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動資管圈!2021年私募第一炸:百萬起步狂賣100億,楊東旗下產品...

2021-01-18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 江右

基金銷售火爆,私募也狂賣!

今日最新消息,私募大佬楊東的寧泉資產,發行的產品賣到了100億的募集上限,該產品在興業銀行私人銀行渠道首發,封閉期為2年。

2020年公募私募行業大發展,然而在將近9000家證券私募當中,百億私募數量大增仍只有62家。而才成立於2018年1月的寧泉資產,在此次大賣之後規模超過300億,反映出市場對楊東的認可與追捧。

楊東旗下私募火熱大賣100億

1月15日午後,記者從渠道處獲悉,本周在興業銀行私人銀行渠道首發的寧泉產品上限規模為100億元,截至發稿時已經基本完成募集,提前募集結束。楊東也發表了對投資者感謝信,信中表示「已順利結束募集」。

楊東表示,寧泉資產愛惜口碑,在新的一年裡將繼續在能力範圍內尋找機會,保持謹慎,不去承擔和收益不匹配的風險。2年的封閉期可以從容地布局,不斷尋找優質企業,在合適機會出現前耐心等待出擊。

楊東曾任興全基金總經理,2007年股市6000點勸投資者贖回基金、2015年股市高位公開高喊風險,勸大家謹慎買基金,是中國首個也是到目前惟一一個敢於放棄公司短期利益勸基民贖回的公募基金總經理,被稱為「業界良心」。

楊東1992年加入興業證券,2003年開始擔任興全基金總經理,從興全出來後,2018年他的私募寧泉資產成立。

近幾年,各大銀行發力私行與私募業務,興業銀行這波發展也很快。興業銀行私人銀行2020年代銷私募產品規模較2019年增長了將近6倍,尤其這把一舉賣出百億,也將在頭部私行競爭中奪得一席之地。據介紹,興業銀行私人銀行本次代銷百億寧泉匯享產品,單渠道單次首發百億非常罕見。

寧泉資產:結構性機會長期存在

楊東近期表示,2019和2020兩年是資產管理行業的好年頭,資管產品普遍取得了較好收益,但這並不是常態。從周期和估值的角度看,我們認為明年(2021年)大概率會是個「小年」了,儘管追求正收益仍然大有希望,但在收益率的預期上我們比較保守。

在寧泉資產2020年12月的月報中,也反映出該私募的謹慎態度。其股票倉位僅為45.6%,權益和債券基金佔比僅為0.86%,貨幣基金、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佔比是46.89%。

2020年12月底,寧泉資產基金經理餘璟鈺作客興證財富直播間也發表了相關觀點。

1、我們說的小年,也並不是說明年(2021年)市場會很差,只是說我們的預期回報要合理。我們可能沒法在預期像過去兩年中賺很高很高的收益。

2、今年(2020年)A股很熱鬧,但我們可以發現,港股通標的裡面,除了一部分今年被炒的比較熱股票,相當一部分高分紅的股票,今年在港股還在底部趴著。對於這部分股票,我們覺得是比較好的布局機會。

3、另外,一些相對冷門的在跌,有些行業自己的產業發展不錯,或者說行業最艱難的時刻看起來已經渡過了,有些股票現在相對冷門,股價還趴著,對於這些板塊,我們會進行一些前置的布局。

4、包括消費、醫藥行業裡面,有些企業確實不錯,而且行業整個前景確實很好。現在無非對我們來說,它的估值可能在短期來看是比較貴的。

5、結構性機會是長期存在的。也和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發產品並不是說我們就一定強烈看好後市,剛才我也說明年(2021)是一個小年。但是為什麼發產品?我們覺得從大類資產角度上來看,A股的權益類資產還是相對有吸引力的。

近期,寧泉資產警示光伏、鋰電、電動車股票的風險引發市場關注與討論。主要觀點如下:

嚴格的說,我們其實是看好光伏,電動汽車,儲能這幾個方面的巨大發展前景,但我們並非對所有的新能源技術和行業發展都樂觀。

再回到投資上,我們也不認為現在是投資光伏、鋰電、電動汽車的股票的好時機了,可以和持有人匯報的是我們已經逐步在退出新能源相關的股票,因為目前的性價比對投資者已經很不友好。

也許個別強大且幸運的領先企業可以通過時間來化解估值,成為最終真正的王者,但大多數被暴炒的新能源股票恐怕未來只能以股價的大幅下跌來消化估值了。

編輯:小茉

基金報讀者都在看:

央行重磅!螞蟻集團已成立整改工作組,P2P平臺已全部清零…

突發!小米也被川普政府"拉黑",一度閃崩14%!

