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場景人物畫:海灘上的英格爾-蒙克|美術作品

2020-12-23 美術作品

19世紀至20世紀挪威畫家_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生於1863年12月12日至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現主義畫家、版畫複製匠,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愛德華·蒙克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他對心理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

夏日人物一:夏天的夜晚,海灘上的英格爾

夏日人物二:夏天(樓梯口的女人)

夏日人物三:卡爾·約翰的夏天

夏日人物四:阿斯加德斯特蘭德夏天的傍晚

夏日人物五:公園裡的夏天(林德·弗裡茲)

夏日人物六:夏日的碼頭上

夏日人物七:夏天

01夏天的夜晚,海灘上的英格爾

美術作品:夏天的夜晚,海灘上的英格爾_Summer Night. Inger at the Beach-愛德華·蒙克

美術作品作者: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夏天的夜晚,海灘上的英格爾

美術作品名稱:夏天的夜晚,海灘上的英格爾

(Summer Night. Inger at the Beach)

美術作品作者: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挪威(Norway)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卑爾根(Bergen)

原作收藏方:卑爾根-卑爾根美術館

Bergen Kunstmuseum (KODE – the Art Museums of Bergen) (Norway – Bergen)

藝術家創作時間:1889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26歲。

作品原作尺寸:

高度: 126.5 cm (49.8 in.), 寬度: 161.5 cm (63.58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場景人物油畫(海灘、巖石、白裙女人) – 布面油畫

02夏天(樓梯口的女人)

美術作品:夏天(樓梯口的女人)_Summer-愛德華·蒙克

夏天(樓梯口的女人)

美術作品名稱:夏天(樓梯口的女人)

(Summer)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挪威奧斯陸(Oslo)

原作收藏方:奧斯陸-蒙克博物館

Stenersenmuseet (Norway – Oslo)

高度: 54 cm (21.26 in.), 寬度: 39 cm (15.35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場景人物油畫 – 布面油畫

03卡爾·約翰的夏天

美術作品:卡爾·約翰的夏天_Summer on Karl Johan-愛德華·蒙克

卡爾·約翰的夏天

美術作品名稱:卡爾·約翰的夏天

(Summer on Karl Johan)

藝術家創作時間:1931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68歲。

高度: 54 cm (21.26 in.), 寬度: 62.5 cm (24.61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場景人物油畫(夏季、行人) – 布面油畫

04阿斯加德斯特蘭德夏天的傍晚

美術作品:阿斯加德斯特蘭德夏天的傍晚_Summer Evening in asgardstrand-愛德華·蒙克

阿斯加德斯特蘭德夏天的傍晚

美術作品名稱:阿斯加德斯特蘭德夏天的傍晚

(Summer Evening in asgardstrand)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未知。無記錄(Unknown)

原作收藏方:私人收藏

Private collection

藝術家創作時間:1891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28歲。

高度: 40 cm (15.75 in.), 寬度: 66 cm (25.98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場景人物油畫(夏日、傍晚、花園、女孩) – 布面油畫

05公園裡的夏天(林德·弗裡茲)

美術作品:公園裡的夏天(林德·弗裡茲)_Summer in the Park (The Linde Frieze)-愛德華·蒙克

公園裡的夏天(林德·弗裡茲)

美術作品名稱:公園裡的夏天(林德·弗裡茲)

(Summer in the Park (The Linde Frieze))

Munch-museet (Norway – Oslo)

藝術家創作時間:1904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41歲。

高度: 81 cm (31.89 in.), 寬度: 172 cm (67.72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風景人物油畫(公園) – 布面油畫

06夏日的碼頭上

美術作品:夏日的碼頭上_Summer Day on the Pier-愛德華·蒙克

夏日的碼頭上

美術作品名稱:夏日的碼頭上

(Summer Day on the Pier)

藝術家創作時間:1888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25歲。

高度: 45.5 cm (17.91 in.), 寬度: 31 cm (12.2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風景人物油畫(夏日、碼頭、河畔、女人) – 布面油畫

07夏天

美術作品:夏天_Summer-愛德華·蒙克

夏天

美術作品名稱:夏天

高度: 54.5 cm (21.46 in.), 寬度: 74 cm (29.13 in.)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場景人物色粉畫 – 布面色粉畫

