關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身份的項目
  • 劍橋大學的解決方案來了
    近日,由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研發的人工智慧測評產品——劍橋領思(Linguaskill)在國內正式發布開放線上報名,並實現遠程監考,幫助考生足不出戶完成考試。劍橋領思提供快捷、準確、權威的英語水平測試方式,開啟全新的人工智慧遠程在線測評時代,助力考生求學和求職計劃起航。
  • 鄧亞萍:從26個英文字母到劍橋大學博士
    在隊裡,鄧亞萍訓練特別刻苦,她打球速度極快,並且有著不服輸的倔強和毫不畏懼的膽氣。終於在她10歲那年,她憑著 頑強拼搏的精神和勇氣,在全國少年桌球比賽中獲得團體和單打兩項冠軍, 順利進入河南省隊。後來,因為成績 突出,又被選入國家隊。
  • 「諾貝爾哥「郭英森引力波事件的感想
    最近,「引力波」得到了科學家的證實,這個新聞很快刷爆了朋友圈。
  • 兒子不同意進入劍橋讀大學,說到原因,我被逗樂了,也陷入思考
    三年前,我帶著兒子丁丁在英國劍橋上過一周的夏令營,深深喜歡上了那裡,於是,跟兒子說:「你將來到這裡上大學吧,這樣的話爸爸媽媽就有理由經常光顧劍橋了。」丁丁斷然拒絕,說:「我不太喜歡劍橋。」「為什麼?你每天在這裡玩得樂不思蜀。」「想進到校園裡參觀,很多學院都收費,我覺得他們不應該這樣。」
  • 用引力波探聽宇宙的起源,在世界屋脊傾聽宇宙的初啼
    一直到2016年初,位於美國的LIGO合作組宣布他們探測到了兩個黑洞併合產生的引力波,震動了全世界,因為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片拼圖終於被拼上了。LIGO是怎樣探測到引力波的?首先我們要搞清楚引力波到來的時候,我們的時空以及時空上的物質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大家請看這個動圖,當一束引力波穿過時空的時候,時空會怎樣改變。
  • 劍橋大學啟動湯顯祖作品翻譯工程
    劍橋大學啟動湯顯祖作品翻譯工程本報訊(記者 郭佳)2018湯顯祖國際戲劇交流月將於今年9月28日至10月底在江西省撫州市舉辦。這是繼2016年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紀念活動以來,撫州連續三年舉辦與湯顯祖有關的文化紀念活動。
  • 一文讀懂剛發現的13億光年外黑洞引力波,「時空如何扭曲」
    「我們成功檢測了引力波!」 美東時間2016年2月11日10點30分(北京時間23點30分),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執行主任大衛•瑞茲宣布。2016年恰好是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的一百周年,但是愛因斯坦當時預言引力波存在的同時,也預言了引力波是不可探測的。顯然,人類科技進步的速度在百年時間內也超出了愛因斯坦當年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