別了,一代"國民品牌"傳奇!今天,成為最後上市日!

相關焦點

  • 11月備案1298隻私募資管產品 金額創年內單月新高
    12月23日,中基協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11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298隻,設立規模1210.04億元,創今年以來的單月新高。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今年前11個月,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10336隻,設立規模9072.4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9.15%和22.55%。
  • 券商資管2020年度榜單出爐:海通資管一產品收益最高,獲近7倍增長...
    財聯社(北京,記者陳靖)訊,資管新規落地後,在「去通道」背景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新成立數量、規模一直處於下滑態勢。1月15日,私募排排網發布券商資管2020年度榜單。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統計,2415隻成立滿12個月,且近期有淨值更新的券商資管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15.48%,其中最高收益獲近7倍增長,最低負收益57.35%。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 規模近1500億!
    還有7000億產品尚在途中 券商中國 2021.1.8 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
  • 10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911隻 設立規模706.32...
    資管產品備案月報顯示,10月份,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當月共備案私募資管產品911隻,設立規模706.32億元;當月備案的集合產品備案辦理時間平均為2個截至2020年10月底,共76家證券公司及私募子公司累計備案紓困產品231隻,存續規模1299.60億元,落地項目數量共計422個,項目規模672.47億元。
  • 券商資管激戰公募軍團!93隻產品完成改造,規模近1500億!還有7000億...
    券商資管仍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剛剛過去的2020年,券商資管累計發行集合理財產品份額僅有910億份,同比減少約三成。在規模收縮的同時,券商資管的公募化轉型正在逐步加速,無論是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還是成立獨立的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財富管理大潮來臨之時,券商資管正努力應戰。
  • 對話吳曉靈:資管大時代下的投資與監管
    監管部門在討論和制定資管新規的時候,《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正在徵求意見,因而資管新規中並沒有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及私募基金詳細規制。資管新規中對持牌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品按募集方式分為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並且規定私募產品面向合格投資者通過非公開方式發行,其投資範圍、信息披露方式等由合同約定,私募資產管理產品的受託機構可以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等。
  • 2.3萬億國際資管巨頭出手! 首單QFII投境內私募基金落地了
    原標題:2.3萬億國際資管巨頭出手!據了解,全球知名資管機構霸菱(Barings)是通過自有種子資金認購了其在中國境內的私募基金。目前霸菱管理的資產規模超3540億美元(約等於2.31萬億元人民幣)。
  • 2.3萬億國際資管巨頭出手 首單QFII投境內私募基金落地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2.3萬億國際資管巨頭出手! 首單QFII投境內私募基金落地了在新規發布後不到3個月,首單QFII/RQFII認購國內發行的私募基金就落地了,可謂火速。此次通過QFII/RQFII認購的產品為霸菱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行的霸菱中國綜合債券1號。
  • 萬億美國資管巨頭完成私募備案,成中國首家外資...
    橡樹資本落戶北京,完成私募備案實際上,橡樹資本早在2013年11月就在上海成立了橡樹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並於2014年5月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為其他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也是由橡樹資本(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註冊資本為1227.6萬元人民幣。截至目前,橡樹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已經發行了2隻人民幣基金。
  • 年薪100萬美金!這家私募海外招聘火了,還報銷回國機票……
    同時指出,「2021年我們的投研梯隊將進一步壯大,不斷豐富策略周期和品種,不斷拓展AI前沿技術研究,同時也會匹配最專業的運營團隊全面支持公司業務。」此外,對於應屆畢業生的招聘,九坤曾在2020年11月份首次推出「梧桐計劃」,面向全球最優秀的本碩博應屆畢業生,並給出百萬年薪。
