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兩棲艦艇近防能力嚴重不足,是缺錢,還是缺乏實戰經驗?

2020-12-23 晨曦軍情

近年來隨著071型船塢登陸艦、072B型坦克登陸艦以及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批量服役,我軍的兩棲登陸作戰投送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在全球範圍內也僅次於號稱世界警察的美軍。但是有一個似乎美中不足的問題卻始終受到不少軍事愛好者的詬病,那就是我軍兩棲艦艇的近防能力明顯弱於同級別的美軍兩棲艦艇。例如:美軍的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配備了2門30毫米艦炮和2部21聯裝拉姆近防飛彈,還預留了2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可裝填64枚ESSM防空飛彈)。相比之下我軍的071型船塢登陸艦近防配置可謂寒酸,僅僅只有4門630近防炮。

072B型坦克登陸艦更是只有一門單管30毫米速射炮,075型兩棲攻擊艦的情況稍強一些,好歹有了1130近防炮和紅旗10近防飛彈。對此許多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為啥我軍的兩棲艦艇如此忽視近防能力呢?按理說在戰時兩棲艦艇需要搭載數量眾多的登陸部隊,屬於典型的高價值目標,沒有靠譜的自衛火力如何讓人放心得下?當然也有的人解釋說這些兩棲艦艇都預留了空間,可以臨時加裝近防武器。但是改裝畢竟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而且艦員平時缺乏操作和維護的實際經驗,短期內也很難有效地使用這些武器,顯然是遠水難解近渴。

更有人尖銳地指出這是我軍缺乏實戰意識的體現,應該向擁有更豐富實戰經驗的美軍看齊,否則會在未來戰場上支付昂貴的學費。誠然現階段美軍在很多領域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對象,但是不代表美軍的一切做法都是符合我們自身需求的。中美兩軍兩棲艦艇不同級別的近防配置,其根本原因還是各自差異化的任務環境所造成的。任何近防系統都是僅限於對付個別漏網之魚的突然襲擊,兩棲艦艇在戰時的根本保障還是來自於航空兵和防空艦構築的外圍縱深防禦圈,自身堆砌近防火力的邊際效益其實並不高。

而且美軍的情況比我們特殊一些,那就是美軍更加強調全球部署,特別是兩棲艦艇需要快速抵達不同位置的熱點地區,面臨很多突發性的非常規威脅,比如遊擊武裝零星的自殺性無人機或者山寨版反艦飛彈的偷襲。而美國海軍由於艦隊規模的縮減,缺乏足夠的中小型軍艦執行這種長時間、高頻度的貼身護衛任務。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普遍艦齡較大、在航率不高,護衛航母尚且分身乏術。瀕海戰鬥艦造價高昂、數量不足。有道是「求人不如求己」,美軍的兩棲艦艇自然更加注重本艦的近防武器配置。

我軍的兩棲艦艇在未來可預見的作戰區域都不會超出臺海海峽以及南海島礁,最多偶爾出趟遠門執行撤僑或者人道主義救援任務,通常情況下都不會單槍匹馬勇闖天涯。更何況我軍有的是海量、低成本的護衛艦艇可以隨時聽候差遣,數量多達30艘的054A(還有20艘的後續建造計劃)和72艘的056(後續建造數量同樣可觀),以及明年即將開建的054B,個個都有相當強悍的近防火力,由它們來充當075型兩棲攻擊艦、071型船塢登陸艦、072型坦克登陸艦的帶刀護衛,性價比和安全係數比兩棲艦艇自帶近防武器高得多。

更重要的是我軍目前的主要任務是以多快好省的方式擴充兩棲運輸力量,對於單艦的建造成本和入列周期都有嚴格要求,一些並不是非常必要的裝備就儘量暫時不上,只是預留安裝空間。比如071型船塢登陸艦就有紅旗10近防飛彈的位置,只不過因為經費原因一直沒有裝而已,在技術上不存在任何障礙。美軍一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造價高達18億美元,我軍一艘071型船塢登陸艦造價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略多。一門1130近防炮造價至少一億人民幣,一部紅旗10發射裝置再加上飛彈的價格更貴,裝艦以後又幾乎沒有使用的機會,還憑空把單艦成本抬高了一大截,實在是很不划算。所以這是多方因素綜合權衡的結果,跟什麼實戰意識扯不上關係。

