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大護法》|《妙先生》讓您失望了嗎

2020-08-28 新聞風暴

妙先生海報

妙先生》已在7月31日網絡上線,影片改編自不思凡 (《大護法》)的同名原創短片,由李凌霄執導,彩條屋影業(《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品,講述一場關於「善惡抉擇」的人性考驗。

與優秀前作電影的深度捆綁在帶來高關注度的同時也具備一定的高風險,即會大幅度提升觀眾的觀影期待,當《妙先生》在前期宣發時大量借用《大護法》的口碑與熱度進行炒作時,就勢必會面臨實際體驗與影迷預期可能不符的風險,這就會引發對電影評價的明顯滑坡。

要特別指出的是《妙先生》的導演並非赫赫有名的不平凡,而是李凌霄。該片也並非《大護法》的續集,只是風格較為相似,都以不平凡的世界觀作為基礎。

或許片方也在2019年12月31日那天放映之後觀察到了影迷普遍的失望,從而做出了公映變點映最後索性撤檔的決定。

這裡順便引入一個概念,即【觀影閾值】,我們每個人都以過去大量的觀影體驗為基礎,會在大腦中自動生成一個判斷電影好壞的臨界值,就是觀影閾值。當未來看到一部新的電影後,我們就會根據實際觀看效果來判斷這部電影,倘若在臨界值之上,那麼我們傾向於好評,倘若在之下,則傾向於差評,而這個觀影閾值也會隨著我們觀影經驗的不斷豐富而持續調整。

顯然,因為《妙先生》本身也植根於不思凡漫畫的世界觀,而不思凡的動畫電影《大護法》也確實取得了相對不俗的口碑和票房,所以很本能地會想到順勢而為,順水推舟,借《大護法》的好評之風來送《妙先生》上青雲。

而這樣的操作大幅度地提高了觀眾的觀影閾值,因為當年的《大護法》帶給大家普遍的感覺就是——驚豔!國產動畫終於擺脫了2大枷鎖:①名著改編的窠臼;②低齡無腦的幼稚。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影迷對於國產動畫電影的刻板印象,大大拓寬了國產動畫電影的邊界,增加了不少暴力和懸疑的元素。讓大家意識到原來咱們的動畫電影也可以像日本的今 敏、押井守等去賦予各類政治隱喻去探討更加成熟且高級的哲學命題。

可惜,《妙先生》的實際質量根本達不到大多數觀眾經過提高後的觀影閾值,那麼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就成了一種必然。

的確非常遺憾,這些年以彩條屋影業為代表,連續推出了《大魚海棠》《大護法》等優秀的國動作品,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成為票房爆款更是讓不少人增加了對國產動畫電影的信心,也越發期待更多優秀的創作。

而《妙先生》延續了之前《大護法》所謂「暗黑」風的概念,並主動引入分級制度,在預告片中直接說明13禁,確實吸引了不少影迷的注意和興趣。其實電影整體看下來,也基本符合這樣的設定,雖然殺戮場面遠不如《大護法》那樣多且突然,但是各種靜態死亡的展示和角色猙獰面目的刻畫也帶有相當的暗黑氣質了,的確少兒不宜。


倘若沒有《大護法》珠玉在前,我想第一次看到《妙先生》這樣的作品,我估計也會給出相對不錯的評價吧。而且這些年國產動畫電影的技術水平肉眼可見的增長,因此《妙先生》的電影畫面也達到了壁紙級的水平,而且融合了中國特有的水墨風格,用色也比較大膽,使得畫面背景也有較強的水彩感,表現力十足,還是比較抓人眼球的。

中國風本身就講究意境,正好同《妙先生》世界觀自帶的禪意風格相得益彰,並呼應各種角色說出的大段具有深意的臺詞對白。

自古以來,人性的善惡觀就是中國哲學界反覆探討的命題,電影《妙先生》的主題也是基於此,主要圍繞以男主丁果為代表的「殺好人救壞人」,以女主殷鳳為代表的「殺一個救一群」,以趕鴨人為代表的「沒有絕對的好與壞,相信沒有人類是更美好的世界」,這樣三種不同的善惡觀作為激發劇情矛盾的關鍵核心。

男主丁果和殷鳳的名字命定也有講究,組合起來就是「因果」,暗示「妙先生」的世界裡一切都是相聯繫的,因果循環,環環相扣,也算是電影的一個小小的設計點。

而承載這些不同價值觀的載體則是由「彼岸花—火蟬—冰紈玉之間的生物平衡」。冰紈玉是富人把玩的奢侈品,會得寒病,治療需要火蟬褪,被大量捕捉後導致沒有足夠的火蟬吃彼岸花的孢子,導致彼岸花瘋狂生長,引發一系列問題。這裡的彼岸花顯然成為一種重要的概念隱喻,象徵著那些駐紮在人內心中的某種力量或是欲望,讓人的靈魂逐漸渾濁,最終走向墮落,生出惡果。

