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今天看電影《飛奔去月球》是最應景的一件事了。
不過這個嫦娥太西化。奔放的性情,御姐的氣質,與我們傳統的廣寒宮姐姐不太一樣。穿著如此招搖的衣衫,在寂寞月亮上載歌載舞,倒也不顯得沉悶。
看《西遊記》裡面的嫦娥姐姐多端莊。
《飛奔去月球》就是這樣一部超現實主義的片子,主人公菲菲、果凍他們跨著月球上的環形山飛奔,還能奔到嫦娥的月宮裡去。
很喜歡開頭的天狗吃月亮,吃的動作相當帶感,但不是從前想像的二郎神身邊的那條哮天犬,卷卷的毛毛可愛的像是一隻泰迪,很希望它能多咬上兩口。
菲菲喜歡聽嫦娥的故事,卻偏要讓爸爸相信月亮上真的有嫦娥,於是便自己想方設法坐火箭去月球,家長並沒有阻止。
這映射出一種很好的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他實踐的機會,在一定條件下讓他去嘗試和感知,從而培養孩子思考和選擇的能力。
大部分的中國父母,會直接否定掉孩子的想法:「那都是假的,別信!」
要不就是:「你要火箭,我上哪兒給你弄去?」
菲菲很聰明,她會自己動手造一支火箭。
這與小豬佩奇的父母十分相似,佩奇想要跳泥坑,她的媽媽說:「去吧,回來記得洗澡!」
但中國式父母,通常就會一聲喝令:「那麼髒,去幹啥?弄髒了還得我給你洗!」
李誕也為這部片子中的果凍配了音,它作為幻月城的居民,竟然是一嘴脫口秀的味道,閃著綠油油的光芒,可愛又話癆。
為什麼這款后羿看著這麼老氣?而且這辮子梳的,后羿在清朝又輪迴轉世了。
既然后羿能活到菲菲的年代,一定非妖即仙,超高顏值必定是標配。可這,和嫦娥太沒有CP感。難道活潑奔放的嫦娥也是「大叔控」?
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建立龐大的世界觀,但是把中國神話融合進了現代科技,把親情友情愛情通通詮釋了一遍。
菲菲失去了至親的媽媽,嫦娥失去了后羿,但大家贏得了友情。
唱跳天后嫦娥何曾為情所困?嗨著呢!既然能滿足菲菲的願望,為何卻找不到自己唯一的真愛后羿?還需要小孩子幫她?大概就是醫者不能自醫了吧!
導演格蘭·基恩曾執導過《親愛的籃球》、《美女與野獸》、《長髮公主》等,雖然3D場景做得活靈活現,不過畢竟非本土的東西,做出來有種雜亂的感覺。
最能讓耳朵享受的是張碧晨為嫦娥的配唱,聲音悠遠動情,為這清冷的廣寒宮增添了更多煙火氣。
這位優雅美豔的嫦娥不僅喜歡唱歌,氣場強大,而且還會RAP!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中有幾個動畫人物是國外的青少年繪製出來的。
今天再看《飛奔到月球》,有一點欣慰,神話依舊是原來的神話,科技卻日新月異,無論我們有多高的願望,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