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人生》到《囧媽》:親情,從不會如你所「願」

2021-01-07 燕子育兒冊

我們一直都在高調的宣揚愛情,因為愛情本身是甜蜜的美好的,兩個毫不相干的人,因為共同的興趣愛好,相同的生活體驗等感受走到了一起,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能夠廝守一生,這樣的感情難道不值歌頌嗎?

相比之下,親情就顯得有些理所當然,因為父母和子女之間有著割捨不斷的血緣關係,這就足以讓親情遠沒有愛情那麼偉大。

但實際上親情卻是人們一生擁有的最珍貴的感情,它體現於平淡之中,讓人感動但同時也讓人沉重。

《美麗人生》是義大利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囧媽》則是我國春節期搶佔市場的賀歲片,兩者看似毫無關係,但由於都是描述親情的劇情,讓它們難免會有相同之處,在荒誕的喜劇氛圍之下讓人深思親子關係到底應該如何相處,親情究竟是什麼。

《美麗人生》的背景正處於納粹時期,而作為主人公的圭多恰恰又是一名猶太人,可想而知他即將面臨什麼樣的悲慘命運。

但是因為兒子和他一起被抓進了集中營,所以即便承受再多苦難,他都會用盡全力保護孩子的美好世界,當然也從不放棄逃跑的希望。

在圭多的描述中,集中營殘酷的生活只是他和孩子約定的一場親子遊戲,如果能通關,孩子就能得到他最心儀的禮物——坦克。

正是因為有了和父親的約定,年幼的孩子才能把這一切苦難當成遊戲一樣去對待,從而保留了內心那份最可貴的童真。

當然有人會覺得圭多的這種舉動只是刻意隱瞞孩子的行為,如果能夠直截了當的告訴孩子所處環境的危險性,是不是反而會對孩子更好?但對圭多而言,他也許只是希望如果孩子有機會長大,至少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不會留下陰影。

看似缺乏理性的行為,其實正是圭多能夠給予孩子最大的愛。

相比之下,《囧媽》的節奏稍微顯得輕鬆一些,機緣巧合之下片中的主人公徐伊萬和媽媽坐上了同一輛火車,開啟了為期6天6夜的囧途之旅。在這6天當中,兩人的矛盾隨處可見,從吃喝到婚姻,充滿著不間斷的爭吵。

徐伊萬已經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男人,但是在媽媽的眼裡卻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所以媽媽依然想要像他小時候處處對他諸多限制,當然和全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都是打著對孩子好的旗號,但是從來就沒有考慮過兒子的感受。

徐伊萬對媽媽的所作所為非常反感,甚至表現出了極度的抵抗情緒。但是在媽媽看來這些並不重要,他依然用著自己的方式去愛著兒子,"有什麼問題,告訴我,如果我不能解決,你能不能解決。"這是媽媽對徐伊萬說的一句話。

"不管能不能解決,也不需要你來解決"。剛徐伊萬說出這句話時,可想而知他的內心是如何的不滿。"你是我的兒子,我不管你,誰管。"

聽起來媽媽的話似乎沒有錯,但是卻剝奪了孩子成長的自由,她也許並不知道,長大了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空間和尊重。

也許很多時候親情和我們想的並不一樣,並不能如我們每個人所願,但是我們依然要相信親情是世界上最值得珍惜的感情。

之所以親情最後有可能演變成災難,很有可能是因為父母過於用力,當父母對孩子的愛就像溼棉襖,穿著沉,脫下來冷時,孩子又如何能夠得到快樂呢?

心理學家李雪在《當我遇見一個人》中寫道:

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孩子的世界是一個獨立的空間,需要不停地更新裡面的空氣,而父母過度的限制就像在不停地抽乾裡面的氧氣,父母覺得自己是富有責任感的,可是孩子感受到的是窒息和禁錮。

學會放手,才是父母給孩子真正的愛

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雖然父母給了孩子生命,但依然沒有決定孩子人生的權利。因為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父母可以建議孩子如何去做,但卻不能命令孩子必須這麼去做,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

有的時候學會放手,給孩子一點屬於他們的空間,讓孩子對他們自己的人生做主。這樣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獨立,當孩子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時,自然會拼盡全力去追求,這樣的人生才會更美好。

