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周刊君的家族成員
有意思網(ID:youyisi_cn)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古人,像禰衡啊、秦武王嬴蕩啊、作得逆天的漢王朱高煦啊,真可謂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爛。而怎麼作都不死的人則實屬稀有,本兔費勁心力方勉強找出五個,故而拋磚引玉,誠邀大家的補充。
文 | 墨白 艾米
NO. 1 | 海 | 明 | 威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
海明威是很多男人和女人的幻想,武能垂釣、狩獵、拳擊、當兵、戰地記者,文能包攬普利茲和諾貝爾雙重文學獎,絕對是男人中的戰鬥機、文藝界的寧澤濤。但是,假如海明威生活到現代,我想他最愛的一首歌應該是傷不起。
▶ 孩童時期,海明威跌過一跤,一根木棍穿進他的嘴裡,把扁桃體刺破了。另一次,魚鉤戳進了海明威的後背,他差點兒把自己變成了一條活蹦亂跳的魚。
-童年的海明威在釣魚-
▶ 稍稍大一點兒後,足球場和拳擊臺是海明威頻繁受傷的兩個重要地方,他根本無法看住自己,因此比更多的孩子容易受到傷害。
-酷愛拳擊的海明威-
▶ 1918年,成年的海明威第一次經歷槍林彈雨,有好幾次,滑膛槍的子彈和他擦肩而過,差點兒沒把他變成一具屍體;從戰場上返回的海明威並沒有老老實實地寫他的戰場親歷記,而是到處宣洩他的精力,以致一個玻璃陳列櫃又弄破了他的拳頭。
-一戰中受傷的海明威-
▶1920年,海明威莫名其妙地在碎玻璃上行走,因此而割傷了腳;也是這一年,他因為試圖越過船上繫繩子的鐵環而重重地摔倒,造成內出血。
▶1922年,海明威被熱水爐嚴重燙傷,幾乎把自己燙熟。
▶1925年,海明威一隻腳的韌帶被撕裂,要不是處理及時,也許他會瘸著腿度過餘生。
▶ 1927年,海明威那隻好眼睛的瞳孔被他的兒子戳傷,這樣的結局多少有一點傷感。
-海明威與兒子-
▶1928年春天,海明威第一次因為喝酒而發生重大意外。他喝完酒回到家後,把天窗上繩索錯當做盥洗室裡的鏈子,一陣猛拽,結果整個沉重的玻璃框架砸到他頭上,造成了腦震蕩,縫了9針。
▶1929年,海明威在一次事故中腹股溝肌肉撕傷。
▶1930年,海明威加速了自己受傷的頻繁:食指被拳擊吊袋碰傷;因馬匹脫韁而摔成重傷;因汽車車禍弄傷了胳膊。
▶1935年,一次醉酒之後出海,海明威想把魚叉投向一條大鯊魚,結果鯊魚安然無恙,魚叉投向了他自己的腿。
-海明威與妻兒合影,他自己主要是想跟魚合影-
▶1938年,海明威猛踢一扇鎖著的大門,致使大腳趾受傷。這讓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行動不便;同年,一面鏡子劃破了他的腳,他因此而好幾天不能騎著光背的烈馬在海灘上狂奔;仍然是那一年,他那隻壞眼的瞳孔在另外一次事故中遭到了更嚴重的損害。
▶1944年,海明威腦震蕩兩次,同時報廢了兩輛車。一次是在燈火管制的時候,他的汽車重重撞上了一個水箱;另一次是他從摩託車上摔進一條水溝。
-一次車禍後的海明威-
▶ 1945年,海明威堅持要代替司機開車,把瑪麗送到芝加哥機場,車上打滑撞上了土堤,他被撞斷了3根肋骨,傷了一個膝蓋,前額撞出了凹痕,瑪麗則撞破擋風玻璃飛了出去。
▶ 1949年,海明威竟然出格到要去戲弄一頭髮怒的獅子,結果被那頭獅子抓得皮開肉綻。
-狩獵成功的海明威-
▶1950年,海明威在自己的船上摔倒,頭部和腿部嚴重劃傷,一根動脈被割斷,並且第5次得了腦震蕩。
▶1953年,看樣子已經改邪歸正的海明威變本加厲,從汽車上摔下來,扭傷了肩膀;同年冬天在非洲,他經歷了一連串的意外事故,差點兒沒把自己永遠留在非洲;他醉醺醺地去撲滅灌木林火,結果被嚴重燒傷;兩次飛行事故,顱骨開裂,兩節脊椎粉碎,嚴重內傷,肝臟、脾和腎損傷,肩膀和胳膊脫位,括約肌喪失活動能力;被汽油燒傷,並且再一次腦震蕩。
▶1958年,在攀越一個柵欄時,海明威撕裂了韌帶,扭傷了足踝。
▶1959年,他再一次遭遇車禍……
1961年7月2日,那是他遭遇到的最後一次傷害:他在他那支最心愛的英式雙管獵槍中裝上了兩發由著名軍火廠家提供的性能漂亮的霰彈,然後用它們把自己的整個腦袋炸飛了。什麼災難什麼敵人也打不到他,只好自己動手了。
