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休克搶救10步驟,錯一步害一命!

2020-12-23 騰訊網

過敏性休克的最全搶救手冊來啦!

過敏性休克大都猝然發生,約半數的患者在接受病因抗原(例如青黴素G注射等)5分鐘內發生症狀,僅10%患者症狀起於半小時後。症狀發生後,醫生該如何立刻開展搶救步驟?先來看看這個病例:

患者,男,72歲,因「間斷胸悶、憋氣3月,喘息1月」入院。

藥物過敏史:1年前,患者曾用頭孢菌素類藥物,用後出現瘙癢、胸悶等過敏樣表現,具體藥物不詳;否認食物過敏史。

次日10:50給予多索茶鹼注射液0.3 g,靜脈滴注。2 min後,患者訴周身瘙癢,胸悶、憋氣

立即停藥,給予低流量吸氧,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針40mg,靜脈滴注,患者血壓測不出,意識清,四肢亂動、呼吸困難,給予口咽通氣,呼吸機輔助呼吸。

心電圖示:心率108次/分;

11:06 監護示血氧波動在84%左右,心率:56-84次/min,血壓仍測不出,給予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500ml,靜脈滴注;

11:16 患者心率118次/min,血氧97%,血壓78/50mmHg,患者訴畏寒,四肢瘙癢,雙上肢皮膚呈斑片狀紅疹;

11:20 給予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1mg,靜脈推注;

11:25 患者心率140次/分,血氧波動在84%-97%,患者訴畏寒,四肢瘙癢未見好轉,四肢亂動,呼吸急促;

11:26 給予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

11:27 給予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1mg靜脈推注,注射用泮託拉唑鈉40mg,靜脈點滴;

11:29 患者心率104次/min,血氧97%,血壓波動在114-116/63-68mmHg,患者仍訴瘙癢,畏寒好轉。患者心率波動在80-90次/min,血氧98%-100%,血壓102-95/63-84mmHg,患者呼吸平穩,瘙癢緩解,繼續補液、抑酸、脫敏等對症治療。

上下滑動查看

過敏性休克有兩大特點:首先是有休克表現,即血壓急劇下降到80/50 mmHg以下,患者出現意識障礙,輕則朦朧、重則昏迷。其次在休克出現之前或同時,常有一些與過敏相關的症狀[1]。

過敏性休克發病急驟,難以預見,往往因循環衰竭而迅速進入休克狀態,如不及時搶救,患者常在5-10 min內死亡。因此,過敏性休克的救治就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

其具體搶救方案如下:

一、立即脫離過敏原

立即停止接觸並移開可疑的過敏原或致病藥物。如患者在靜脈用藥時出現過敏反應,換掉輸液器和管道,不要拔針,繼續置換上0.9%氯化鈉注射液快速滴入。

二、高流量吸氧

使患者處於平臥位,採用高流量吸氧。

三、首選腎上腺素

過敏性休克的搶救是分秒必爭。2014年歐洲變態性反應與臨床免疫學會(EAACI)發布《嚴重過敏反應診療指南》[2],推薦肌注腎上腺素為一線救治措施,一旦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應第一時間給予腎上腺素;我國《圍術期過敏反應診治的專家共識》[3]也作出推薦:對於急性嚴重過敏反應,應及時靜注小劑量腎上腺素。腎上腺素是過敏性休克的首選搶救藥物[4]。

▎腎上腺素的給藥途徑

《Anaphylactic shock:mechanisms and treatment》中提到,在英國腎上腺素是以肌肉注射為首選,而在美國和瑞典等國家推薦首選皮下注射;EAACI指出應在大腿中外側肌肉注射。經臨床上使用的比較,皮下注射比肌肉注射吸收慢,完全吸收需要6-15分鐘,持續作用1-2小時;肌肉注射吸收快而完全,持續作用80分鐘左右。

腎上腺素皮下注射,因局部血管收縮而吸收緩慢,嚴重過敏反應時,皮下注射應摒棄,而採用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通過相關研究顯示,皮下或肌肉注射對患者相對安全,不良反應較少見;而將0.1%腎上腺素稀釋10倍後,緩慢靜脈注射也是相對安全的,但用0.1%的腎上腺素直接靜脈推注是相當危險的。