  • 三季度四家期貨公司私募資管月均規模超百億元 中信期貨模位居首位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日前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各項資產管理月均規模數據。從數據來看,第三季度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期貨公司有四家,分別是中信期貨、弘業期貨、海通期貨和上海東證期貨,中信期貨以518.43億元的規模位居首位。
  • 3000多隻私募產品提前清算
    不過,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今年私募平均收益率達24.60%的背景下,卻有超3000隻私募產品提前清算,其中還包括百億級明星私募的產品。攝圖網圖 楊靖製圖私募管理規模創新高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15日,私募行業合計發行私募產品達27509隻,創出了私募行業陽光化以來產品發行數量的最高紀錄。而且今年百億級私募新產品備案也很積極,淡水泉今年以來合計發行產品85隻。
  • 君得益FOF五天募資70億,國泰君安資管刷新FOF首發紀錄,李少君「三...
    財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截至1月15日,國泰君安資管君得益三個月(FOF)本周集中募集資金超過70億元,刷新公募FOF首發規模紀錄。君得益是國泰君安資管獲批公募業務資格後發行的第一支產品,也是業內首隻FOF型參公大集合。此次君得益70億的發行規模中,國泰君安集團渠道的總銷量就超過46億。
  • 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 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
    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  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  ⊙記者 陸海晴 ○編輯 張亦文   近日,全國首單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基金產品落地。
  • 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
    原標題:外資資管募資有了新路徑 霸菱推出首隻中國境內債券私募基金來源:上海證券報近日,全國首單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認購外商獨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WFOE PFM)基金產品落地。業內人士表示,該模式的落地為外資資管機構募資開闢了新路徑。據了解,此次通過QFII、RQFII認購的產品為霸菱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發行的中國綜合債券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這也是霸菱在中國正式設立的首隻境內債券私募基金,主要投資中國固定收益市場。
  • 中國保險資管協會曹德雲: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
    □本報記者戴安琪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表示,保險資管產品具有四大發展方向,即加快產品化進程、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開發能力和完善相關運行機制。曹德雲認為,保險資管產品在當前已形成基本的產品種類體系,具體包括: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組合類資管產品、資產支持計劃和私募基金等。在保險資管產品「1+3」制度規則發布和產品登記制實施的推動下,2020年1-10月份,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登記註冊的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和私募基金的合計規模達648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47.15%。
  • 公募MOM產品呼之欲出 多隻私募產品運行
    一年來,MOM取得實質性進展,公募產品已完成上報、答辯,距離獲批僅差「臨門一腳」;私募MOM方面,多家券商資管、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私募基金備案了多隻產品。公募MOM呼之欲出基金公司對於MOM非常積極。去年12月,招商、創金合信、鵬華、華夏、建信等多家基金公司上報了產品。
  • 券商資管排位賽:東證資管收入連續三年第一,國君躍升4位排名第二...
    數據顯示,在2019年證券公司年度資產管理業務收入排名方面,東方證券位列第一,去年實現資管收入17.10億元;國泰君安排名第二,實現資管收入15.64億元;華泰證券位列第三,實現資管收入15.52億元。
  • 多部熱門電影資方耳東影業關聯品今系私募產品違約
    近日,有品今資管投資者反映,所持三隻產品違約,其中不乏月度報告績優項目。直至1月,品今理財產品逾期類投訴不斷,要求產品兌付。品今系的兌付危機仍在持續。與此同時,品今控股法人控股的耳東影業曾參與聯合出品或跟投《西紅柿首富》、《反貪風暴4》、《紅海行動》、《使徒行者》等,官網影視投資項目還曬出《奪冠》、《葉問4》、《我和我的祖國》等近期熱門大片。
  • 借鑑摩根大通(JPM.US)資管業務 中資銀行如何發力轉型?
    資管財富業務驅動公司高成長、高盈利和高估值:資管財富業務收入是摩根大通(JPM.US)非息收入第一大來源,佔公司2018/19A非息收入比例分別為31.7%/29.1%。資管財富業務快速發展拉高非息收入表現,成為摩根大通近兩年盈利能力超出同業的核心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