相關焦點

  • 《囧媽》:愛,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然後張璐就對徐伊萬說了這麼一段話:「你看,這就是我們倆之間的問題,你心裏面長了一個幻想的老婆,她應該喜歡什麼,討厭什麼,該怎麼說話,你全都設定好了,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的那個人嗎?」徐伊萬聽後怔怔地待在原地。
  • 電影《囧媽》面世:世界上最好的親情是陪伴,最好的愛情是成全!
    ——《囧媽》2020年的這個春節,我們待在家裡拿起最多的可能是手機,見的最多的卻是人情冷暖。隨著徐崢主演電影《囧媽》的上線,關於愛情和親情的思考也在慢慢的浮出水面......也許每一段感情都是如同《囧媽》中的張璐和徐伊萬一樣,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再走向爭吵的過程。可是在這個過程中,衍生出了一種特殊的「控制式婚姻」。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個徐伊萬,試圖強迫改變另一半,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在口裡和心裡已經規劃了無數個版本。
  • 《囧媽》開啟超前觀影 徐崢「藥神」後治癒親情
    12日《囧媽》首先來到蘇州站,除了與「旗袍媽媽團」共同體驗評彈、剪紙等傳統技藝,祈盼新春,主創們還在映後,與觀眾零距離交流,深入探討對影片理解,收穫諸多好評口碑。更有郭京飛影迷歡樂帶「鍋」應援,現場氣氛十分熱絡。眾多家庭共同觀影,收穫屬於自己的感動,媽媽和兒子、爸爸和女兒、結婚35周年的老夫妻等等,都分享了自己獨特的觀後感。當天,官方同步釋出終極海報,也再次讓人感受到影片溫暖的合家歡氣質。
  • 《囧媽》:中國式母子親情電影
    新春佳節之際,一部電影歷史上裡程碑式的電影《囧媽》,免費上線播放。《囧媽》由著名導演徐崢執手導演,屬於徐崢導演「囧之系列」電影。光從名字看,《囧媽》應該是後續於其他「囧之系列」的又一部喜劇電影。但是你看完之後就會發現,相對於其他的囧之系列,《囧媽》並不是一部純粹的喜劇片。相對於《人在囧途》的驚喜搞笑,《泰囧》的詼諧劇情,《囧媽》的核心並不在「囧」而在於「媽」。《囧媽》更想是一部純粹探討中國式母子親情關係的情感片,並沒有商業化。
  • 《囧媽》:中國式家庭教育難逃的死結,比親情綁架更恐怖的是?
    我一直都很喜歡徐崢拍攝的「囧」系列的電影,從《人在囧途》、《泰囧》、《港囧》中一個個鮮明的人物角色,跌宕起伏的劇情,笑料不斷的精彩片段,從而讓我對《囧媽》充滿了期待。然而當我認真看完《囧媽》這部電影後,有笑點也有淚點,《囧媽》表面上演的是「路途喜劇」的劇情,實則是徐崢再向大眾傳遞久違親情的溫暖。
  • 《囧媽》:是什麼讓電影深陷囧境
    文/夢裡詩書一部本預透過母子在旅途中和解去一窺中國式親情關係的公路片,這本並不是一個糟糕的藍本,然而在經過徐崢的「囧」式喜劇包裝後,《囧媽》給人所帶來的卻並不是源於親情的感動,而是刻意的拼湊,造作的包袱,蒼白的人物,以及由此所衍生的空洞冗長。
  • 《囧媽》提前上映:最後一部「囧系列」影片,集搞笑與親情於一身
    臨近年末,最近有很多賀歲片提前預熱,其中熱度最高的當屬徐崢導演的《囧媽》。今日在熱搜當中,看到《囧媽》要提前與我們見面了。原定在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將提前至除夕當天早上8:00與觀眾見面,雖然只提前了一天上映,卻讓很多網友們感到開心,畢竟能夠在除夕當天與家人看這部充滿溫情的《囧媽》更有意義。這部《囧媽》延續了徐崢以往的風格。
  • 《囧媽》:在撕扯的中式親情關係裡,如何與自己、與世界和解?
    ,卻是在呈現揉拉撕扯的中式親情關係。 她拼命地控制著兒子,按照她的生活經驗來:你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 儘管她的邏輯有時讓人啼笑皆非、甚至自相矛盾,但她永遠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你就該聽她的,因為我是你媽,我都是為了你好,我不管你誰管你? 有沒有覺得,這樣的「囧媽」甚至「囧爸」,真實得就像我們身邊的爸媽?
  • 囧媽:讓我們學會適當的放下,比擁有更好
    兩代不同的思維模式引發的盾折射出愛、親情壓下的控制欲前半部分母子在火車上衝突,產生的笑點以喜劇化表演方式帶出來的自然。徐伊萬陰差陽錯和自己的母親困在一個車廂,他不得不陪母親去莫斯科紅星劇院演出,完成老人的夙願。在K3火車上,互虐六天六夜,囧媽對兒子的母愛和兒子對母親的無奈,通過黃梅瑩和徐崢的精彩表演,表現的淋漓盡致。
  • 《囧媽》一部失敗的喜劇,卻告訴我們囧到極致就是迷失人生
    大年初一,《囧媽》線上免費上映了,感謝主創團隊和購買版權方,為了大家的開心、快樂所作出的努力。從葉偉民導演的《人在囧途》到徐崢導演首次自編、自導、自演的《泰囧》,「囧」系列,一直都很受大家的期待。但作為喜劇,《囧媽》有點不盡如人意,羅列堆砌的「囧」,笑起來多少帶一點尬。(下文涉及輕微劇透哦。)