夏日風景畫:夏日的森林-蒙克|美術作品

雪景畫:雪落在小路上、海邊的暴風雪-蒙克|美術作品

果樹風景畫:鮮花盛開的果樹-蒙克|美術作品

收穫:收割者、捲心菜地裡的農夫-蒙克|美術作品

相關焦點

  • 場景人物畫:海灘、雪地、畫室-貝洛斯 美術作品欣賞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風景人物蛋彩畫 – 布面蛋彩畫(坦培拉)美術作品名稱:畫室(The Studio) 美術作品作者:喬治·韋斯利·貝洛斯(George Wesley Bellows)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美國(United States)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美國阿肯色州本頓維爾(Bentonville, Arkansas) 原作收藏方:水晶橋藝術博物館 藝術家創作時間:1919
  • 吸血鬼:森林裡的吸血鬼-蒙克|美術作品
    :吸血鬼(色粉初稿)_Vampire-愛德華·蒙克美術作品作者:愛德華·蒙克(Edvard Munch)03吸血鬼(油畫一)美術作品:吸血鬼(油畫一)_Vampire-愛德華·蒙克05森林裡的吸血鬼(一)美術作品:森林裡的吸血鬼(一)_Vampire in the Forest-愛德華·蒙克
  • 海景畫:巖石海岸、愛奧那島、海灘上的人影-佩普洛|美術作品
    海景畫一:海景海景畫二:巴拉海景海景畫三:巖石海岸,愛奧那島海景畫四:在布列塔尼海岸海景畫五:藍色的海洋,愛奧那島海景畫六:海灘上的人影海景畫七:藍色的大海,愛奧那島海景畫八:海灘場景海景畫九:海灘場景(遊客、帆船)
  • 蒙克的世界不只有吶喊,也有絢爛風景
    蒙克本人也因感染肺結核弱多病,並在四十多歲時因先天體質和酗酒等原因精神崩潰。他最為人熟知作品的是《吶喊》:每個觀看蒙克作品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畫面中直擊人心的強烈張力:低頭弓身是自我保護的暗示,掩面抱頭的痛苦恐懼和無可奈何,陰影可以把人吞噬,恐懼融化在流淌的色彩和筆觸裡,孤獨即將變成渾濁的液體。我們常常忽略,在1908-1909年接受精神治療後,蒙克的個性改變了,一貫的抑鬱畫風也變得活潑起來,色彩趨於明朗。這些鮮亮的色彩在蒙克藝術生涯早期就已經出現。
  • 場景人物油畫:在阿爾勒競技場、大溪地婦女-高更|美術作品
    場景人物一:大溪地婦女場景人物二:瑪麗亞之月(也稱聖母月)場景人物三:在海灘上場景人物四:對話場景人物五美術作品繪製材質:人物油畫 – 布面油畫03在海灘上美術作品:在海灘上_在海灘上美術作品名稱:在海灘上(On the Beach)美術原作收藏國家:挪威(Norway)
  • 兒童創意美術,清涼夏日清爽海灘,老師教你畫海邊沙灘,簡單易學
    兒童創意美術,清涼夏日清爽海灘,老師教你畫海邊沙灘,簡單易學 2020-09-06 00:00 來源:吃雞小分隊
  • 場景人物油畫:牧羊女和她的羊群-米勒|美術作品
    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欣賞米勒的人物畫作品吧!美術作品:坐在巖石上編織的牧羊女_The Shepherdess Seated on a Rock (The Knitter)-讓·弗朗索瓦·米勒坐在巖石上編織的牧羊女美術作品名稱:坐在巖石上編織的牧羊女(The Shepherdess Seated on a Rock (The Knitter
  • 「靈魂畫家」蒙克的瘋狂吶喊
    這就是我們的主人公愛德華·蒙克自己敘述畫的由來。在這幅『生命組畫』中的《吶喊》上,蒙克以極度誇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變形的尖叫人物形象,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 畫風清雅 筆精墨妙——王經春人物畫作品賞析
    王經春的人物畫,師從方增先、吳山明先生等浙派人物畫的風格,清秀靈動,筆墨揮灑自如,水墨沐漓酣暢,讀其畫,如沐江南春雨,清新神怡。王經春,1952年生於山東章丘。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
  • 蒙克來了!《吶喊》卻不是唯一值得尖叫的
    他的很多作品在問世之初的確曾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議,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塗鴉式習作。其代表作《吶喊》在不少人眼中儼然「鬧鬼的黃昏」,只見一個性別不明、猶如幽靈般的人物站在奧斯陸峽灣旁,神情驚恐地以雙手捂著耳朵。 蒙克的畫其實是他的情緒日記,只不過時間上有所延遲。「我的藝術實際上是一種自願的坦白,也是我和我的生活關係的自我剖白。」
  • 蒙克來魔都了!《吶喊》卻不是唯一值得尖叫的
    他的很多作品在問世之初的確曾在歐洲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議,被認為是毫無價值的塗鴉式習作。其代表作《吶喊》在不少人眼中儼然「鬧鬼的黃昏」,只見一個性別不明、猶如幽靈般的人物站在奧斯陸峽灣旁,神情驚恐地以雙手捂著耳朵。    蒙克的畫其實是他的情緒日記,只不過時間上有所延遲。「我的藝術實際上是一種自願的坦白,也是我和我的生活關係的自我剖白。」
