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保談判進行時:中成藥逆襲之路還在走

2020-12-28 本草頭條

2020年醫藥行業最後一場重頭戲——醫保準入談判,昨日(14日)在北京全國人大會議中心開始進行。通過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形式審查的中成藥申報藥品有172種。業內人士分析,在經過公示審查和專家評審後,這172種中成藥,應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品種會在本周,與國家醫療保障經辦機構按規定組織藥物經濟學、醫保管理等方面專家開展談判或準入競價,獨家藥品進入談判環節,非獨家藥品進入企業準入競價環節。

| 全文約1300字,閱讀約需2.5分鐘|

2019年,中成藥和西藥在醫保目錄的數量首次持平,平分秋色,這是整個中藥行業都為之沸騰的時刻。據悉,今年壓軸的這場「大戲」首先由中成藥企業開局。2019版醫保目錄中,西藥僅增加了25個,中成藥則增加83個,是西藥的3倍多。無論在總數還是新增數量上,中成藥都逆流而上。中成藥涵蓋13個治療大類,在零售市場,排在前列的分別是呼吸系統疾病用藥、消化系統疾病用藥、補氣補血類用藥;而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心腦血管疾病用藥是最暢銷的一個中成藥大類。那麼,這172種中成藥哪個品種能夠脫穎而出,專家普遍認為:有效成分比較清晰,適應症明確,使用量大,金額佔比高,競爭格局良好的品種在優選選擇的範圍內。

目錄調整牽動業界未來動向

每一次醫保目錄調整都會牽動著業界的未來動向。

從以往醫保局發布的數據來看,每一次藥品的調入,都會帶來價格的大幅下降:如2017年新增36種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平均降價幅度達到44%;2018年通過開展抗癌藥醫保準入專項談判,將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目錄,平均降價幅度達到56.7%;2019年70個新增藥品價格平均下降60.7%。降價也直接影響了患者的就醫傾向,以及就醫選擇,促進行業的發展。據目前形勢來看,中成藥進入醫保佔比仍然很低,這或許會直接影響中成藥的臨床數據,以及中醫藥的長遠發展。

鼓勵政策不斷 但現實落地困難

國家近幾年來對於中醫藥的鼓勵政策不斷,中醫藥扶貧,中醫藥納入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等利好政策相繼頒布,但在現實執行中卻常常面臨中成藥無人接收的困境。據調查,12月1日,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公布的接受新藥資料申報通知中,中成藥被排除在外——不限定新申報品種,但明確規定「不包括中成藥」。此前,湘雅二院、華西醫院等都曾發文拒絕中藥、中藥注射劑等進院。就在11月份,還有醫院藥事委員會直接將大批中成藥口服製劑、中藥注射劑踢出了醫院。

儘管中醫藥屢受政策鼓勵,在臨床中卻頻頻遭遇尷尬。由於缺少必要的臨床數據支撐,業界也往往對中成藥的安全有效性有質疑,主要包括:有效成分含量不足、不良反應、禁忌「尚不明確」等。而這也直接制約了中醫藥在三甲醫院的落地。

一方面是政策鼓勵,另一方面又面臨著現實落地的困境;一方面是國家鼓勵種植中草藥扶貧,另一方面中草藥卻因中成藥被拒之門外,面臨著無人收購的困境,長此以往,造成中醫藥臨床數據的缺乏,形成惡性循環。國家最新醫保目錄尚未確定,但是中成藥的生存發展空間,受重視程度已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想必在接下來的幾年內還會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亟需一個有利於利好政策落地的解決方法。

