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 | 馮暉:城市微觀歷史的記錄者

2021-02-20 天府文化ChengduCulture

馮暉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理工科出身的他卻有著一顆「文藝心」。土生土長的成都人馮暉,憑藉對老街道的深刻記憶,用四年時間走遍了成都61 條街道,親手拍了照片,還繪製了地圖,將所見所聞整理為《成都街道漫步手記》一書,成了一名城市微觀歷史的記錄者和傳播者。

 

這本書中寫的61 條老街道,都是擁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資格老成都」,各有各的歷史記憶——抗戰時期《新華日報》成都分館舊址所在地祠堂街猶如「一本有插圖的書」,城隍廟街早已從「老成都縣城隍廟變身電子市場」,曾居住在桂王橋街的名人不少,其中「傅崇矩最潮」……在這個城市飛速發展時代,老街道的故事與文化,恰恰是亟需記錄與保留的。在馮暉的筆下,城市老街道的歷史是豐盛而生動的。

 

馮暉曾寫道,面對一座城市,首先看到的是街道;回憶一座城市,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往往也是街道的景象。因此,記錄一條街道的變遷,也是在記錄一代代人的改變、一座城市的變遷。

因父母工作的關係,馮暉出生在陝西漢中,2 歲時才回到成都。除了在北方上學的4 年,馮暉在成都生活的40 多年時間裡,攝影玩了20 年,最近幾年他又開始用智慧型手機拍攝成都街頭,照片已累積超過80 萬張。無論是攝影,還是研究成都街道歷史,和馮暉的本職工作都沒有直接關係,只是他長期以來的興趣愛好,全都是他利用周末和空餘時間完成的。

 

想要記錄街道微觀歷史,並不僅僅是對一條街道拍幾張照,或用寥寥數語介紹一下這麼簡單。如馮暉所說,他四年來所行之事,看似是「漫步」,而「漫步」二字給這件耗時耗力的工作打上了一層柔光,看起來美好愜意,可實際上,這場「漫步」更像腳踏實地的城市田野考古,需要實地探訪和查閱大量資料。

 

馮暉鏡頭下成都一處建設中的建築工業化生產基地

馮暉對比實地採訪和查閱資料,發現很多記載與現實存在出入。為了還原街道的真實歷史,他對每條街都實地踏勘多次,並大量採訪街道的居民。所有與街坊的親切攀談,都被他歸入口述歷史。

他在書中寫道,「有生命的街道一定要有當地居民的存在,有充滿煙火氣息與市井味道的日常生活。只有老成都人才講得出老成都平凡中的精彩,那是老『三花』茶特有的味道。」

 

「不同的人角度不一樣,有偏差沒關係,這本來就不是唯一的信息來源。我們可以通過多方面的信息相互印證」。馮暉說,「實地勘察,非常不易」,「實地走訪需要拍照、畫地圖,很少有一條街是一次性完成的,有的要走十幾次,有的走二十幾次。如龍王廟正街,就去了二十多次。」

為了記錄街道,多年來,馮暉搜集了從清代至今的成都街道地圖。在他看來,爬梳地圖是街道研究的必修課。通過對不同時期街道地圖的仔細研究和逐一對比,可以發現很多問題。老地圖和新地圖擺在一起,通過原貌和現狀的對比,可以追蹤城市的發展變化,還能找出現在地圖中一些不準確的地方。

 

然而,資料的收集與實地勘察這兩樣都是很花功夫的工作。資料搜集方面,比如成都某條街道在清代或者民國時期是什麼樣貌,並不是網上一搜就能知道的,馮暉一般通過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舊書店查找資料,或是在網上購買古書的方式獲取信息。有時,他還要跑到外省去購買書籍,周末一有時間就逛書店,也會到二手書店淘書。

 

 

當談及為何會如此熱衷於記錄普普通通的街頭小巷時,馮暉說道:「有時候,我們對成都的『好』挖掘並不深,大多數人對此的理解就是成都好耍,但我想,火鍋、串串、麻將並不是成都的全部,而成都更有意義的是它深厚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通過研究成都的街道,你才能切實地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文化。與此同時,這個工作需要有人去做,因為年輕人不了解,熱愛一個城市的前提,首先就要去了解它。」

