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重臣竇嬰和田蚡截然不同的下場,為何一般人戰勝不了小人

2020-12-25 笑笑茶客

竇嬰是漢武的奶奶竇太后的親侄子,很有才華,能力足以勝任丞相,也很正直,七國之亂的時候,竇嬰立了大功,漢朝獎了大筆錢給他,竇嬰放在走廊上,讓一起出徵的將士們隨意去取。

漢武帝

竇嬰還很耿直,他的姑姑竇太后想在漢景帝去世後,讓小兒子梁王接班。為此,竇太后專門搞了一個家宴,邀請漢武帝、梁王和竇嬰參加,席間漢武帝喝酒很高興,於是說,要把皇位傳給梁王,老太太正高興呢,竇嬰接著表示說這樣不符合祖宗成法,竇太后當時馬上就很不高興。

竇嬰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任性,平定了七國之亂後,景帝感謝他,讓他擔任太子的老師,但是因為宮廷鬥爭的結果,最終太子被廢。竇嬰是非常反對廢太子的,一氣之下,竇嬰就回家不上朝了,誰勸都沒用。竇嬰在城南有塊地,他就在那裡養身子,一養就是三個月。

竇嬰

後來又有人給竇嬰建議,說這樣不太好,還是回去上班吧。竇嬰明白了後,就又回去上班了,景帝表面上不動聲色,讓竇嬰繼續工作。不久,因為一次日食,景帝藉口要檢討政務,免去了丞相的職務,竇嬰是當時最合適的接替人選,竇太后向景帝提了幾次,讓竇嬰來接任丞相,但是景帝都沒有答應。

景帝朝竇嬰一直沒當上丞相,到了漢景帝去世,漢武帝接班,竇嬰這才被任命為丞相一職,但是沒當多久,因為積極支持漢武帝擁儒,又被竇太后撤職,後來竇太后去世,其他人的職務都恢復了,竇嬰卻沒有得到恢復。漢武帝的老娘王太后把自己的弟弟田蚡安排成了丞相。

田蚡

這個田蚡和竇嬰本來並沒有什麼過節,田蚡還幫助了竇嬰一次。有次竇嬰的兒子犯法,田蚡將這件事處理了下來,保全了竇嬰的兒子。過後,田蚡主動向竇嬰來要了一次東西,要的是竇嬰城南的一塊地,竇嬰沒有給他,當時竇嬰的一位朋友灌夫也在場,灌夫是個脾氣很火爆的人,就直接將田蚡派來要地的人罵了回去,並且指名道姓的罵了田蚡。

很快田蚡知道了,感覺自己受到了羞辱,馬上收集灌夫的黑材料,說灌夫在家鄉橫行鄉裡,地方一霸,所謂豪強,也是當時漢朝重點打擊的對象。灌夫不甘示弱,挖出了田蚡私自答應臨江王如果武帝去世後稱帝的事情。後來,在中間人的調停之下,雙方偃旗息鼓。灌夫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但是田蚡卻記了一筆。

田蚡與王太后

田蚡娶了一個小老婆,在田蚡姐姐、漢武帝的親娘王太后授意下,田蚡的婚禮邀請了朝中所有的大臣,包括竇嬰和灌夫。席間,田蚡、竇嬰分別敬酒,大家表現的態度很不相同,對田蚡要尊重一點,灌夫看到自己的朋友竇嬰受到冷遇,心裡很不平衡,輪到灌夫敬酒的時候,田蚡更是對灌夫非常不客氣,酒也沒有喝完。

漢武帝像

灌夫感覺非常不高興,當他敬酒到自己本家一個晚輩後,剛好這個晚輩在和旁邊人說話,沒有注意灌夫,灌夫非常生氣,就藉助酒勁兒罵了晚輩,田蚡聽出了灌夫的言外之意,將灌夫的言語上升到對王夫人的不敬,上升到對漢武帝的不敬,將灌夫抓了起來,說要處死他。

灌夫

後來漢武帝知道了這個事情,漢武帝徵求朝臣的意見,朝臣們有的認為灌夫的行為非常失當,應當處死,有的認為灌夫立過大功,這點錯還不至於被處死。此時,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卻不依不饒,感覺自己的親弟弟田蚡受了委屈。

起初漢武帝想讓朝臣的討論來堵堵太后的嘴,讓願意為灌夫出頭的竇嬰與田蚡進行辯論,朝臣們到太后宮討論一下,結果朝臣們不敢發聲,最終提議讓漢武帝自己來決斷,把皮球踢回了漢武帝。

漢武帝

此時漢武帝的母親更加強對武帝的壓力,以絕食相逼迫,說自己弟弟受了別人的欺負,現在自己活著尚且如此,如果自己死掉呢?田蚡當然很會意,更加沒有底線,一再提升竇嬰和灌夫的罪責,說他們是欺君之罪,要求嚴處,但是竇嬰和灌夫都並不覺得自己會被處死,竇嬰認為,最多就是所以始終沒有將田蚡私下討論皇帝接班的事情說出來。