儘管2020年版醫保目錄最終結果尚不可知,除以上所述外,今年進醫保的藥物價格將普遍大於去年的降幅,將令中成藥進醫保的品種和數量,很難再現去年的高光時刻。

於是,接下來這幾天,這些中成藥品種在談判和競價中的表現,將被業界高度關注。

附錄:可能在談判範圍的中成藥品種一覽表

相關焦點

  • 醫保談判戰打響:中成藥降幅溫和 國內藥企為入醫保搶破頭
    來源:時代周報醫保談判戰打響:中成藥降幅溫和,國內藥企為入醫保搶破頭趙鵬宇一年一度的醫保價格談判正式開鑼。12月14日,為期4天的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在北京拉開帷幕。根據現場人士透露,上午十點半,第一家藥企已經談判完成,該藥企的中成藥獨家品種談判成功,最終降價30%左右。相較於2019年醫保談判藥品60.7%的平均降幅,目前看來,今年的中成藥降幅似乎並不太大。
  • 醫保談判「眾生相」,親歷者:結果未出,感覺現在心還在嗓子眼
    (健康時報記者 王艾冰 邱越 徐婷婷)「從今年年初開始,就開始準備醫保談判,結果未出前,感覺現在心還在嗓子眼,非常緊張。」一家參與談判的醫藥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他們所要進行談判的藥物是一款「腫瘤藥」,對於醫藥企業這場醫保談判「生死局」,無異於就像是進京「趕考」 。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3天(14日—16日)的日程已經結束。與以往不同,到12月18日,藥品最入圍名單尚未公布。從醫保談判現場走出來的各企業代表,大多因「籤了保密協議」,面對記者都是笑而不語。
  • 新一輪醫保談判:有藥品降價30%,企業稱不進醫保生存率為零
    這裡正進行著2020年全國醫保目錄藥品的談判,對於參加談判的企業來說,他們小心翼翼:這是一場「生死局」。《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顯示,2020年目錄調整分為準備、企業申報、專家評審、談判準入、公布結果5個階段,預期將於年底前完成全部工作。
  • PD-1醫保談判生變:君實疑似落選,外資持續觀望,恆瑞笑了?
    跨國藥企則沒有大幅降價,或仍無緣醫保目錄。2019年醫保價格談判直到最後公布結果時,仍有大批中選藥品未公布實際談判價格,外界只能通過各省市最終實際的醫保價格,匯總估算這些品種當時的談判價格。今年頗受關注的PD-1類產品,可能也會面臨這樣的局面。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答案。
  • 進擊的超級「買單方」:新一輪國家醫保談判「騰籠換鳥」再升級
    此次公布的方案中,2020年8月17日成為最重要的一個時間節點,大大拉長了藥品納入時限,這意味著有更多新獲批的、符合條件的藥物可進行申報和談判、競價。這更意味著國家醫保談判進一步走向制度化、常態化和透明化。「特別採取企業自主申報制度是最大的亮點,避免好藥被『扼殺』在評審搖籃中。」
  • 砍價、限量、不中標就失去一半市場,中成藥地方集採釋放了哪些信號
    地方試點的實踐經驗,很可能將成為國家醫保局進行中成藥帶量採購的借鑑。 一些年銷量在幾十億上下的中成藥大品種廠商,在12月中旬參加國家醫保目錄談判之前,出現在了試點地區的談判名單中。
  • 2020國家醫保目錄公布!談判藥品平均降價50.64% 國產PD-1全進
    調整後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內藥品總數為2800種,其中西藥1426種,中成藥1374種。目錄內中藥飲片未作調整,仍為892種。新版目錄有望於明年3月1日正式實施。
  • 醫保局解讀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優先考慮重大疾病治療用藥等
    現行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是2017年版,包括2017年、2018年兩次醫保準入談判的藥品在內,西藥和中成藥共計2588種。醫保藥品目錄分為凡例、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四部分。西藥部分和中成藥部分分為甲乙兩類,甲類一般是同類藥品中可供臨床首選、價格較低的藥品,乙類一般是同類藥品中可供臨床選擇、價格相對較高的藥品。參保人發生符合規定的甲類藥品費用,全額納入報銷範圍,按規定比例報銷;乙類藥品費用先扣除一定的個人自付部分後,再按規定比例報銷。  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的西藥和中成藥是如何按通用名進行管理的?
  • 2020醫保談判在即,藥企如何做好戰略變革?
    2020醫保談判在即,藥企如何做好戰略變革?來源:藥智網|曜據最新消息,11月27日,國家醫保局接收企業報送的談判資料截止,2020年醫保目錄調整談判一觸即發,醫保談判藥品目錄出爐時間或將有所推遲,預計12月中上旬才能出結果。醫保年年評,年年有何不同?
  • 醫保談判文件曝光!談判材料遞交即將截止 測算專家看重這些
    E藥經理人近日從業內人士處獲得一份2020年國家醫保談判材料。根據該材料,備受關注的國家醫保談判將於11月27日截止接收企業報送的談判資料,據此推測,2020年醫保談判很可能於12月中下旬進行,與年中官方發布的談判方案相比,今年的談判時間更顯緊迫。
  • 醫保談判受到廣泛關注,媒體:應兼顧藥廠利潤與民眾福利
