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囧媽》講述了媽媽盧小花去莫斯科參加大合唱表演的路上,和兒子徐伊萬相處中發生的故事。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也是母子相處從矛盾到理解的心境升華路程。
《囧媽》劇照
影片中很多地方都直觀的表現了盧小花對徐伊萬的掌控,最突出的莫過於對他婚姻的幹涉。
伊萬已經跟妻子離婚了,因為對媽媽的心結,並沒有告訴媽媽實情。在火車上盧小花問徐伊萬什麼時候生孩子。這個話題真的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吧!
「媽,你不要老是問這個問題好不好?」
「喂,我是你媽,我怎麼不能問了!」
很多家庭的父母都是這樣,我是你媽,你就應該學我幫你選的專業,做我認為合適的工作,跟我滿意的人結婚,然後趕緊生個孩子下來。
除了大事情的掌控,還有一些生活上的小細節,這些掌控密密麻麻,讓孩子透不過氣來。
《囧媽》劇照
徐伊萬正在打電話,盧小花不停的給他塞吃的,絲毫不顧及他是否方便,控制他的飲食方式,喝水的次數等等。
所有的所有,都是那句,我是你媽,我在關心你。
影片中一開始看到的就是已協議離婚的夫妻,妻子勸老公,你能不能多關心關心你媽,看看她,陪陪她,抱抱她。
徐伊萬反問妻子,我怎麼沒有陪她,我一個大男人為什麼要抱他。
《囧媽》劇照
徐伊萬是怎麼看望他媽媽的呢,去到那裡也是忙著工作放不下手機,根本不是正常的相處。以致媽媽有困難都是向媳婦求助的。
兒子對媽媽的掌控厭煩,只想逃離,根本不願也不懂怎麼跟媽媽相處。
這也是現實中大部分兒女反抗父母掌控的寫照。小的時候沒辦法,長大了就迫不及待的離開父母,長年不願意回家,不願意跟父母聯絡。
看伊萬在火車上不得不與媽媽相處時是怎麼做的,總是跟媽媽頂嘴,對著幹,找人換包廂,換不了,獨自坐在走道上的凳子上也不願意跟媽媽一個包廂。
《囧媽》劇照
一方不停的掌控,面對孩子的逃離,越是想掌控,這種我明明是為你好,你卻一點都不領情的失望心酸感,誰也不願面對,偏又沒辦法,只能看著孩子漸漸遠離而無力。
作為孩子的一方,逃離了就快樂自由了嗎?並不,父母的掌控雖然嚴,可對自己的愛感受到的一點也不少。面對這份沉沉的愛,逃離也只是短暫的鬆口氣,心裡的負擔一點也沒少。同時這份沉重也深深地影響自身的工作、生活、婚姻等方方面面。
伊萬對盧小花說的:
「在你心裡住著一個幻想出來的兒子,你全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你沒有發現嗎?我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兒子!」
這麼直白的對話並沒有讓媽媽很快做出反省,一路上仍在用以前的方式對待兒子。
直到遇到雪林中的熊,母子都希望對方能活下去,給對方製造活命的機會。經歷過生死的危機才明白所有的要求和期望都不重要,對方能好好的活著就好。
作為親人,每個人都帶著希望對方幸福快樂的過一輩子的初願,卻被世俗的眼光和偏見幹擾而偏離的方向,忘卻了初衷。
孩子不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人生需要自己去體會,父母可以建議,卻不能安排所有,讓孩子完全按自已的意願過活。
影片中盧小花的大合唱雖然經歷了重重困難,最後仍然實現了願望。這讓她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從此專注自己的人生,放開了對孩子的控制,自己反而變得更快樂,更有追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掌控別人,哪怕是自己的小孩,也會讓自己的人生空白。只有專注於自身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精彩,更有意義。
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看清孩子的人生需要他自己去摸索的事實,選擇放手,保持距離,這並不妨礙表達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親人間的相處也會更融洽。況且自己的人生還沒過完呢,這更需要我們去摸索,何必跨界去幹擾孩子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