作者:刻雨無痕

相關焦點

  • 缺錢還是缺技術?同美軍兩棲艦艇比,我軍兩棲艦近防能力差強人意
    我軍兩棲戰艦近年來開始快速形成戰力,隨著071型船塢登陸艦,072B型坦克登陸艦,還有075型大型兩棲攻擊艦的相繼到來,我軍兩棲登陸作戰能力快速提升,綜合戰力僅次於美軍。不過也有苛刻的軍迷細心地指出,同美軍的兩棲艦艇出色的近防能力相比,我軍的兩棲船艙明顯處於劣勢。071僅有4門630近防炮,072B更寒酸,僅一門單管30毫米速射炮,075稍好點,裝備了1130近防炮及紅旗近防飛彈。可美軍同級別的以安東尼奧級可是有2門30毫米艦炮及2部21聯裝拉姆近防飛彈,同時還預留了2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
  • 國產兩棲攻擊艦直接量產,到底技術簡單,還是急需大?
    如果談及我軍的艦艇建造的工作,許多人用「下餃子」來形容,其中最經典的第一個例子:075型兩棲攻擊艦的建造工作。這款戰艦的建造可以說是一發不收拾!如今人們看到的,只是075型建造不斷加速,在2020年底時,首艦開始海試,三號艦即將下水。
  • 校場:艦艇的近防炮是否將要退出歷史舞臺?
    在現代水面艦艇的防空系統中,近防炮如同戰鬥機的機炮一般,都是平時用處不大、關鍵時刻十分順手的武器。現代水面艦艇近防炮發揮作用的場景,除了平時打打一些小目標之外,就是在面對強敵發動的飛彈打擊時,在多重攔截網被突破後,為保證自身安全進行最後嘗試。
  • 出鞘:臺偽海軍能否威脅到我軍的登陸船團
    當然我們也不能說這沒有威脅,畢竟再落後那也是會炸會響的飛彈和魚雷,在針對貿易航線進行打擊和騷擾時還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將會極大的分散我軍的海上作戰能力。不過由於臺灣海峽其實並不適合潛艇作戰且渡海作戰的時間不會太長,因此臺偽軍潛艇很難在登陸戰役期間對我軍主力艦隊與登陸船團構成太大的威脅。
  • 國產兩棲攻擊艦首航,身軀龐大或未超4萬噸,三大類科目待測試
    而外界的圖片資料也顯示,國產兩棲攻擊艦艇在幾艘拖輪的幫助下,駛離了滬東碼頭,緩緩離開了水道,進入指定海域開始試航。而國產兩棲攻擊艦的發展由此開始,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 美海軍稱現役艦艇數量不足:需12艘航母和11艘兩棲攻擊艦
    圖中可見5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兩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及一艘「聖安東尼奧」級船塢登陸艦,此外還一艘「亨利 J·凱澤」級燃油補給艦和一艘「劉易斯·克拉克」級乾貨彈藥補給艦。(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導)美媒稱,美國海軍想給其力量結構增添一個航母戰鬥群。儘管耗資不菲,它也許真的能如願以償。
  • 海軍陸戰隊迷彩又被俄專家批評,是缺乏實戰經驗的「鍋」?
    建軍幾十年來,我軍一直在經歷著個各種各樣的挑戰,也在各種新生事物的衝擊下不斷地適應改變。一路走來,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成就,當然不可避免的就會有缺點在產生。在過去的幾年裡,中國與各國都進行了大小程度不一的合作演習以及相關的技術交流,在交流中,從其他國家的軍隊中也吸取了很多經驗,發現了不足。在2018年裡,中國與俄羅斯的各種軍演交流中我們聽到了與以往不一樣的聲音。
  • 2020新年來臨,雙20難得一見,探究我軍的20系新飛機
    除了這些國內成就之外,它還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3D列印技術進行模塊化組裝的貨運飛機。通過使用3D列印技術,運-20可以進行高速生產且降低製造成本。同時也是世界上繼空客A380和波音787第三種採用MBD技術的飛機。
  • 我軍新迷彩竟藏著這麼多秘密!
    長期以來網友們對我軍「新迷彩、新軍服」的猜測和爭論也終於塵埃落定。在國慶閱兵式上,除了五套不同顏色的迷彩單兵作戰服亮相以外,還一同展示了新式的陸航飛行服和艦艇作業服。綜合多家媒體對閱兵所做的報導來看,這五種迷彩分別是:叢林迷彩、山地迷彩、城市迷彩、荒漠迷彩和沙漠迷彩,它們被官方稱為「星空迷彩」。
  • 「美利堅」級:美國兩棲遠徵打擊群新核心
    美國需要什麼樣的兩棲戰艦美國作為將兩棲戰艦應用於實戰最早的國家之一,其兩棲艦隊一直以「規模龐大、種類齊全、裝備先進」而聞名於世,冷戰後,隨著「由海向陸」戰略的改變,美軍作戰重心也由遠洋對抗轉向瀕海作戰,適合海岸複雜作戰環境的兩棲艦艇越來越受到重視。