海明威說:「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丫並沒有運用誇張的手法。
NO.2 | 楊 | 度
老油條|牆頭草|大師|分裂者
關於楊度,有這樣一段著名的描述:「拿過秀才,參與過公車上書,當過滿清四品。和康有為、梁啓超、黃興是好友,跟汪精衛、蔡鍔、齊白石是同學,慫恿袁世凱稱帝,贊同孫中山共和,北伐時說毛澤東能得天下,營救過李大釗,是杜月笙的師爺,入過佛門和國民黨,最終經周恩來介紹加入中共。」
換言之他經歷了近現代所有的政權更迭,結交過當時大部分名人大咖,支持過各種各樣的政體和黨派,但依舊活的很瀟灑。
光緒十八年(1892年),17歲,考取秀才。18歲,考取舉人。想想範進54歲才中舉,楊度絕對稱得上少年得志。
但隨後在光緒二十年、二十一年接連遭遇打擊——兩年會試落第。
楊度在會試期間恰逢公車上書,他也附和眾人,並因此結識了梁啓超、袁世凱、徐世昌等。
落第還鄉後,楊度師從衡陽東洲、船山書院一代名儒王闓運。1895年,楊度21歲時,王闓運親自到楊家招其為學生。楊度深受王喜愛,並可以隨便開玩笑,王在《湘綺樓日記》中常稱楊度為「楊賢子」。楊度在王門學了三年,他醉心於王氏帝王之術,這對他以後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曾與友人說:「餘誠不足為帝王師,然有王者起,必來取法,道或然與?」同門還有夏壽田、八指頭陀、楊銳、劉光第、劉揆一、齊白石等。
光緒戊戌年(1898年),湖南新政,譚嗣同、熊希齡、唐才常、梁啓超在長沙辦時務學堂,蔡鍔(艮寅)、劉揆一、楊度同在一起聽課、討論國事。
-前排右一-
第一次留學半年後回國,被保薦入京參加新開的經濟特科進士考試,初取一等第二名。第一名是梁士詒,這位仁兄在後來擔任了北洋政府的財政部部長,大佬級別。由於梁士詒這個名字被說成是「梁頭康尾」,而「康梁」因為戊戌變法,正為慈禧太后所恨,所以,梁士詒被除名。楊度受到牽連,又是「湖南師範生」,且在日期間有攻擊朝廷,策論中有不滿朝廷的言論,疑為唐才常同黨和革命黨,也被除名,並受到通緝。然後楊度就溜掉了。
第一次留學與黃克強即黃興是同學,第二次更加大發,遇見了梁啓超、汪精衛、蔡鍔等人。
梁啓超作《少年中國說》,楊度作《湖南少年歌》,「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盡擲頭顱不足痛,絲毫權利人休取!」此時楊梁這對好基友被稱作是「二人相與,天下之至好也。」
基友二是蔡鍔,蔡鍔在留日期間「與楊度最善」,休假日必到楊度家吃飯。
基友三是大帥哥汪精衛,就是汪兆銘。那時候的汪兆銘,對改革中國有著發自內心的炙熱,因此,對於救亡圖存,他的決心如同精衛填海一般堅定不移——因此改名汪精衛。
楊度在東京時,還曾和孫中山就中國革命問題辯論數次,「聚議三日夜不歇,滿漢中外,靡不備論;革保利弊,暢言無隱。」。他不贊成孫的革命思想,但他將黃興介紹給孫中山,促成孫黃合作。不久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力邀楊度參加,他拒絕參加,願各行其是,他表示:「吾主君主立憲,吾事成,願先生助我;先生號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當盡棄其主張,以助先生。努力國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仍堅持走君主立憲救國道路。
楊度的態度是很明確的:今日之中國,不能行民主立憲,而只能行君主立憲。為什麼?答曰:中國乃數千年專治之國,一旦行民主立憲,則必分崩離析,陷入絕境。問是什麼絕境。答曰:軍閥割據。歷史不幸為楊度言中。
清政府關於『立憲』的文件多出於楊度之手。此時朝廷要搞『法治』了,號召王公大臣都要『學法』,於是,楊度被委任為高級『講師』,得以出入頤和園,為這些王公大臣們『惡補』法律常識,並開設了憲法講座。
主張君主立憲,為袁世凱稱帝鼓吹。袁世凱對其恩寵有加,並親自賜匾題字,稱他為「曠代逸才」。洪憲帝制一出臺,便遭到全國上下的唾罵聲討,在家鄉被罵為漢奸,他先前的好友梁啓超稱其為「下賤無恥、蠕蠕而動的嬖人」。次年6月,袁世凱卒,臨死前大呼「楊度誤我!」。楊度寫下挽袁聯:
共和誤中國,中國不誤共和;千載而還,再評此獄。
明公負洪憲,洪憲不負明公;九原可作,三復斯言。