善良的人心中都會開出金色的彼岸花,但這會使得周圍的人統統變壞,需要殺死善良的人才能恢復正常。金色彼岸花也可以從宿主的體內取出,妙先生要如果找到十二朵金色彼岸花和崑崙劍,就能夠打開千佛窟的密門,從而找到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的秘密。

另外像蕭篤、孝文、雲香這樣的角色也在共同為電影的主命題進行服務,通過角色自身的選擇以及最終得到的命運安排來揭示這個世界一些令人沮喪的真實。

電影也多次透過主要角色以文白相雜的措辭進行主題明示,例如:那些變成鬼的人,一定是不伴大道而行的人,他們身存人界卻心修鬼道,事實上不過是心竅迷了路的人。還有像:切不可為了捉鬼而捉鬼,心執妄念,便是鬼喊捉鬼。以及:有些事比生死更有意義。

其實《妙先生》早在其劇集版中就曾引用過《道德經》中的段落來進行主題表達,講究天道為常,一切要遵循自然規律,否則任何違背規律的選擇都會帶來災難。

所以電影《妙先生》整體的立意是相當不錯的,而且俠氣滿盈,奈何最終的觀影感受卻不及預期,下面主要談談電影存在的缺點、問題。

1、由於世界觀過於宏大,使得這樣一部區區89分鐘的電影不能很好的承載與囊括,比如女主殷鳳以及趕鴨人等角色無頭無尾,缺乏相應的人物背景交代,就有些懸空。而「妙先生」作為幕後大佬也作為電影標題卻只有寥寥數筆,顯得本片像是預告片或者前傳似的。

2、配音非常令人出戲。其實主角的聲優沿用了《大護法》的米琪小連殺,她也算是聲優界的翹楚,實力不俗。可實際配音效果讓人印象深刻地不好,有一種重新補錄音的感覺,可能用文字描述比較蒼白,我想看過電影的朋友應該能理解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感受。

3、插曲極為生硬。電影在放映過程中,適當地插入幾首曼妙的歌曲可以很好地烘託電影氛圍,加強畫面的表達力和情感衝擊力。可是《妙先生》整部電影的插曲安排的節奏特別生硬,給人的感覺就是直接硬加,突然從電影變MV了,非常破壞觀影體驗,插曲插入的時機點和方式沒有把握好。當然國產動畫電影吉祥物周深演唱的《能解答一切的答案》非常好聽。

4、不說人話。其實《大護法》上映時就面臨這類批評,但是因為臺詞中充滿不少黑色幽默,就一定程度消解了對白過於追求文言和深意而帶來的疏離感。而《妙先生》則更加變本加厲,一言不合就給你來幾句人生感悟,或者哲理名言,想讓你有種不明覺厲的感覺。可這樣安排的實際效果反而會引起不少觀眾的反感,要懂得適可而止。

5、幽默不足,驚喜不足。《妙先生》中的「小黑」算是承載了部分笑點,但是整體的幽默性相對欠缺,和《大護法》比起來少了很多笑點。且劇情的起承轉合基本上都在意料之中,不像《大護法》裡將「小姜」直接砍頭等情節給人帶來巨大的錯愕感,也就少了很多驚喜。

因此,倘若你抱著看《大護法》的預期去看《妙先生》勢必會大失所望,所以適當下調自己的觀影閾值後再去看,或許反而會有較好的觀影體驗。當然《妙先生》也沒有部分看過的影迷說得那麼那麼差,這個也可能是因為實在是太失望而造成的逆反心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誠如上文所言,《妙先生》是有劇集版的,早在2014年就已播出,有興趣的朋友在觀影前也可以提前搜索看一下,算是提前建立一下世界觀和人設。

當年這部《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的口碑是相當不錯的,只是彼時的不思凡尚未像現在這樣聲名在外,整個製作上還是明顯地捉襟見肘,看得出來囿於各種成本限制,不少內容只能點到即止,無法將內心的創意和盤託出。

那會兒仍是國產動畫電影的「大棚培植時期」呀,不思凡竟在最後一集的片尾直言劇情略短,表示很抱歉。

電影院復工後雖然陸陸續續上映了一些新片,但是鮮有動畫電影,《妙先生》也算是具備一定關注度,質量和同檔期其他電影比起來也應該算中上遊水平了吧,算是為影迷的觀影提供了一個新鮮的選擇,另外那些因為當時突然撤檔而沒能一睹為快的影迷也可以藉此機會解解饞。

無論如何,國產動畫電影的進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影迷審美口味的提高也可以促進動畫電影人再接再厲。或許這部《妙先生》達不到再創高峰的目的,但勢必也會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堅實積累,為後續的創作乃至爆發提供養分和動力。

