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6年臺灣之行還歷歷在目,2017年8月再次來到臺北,這一次不是來旅行,而是因為一個人,就是奶茶劉若英,來看她的最後一場個人演唱會。臺北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城市,人文敦厚、自然勝景,這個城市的氣質像奶茶一樣,外部溫潤,卻有自己的倔強和執著。
一、臺北的夜
到達臺北,稍作休息後,去了臺北車站的春水堂,既然來臺北看奶茶,當然要從喝一杯臺北最正宗的奶茶開始。
傍晚,來到位於信義區的象山步道。這裡是遠眺101大樓的最佳取景地。從捷運象山站出來,就看出信義區不愧是臺北房價最貴的區域,豪宅林立,張惠妹的信義之星就在附近。晚上很多人都紛紛爬上象山步道,來看夜景。本想著這次可以輕輕鬆鬆遊臺北的,沒想到一到臺北在37度高溫下,開始爬坡,汗如雨下,但是依然掩飾不住剛到臺北的興奮,一個人坐在觀景平臺上,遠看著臺北101大樓的點點燈光,微風拂面,整個人都放鬆下來,終於飄洋過海,來到你的城市看你。
二、大隱於市—陽明書屋
上午先到北投參觀了北投圖書館和北投溫泉博物館。北投到處都是溫泉,可惜天太熱,否則真想下去感受下臺北的溫泉。
在北投公交車站請教當地人怎麼去陽明山,他們看我一個人去陽明山,就告訴我應該去哪些地方玩,怎麼坐車,在車上,還一路聊著陽明山的故事。
到了陽明山,首先去的陽明書屋,之前還以為陽明書屋只是一個景點,到了之後,才知道,這裡就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避暑行宮,真正的大隱於市。整個行宮隱藏在深山之中,通過長長的林蔭車道,幾棟別墅隱約可見,別墅外圍是一圈軍事工事,有暗道,有暗堡,非常隱秘。進入行宮,內庭裝修和擺設大氣、端莊,一點都不浮誇。特別喜歡二層的超級大陽臺和大露臺,可以俯瞰整個陽明群山和臺北市,上佳的風水寶地,景觀豪宅。
讓我對這裡產生濃厚興趣的是,這裡的志願者講解員,71歲的老人,37度的大熱天的帶領我們逛了整個行宮,整整講解1小時,包括歷史、政治、風水、地貌、人情,從行宮的安全工事,到地下密道。從對擺設的講究,談到晚年與宋美齡的生活的點滴,從蔣一代,講到蔣三代。這一個小時,信息量太大,深深佩服這位老先生的淵博知識和演講口才。
後來和他聊天,得知他已在這裡做志願者,進行了20多年的宣講。他說,如果把這裡的故事都講一遍,估計可以講上兩天。每次都是結合不同的遊客特點,進行freestyle,我們才能對陽明山有了更多的了解。
離開陽明書屋,繼續搭公車環山而上,去往小油坑。小油坑為一處後火山活動地質景觀區,會有很多大冒著熱氣的洞口,感覺火山在下面蠢蠢欲動。
最後到達擎天崗,讓我有種驚喜的感覺,原來這裡藏了一個高山牧場,景色堪比新疆那拉提,行走其間,周邊群山環繞,遠眺臺北市區依稀可見,在牧場上,牛群休憩,我們走進時,慵懶的抬頭漂了我們一眼,又埋頭睡去,似乎我們打擾了它的休閒雅興,好一幅田園山色,真沒想到臺北竟然還有與大城市相去甚遠的草原美景,這次來臺北驚喜不斷啊。
三、相約酒吧
今晚和同行的橘子(奶茶粉絲的統稱,我們不是叫奶粉)lin在EZ5酒吧匯合,之前我們素未謀面,在網上相約相識,作為同溫層(奶茶和粉絲們的共稱),我們一見如故,原來也是個美女,無需寒暄,一切就是自來熟。更巧的是,我們演唱會的門票竟然是連號,正是無巧不成書,有緣千裡來相會。
臺北的酒吧主要集中在信義商圈附近,而這家酒吧主要就是以駐唱歌手為主,從這家酒吧走出的歌手有彭佳慧和黃小琥,現在每周二彭佳慧依然在這裡駐唱,當然門票是一票難求。