▎腎上腺素的給藥劑量

根據《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6],腎上腺素按0.01 mg/kg體重給予;14歲及以上患者,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0.5 mg;14歲以下患者,單次最大劑量不超過0.3 mg。在《臨床用藥須知》與藥品說明書中,成人患者劑量可逐漸增加至一次1 mg,與指南稍有差異。

目前沒有高質量的資料可以幫助決定過敏性休克患者給予腎上腺素的劑量。

▎具體使用方法[7]

肌肉注射成人劑量為0.5 mg/次(即1:1000的腎上腺素0.5 ml),根據患者反應,可每5-15分鐘重複使用腎上腺素0.5 ml;6-12歲兒童0.3 ml/次;6個月-6歲幼兒0.15 ml/次。

目前臨床上將靜脈注射腎上腺素的方法作為另一種給藥方法廣泛應用,但是在使用時必須嚴格掌握給藥劑量,臨床中常規使用靜脈注射腎上腺素的成人劑量初量為0.5mg/次,肌肉注射,隨後0.025-0.05mg靜脈注射;如需要,可每隔5-15分鐘重複給藥1次。

兒童靜脈注射劑量均按0.01mg/kg體重計算,最大劑量0.3 mg;兒童靜脈滴注劑量按0.02-0.03 mg/kg,稀釋到100ml生理鹽水中,速度根據用藥反應調定。

▎注意事項

1.用藥期間嚴密監測心電、血壓及血氧飽和度,多次應用還需監測血糖變化。嚴密監護非常重要,因為曾經有因腎上腺素過量而致死的報導。正在服用β-受體阻滯劑的患者,過敏反應會比較嚴重,且可對腎上腺素產生「矛盾反應」。可考慮使用高血糖素和異丙託溴銨治療。

2.切記不能用心肺復甦時的劑量,因為心肺復甦是驟停心律,而過敏性休克是灌注心律,以免引起患者血壓極速上升而引起腦出血,或誘發室性早搏,甚至心臟驟停。在各版心肺復甦指南中有明確敘述,兩者劑量不同,切不可混淆。

3.發生腎上腺素局部不良反應時,可使用酚妥拉明進行局部浸潤。

4.應用蛇咬傷抗蛇毒素之前,僅給予腎上腺素皮下注射即可有效地降低引起過敏反應的風險。而單獨應用氫化可的松不能降低這種風險。

5.肌注效果不明顯,需要持續輸注的患者,建議在有經驗的醫師及有心電監護的醫療中心、急診室或危重症監護室開展。

四、積極的液體復甦

如果有低血壓存在,對腎上腺素反應不佳的患者,可給予等滲晶體液(如生理鹽水)。起始可能需要快速輸入1L、2L甚至4L液體。

在美國聯合編寫組的《變態反應處理指南》中提到:「10 min後,血管容量擴張1倍,因此,在最初5min內,應輸液5-10 ml/kg,即250-500 ml」[8]。

五、抗組胺

緩慢通過靜脈或肌內注射給予抗組胺製劑,如25~50 mg的苯海拉明。

六、H2阻滯劑

應用H2阻滯劑如西咪替丁(300mg口服,肌注或靜注)。

七、吸入β-腎上腺素能藥

如果支氣管痙攣為主要症狀,可吸入沙丁胺醇。吸入沙丁胺醇對由於使用β-受體阻滯劑所致的支氣管痙攣特別有效。

注意,一些發生瀕死哮喘的過敏反應患者,應該接受重複劑量的支氣管擴張劑而不是腎上腺素。

八、糖皮質激素

在治療的早期,靜脈輸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起效較慢,糖皮質激素的作用至少延遲到4-6h才奏效,在嚴重過敏反應和過敏性休克時,糖皮質激素不可作為首選的搶救措施,但可作為腎上腺素治療的補充[9]。