  • 地空飛彈早已今非昔比,缺實戰錘鍊檢驗實力,當年戰報還會遠嗎?
    文/山峰 美軍U–2偵察機擅闖我解放軍演習區域,嚴重幹擾我軍的正常活動,極容易引發「誤擊」事件。這是美國對我國的公然挑釁,但美國可別忘了,我國的軍事博物館裡可還躺著1架U-2的殘骸呢。
  • LHD-6兩棲攻擊艦:熊熊大火仍在燃燒,恐怕得在船廠趴窩好幾年了
    聖地牙哥軍港,在「好人理察」號兩棲攻擊艦(LHD-6)上滅火的上千名水兵,包括從附近趕來的專業消防人員可謂吃足了苦頭,原來爆炸起火的這艘兩棲攻擊艦滅火系統喪失了作用,搶救人員無法使用滅火系統,頓時都傻眼了。
  • 格爾斯船廠將開工打造下一艘「美國」級兩棲艦
    既可與航母打擊大隊一起組成「遠徵打擊部隊」,在戰鬥後勤力量的保障下應對大規模武裝衝突和嚴重安全威脅,又可以單獨出徵應對規模較小的武裝衝突。為了滿足「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戰略需要,美國海軍要求遠徵打擊大隊具有在未來作戰中同時投送2.5-3個海軍陸戰隊遠徵旅的能力,而美國海軍現有的投送能力尚不超過2個遠徵旅。
  • 美軍新兩棲戰車登場,火力嚴重不足,美媒:還是不如中國05式
    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兩棲戰車AAV系列一用就是40多年,其防護性薄弱、速度慢、穩定性差的缺點一直被美軍吐槽不已。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9月23日報導,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之後,AAV終於迎來了接班人,它就是由BAE系統公司研製的ACV兩棲戰車。然而,僅僅是在測試期間,ACV兩棲戰車就暴露出速度奇慢、火力不足等缺點。美國媒體也直言不諱地指出,它比解放軍配備的05式兩棲戰車差遠了!
  • 兩棲鋼鐵勁旅是怎樣煉成的
    8年多以來,全旅官兵始終把習主席的殷切囑託銘記在心,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光榮傳統,為鍛造能打仗、打勝仗的兩棲鋼鐵勁旅提供不竭動力。班長王自江:「對練兵備戰來說,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注重實戰化。在我們連,實戰化的重難點課目包含實爆、實槍、實彈,每一個人都必須完成。大家一到演訓場上,感覺真的像打仗一樣。」
  • 射速快、威力猛、精度高,世界第一近防炮1130當之無愧
    近防炮作為軍艦的最後一道屏障歷來受世界各國重視,我國研製的1130近防炮則是世界各型近防炮中的王者。1130炮正式的編號是H/PJ-11型艦炮,作為一種加特林原理的多管速射炮,因為其有11根30毫米炮管所以被軍迷稱為1130炮。
  • 美國安顧問聲稱:大陸兩棲作戰能力不足,「攻臺」非常困難
    歐布萊恩說,即使是美國,兩棲作戰也非常困難,「我認為,現在解放軍(對臺)採取軍事行動將非常困難。他還宣稱」一旦武力攻臺,必將遭到國際社會孤立,尤其是整個印度—太平洋地區,屆時美國將可建立反制大陸的聯盟。
  • 有了1130近防炮,為何還要海紅旗10防空飛彈?一數據差距明顯
    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功取代戰列巡洋艦稱為海軍的新核心作戰裝備,可以說一直到現在航母都擁有最強的作戰能力和最強的威懾能力。但是與戰列巡洋艦和其他海軍艦艇不同的是,航母自身並不具備什麼作戰裝備,其強大作戰性能都是依靠甲板上搭載的艦載機編隊實現的。
  • 多艘新型艦艇海上訓練,部隊應急能力得到檢驗了嗎?
    在演習指令下達後,東部海域大批軍艦集結,多艘新型艦艇組織海上訓練,進行了一場持續多晝夜、高強度的海上訓練,此次出動的唐山艦、齊齊哈爾艦、定州艦、牡丹江艦都是剛服役不久的新型戰艦,演習中編隊艦艇一路航行一路戰鬥,分別進行了對岸射擊、單艦飛彈發射、海上反恐搜救等科目,那麼部隊應急能力得到檢驗了嗎?
  • 為什麼俄羅斯能改建四萬噸級航母,卻造不了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有戈向維,改動雖大卻不涉及主體俄羅斯在改造滿載排水量4.5萬噸的戈爾什科夫號載機巡洋艦時,拆除了整整8臺ak630近防炮,12枚玄武巖反艦飛彈。24組8單元的SA-N-9防空飛彈,兩門ak100型100毫米艦炮,碩大的天空哨兵相控陣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