9點半開始陸續有三個歌手表演,演唱水平真心不錯,有金馬最佳男配,有阿妹的同鄉。坐在我們對面的兩個臺北女生,就是專門來捧駐唱歌手的場,等到她的愛豆上臺時,迷妹模式開啟,同為粉絲,我們感同身受。大家喝酒聊天,臺上臺下互動,一起玩嗨,過了午夜才盡情散去。
這家酒吧在上海靜安寺也開了分店,她的愛豆如果來上海駐唱的話,相約和我們一樣飄洋過海,來上海找我們玩。
四、偶遇高迪
同行的橘子lin也是個文藝青年,約好一起去好樣thinking看看,再次來到華山文創園區,可惜好樣thinking被包場,但是卻偶遇了高迪的建築展和全程專業講解,我倆瞬間如獲至寶,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樣的展覽如果開在上海,排隊起碼3小時以上,人山人海,體驗度也會下降。
高迪的建築確實讓人大開眼界,不僅建築色彩使用大膽,建築立面空間更是無窮的想像力,不同線條的組合,空間與光景的結合。特別是聖家堂,到目前為止還在建設中,他並沒有高迪的逝去而停止,這個上帝賦予的恢弘的建築,不僅體現了一個建築家的才華,更體現了他深邃的思維和思想。高迪不僅僅是個建築家,藝術家,更是一個哲學家,數學家。
以後去西班牙看高迪的建築,相信有了今天的了解會有更多的感受,一堂生動的建築課,讓我們如此近距離的接觸到上帝的建築師,實在受益匪淺。
五、漁人碼頭
傍晚在淡水閒逛,淡水老街,人聲鼎沸,喝著當地的橙汁,一個人坐在海邊的長椅上,聽著街頭藝人唱歌,看人來人往。太陽徐徐落下,搭船去漁人碼頭,邂逅夕陽西下。漁人碼頭的棧橋很長,慢慢走到盡頭,落日餘暉盡收眼底。大海中的油輪和穿越天空的飛機在落日的映襯下,徐徐勾勒出一幅天然的油畫。夕陽散落在身上,憑海臨風,當離別即將到來,整個人都浸潤在這淡淡的唯美憂傷中。
六、臺北人文地圖
1、臺灣大學溫羅汀地區
臺大附近和所有大學一樣,周邊聚集了很多書店、小吃店等。我們先到唐山書店,拿了一份溫羅汀地區的地圖,然後再一個個書店逛逛,臺灣人比較喜歡看書,各類獨立書店二手書店很多,而且每個書店的風格還不一樣,雖然誠品是臺北書店的標杆,但這些小書店逛起來,也有不同的滋味。
臺北的街道也是錯綜複雜,要找一個店也是花了不少時間,而且找到之後,由於暑假期間,還很有可能被吃閉門羹。實在逛累了,就點一杯奶茶喝喝。這兩天把這幾年的奶茶都喝了。平時不喝奶茶的我,到了臺北,就放縱一下吧。
2、閒逛北投圖書館
一直聽說北投圖書館是文青臺北必須要去的地方,所以慕名而去。初到那裡和想像中的高大上並不一樣。原來「親民」是這個圖書館的標籤。全木質的建築,保留著日式建築的純樸,與整個北投公園的自然風光融合在一起。靠窗的座位,讓讀書人看書之餘,欣賞窗外的風景。同時自己也很可能成為別人鏡頭裡的一道風景線。屋頂四葉的風扇,轉出了時光的痕跡,卻能否吹送出昨日的故事。圖書館裡都是周邊的居民,就像在鄰裡中心中,見面點頭,隨時翻看幾頁,好是放鬆舒緩。和我平時在上海的圖書館裡,看到的不是在寫作業就是備考試,每個人都很忙碌緊張,卻少了些溫馨和悠閒。
3、文創標籤--好樣系列店
好樣是在臺北設計界非常著名的文創小店。我們這次特地走訪了臺北的多家好樣系列店。好樣的店招很小,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說實話,也許是見過不少文創小店,再來到好樣感覺沒有這麼驚豔,如果第一次逛文創小店的話,建議去好樣看看,這裡的陳列和物品還是很有想法和特點的。
4、人,才是最美的風景。
有人說過,臺灣最大的風景是人。臺灣人的禮貌,謙遜,樂於助人,同理心,讓我在臺北這幾天如沐春風。其實,去臺北不用怎麼做攻略,帶張嘴去就行了,你完全可以放心問,他們一定會給你滿意的答覆。如果你有什麼需要幫助,他們一定會停下來,不會讓你失望。
下篇--《後來》之後,沒有後來。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