口服或靜脈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能會降低發生雙相反應或遲發相反應的風險;若患者出現持續的支氣管痙攣,可考慮霧化吸入或靜脈給予糖皮質激素。

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強,作用持續時間長,水鈉瀦留副作用小,但起效慢,達峰時間長(12-24小時),過敏反應時並非首選,宜選用不需要代謝直接作用於受體的氫化可的松;應立即靜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1-2 mg/kg,可6小時後重複給予,24小時不超過300 mg。也可靜注甲強龍1mg/kg,最大劑量不超過1g。

九、阿託品

當嚴重的心動過緩發生時,可應用阿託品治療。

十、高血糖素

有些患者對腎上腺素無反應,特別是接受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患者,高血糖素可能有效。此為短效藥物;每5分鐘給予肌肉或靜脈注射1~2mg。噁心、嘔吐和高血糖是常見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在對過敏性休克患者進行急救時,應在改善其病情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積極的擴容、補液等對症治療。同時,應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等指標,對其進行升壓治療,以維持其血液循環及心、腦、腎等器官的有效血供,避免其因血壓水平過低而發生休克[10]。為預防和減少嚴重過敏反應的傷害,醫院應規範緊急搶救流程和應急措施,制定規範化搶救流程。

參考文獻:

[1]李利華.過敏性休克的診斷及治療[J].中國臨床醫生,2009,09(9):17-17.

[2]李全生,魏慶宇.歐洲變態反應與臨床免疫學會《嚴重過敏反應指南》解讀[J].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5,035(008):686-690.

[3]吳新民,葉鐵虎,王俊科,等.圍術期過敏反應診治的專家共識(2014).

[4]丁全,陳世財,成華,et al.藥源性嚴重過敏反應在臨床上的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誌,2019,35(16).

[5]何靜,李重先.鹽酸腎上腺素給藥途徑對過敏性休克患者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44):74-75.

[6]《嚴重過敏反應急救指南》推薦意見[J].藥物不良反應雜誌,2019,21(002):85-91.

[7]國家藥典委員會.臨床用藥須知(2015版)[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199.

[8]何新華.過敏性休克的急救[J].中國臨床醫生雜誌,2000,028(006):12-12.

[9]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圍手術期應用專家共識(2017版)[J].臨床麻醉學雜誌,2017(7).

[10]羅佳,張曼,範曄,等.荊門市680例患兒使用喜炎平注射液致過敏性休克的危險因素分析[J].藥物評價究,2019,42(8):1617-1621.