    光明日報12月24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導稱,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已經結束。按照國家醫保局於今年9月公布的《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通過形式審查的申報藥品名單》,這次醫保談判涉及癌症、精神疾病、眼病、兒科等藥品,共751個品種,很多創新藥也納入了此次談判。
  • ...優先考慮非醫保品種、癌症及罕見病等重大疾病治療用藥等
    醫保藥品目錄按通用名報銷 不涉及具體企業  現行的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是2017年版,包括2017年、2018年兩次醫保準入談判的藥品在內,西藥和中成藥共計2588種。  本次目錄調整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之後對醫保藥品目錄進行的首次全面調整,根據我國藥品上市情況和管理的需要,醫保藥品目錄西藥部分和中成藥部分採用藥品通用名進行表述,不涉及具體企業,同一通用名(含劑型)下,無論是哪個規格、哪個企業生產的品種,均納入報銷範圍。以目錄中的枸櫞酸鉍鉀顆粒劑為例,初步統計,國內有40餘家企業生產,無論商品名是什麼,都屬於醫保藥品目錄範圍。
  • 5個談判組談判162種獨家藥 醫保目錄談判是一場大考
    有治療罕見病、腫瘤、風溼免疫系統等多個新藥好藥納入到醫保目錄中,藥品降價的同時,還能享受到醫保報銷。12月14—16日,國家醫保局組織談判專家對162種藥品進行了現場談判。  12月14日早晨8時,2020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談判現場,5個談判組現場進行抽籤。
  • 醫保談判第三天,PD-1寒風中「瑟瑟發抖」
    今天(12月16日),2020醫保談判第三天依舊在寒風蕭瑟的北京人大會議中心進行。▲12月16日,國家醫保談判現場門外,剛剛走出會場的藥企人士被同行和記者圍住醫趨勢在現場觀察到,企業談判人員普遍對結果守口如瓶,「現在還不能說,國家醫保局要求保密。」
  • 談判驚魂72小時,恆瑞醫藥逼漲停,君實生物跳水,發生了什麼?
    E藥經理人現場獲悉,上午參與談判的產品品種至少有兩個為中成藥獨家品種,至少一款為糖尿病藥物,至少有3家跨國藥企參與了上午的醫保談判,其中有禮來和諾華。諾華本次談判主要有司庫奇尤單抗注射液、鹽酸芬戈莫德膠囊等6款條件5產品。下午第一家代表出來透露,價格降幅約在30%~40%。
  • 醫保談判價格大降 恆瑞依然獨秀
    疫苗與醫保成醫藥版塊風向標,恆瑞創新高,君實生物出現超跌國內5隻疫苗即將規模化生產的消息,讓上午疫苗生產、運輸、銷售的上市公司股票明顯異動。包括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的2支滅活疫苗、北京科興中維公司的1支滅活疫苗、軍事醫學研究院和康希諾公司聯合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科院微生物所和智飛生物公司聯合研發的重組蛋白疫苗。
  • 生物藥和中成藥將納入國家集採?國家醫保局透露消息,這些品種已然...
    當業內還在討論第三批集採品種和注射劑一致性評價時,國家醫保局7月17日發布消息稱,就生物製品(含胰島素)和中成藥的集中採購工作於7月15-16日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專家意見和建議,研究完善相關領域採購政策,將推進採購方式改革。
  • 醫保談判驚魂:恆瑞醫藥盤中強勢漲停 君實生物急跌超7% PD-1江湖又...
    據新華社報導:我國目前已有5支新冠病毒疫苗在進行III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說,「疫苗研發已經進入衝刺階段,我們處於全球第一方陣,但不為第一而搶跑。」   2、醫保談判落幕,靴子落地,市場風險偏好提升。本次談判存在三個特徵:一是除了PD-1,降價幅度基本維持在50%以內。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面試熱點:醫保談判制度,中國真正的「藥神」
    通過最新談判,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又有70個藥品加入到醫保報銷的行列中來,另外有27個藥品「續約」。這97個藥品將全部納入醫保目錄乙類藥品範圍。   此次藥品調整主要通過藥企談判準入,是我國建立醫保制度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談判。
  • 55種罕見病藥進醫保,價格談判配套文件解讀:贈藥將成趨勢
    此次價格談判涉及162種藥品,其中119種談判成功,包含6個罕見病用藥。此前,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新納入了9種罕見病藥品(6種通過談判納入乙類目錄)。至此,2021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醫保目錄中共有24個罕見病包含在此次藥品目錄中,涉及到55種藥品,其中甲類15種,乙類4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