本文由義星文化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這部期待爆棚的《妙先生》,當得起《大護法》姊妹篇的噱頭嗎?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原創短片。而《妙先生》與《大護法》師出同門,更是以「姊妹篇」的名號加以宣傳,在2019年發布與《大護法》聯合海報。前有《大護法》的口碑爆棚,讓觀眾對這部影片期待值飆升,而原來計劃在2019年定檔的《妙先生》卻突然撤檔,這讓廣大觀眾失望不已,至於其背後存在的原因我們不深究。
  • 妙先生與大護法發布聯名海報 成人動畫也有思想性
    妙先生與大護法發布聯名海報 成人動畫也有思想性  近日,彩條屋2019收官力作《妙先生》與電影《大護法》(2017年上映)發布聯合水墨國風海報,展現出不思凡「暗黑宇宙」的冰山一角。海報中,影片兩大男主丁果、大護法首度同框,以各自方式對抗「逆境」,透露出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感。
  • 《大護法》與《妙先生》連起來看,才好
    《妙先生》如果把《大護法》與《妙先生》連起來看,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想傳達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這個世界不僅屬於人類,也屬於世間萬物。《大護法》相比之下,《妙先生》故事像是個走馬燈,一段接著一段,完整卻不夠豐富,同樣一部電影的時間,講一個故事和講三個故事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 《妙先生》,顯然不是另一部《大護法》!
    所以很多人看《妙先生》,總是很自然地說起《大護法》。》,帶著《大護法》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不同。相比後者的刻意的隱晦,前者顯然是刻意的平面,它把想說的話都放在了檯面上,就好比一個人20歲和30歲的不同,20歲時直接而簡單,30歲時意識到有些東西需要委婉地去表達。《妙先生》顯然是簡單而直接的,這種簡單體現在它將好人和壞人的認知和兩者的關係以一種動畫世界觀的形式宣洩地表達出來。
  • 《妙先生》,顯然不是另一部《大護法》
    所以很多人看《妙先生》,總是很自然地說起《大護法》。》,帶著《大護法》的影子,但更多的是不同。相比後者的刻意的隱晦,前者顯然是刻意的平面,它把想說的話都放在了檯面上,就好比一個人20歲和30歲的不同,20歲時直接而簡單,30歲時意識到有些東西需要委婉地去表達。《妙先生》顯然是簡單而直接的,這種簡單體現在它將好人和壞人的認知和兩者的關係以一種動畫世界觀的形式宣洩地表達出來。
  • 《大護法》與《妙先生》連起來看,才是道理
    如果把《大護法》與《妙先生》連起來看,就會發現,他們都是想傳達一個共同的思想,就是這個世界不僅屬於人類,也屬於世間萬物。相比之下,《妙先生》故事像是個走馬燈,一段接著一段,完整卻不夠豐富,同樣一部電影的時間,講一個故事和講三個故事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
  • 《妙先生》*《大護法》聯合海報!路演首曝導演「俠客人生」
    海報中,影片兩大男主丁果、大護法首度同框,以各自方式對抗「逆境」,透露出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感。作為國內首部自分級動畫《大護法》的姊妹片,《妙先生》歷時四年製作,延續其極致國風美學與深刻的思想性,是一部有態度、敢表達的成人動畫。影片將於12月31日全國上映。
  • 從《大護法》到《妙先生》中國成人動畫何去何從
    三年後的7月31日,《大護法》續集《妙先生》同樣現身暑期檔,繼續反思人性、直面真相。《妙先生》比《大護法》豆瓣評分低1.5分面對口碑的下滑,《妙先生兩部電影都在豆瓣拿到了7分以上的成績,口碑的成功背後是觀眾對於故事和主題的認可——由此,我們不難找到《妙先生》的失分項。《妙先生》延續了《大護法》的主題,在反烏託邦的基礎上加入了人性善惡和是非因果的討論,二者思想一脈相承,那麼很明顯,問題無關主題,而是出在了故事層面。
  • 從《大護法》到《妙先生》 中國成人動畫何去何從
    《妙先生》比《大護法》豆瓣評分低1.5分面對口碑的下滑,《妙先生》片方8月3日突然宣布:將於8言歸正傳,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妙先生》這1.5分(比《大護法》低的豆瓣評分)丟在哪。兩部電影都在豆瓣拿到了7分以上的成績,口碑的成功背後是觀眾對於故事和主題的認可——由此,我們不難找到《妙先生》的失分項。《妙先生》延續了《大護法》的主題,在反烏託邦的基礎上加入了人性善惡和是非因果的討論,二者思想一脈相承,那麼很明顯,問題無關主題,而是出在了故事層面。