  • 人物油畫:拿扇子的女人-克裡姆特|美術作品
    人物畫一:音樂(一)人物畫二:音樂人物畫三:拿扇子的女人人物畫四:歌唱克裡姆特人物畫五:>美術作品:音樂(一)_Music I-古斯塔夫·克裡姆特美術作品作者:古斯塔夫·克裡姆特(Gustav Klimt)
  • 「吶喊與迴響——愛德華·蒙克版畫與油畫展」今天在上海久事美術...
    愛德華·蒙克作為挪威歷史上,乃至人類藝術史上最重要也是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之一,其創作不僅在歐洲,甚至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蒙克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經典之作《吶喊》。幾乎所有的藝術史著作都會在表現主義或象徵主義的板塊以《吶喊》作為代表性作品呈現。而畫面中那個驚悚的形象甚至已超越藝術史的範疇成為一個跨越時間與空間,貫穿不同文化領域的全球視覺符號。
  • 抗擊疫情美術作品:天使之眼(陳瑞春)
    陳瑞春美術作品《天使之眼》紙本65x65(公分)陳瑞春美術作品《勇者必勝》紙本65x65(公分)陳瑞春美術作品《遠程會診》紙本65x65(公分)陳瑞春美術作品《奉獻愛心》紙本70x140(公分)師從北京畫院姚增樸老師潛心學習國畫十年,主要研究人物畫。喜歡工筆人物畫和工筆花鳥畫。2008年為海澱老齡大學楓林書畫院人物畫研究員。是三希堂藝術院畫師,國畫導師和工筆畫藝委會主任。任國畫教師。人民藝術網墨寶商城籤約畫家。
  • 愛德華·蒙克作品全集
    本文分六部分:1、作品與解讀;2、作品與照片;3、自畫像;4、版畫;5、素描手稿;6、各種版本《吶喊》。▣作品與解讀愛德華·蒙克 《吶喊》在畫面最前面是骷髏又像是幽靈的人,就是畫家蒙克自己。蒙克企圖以此作品,來揭示經由愛的行為而孕育了生命的女人,是新生代與走向死亡時代的連接點。
  • 和藝術大師蒙克「尖叫」吧
    愛德華·蒙克愛德華·蒙克(1863-1944),挪威藝術家,也是享譽全球的表現主義大師。在蒙克的所有作品中,《吶喊》是當今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藝術作品之一。此次展覽作品來自於挪威的收藏家帕爾·岡德森(Pl Gundersen),展出的53件作品,包括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以及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其中,包括一幅手工上色的石版畫《吶喊》。讓人「尖叫「的不止是《吶喊》
  • 人物肖像畫:艾琳·高更的肖像-高更|美術作品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肖像色粉畫(男孩畫像) – 色粉筆和黑粉筆在紙上02艾琳·高更的肖像兩個人坐在沙發上美術作品:兩個人坐在沙發上_Two People on a Sofa-保羅·高更兩個人坐在沙發上美術作品名稱:兩個人坐在沙發上(Two People on a Sofa)美術原作收藏國家
  • 天津美術學院何家英工筆人物畫藝術研究所2020年(第二期)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最高獎);2009年《零點》獲天津市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金獎(與武欣合作);2009年《零點》獲全國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銀獎(與武欣合作);2010年《吉祥》入選第九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與武欣合作);2012年《吉祥》獲天津市慶祝毛澤東同志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70周年美術作品展金獎(與武欣合作),併入選全國紀念講話發表70
  • 世界名畫家——表現主義大師蒙克《吶喊》賞析
    表現人類苦悶的偶像級作品。像蒙克的許多其它作品一樣,他一共畫了四個不同版本的《吶喊》。 令人震顫的、色彩混淆的天與河、蔓延到天際的無止境的道路,一個骷髏一般的人,雙手放在耳朵上,聲嘶力竭地大聲尖叫,好像一個人的夢魘。1893年創作的《吶喊》通常被認為是第一幅表現主義畫作,也是蒙克「靈魂作畫」這一概念最極端的體現。表現情緒的途徑更多依賴了繪畫時的力度,顏色與線條大膽的運用令人震撼。
  • 愛德華·蒙克丨被焦慮和恐懼籠罩的吶喊人生
    ,挖掘更多其創作背後的故事,從而更深刻地領悟其作品中扣人心弦的力量和內涵,獲得自我心靈上的療愈和慰藉。,取材自姐姐蘇菲去世的場景。在這幅《死去的母親和孩子》中,蒙克描繪了一幅死亡的場景,用《吶喊》中緊緊抓住頭部的姿勢,「復活」了死去的親生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