本文首發: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本文作者:王雪

責任編輯:董小雯

相關焦點

  • 過敏性休克有哪些症狀?搶救流程了解一下,收藏備用!
    《淺談過敏預防》連載44 過敏性休克的症狀與搶救 而我們這裡談到的過敏性休克,是休克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過敏性休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突然發生的,患者往往沒有嚴重疾病的背景,且病情進展迅速,症狀明顯,後果嚴重。 過敏性休克的治療屬於急救治療,治療過程是一個和時間賽跑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增加對過敏性休克的認識,提高警惕性,遇有過敏性休克患者,必須當機立斷、分秒必爭地實施搶救,以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 過敏休克,搶救正確流程來了!
    作者通過檢索、分析藥物過敏性休克引起的死亡病例發現:國內嚴重過敏反應搶救中存在諸多誤區。現參考國內外嚴重過敏反應診療指南,繪製了嚴重過敏反應搶救流程,供大家參考。 嚴重過敏反應搶救錯誤案例 錯誤一:腎上腺素皮下注射 患者,女,52歲。2015年2月27日,因轉氨酶升高,遵醫囑予以異甘草酸鎂150 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滴。
  • 吃海鮮導致過敏性休克!醫生提醒這些人要慎食
    經檢查,醫生發現該名患者皮膚劃痕試驗陽性,結合其他輔助檢查,該患者被確診為急性蕁麻疹、過敏性休克。醫護人員立即對其進行搶救,隨後患者血壓慢慢回升,意識逐漸恢復,皮疹也逐漸消退,安全脫離生命危險。「這是典型的由海鮮引起的過敏反應!」
  • 半百老漢被馬蜂蟄了一口 突然休克差點一命嗚呼
    老實巴交的許老漢(化名)攤上事了,差點一命嗚呼。昨天上午,他在自家的田裡幹活,左胳膊被馬蜂蟄了,當時只是覺得腫痛,沒多久,胳膊出現一片紅色皮疹。他趕到龍賽醫院求診,正在掛號時就覺得胸悶,隨即不省人事。幸虧是休克在醫院,經過搶救,目前他已經轉危為安。
  • 一男子吃油炸螞蚱險丟命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緊急搶救
    10日,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趙福財接診此患者時,患者的血壓72/43mmHg、神志不清、呼吸急促、顏面及口唇水腫、全身見大片紅色蕁麻疹,情況非常危急,結合患者的症狀初步診斷患者為過敏性休克。在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魏傳義的指揮下,立即啟動過敏性休克的救治應急預案,多名醫護人員密切配合對患者進行了緊急救治。
  • 浙江一醫院半個月接診2例被咬休克的患者,嚴重可致死
    近半個月來,北侖區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接連收治兩例被蜜蜂蟄傷引發休克的患者。半個月,接連兩人被蜜蜂蜇傷引發休克6月9日早上6點,家住小港的張女士在外面跑步鍛鍊時,不慎被蜜蜂蟄傷後腦部,疼痛難忍,出現了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症狀,隨後暈倒在路邊。路人發現後,立即撥打120,把她送到了北侖區第三人民醫院急診科進行搶救。
  • 南康鏡壩一老人被這種螞蟻咬了致過敏休克,大家速看,務必小心!
    前段時間,南康鏡壩鎮一位老人在菜地被紅螞蟻蟄傷導致過敏性休克。危急時刻,幸好鄉村醫生廖寶珊及時採取措施,同時一路護送到醫院急救。鏡壩鎮洋江村衛生所醫生廖寶珊描述,「剛開始來的時候,老人家因為紅螞蟻咬了就是全身瘙癢,一分鐘左右就發現老人家臉色蒼白、頭暈、視線模糊、兩手抽搐,考慮可能過敏性休克,就馬上叫他兒子打120急救電話進行搶救。」看到老人病情嚴重,考慮到救護車趕過來還要一些時間,廖寶珊建議家屬自行開車前往醫院並帶上聽診器、血壓計一起護送前往醫院。
  • 玩著手機輸著液,下一秒怎麼就昏迷進了搶救室呢?
    右邊隔壁的老爺爺很大歲數,後半夜一直想拔掉鎖骨的輸液管,大夫和護士嚇得夠嗆,一把抱住爺爺不讓動。4點多爺爺的孫女婿來了,但什麼問題都解決不了,大概5點多的時候爺爺的女兒來了,開始對爺爺進行思想教育:「您得聽大夫的話!」「可是我想看新聞。」「命重要還是知識重要啊!」爺爺想了一下:「知識重要啊!」
  • 漳州一年輕男子被紅螞蟻咬一口竟休克!
    「第一次感覺離死亡只有一步之遙,恐懼充斥心間……」昨天,24歲的男子小陳在微信朋友圈感慨自己死裡逃生,他經歷了什麼?罪魁禍首,竟是小小的紅螞蟻。10月3日下午4時,小陳和幾個朋友去長泰縣巖溪鎮一口池塘釣魚。
  • 戰疫日記:一場生死時速的搶救