  • 靈肉分離《妙先生》,續不上《大護法》的「暗黑」精神
    >>>《妙先生》,不思凡國漫宇宙第二部作品。這是一部細思極恐的暗黑動畫,也是一部東方內核的警世寓言。要理解《妙先生》,首先要提到它的前作《大護法》。2017年的《大護法》在上線時主打自己是「國內首部自主分級動畫電影」。
  • 《妙先生》作為《大護法》的姊妹篇,它究竟擁有著怎樣的魅力?
    《妙先生》是今年7月份上映的一部動畫電影,其宣傳口號是《大護法》的姊妹篇,同樣是走了略顯黑暗的故事風格。今天新一君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感受。
  • 《大護法》姊妹篇《妙先生》,設定奇特,卻遮不住票房慘澹
    《妙先生》和《大護法》相同,都是出自「不思凡」的原創故事。《妙先生》的故事和《大護法》並沒有任何關聯,畢竟不是一個導演的作品,但它卻繼承了《大護法》本身的缺點。》和《妙先生》多次聯動。有口碑尚佳的《大護法》在旁邊撐腰,《妙先生》的宣傳費能少不少,不過有珠玉在前,就避免不了對比。
  • 《妙先生》與《大護法》作者不思凡那些你沒看過的優秀作品
    今年7月份上映的動漫電影《妙先生》可以說是疫情以來國漫給予漫迷們最好的禮物,《妙先生》與17年上映的《大護法》一樣,都屬於畫風清奇,臺詞深厚的作品,雖然《妙先生》的導演並不是主導《大護法》的不思凡,但《妙先生》的劇情背景仍然是不思凡的故事體系,所以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都給人一種大護法的既視感,這是觀影時最讓人舒服的一點。
  • 撤檔8個月重見天日,同享《大護法》世界觀,《妙先生》並不妙
    》的超前點映,兩年前它的姊妹篇《大護法》開了國產成人動畫電影的先河,但是《妙先生》只能用平淡來形容。》同樣黑暗,但是《大護法》中背景是在主角的探索下逐漸被觀眾所了解進而認同的,而《妙先生》則是電影甫一開始就用旁白加以交代,致使電影的神秘感蕩然無存。
  • 《妙先生》敬那些「失望之作」
    今日在高鐵上看完了動畫電影《妙先生》。 作為廣受關注的《大護法》的「續作」,《妙先生》相比之下受到了「冷遇」。回想自己的觀影體驗,以及期間看到的來自B站網友的諸條彈幕(在開場二十分鐘後又因為受不了無謂爭辯而將彈幕關閉),我也不難理解這種落差的緣由:從宏觀的作畫、情節風格,到細節的每一字每一幀,都透露出一股銜接不暢,乃至於「擰巴」的違和感。
  • 《妙先生》惡之花
    我沒想到這部電影的評分只有6點多,相比之下,《大護法》我已經完全不記得了,竟然有8分,可見大眾對妙先生這類電影並沒什麼好感。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相比大護法,我更喜歡本片討論的主題——善與惡。聊這部電影,我想從幾個開放性的問題入手,可以更好的梳理清楚這部電影表達了什麼。第一個問題,什麼是彼岸花。
  • 《妙先生》vs《大護法》慘敗!首日票房282萬,口碑或難再挽回
    《妙先生》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的原創作品,但導演並非不思凡而是李凌霄。作為「國漫的希望」之一,《妙先生》自宣傳之初便與原作者不思凡的另一作品《大護法》聯動以求得關注度。2019年12月31日,《妙先生》曾組織放映,但因口碑不佳而作出了撤檔的決定。
  • 上映前一天緊急撤檔,《大護法》姐妹篇《妙先生》講了些什麼?
    本來有一部國產動畫也會在這時候上映,但卻在上映的前一天撤檔了,它就是《妙先生》。單說《妙先生》可能很少人知道,但你一定聽過它的姐妹篇《大護法》。說是姐妹篇,是因為《妙先生》的劇本改編自《大護法》導演不思凡的舊作短片。《大護法》憑藉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隱喻,開創了中國動畫的暗黑潮。
  • 遭遇群嘲的《妙先生》,真的一文不值嗎?
    上周五,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批電影的《妙先生》上映了。 雖然頂著《大護法》姐妹篇的名頭,但《妙先生》卻沒有前者那麼好的運氣,在口碑和票房上紛紛敗北,甚至被不少動漫迷指責道:不該叫妙先生,應該叫「爛」先生。
  • 《妙先生》cr
    隨後,《大護法》的出品方彩條屋又在去年憑藉《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億的成績,創造了華語票房史上的奇蹟。有兩部轟動市場的珠玉在前,作為《大護法》姊妹篇的《妙先生》想要進行再次突破,可謂難上加難。果不其然,本片的市場道路可謂一路多舛。去年12月份,片方進行小規模試映,後因口碑不甚理想,被緊急撤檔。此後碰上疫情大舉來襲,影院關張,上映一下子變得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