 

對於馮暉而言,一個城市的街道就是它的骨架與經絡,這也是他願意花費四年時間,手繪60 多幅畫街道線路圖的重要因素,「我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成都,愛上成都。」

 

街道是城市最平凡、最生動、最真實的景觀,是城市最大的博物館和最豐富的民俗館。要不人們怎麼說,你要了解老北京,請去逛胡同;想去看老上海,請去走巷弄;想要了解成都,請來老街坐一坐,一把竹藤椅、一杯三花茶、一口老油火鍋。

 

馮暉鏡頭下的老成都

然而,梳理成都老街道的作品其實並不多,傅崇矩在《成都通覽》中梳理了清末時期500 多條街道的布局,可是時代已相對久遠,成都城市格局已發生了諸多變化。馮暉在記錄成都老街道時,也大量參考了巴蜀文化專家袁庭棟老先生的《成都街巷志》。只不過,馮暉還希望用更現代化的手段,用攝影+ 手繪的方式記錄老街巷的歷史。

 

被玉皇觀街、紅星路、三槐樹街、五世同堂街圍起來的成都北師大附中,曾經的名字叫做成都二中,這是馮暉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在這裡,馮暉覺得舊時的影子依稀可見,因此這裡也是他最先開始記錄的地方。

 

馮暉鏡頭下的老成都

馮暉一直記得從前這條街的樣子:那時的街道上都是一兩層的瓦房,街上的鋪面很少,只有在十字路口才會有店鋪。過去,人們的生活空間會延展到街頭,馮暉小時候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到街頭玩耍。「那時候沒有電視,更不要說手機和電腦,大家沒事就坐在街邊聊天」,他說,「那時,街道是人們隨意延展的『花園』『客廳』『書房』『景觀陽臺』,是人們生活空間與社交空間的延伸。那時的街道除了是通道,更是一個開放融合的空間。」回溯過去,從中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引起人們很多的思考。

 

 

有生命的街道一定要有當地居民的存在,這是保存老街味道的重要因素。馮暉說,幾十年前,街上商鋪的老闆通常就是同一小區的鄰居,大家彼此熟稔。買東西時偶爾賒帳或多毫少釐都不是問題,這便是老街道的人情味兒。

 

在老街坊的口中,經常能聽到「街娃兒」一詞。「街娃兒」是四川方言,多指生長在街頭的孩子。街道是他們最主要的生存空間,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和重要的人生經歷都與街道相關。在馮暉看來,「街娃兒」不是街頭混混,他們大部分都性格開朗,往往帶有幾分幽默感,偶爾的惡作劇和打打鬧鬧都不是惡意的,他們的存在讓整條街非常熱鬧。

 

馮暉在《成都街道漫步手記》中寫道,探究「街娃兒」的產生和發展,自然會涉及街頭空間。能讓「街娃兒」自由生活、快樂成長的街道,從城市規劃與建築設計的角度講,就是一條成功的街道。

龍王廟正街就是這樣的一條街。它西起紅星路四段,東至下蓮池街,全長不過幾百米,距離春熙路也不遠,周圍高樓大廈林立,而這裡,依舊是青磚灰瓦的老院落。街上有成都市中心僅存的、基本完整的廣東客家移民宗祠,也是四川傳統祠堂建築的代表之一。街上還有中西結合的轉角樓,雕花窗欞、木質樓梯,滿滿的傳統風。

 

馮暉鏡頭下的老成都

走過二十多遍龍王廟正街的馮暉,幾乎對街上每家每戶都了如指掌。這裡有許多馮暉筆下的「街娃兒」,他們在哪兒出生,上哪所小學和中學,馮暉張口就來。

 

馮暉也希望,在維護老街「容貌」或是給老街更新的時候,能從街區的歷史文化傳承角度,根據每條街道不同的文化底蘊,找到特色作為切入點,而不是只把老街道改造成統一的標準格式。因為原生態的街道,雖然看上去不夠「現代」,但卻足夠真實。但是,「一刀切」的街區改造和用力過猛的商業打造,無疑會讓老街失去的原有的味道。

