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飛碟唱片的歌,應該是在1988年,剛從老家搬到張店,那時候還是卡式錄放機,家裡的收音機經常飄出「為什麼道別離,又說什麼我愛你…,我還是我自己」,這首歌已經傳唱至大街小巷。後來知道了唱歌的叫王傑,他所在的公司是飛碟唱片。後來,有一檔節目叫《潮-來自臺灣的歌聲》,使我認識了更多的臺灣歌手。
《潮》選擇了以臺灣飛碟公司歌手為主的89年前後的流行歌曲,用的是一種嶄新的畫面表現方式。直到現在,還有歌迷津津樂道黃鶯鶯《雪在燒》中營造的陰冷氣氛。"孤獨王子"姜育恆的形象本來在大陸歌迷中已經有一定影響,而當一個臺灣歌手的影子出現在長城或者故宮等典型大陸環境中的時候,難免讓歌迷們感到一絲別樣的激動,《再回首》可以說是第一個完全在大陸拍攝的臺灣歌手MTV。
此後,一批臺灣的流行歌手攜著他們的代表作迅速在大陸走紅,而《潮:來自臺灣的歌聲》幾乎涵蓋了他們中的大多數:姜育恆的《再回首》和《驛動的心》、小虎隊的《青蘋果樂園》、張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黃鶯鶯的《雪在燒》。
隨著時光的流逝,對臺灣飛碟唱片也有個更多的了解。1982年,臺灣民歌教父級人物吳楚楚創立了飛碟。創建初期,就找到了蔡琴,蘇芮等超級巨星歌手。之後的發展一路平步青雲。在媒體的吸納和轉換後,民歌已進入主流音樂中,更新國語流行歌,許多民歌手亦搖身一變,成為職業歌手及作詞作曲者。經歷了1988、1989兩年的超級挖寶期之後,飛碟唱片儼然成為了臺灣唱片的龍頭老大。後來飛碟唱片公司相繼推出王傑、小虎隊、張雨生、鄭智化、溫兆倫、郭富城、葉倩文、蔡琴、姜育恆、王韻蟬、蘇芮、紅孩兒等一批實力偶像派歌手。劉德華也曾加盟飛碟出過《真情難收》,陳樂融,陳志遠,陳大力、陳秀男,再加上一個李子恆組成了強大的創作團隊創作出了大量我們現在都耳熟能詳的歌曲, 當時在臺灣可以和飛碟抗衡的,就只有滾石和寶麗金了。
飛碟唱片,在當時的臺灣唱片界,根本就是一個可以把老二踩在腳下的老大,一個可以把亞軍甩離一整圈的冠軍。在那個年代,雙白金這個數字對飛碟來說,就是一個及格線,一個衡量標而已。
當年的飛碟,歌手唱片銷量低於5萬張,公司就可以立刻解約。現在的臺灣歌壇,任何唱片銷量超過5萬張,該歌手的唱片公司就會張燈結彩,歡天喜地,大擺酒宴,以示慶祝。
飛碟唱片成功推出華語樂壇第
一偶像團體小虎隊,風靡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誌,少女隊、紅孩兒、憂歡派對等偶像團體也紅極一時。林志穎、王傑、劉德華、郭富城、鄭智化、姜育恆、鍾鎮濤、林憶蓮、費玉清、 葉歡、蔡琴、王韻嬋、娃娃、蔡幸娟、張雨生、葉倩文、林子祥、溫兆倫、伊能靜、黃鶯鶯、潘越雲、李碧華、王芷蕾、裘海正、 葉蘊儀等眾多歌手在飛碟團隊的打造下皆成就歌唱生涯高峰,使飛碟唱片在1980年代成為與滾石、寶麗金並列的三大唱片公司之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也成為飛碟唱片最輝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