此後,楊度心灰意冷,遁入空門。康有為擁戴張勳復闢,邀請楊度,被楊度拒絕:「所可痛者,神聖之君憲主義,經此犧牲,永無再見之日。度傷心絕望,更無救國之方。從此披髮入山,不願再聞世事。」
就算在佛教,楊度也是不可能不出名的啊!他的「無我主義」和「新佛教論」影響了近現代的佛教。
由於整個政府,無論哪派都有楊度的朋友,因此國民政府很快特赦了楊度。楊度回到了南京,當了孫中山的助手。楊度在政壇施展拳腳,擅長各類遊說,1922年,制止了陳炯明叛亂,通過夏壽田勸說曹錕,制止吳佩孚的增援。跟大溼人張宗昌關係很鐵,老張對他言聽計從,因此從張宗昌那裡營救出了不少異見分子。楊度認為各類意見都應該充分展示,因此一度被視為二度背叛,因為他同時營救了李大釗,還跟流氓頭子,上海灘頭目杜月笙私交甚密。
楊度於十八年(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時,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潘漢年介紹,伍豪(周恩來)批准,秘密入黨,與周單線聯繫。周離開上海後,由夏衍同他單線聯繫。曾有人譏諷他投機,他駁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機?」
他的黨員身份鮮有人知,直到四十多年後周恩來病危時才公之於世。1975年冬,周恩來在重病和王冶秋談話時說,在重新修訂《辭海》時,對中國近代歷史人物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他特別提到了楊度晚年參加共產黨一事:「他晚年參加了黨,是我領導的,直到他死。」後來王就此事發表了《難忘的記憶》。
這就是楊度,一個矛盾體,去掉哪一個身份都不是他,身處哪一個身份之中都能遊刃有餘,真可以說是怎麼作都有人捧。
海明威與楊度,一個在肉體上千錘百鍊,一個在精神上千分萬裂;一個登上文壇巔峰,一個在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兩個天賦超然的男主角,百作不死,跌宕一生,我們旁觀者看得眼珠瞪圓、驚心動魄,但想必,沒有任何人敢去體驗這樣的人生。
NO.3 |慈|禧
今日 | 令吾不歡者 | 吾亦將 | 令彼終生不歡
慈禧太后是晚清政治舞臺上的重要人物,實際執掌朝政達48年之久。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前,她隨鹹豐帝,和皇子載淳逃往熱河。
1861年8月鹹豐帝在熱河去世,年僅6歲的皇子載淳即位,定年號「祺祥」。她與皇后鈕祜祿氏(慈安太后)並尊為皇太后。顧命八大臣企圖專權,權力欲極強的慈禧非常不滿,於是聯合在京主持和談的鹹豐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利用帝後和鹹豐帝的梓宮回京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設計逮捕了八大臣,判處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粉碎了八大臣勢力。
1883—1885年爆發了中法戰爭,雙方在軍事上互有勝負,但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卻主張「乘勝即收」,與法國籤定了《中法新約》,又使法國獲得了不少侵略利益。戰爭之初慈禧借戰事不利,把責任推給以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將他們全部革職,史稱「甲申易樞」,從此慈禧完全掌控了朝政。
1894年,慈禧六十壽辰,挪海軍經費,繕修頤和園。是年,適逢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有人提出停止頤和園工程,移作軍費的時候,慈禧大發雷霆,說出了「今日令吾不歡者,吾亦將令彼終生不歡」之語。後來,清軍在朝鮮戰場上接連失利,北洋水師在黃海之戰中又遭受嚴重挫折。
1895年2月7日,威海衛日艦及炮臺夾攻劉公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中國海陸兩個戰場均遭失敗,以慈禧為首的主和派下定決心向日本求和,3月,慈禧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乞和,4月17日籤訂《馬關條約》。
