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在生活中的價值不言而喻。一個家庭的和睦,需要父母、兒女擁有穩定的情緒;一個人能團結同伴,也需要有穩定的情緒;甚至在教會中服侍,同樣需要穩定的情緒。當然情緒的作用不僅如此,聖經還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更是直接指出情緒與身體健康之間緊密的關係。
聖經曾形容說:「不輕易發怒,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可見一個人想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不容易。就像很多人在家庭爭吵之後都會後悔,但面對同樣時刻的時候自己還會被情緒支配。面對身邊越來越多的人都被抑鬱情緒、暴躁情緒所困擾,我們應當關注情緒問題,以找到合適方法調整自己。
不得不承認,情緒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共同特質,一個健全的人必然會有情緒的變化。耶穌道成肉身的時候也擁有情緒變化,就像聖經中記載他為拉薩路而哭泣、看見聖殿中變為買賣的地方而憤怒、為小孩子來到面前而喜悅......但與我們不同的是,耶穌的情緒乃是受著義的牽引。例如為:哭泣時因為愛、憤怒是因為公義、喜悅是因為憐憫....耶穌的情緒不是以自我的感受為中心,乃是受真理支配。
就像當耶穌和門徒路過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時,村莊的人不接待耶穌,門徒就對耶穌說:「主啊,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做的嗎?」耶穌卻責備門徒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並不知道」。
因為撒瑪利亞的這個村莊不接待自己,耶穌滿有動怒氣的條件,但是他依然以憐憫為念,這就是歸入到真理中生活。曾經有人說:「聖經中沒有記載一處耶穌為自己施行的神跡,他的所行的神跡都是為了別人的好處。」同樣,耶穌在對待他人的時候,也沒有一處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
無論是自己被同鄉人厭棄的時候,還是被文士、祭司、法利賽人找把柄的時候,甚至是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依然沒有從肉體而來的情緒,乃是在憐憫中禱告天父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做的,他們不知道。」
換位思考,如果我們與耶穌是相同的情景,或許情緒早已經不知道會崩潰到什麼程度了。
這也就是我們需要在世界上不斷學習的功課之一,像耶穌一樣擁有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達到榮神益人的目標。如果我們沒擁有聖靈所賜的九種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那我們一定會被:自私、愁苦、爭競、貪婪、欲望、苦毒、謊言、強暴等等這些從仇敵來的負面情緒所困擾。
始祖的墮落不僅僅是從伊甸園出來而已,更是從意志、情感、道德的全面墮落,這也就是一個人出生就有罪的原因,因為人裡面毫無良善。人起初的時候是以神為樂,所有的情緒都是在真理中,以上帝一切的安排為好,所以人與自然、人與萬物都是好的。而從人墮落之後,人會為自己尋找娛樂、為自己建立偶像、為自己建立許多情緒上的寄託,但是這些寄託往往都會隨著時間和空間而改變,所以人就會出現失望,情緒也就無法得到滿足。
想要情緒得到根本舒緩的方法,就是我們先親近神。親近神的方式很傳統,就是禱告、讀經、唱詩、默想、敬拜神,但是當我們在這過程中通過認罪、悔改、聽神的話,與神恢復親密的關係之後,我們自然情緒上就會得到從神而來的滿足。今天人之所以情緒不穩定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沒有天天活在神的面前,只是將晨更、晚禱當做了一種形式,當一個人常將神擺在自己面前的時候,那麼周圍的一切事情都不會影響到他的情緒,因為他知道,神在我們身邊。
當我們親近神之後,我們就要學習走十字架道路,在十字架中我們的情緒被造就。這也就是為什麼經歷過十字架道路的人情緒都是和平、溫柔的狀態,而沒有經歷十字架造就的人,生命呢卻常是毛躁的原因。就像聖靈的九種果子,如此美好的品格獲得的方式,就是需要在聖靈的引導中走進十字架的功課中。
然而矛盾確實存在,很多人只想要聖靈所賜的九種果實,卻不想經歷造就的過程,所以我們可以看見很多人,跟隨主很久了,但是生命、性情、信心卻毫無增長,這也就使他一直受情緒的控制。
唯有在聖靈帶領中,我們經過十字架的熬練,在基督面前完全的奉獻自己,我們才會不受情緒影響。
有些人問我說:「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克制自己的情緒呢?」有些人總結了「手環法」、「深呼吸法」、「數數法」、「面部表情法」等等不同的方式,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這個人要歸到基督的裡面,外在的約束或許會對我們有制約,但是唯有裡面的改變,才會讓我們脫離所有的轄制。
神賜給我們的乃是一個全新的生命,這生命不僅會讓我們獲得永生,而且這生命還會讓我們生活在永恆中,既然如此,這新生命也必然有對抗舊造肉體的力量,所以我們應該為自己的情緒禱告,在聖靈的引導中生活,這才是我們控制情緒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