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草龍,草本植物,卻又為亞灌木狀,高0.3-1m,就像草中之龍,加之全株有柔毛,得名毛草龍。
為柳葉菜科丁香蓼屬植物水丁香的全草。
水丁香,又叫水裡金釵,鎖匙筒、水仙桃、針筒草、水秧草等。
水裡金釵水仙桃水秧草之名,和其生長於山坡溝邊、路旁、田邊、荒地、潮溼草地有關。針筒草之名,則和其直立的莖上部中空且纖細有關。莖幼時綠色,老時變紅色。
此外,水丁香的葉互生,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幾乎無柄。花單生於葉腋,蒴果圓柱形,綠色或淡紫色。種子多,近半球形。花期7-10月。
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及臺灣等地。
夏、秋季採收地上部分,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苦寒、微辛。寒能清熱解毒,苦能利溼,微辛能行氣消腫,故而毛草龍在治療感冒發熱,小兒疳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高血壓,水腫,溼熱瀉痢,淋痛,白濁,帶下,乳癰,疔瘡腫毒,痔瘡,燙火傷等方面療效頗加。
選方:
1、治感冒發熱:水秧草、野甘草各30g。水煎服。(《玉溪中草藥》)
野甘草不是甘草野生。甘草是豆科植物,野甘草是玄參科植物,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2、治喉痛,喉蛾:水丁香葉,加鹽擂碎做成丸劑,含口內。(《臺灣植物藥材志》)
3、治咽喉腫痛:水秧草15-30g,紅根白毛倒提壺15g。水煎服。(《玉溪中草藥》)
紅根白毛倒提壺清熱瀉火,解毒消腫。
4、治目翳:水丁香,煎水洗。(《湖南藥物志》)
5、治高血壓:水丁香葉110-150g。燉冰糖服。(《臺灣植物藥材志》)
6、治水腫:鮮水丁香全草60g。煎水服。(《西昌中草藥》)
7、治腎臟炎:水丁香葉煎冰糖服。或以葉研成末,以末4g調雞蛋,苦茶油炒鴨蛋服。(《臺灣植物藥材志》)
8、治痔瘡:毛草龍,鬼針草,漆樹根各30g,豬大腸酌量。燉服。(《福建藥物志》)
痔瘡通常和溼熱重相關。毛草龍清熱利溼,解毒消腫。鬼針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漆樹根活血散瘀止痛。三味共同清熱利溼,活血散淤止痛。
9、治淋病:鮮水丁香二兩,加水二碗,煎成九分,泡糖或蜂蜜,內服。(《泉州本草》)
10、治婦女白帶,頭暈,肢軟足酸:鮮水丁香一兩半,白雞冠花一兩。加水二碗半,煎成-碗,去渣取汁,和豬小肚燉服,連服三次。忌酸辣食物。(《泉州本草》)
白雞冠花涼血止血,收斂止帶。
11、治癰疽腫毒:鮮水丁香,洗淨,合酸飯及鹽少許,共搗爛敷患處。(《泉州本草》)
12、治外傷出血,蛇蟲咬傷:水丁香葉搗爛敷患處。(《湖南藥物志》)
以上就是毛草龍藥用選方,在南方地區的稻田邊,這種草特別多,你見過嗎?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