1900年8月14日,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北京。令奕劻、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列強進行談判。把戰爭的責任推到義和團身上,下令對義和團「痛加剿除」。第二年2月14日批准《議和大綱》,並發布上諭,表示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1901年9月7日與11個帝國主義國家籤訂了《辛丑條約》,規定39年內賠款4.5億兩白銀,懲辦主戰官員,拆除大沽到北京沿線所有炮臺等。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戰場卻是在中國東北,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
1908年11月15日光緒帝死後次日,慈禧因病而逝,享年七十四歲,葬於河北遵化定東陵。
No.4 |拿|破|侖
野心家 | 戰爭 | 狂人
拿破崙·波拿巴是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是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在一連串顯赫的身份背後,掩藏著一顆作死的決心。
從1803年開始,拿破崙便開始構思徵服英國的策略。其意圖率領法國海軍,穿越英吉利海峽以打敗英國。
對海戰毫不精通的拿破崙,徒有征服英國的野心,但卻沒有實際有效的作戰計劃,且一再低估英國人民的反抗決心。最終在1805年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中,令海軍精銳盡喪,從此一蹶不振。
這場海戰,不僅將拿破崙徵服英國的夢想完全擊碎,更是令英國成為了一個新興的海洋帝國。
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的拿破崙堪稱赤壁之戰的曹操。
1807年末,西班牙爆發內部動亂,拿破崙趁機而入,並讓其長兄約瑟夫·波拿巴成為西班牙國王。
或許,拿破崙不應該扶植一個法國人當國王,應該扶植一個可控的西班牙或者葡萄牙人,從而將戰爭的性質轉變為反封建的民族解放戰爭。然而,他卻欽定自家親戚,遭到了西班牙人民的反抗,硬生生打成了反侵略的民族戰爭。
英軍與當地民族主義者聯手反抗拿破崙的侵略擴張,拿破崙根本無法平息二者的聯手對抗,法軍就此陷入了兩線作戰的苦境。
即使如此,拿破崙仍然分封他的兄弟約瑟夫、路易、熱羅姆為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國王,形成了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創造了一系列軍政奇蹟與短暫的輝煌成就。
1812年5月,拿破崙率領操12種語言的57萬大軍遠徵俄羅斯。
9月16日,拿破崙率軍進軍莫斯科,他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俄羅斯的寒冬令法軍不是戰死就是凍死餓死,最後回到法國的只有不到3萬人。
經此悲壯的一役後,拿破崙無意善罷甘休,立即著手組建一支「新大軍團」。迫不及待的捲土重來。1813年10月,在萊比錫各民族大會戰中,30萬聯盟軍圍困18萬法軍,此戰便成了拿破崙決定性敗北之役,同時也標誌著法蘭西帝國的崩潰。
1814年,反法同盟再次開出停戰的條件,那就是法國的領土恢復到1790年時的狀態,拿破崙視為侮辱,拒絕接受,他重新組織軍隊再戰,然而法軍只有10萬人,而聯軍卻有35萬。拿破崙毫無意外的再次敗北。
1815年3月20日拿破崙逃出厄爾巴島,回到巴黎時,他已經擁有一個14萬人的正規軍和20萬人的志願軍,路易十八逃跑,百日王朝開始。歐洲各國迅速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們一共有70萬人的軍隊,法國卻只有28萬4千人。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後,拿破崙被流放到聖赫倫那島