最終,漢武帝迫於形勢,判處竇嬰和灌夫死刑,田蚡反而沒有受到任何的處罰

相關焦點

  • 竇嬰全力支持漢武帝,為何在拿出密旨後被處死?帝王就是如此無情
    竇嬰欲哭無淚,明知道是王太后與田蚡背後搞鬼,卻無能為力,只能無奈接受命運,被一個荒唐的「矯詔罪」結束一生,斬首於市。竇嬰之死,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因為他身為西漢重臣,卻在沒有犯什麼巨大過錯的情況下就被以一個類似於「莫須有」的罪名處決,令很多人感到意外,即便到今天,史學界對於竇嬰的死,依然爭論不休,觀點無法形成統一。
  • 竇嬰:皇親國戚,卻因為一場酒後鬧劇,被漢武帝斬首棄市!
    之後丞相的職位空缺,竇太后建議讓竇嬰繼任,景帝覺得竇嬰這個人驕傲自大,做事草率,難當大任。之後竇嬰在官場上一直都沒有受到重用。 直到漢武帝時期,竇嬰再次大用,被任命為丞相,而當時作為武安侯的田蚡被漢武帝奉為太尉。
  • 漢武帝時「竇嬰獻遺詔」一案中的真正兇手到底是誰?
    竇嬰是外戚出身,他是漢武帝祖母竇太后的侄兒,還曾做過廢太子劉榮的太傅(帝王師)。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夏,老丞相衛綰因病被免職。剛上位的漢武帝劉徹迫不及待地啟用了兩位重量級人物:魏其侯竇嬰繼衛綰為丞相,武安侯田蚡為太尉。田蚡是漢武帝的母舅,和竇嬰一樣,他亦是一位權勢煊赫的外戚。竇嬰和田蚡,一老一少,一掌朝政、一掌軍權,都成了武帝早期最具權勢的重臣。
  • 竇嬰是竇太后的親侄子,官至丞相,最後被殺的原因是什麼
    在漢景帝眼裡竇嬰是個總喜歡沾沾自喜性情多變的人,而且極為不靠譜,所以不任用他為相,最後漢景帝,讓建陵侯衛綰做了丞相,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竇嬰才被推上丞相的寶座,歷史上的他是一個比較耿直且有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的人
  • 竇嬰之死豈是遺詔惹的禍,惹禍的是性格,下棋的人才是高人
    竇太后當權時,王娡、田蚡可都是一點都不敢招惹竇家,尤其是田蚡天天往竇嬰家跑,像孫子一樣恭敬。竇太皇太后駕崩後,禿頂的竇嬰在家養老,門可羅雀,也就灌夫他們陪陪他。田蚡的春天到了,門庭若市,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
  • 竇嬰獻遺詔,最終反而被處死,究竟是誰在幕後操作殺掉了竇嬰
    而竇嬰因為被隔絕起來,沒有辦法直接和漢武帝說話,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竇嬰就拿出先帝漢景帝的遺詔。這個遺詔所說的意思大概是,當竇嬰遇到對自己不方便的事情的時候,他有權去見皇帝,向皇帝說出他的意見。 不過,由於古代的遺詔一般都是兩份,一份放在宮中的檔案館裡,還有一份由當事人保管。漢武帝在派人查檔案館的時候,卻並沒有發現同樣的遺詔。
  • 竇嬰之死
    可惜竇嬰的智商教育很到位,情商教育很糟糕,屬於先天加後天的頭腦小兒麻痺症,通俗的說,就是他有性格缺陷,不招人喜歡。在吳國沒待幾年,就跟吳王劉濞(bì)鬧僵了,這位吳王人如其名,是個狠角色,後面還會cue他。
  • 因一場酒宴,漢武帝殺了個表叔,嚇死個舅舅,換來44年的唯我獨尊
    竇嬰、灌夫雖然一萬個不願意,最終還是硬著頭皮,去往武安侯府邸。漢代在飲酒過程中, 人們一般是跪坐以臂壓足, 因此兩膝外向。如果致敬於人, 則上身, 膝蓋著席。叫做膝席。然而如果別人為我酌酒, 則應該避席伏, 也就是離開坐席,伏地感謝,以示恭敬。
  • 因一場婚宴,漢武帝將表叔斬首,嚇死舅舅,卻換來44年的獨尊
    人失勢時才能認清身邊人對自己的態度,灌夫和竇嬰往來漸多,儘管兩人都懷有各自的目的,但情誼卻是真切的。 公元前131年夏,田蚡娶妻,婚禮舉辦得非常隆重,王太后則下令所有列侯與高官都得去祝賀,竇嬰、灌夫二人本不想去湊熱鬧,但也得去一趟,席上自然免不了喝酒。