    而此時隔壁床她的老伴,同是新冠肺炎患者,情緒激動,起身就要攻擊醫護人員,一面要保護護士不受傷害,一面要搶救患者,來不及解釋,救人要緊,我脫口而出:「現在只有我能救她,你要冷靜!」一句話鎮住了他。  血氧波動在90%左右,血壓開始下降,指揮護士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抓緊時間明確病因。  「患者之前不是狀態挺好,怎麼突然重了,變化前發生什麼了?」
  • 廈門一男孩吃了油炸蠶蛹,竟導致休克......
    有人吃了油炸蟬蛹,不久後休克倒地!醫務人員測量血壓後發現,血壓很低,已經處於過敏性休克的狀態。經過搶救,小王最終逃過一劫。經過診斷小王當晚突發過敏,跟之前吃過的油炸蟬蛹有很大關係,考慮是進食蟬蛹引起過敏性休克。好可怕。。。為什麼吃蟬蛹也會過敏呢?
  • 25歲男孩吃減肥藥後休克被送醫搶救!家人質疑產品內含違禁品
    7月29日,二三裡資訊接到松原市民王女士求助:急死了,我弟弟剛剛吃完減肥藥休克了!現在正在醫院急診搶救,這樣的減肥藥太坑人了!王女士說,弟弟今年25歲,還沒有結婚,因為弟弟對象覺得他胖,7月25日,他就在一個微商那裡買了減肥產品,這款減肥產品叫「慕斯草莓奶昔」,花了398元買的,「前兩天吃半包,今天吃一包,今天上午剛吃完人就休克了。我們送到醫院搶救,醫生懷疑減肥產品裡面含有違禁品。」
  • 狗狗急救小課堂之休克急救
    嗨~大家好,我是布魯有時我們會聽到「狗狗休克,搶救無效」這樣的消息,為一個逝去的生命傷心,但是很少有鏟屎官了解狗狗休克的原因。今天急救小課堂的第一課,就來給大家講一講,狗狗休克如何第一時間做急救措施。一、狗狗休克的原因導致狗狗休克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分為:1、狗狗低溶量性休克:常見於外傷、內臟和大血管破裂、手術中出血過多,大面積燒傷導致血漿喪失,嚴重嘔吐或腹瀉引起的脫水;
  • 1周歲寶寶被燙傷,奶奶用偏方治療,結果孩子休克了!
    福州的明明今年才一歲三個月,就是因為燙傷後家人採用了不正確的處理方式,直接導致他休克了,被緊急送醫搶救。在明明下巴和胸前,有兩處明顯燙傷的痕跡。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福州兒童醫院燒傷整形科的林主任說,是他的家人在餵水時,不小心把明明燙傷的。明明被送到醫院時,已經處於休克狀態。
  • 男子去看皮膚科,醫生一看:快送搶救室!
    他在草坪上綠化養護時,感覺腿部發癢,仔細一查看,竟發現下肢爬了很多小螞蟻,還全身出現大面積潮紅和紅瘢,於是,他連忙就近到前埔醫院皮膚科就診。該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應文安接診後發現吳先生不僅有螞蟻叮咬後的皮膚過敏症狀,而且還有頭暈噁心胸悶和情緒煩躁等深中毒症狀,於是,便急忙將其送到急診室進行抗中毒抗休克救治。
  • 市婦幼保健院順利開展宮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搶救演練
    近日,為進一步完善婦產科對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規範急救流程,提高醫護人員的應急救治能力,保障醫療安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眉山市婦女兒童醫院(眉山市婦幼保健院)在副院長謝紅帶領下,由婦科、檢驗科、醫學功能科、麻醉科、手術室等多部門組成的醫療團隊在院內進行了宮外孕破裂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搶救演練。
  • 有成年人被螞蟻咬幾下後「休克」 醫生提醒:可能是紅螞蟻作祟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房舒)只不過被幾隻小小的螞蟻咬了幾口,怎麼還會休克?
  • 上海一男子吃油炸螞蚱嚴重過敏嘔吐險丟命
    上海一男子吃油炸螞蚱嚴重過敏嘔吐險丟命 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通訊員 金恆 2016-11-06 12:01 來源:澎湃新聞
  • 24種搶救藥品藥理作用及不良反應
    可用於心臟驟停的急救,過敏性休克及胰島素過量所致的低血糖昏迷及支氣管哮喘等。局部用於鼻黏膜充血及齒齦出血等。同局麻藥合用,可減少出血和延長麻醉時間。不良反應:心悸,煩躁,頭痛和血壓升高,劑量過大時,a受體興奮過強使血壓劇升,有發生腦出血的危險,故老人慎用。當β1受體興奮過強時,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能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甚至室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