  • 《囧媽》:通往親情的火車票
    這就要說到劇好看今天要為大家推薦的影片——《囧媽》,一部發生在火車上的溫情故事。導演徐崢最終選擇讓影片在西瓜視頻平臺免費播放,《囧媽》也能夠如期和觀眾見面。溫情主題的賀歲電影可以如期免費觀看,這使得這部影片賺足了觀眾緣。
  • 《囧媽》影評:看的是囧媽,談的是囧途人生
    >又陷入到《囧媽》的徐伊萬的中年危機中:徐伊萬人到中年,心地還算善良,卻理不清自己的婚姻危機和商業糾紛;與最親近的人:妻子和母親,三人都不懂表達自己的真實內心,在各自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方面產生激烈衝突;每個人都活在各自賦予意義的主觀世界裡,當主觀上升到最強烈時,恨不得有掐死對方的心
  • 徐崢《囧媽》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歌唱中國式親情
    詞曲由金承志創作,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演唱,巧妙地代入囧媽本媽的心理視角,以輕鬆直白的口吻,將其旅途中的內心娓娓道來,正如電影本身,用浪漫溫暖的視角,呈現出深刻的親情思考。電影《囧媽》由徐崢導演並領銜主演,黃梅瑩領銜主演,袁泉特約主演,賈冰、郭京飛主演,沈騰特別客串,歐麗婭等出演。故事中,徐伊萬纏身於婚姻危機和商業糾紛中,卻陰差陽錯與媽媽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
  • 《囧媽》:您與囧媽盧小花做過比較嗎 😂
    這部影片所講的一個個故事存在於許多中國式家庭,盧小花是典型的中國式母親。作為90後孩子的母親,觀影后感觸頗深,從囧媽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1囧媽控制欲極強。我們看到囧媽始終想把兒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兒子,不斷地控制與改造。囧媽一心一意地改造兒子,兒子一直在逃離。
  • 《囧媽》其實不囧,是被忽視了的愛
    這個世界上有人為了金錢,有人為了權利,有人為了家庭,有人為了親情,不論是抱著怎樣的一種目的,都是在努力的生活,拼了命的活著。人生短短數十載,如同一場旅行,旅途中經歷著或是艱辛、或是坎坷、或是泥濘、又或是曲折。
  • 《囧媽》囧媽不囧
    可一部《囧媽》僅僅是在電影本身而與其他幾部勁敵如《奪冠》,《唐探3》來進行比較實現突圍幾乎不太可能,觀影熱度在任何平臺都顯得低於其他幾部,而且也不如從前的「囧系列」,在今年的春節檔宣傳前期《囧媽》似乎確實顯得有點囧。同時作為典型性商業導演徐崢,在節目《十三邀》中徐崢也直白的說明自己會更加重視商業性,《囧媽》自然不會單純追求電影表達,但又在最後時刻決定請全國人民免費看《囧媽》,是被今年春節所熱議的。
  • 囧媽爛到透,洗白只能靠親情;美人魚也爛,洗白說是環保片。
    隨著觀影人數的增多,豆瓣評分不斷減低,又開始有說,這部電影不是搞笑的,而是一部親情片,說把他看哭了,還說80後的媽媽都是那樣的。臥槽了,那是你媽,不是所有80後的媽!有特麼病,總有傻逼喜歡代表全人類!再者有評論說,囧媽是免費看的,有什麼臉打差評?!!!甚至有人又開始說欠徐崢一張電影票的。哪來的傻逼???囧媽是字節跳動花的錢,要感謝我也感謝字節跳動,而不是徐崢,何況這麼爛!
  • 《囧媽》徐崢從優秀到偉大的進化之路
    《囧媽》未在網絡上映前,筆者還好奇為何電影不叫《俄囧》,而是改名叫《囧媽》。看完電影後,筆者終於找到了答案:徐崢在尋找個人進化與市場收益的平衡點。可惜觀影后不覺得多搞笑,就像現在期待的《囧媽》一樣,也感覺不到本片有多搞笑。但筆者認為,《囧媽》雖然做不到《喜劇之王》那樣經典,但卻是徐崢從優秀到偉大的進化之路。 徐崢是優秀的,毫無疑問。無論是拍電視劇,還是初期的《愛情呼叫轉移》,觀眾緣一直很好。
  • 《囧媽》囧系列之四,笑料越來越少了
    《囧媽》講述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旅途中,他和母親發生激烈衝突,同時還要和競爭對手鬥智鬥勇,為了最終抵達莫斯科,完成母親登臺演唱的夢想,他不得不和母親共同克服難關,最終幫助母親登上舞臺。簡短的一路,讓兒子和母親之間的代溝和隔閡,在幾天的相處就能化解,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
  • 囧系列之囧媽,從開始的排斥到最後信任結局完美
    在疫情嚴峻的當下,《囧媽》響應國家的號召,想辦法將觀眾留在了家裡,還不耽誤看春節檔的影片,一下子就佔據了思想覺悟的高地,但其他幾部影片的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這也難怪萬達電影的老總曾茂軍暗諷《囧媽》是「網絡大電影」,因為只有網絡電影才不上院線。電影的格局,回歸了《泰囧》那樣的「公路片」模式,但該片其實更像徐崢之前的《人在囧途》,從故事線索到人物,比如沿途遇上形形色色的角色等設定都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