文_ 本刊主筆> 黃修眉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傳播天府文化 用書將成都時光掠影珍藏
    成都的「街巷」 讀者帶回家慢慢看 昨日上午11時,成都時代出版社《成都街道漫步手記》的作者馮暉,在天府書展現場分享老成都故事,「宋代老成都是怎麼樣的?羊馬城到底是什麼?」臺下讀者聽得津津有味,其中一些讀者還是從外地慕名而來的。
  • 從城市天際線到城市地標,這裡展示了天府新區的地標「3in1」
    其實在成都,除了網紅出圈外,長期展現著成都這座城市的魅力,建立起成都獨特的城市印象的,還有各類地標。它們或以建築地標,亦或是生活地標、文化地標的形式而存在。建築地標:產城聚集的城市名片當一個城市開始向外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時,標誌性的建築逐漸就成長為一座城市的名片,並以摩天經濟標定城市經濟、產業發展最強勁有力的區位所在。
  • 四川天府新區站上新的歷史起點——不斷蓄勢蝶變,為「未來城市」畫像
    2019年在中國樓宇經濟全球合作大會上獲評「中國最佳營商環境城區獎」被國務院評為「雙創」示範基地深化改革打造「新時代公園城市典範」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先後接待國內政商和群眾2.5萬餘批次、30.8萬人次「四川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設立是歷史必然、長遠要求、現實需要,
  • 這片街區即將呈現成都悠久歷史和綿延文脈!範銳平今天調研天府錦城...
    ■ 堅定落實「三降兩提」要求,加快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提升中心城區市民的生活品質。4月15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範銳平率隊調研天府錦城規劃建設推進情況。他強調,「兩江環抱、三城相重」的天府錦城,是成都歷史格局和風貌保留較好的文化本底,是成都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重點打造的歷史文化街區。
  • 「天府樂章•暢響蓉港」成都城市宣傳活動 轟動香港天星碼頭
    天星碼頭位於香港中環,有逾五十年的歷史,被稱為孕育香港意識的搖籃,《國家地理旅遊雜誌》把搭乘天星小輪遊覽維港兩岸譽為「人生50個必到景點」之一,活動從這人流如織的著名景點擴展開來,在香港掀起一場成都文化旋風。
  • 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 大咖觀點提前看
    10月28日-29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世界文化名城論壇組委會(WCCF)主辦,成都傳媒集團承辦,每日經濟新聞執行的以「從文化空間到城市認同」為主題的2020第三屆世界文化名城論壇·天府論壇即將在成都拉開帷幕。
  • 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天府怡心湖的價值何在?
    ,賦予了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歷史使命。今年10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在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上致辭,以「讓城市自然有序生長」為題,闡釋了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建設路徑,讓我們更清晰地預見公園城市的美好模樣。
  • 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天府文化 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發布
    2020年12月4日,以「文化賦能 文創驅動——天府文化新場景」為主題的第四屆天府文化論壇在天府新區舉行。 作為「重頭戲」,本次論壇發布了2020年度「天府文化·十大文旅消費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文創產業新場景」「天府文化·十大鄉村振興新場景」和「年度新場景提名獎」。
  • 成都天府大道北延線廣漢三星堆文化廣漢高新區介紹
    建成後,與天府大道南延線將形成150公裡的城市主軸,貫穿成德兩地,成為世界之最,全程無紅綠燈直達成都。  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天府大道北延線主要路口全部立交化,採用與天府大道一致的主道加輔道道路斷面。
  • 自貢:國慶中秋「雙節」同樂 暢遊大安品味天府文化