慈禧與拿破崙,二者皆為國家一把手,一個只為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一個一心只想開拓疆土。雖然一個身處東方,一個居於西方,但是二人在作死的道路上天賦異稟。有權就是任性!越不死便越往死裡作,刻在歷史印記中的作死節奏,令後人唏噓不已。
NO.5 | 商 | 鞅
變法狂人 | 只追求目的 | 不計較手段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明日,秦人皆趨令。……」
太子觸犯了法律,公孫鞅說:「新法不能順利施行,就在於上層人士帶頭違犯。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不能施以刑罰,便將他的老師公子虔處刑,將另一個老師公孫賈臉上刺字,以示懲戒。」
「……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鬥桶權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
公子虔因犯商鞅定下的法律,受劓刑挖去鼻梁,隨後閉門八年不出。
「……孝公以為然,使衛鞅將而伐魏。魏使公子昂將而擊之。軍既相距,衛鞅遺魏將公子昂書曰:「吾始與公子驩,今俱為兩國將,不忍相攻,可與公子面相見,盟,樂飲而罷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昂以為然。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昂,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
商鞅為秦國的利益,設計敵軍之友魏將公子昂,和公子昂說好的喝酒敘舊,卻以謊言誆之罷兵,喝完酒就掀桌子,最終俘虜了公子昂,大破其軍隊,友盡。
「……趙良曰:「……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則何不歸十五都,灌園於鄙,勸秦王顯巖穴之士,養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將貪商於之富,寵秦國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亡可翹足而待。」商君弗從。………」
趙良針對當時局勢,奉勸商鞅,伴君如伴虎, 應為自己找好後路。但是商鞅同學沒有珍惜摯友的肺腑之言。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發吏捕商君。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嘆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昂而破魏師,弗受。商君欲之他國。魏人曰:「商君,秦之賊。秦彊而賊入魏,弗歸,不可。」遂內秦。商君既復入秦,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秦發兵攻商君,殺之於鄭黽池。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秦孝公逝世,太子繼位。商鞅因不近人情而樹敵過多,屢遭陷害,欲逃至他國,卻被認為是秦國的奸細,最終被秦惠王處死。
商鞅天賦極高,但終究不是聖賢。其野心與抱負太大,一心追求「名動天下」與「閃耀自己的才能」。為了推行變法,不講究起心,不計較手段,將自己在作死的道路上越推越遠。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他將秦扶上了戰國最強的國家,卻沒有給自己鋪好後路。
▓文章為有意思(ID:youyisi_cn)原創,轉載務經授權。
投稿或版權合作:✉ youyisitougao@163.com
-有意思大家族-
有意思網 | 中國新聞周刊 | AutoMan | 大人的玩具 |
肚子問題 | 反觀 | 財迷 | 劇逗 | 百萬莊的小星星
點擊圖片瀏覽|改變閱讀習慣何以改變你的健康
點擊圖片瀏覽|再優秀的女人都有男人敢愛
點擊圖片瀏覽|他花16年跟獅子交談,可他最愛的那隻卻被牙醫獵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