  • 漢武帝為何與祖母竇太后明爭暗鬥?只因漢初的這股勢力令人膽寒!
    漢景帝認為被冷落了幾年的周亞夫,脾氣會有所收斂,想趁機試探他一下,在宴席上故意不給他放置筷子,這讓周亞夫羞憤不已,馬上站起身來離去。漢景帝感嘆:「這種人怎麼能輔佐太子呢?」 這件事剛剛過去,由於周亞夫的兒子偷偷買了五百甲盾而被人誣陷謀反,朝廷派廷尉調查時,周亞夫以絕食抗議,五天後吐血身亡。
  • 從民間女到皇太后,漢武帝的母親王娡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之後因為父親去世,母親臧兒又改嫁,生下了田蚡、田勝兩兄弟。 王娡剛成年時,就在母親的主持下,嫁到一戶普通農家金王孫家裡,生了大女兒金俗。沒想到之後臧兒找相士為自己和的子女相面時,得知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當時的人本來就十分迷信,加上臧兒和王娡原本也是名門之後,身體中流淌的血脈就不允許她們就這樣普通一生。
  • 年輕的漢武帝剛上臺就折騰,被現實告訴太年輕
    明堂的一個作用之一就是朝會諸侯,以顯示天子之威嚴,所以竇嬰、田蚡、趙綰和王臧勸漢武帝下令,要求列侯們返回各自封地,朝會時再來長安。這是竇嬰、田蚡等四人最得罪人的一項命令:列侯都是竇家和王家等外戚,且大多娶公主為妻,本來在京城美滋滋地享著清福,卻被趕回各自封地,就如同現在從大北京趕回三、四、五線城市一樣,自己封地再好也趕不上長安的人脈、教育、醫療資源!
  • 漢武帝為何會怕竇太后?在竇太后眼裡,劉徹是「未央宮實習生」
    他提拔王臧為郎中令,趙綰為御史大夫,加上崇儒的丞相竇嬰和太尉田蚡,昔日「黃老派」集體為「儒派」讓路。漢武帝向祖母竇太后匯報工作時,高傲得像只大公雞:您老人家看看,您孫子翻手是雲覆手是雨,厲害不?可漢武帝畢竟是嫩雞仔,他完全沒注意到老太太的臉,陰得幾乎要淌水。「黃老派」為何在景帝朝得勢?因為竇太后是他們的根。
  • 竇太后活著的時候,漢武帝為什麼害怕她?
    孝道是他們皇室當中的每一個人都要遵守的。竇太后可以說是輔佐過三代帝王的人,她的資歷很深,威望很高,只要是她在,不管是漢景帝,還是漢武帝,都是硬不起來要禮讓她三分的。關鍵是這個老太太不一般,她是要幹涉漢朝的國事的。
  • 劉三解:漢武帝的天上人間
    申是申不害,商是商鞅,與韓非都是後世所稱「法家」的代表,蘇秦、張儀則是「縱橫家」的宗師,繼承他們學說的學者就是「亂國政」,這個帽子可是不小,一些人的政治生命還未開始,就被斷送了。這也意味著兩種政治路線的終結。
  •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竇嬰為何和竇太后交惡?
    到了竇太后權傾朝野時,竇氏兄弟被成功封侯,但是軍功集團為了限制二人,向文帝提出了教化他們的請求,希望將他們打造成不爭權奪利的賢良君子。人在飲酒時,很容易在酒精的作用下變得亢奮和不理智,否則景帝也不會拿國家大事來開玩笑,不過就算是這種玩笑,也讓梁孝王和母親十分受用,認為哥哥心裡始終重視著弟弟。
  • 漢武帝最愛的男寵韓嫣為何會自殺?這一點太關鍵了
    韓嫣本是漢武帝最親密的好朋友,本應風光無限,為何最後卻落下個自殺的下場呢,主要的原因有三點: 一、根本原因-目中無人驕橫跋扈 韓嫣是漢武帝最得意的寵臣,二人常常同車同餐同床無比親密,也因此韓嫣仗著漢武帝對自己的寵愛,做事無底線,目空一切,驕橫跋扈,不將任何人放在眼中,和漢武帝在一起時也沒有君臣之禮
  • 巫蠱之禍中,漢武帝和太子為何兵戎相見?
    公元前91年,漢武帝劉徹派出的騎兵包圍了太子劉據藏身的農舍。在絕望中劉據高喊:「父皇,兒子發兵只想誅殺奸臣並無謀反之意!為何您寧可相信外人的話而不信任自己的兒子啊?」說完他自己上吊含冤而死。太子劉據父子相殘是人倫悲劇。但是這種事情恰恰發生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和寬厚仁德的太子劉據之間,的確讓人感到痛心。劉徹不喜歡太子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