    自貢市大安區鹽龍燈美食文化,作為天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放異彩。  即將到來的國慶黃金周,大安文旅必將成為節慶爆點,為拉動消費再添活力。  疊放「世界名片」之地 彰顯得天獨厚節慶優勢  9月21日,自貢市正式啟動「魅力鹽都·安逸燈城」十一黃金周文化旅遊活動,大安區同步啟動主題文旅活動。迎國慶長假,大安區各景點準備就緒。
  • 【歷史文化】易旭東 ‖ 崇州:成都「後花園」歷史文化內涵(中)
    編者按5月30日起,「四川省情網」及「方志四川」新媒體矩陣(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分3期推出知名紀實作家、非學院派天府文化學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學者易旭東先生 2020年5月16日在崇州「三城論壇」(愛情之城、創造之城、美酒之城)上的演講 《崇州:成都「後花園」歷史文化內涵
  • 跑進公園城市,迎接嶄新未來!2020天府公園城市迎新跑27日啟動報名
    11月27日上午10點,天府公園城市半程馬拉松系列賽之「愛成都·迎大運」2020天府公園城市迎新跑活動(簡稱「天府半馬迎新跑」)將開通報名通道,比賽將於12月27日早上9點在成都天府公園舉行,即日起至12月11日,跑友可登陸天府半馬官網(tianfumarathon.com)完成報名。
  • 未來城市的雄心,天府新區商務區+東部新城頂層設計曝光!!!
    ▲ 會議現場在UP君看來,說是學習活動,其實就是一場未來天府新區和東部新區的規劃匯報會,會上主要解讀四個板塊:一是天府總部商務區城市設計方案以及解讀天府新區未來之城規劃建設研究成果;二是東部新區未來城市特徵研究;三是《東部新區在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戰略中承擔的核心職能研究》;接下來,UP君就一個一個來大家展示,讓大家深度感受一下啥子叫
  • 「好戲」上演 天府文化元素點亮中國電視好演員推選晚會
    晚會以「不忘初心 未來可期」為符號,分為「一齣好戲、一個好人、一個好演員」三個篇章,通過歌曲、舞蹈、情景表演等形式,充分結合天府文化元素,將成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融入晚會的節目設計和環節設計中,實現了本土文化、電視文化、表演藝術文化的融合統一,為現場觀眾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好戲」,向全國展現天府文化特質和成都城市魅力。
  • 天府新區鹿溪智谷綠道 天府麓營國際房車露營公園開營啦
    9月18日,天府新區鹿溪智谷綠道,天府麓營國際房車露營公園正式開營,給自駕遊愛好者傳來了好消息!國內房車露營行業領導專家、省內各市州及旅遊主管部門領導、專家學者、露營地企業家和投資人、行業協會等領導出席會議。
  • 我驕傲,我是時代的記錄者
    我可以自豪的告訴你,我是一名新聞記者,我是時代的記錄者!我要感謝這方舞臺,我要感謝這個職業,我驕傲,我是時代記錄者!我很幸運,成為時代的記錄者。雖然我只是最基層的一個新聞工作者。我一樣用鏡頭記錄美好,用文字書寫變化,用話筒傳遞真情。
  • 帶你玩轉天府新區 「i尚新天府」小程序上線
    據四川天府新區文創和會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i尚新天府」小程序中的線上圖書館的圖書收藏量達10萬餘冊,網友可盡選擇個人喜愛的電子圖書。「共建中意文創園,共享大美公園城,盡在i尚新天府!」「成都,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天府新區,來了就想記錄下來的地方。」「武漢熱乾麵,成都擔擔麵,面面俱到,愛上美食,i尚新天府。」
  • 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16條措施服務保障天府新區公園城市...
    四川在線消息(陳文露 記者 劉春華)2月11日,天府新區法院(四川自貿區法院)出臺《關於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服務保障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16個方面提出舉措,服務保障好公園城市建設。《意見》明確了服務保障公園城市建設的工作理念。
  • 看,天府大道北延線
    省在建重點交通項目天府大道北延線最新進展來了!、新都區和德陽市旌陽區、廣漢市天府大道北延線設計寬度為80米設計為雙向八車道目前,天府大道北延線(三星堆示範段)已初具雛形正進行人行道鋪裝和綠化帶施工據了解天府大道北延線
  • 通過閱讀走進成都 越來越多書店打造「天府書架」
    實體書店從單純圖書零售場所正逐漸轉型為集閱讀、展覽、文化講座、咖啡等眾多文化、藝術、創意元素於一體的城市文化新空間。涵蓋了閱讀書籍、美學生活、展覽空間、文化講座等多重文化功能的成都書店正傳遞著成都人的生活美學。在成都書店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體會成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