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本該在電影院上映的《囧媽》,卻意外免費到網絡平臺首映,在這個全城警戒的時候,獻上了一點安慰!
一、你還記得上次給你媽媽擁抱是什麼時候嗎?
《囧媽》與其說是囧系列,不如說是一部正統的春節賀歲檔電影。它是徐崢人到中年之後,對親情,對愛情的解讀。
說到喜劇電影,徐崢的囧系列無疑是在榜單之中,可就是這樣,如果將囧系列電影與喜劇太過緊密結合,電影又失去了自己本身的特點與探討,嘻嘻哈哈的合家歡是大家春節的期待,過分深層理解的感情會在這個時候,顯得曲高和寡。
二、《囧媽》評分6.1,歷經風波,一囧到底!
電影本身不是一部純喜劇,一旦我們過分期待歡樂的場面,就會顯得失落而又失望,這並不是電影希望帶來的東西。電影講述了中年男主角通過旅行重新理解定義婚姻,理解親情愛情的故事。這是電影的內核,徐崢作為主角,已經不再是搞笑擔當,沈騰等一眾配角的點綴,也顯得有些刻意與生硬,畢竟觀眾想要這樣的尷尬笑場。
整部電影的靈魂是徐伊萬,6天6夜的旅程,歷經挫折和磨難,人到中年,舉步維艱,想要掌控,卻一再失去。男人四十,困惑與不安,焦躁與煩悶,壓力與欲望,都在短短時間內展現。
三、徐伊萬很囧,卻也顯得真實。
「在她面前我要維護你,在你面前我要維護她」,婚姻就是這樣,作為一個男人,自古以來,都是夾雜中間受氣。男主的母親也坦然,雙方都想控制對方,但這是錯的,好的婚姻是互相謙讓,包容,理解。母親為了徐伊萬忍氣吞聲,卻被誤解,矛盾一次次爆發,一次次在經歷中釋然。
如果把《囧媽》每一處矛盾拆開來,你會發現,這就是生活百態,比如婚姻失敗,離婚籤字。比如媽媽旅行帶上大包小包,比如偶爾的豔遇以及瞬時的激情,比如從小就有的誤解,比如母親遭受的家暴。這部電影,有意區分其他溫情電影,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組成一系列段落故事,利用開往俄羅斯這個目的地,一一展開,我看不到笑容,有的只是無盡的無奈與愁容。
四、「我要逃離,我要浪跡天涯」
這是從醉酒的徐伊萬嘴裡吐出來的,也是他的心神,積蓄已久的怒喊,想要擺脫的渴望。此時的母親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在中途下車的母親,在此後驚險的旅途中,袒露心聲,原來徐伊萬的由來,是從一部電影開始,電影緩緩道來母親的故事,一個叫伊萬的蘇聯小男孩志願參加戰爭,母親也因此結識了父親。要強的倆個人最終導致婚姻的不幸福,直至徐伊萬看到母親高歌的時候,才看到那個舞臺中的母親,溫情脈脈。
五、「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應該是完整的。愛不是控制和索取,愛是接納和尊重,只可惜我明白的太晚了」
人之所以為人,因為有人性。徐伊萬在最後明白的道理,我們都懂,但是依舊過不好。徐崢的那最後的表達,徐伊萬的前妻微微一笑,坦然也是釋然。
只是最後的最後,母親脫下自己的假髮那一刻,淚奔!母親,親情,婚姻,三者在那一刻合為了一體!潸然淚下!
囧媽,這哪裡是一部喜劇,這是一顆大白兔奶糖,又暖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