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給予綻放,相伴一生

2020-11-19 黎磊磊說娛樂

《歌劇魅影》是根據法國作家卡斯頓·勒胡的同名小說改編。在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法國逐漸興起了各種驚險、偵探和愛情的小說。當時這部小說並不是勒胡最有名的作品,直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它被一些早期恐怖電影的製作人所發掘,進而一躍成為膾炙人口的佳作。從默片時代到二十一世紀,有關《歌劇魅影》題材的電影被拍攝過很多次,但是似乎並不為人們所熟知。

終於在三十年前,來自英國的音樂才子安德魯·勞伊德·韋伯讀完這部小說的原文之後,發現故事中的幽靈其實是一個有知識、有靈魂的傑出作曲家、優秀的建築師和神奇的魔術師。他的悲劇起源是愛情的魔力,與原著中把其描繪成怪物、異類相比,韋伯更願意把幽靈塑造成一個值得人同情、僅僅是生活在不同世界裡的人的形象。

影片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的巴黎,講述了發生在巴黎歌劇院裡一個神秘而悽美的愛情悲劇。克裡斯汀本是劇團的一名默默無聞的芭蕾舞演員,在偶然的機會中,她頂替劇團的首席女演員卡洛塔上臺演唱。她那天使般美妙的歌聲立刻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掌聲,剎那間一顆新星在巴黎歌劇院的宏偉舞臺上誕生,而使她能夠唱出如此美妙聲音的導師,就是棲身於歌劇院迷宮般的地下室裡,那傳說中亦人亦鬼的歌劇院幽靈,那個帶著面具的冷酷魔鬼。

為了能使克裡斯汀成為劇院的首席女高音,幽靈不顧一切,甚至傷及無辜;克裡斯汀把她的音樂導師視為天使,甚至認為是已故父親通過這個天使的音樂陪伴著她,如此歌劇院裡的幽靈便是她內心深處對親人思念的精神寄託。

可以說,二者是精神的共鳴者,有對音樂的執著和熱愛,也有在靈魂深處對音樂難以割捨的情感,但他們卻無法走到一起!不是克裡斯汀對黑暗恐懼,不是她害怕孤獨,而是幽靈不清楚如何去愛!如果通過犧牲他人來滿足自己的欲望,這樣的扭曲行為,如何使一個善良的女孩為之動容?反觀幽靈,也許不是他不懂如何表達情感,而是殘酷的社會和他的悽慘遭遇使他從來沒有體會到親情的關愛、朋友的關心和母親的呵護,這世間所有的溫情從未眷顧過他,導致在愛情面前,他的表達方式是佔有和竭盡所能地保護!

Chapter 2囚禁的玫瑰

音樂天使的誘惑來自陰暗的地窖,天使的聲音猶如父親的關懷迴蕩在金碧輝煌的歌劇院,美麗單純的克裡斯汀被天籟之聲深深地吸引。對於劇院的其他人來講,他的存在只能聞其聲,不能見其人。幽靈的傳說折磨著在劇院工作生活的每一個人,沒人知道下一個被他「選中」的人是誰。

音樂天使的悲慘命運給了他不成形的面龐,還有一顆扭曲的靈魂。他出生時就是一個面龐嚇人的孩子,母親不願看到他並將他丟棄。他過著漂泊和屈辱的生活,即便是命運多舛,也沒能磨滅他的藝術能力,建築、設計樣樣精通,學什麼都很快,甚至掌握得爐火純青。他去過波斯和很多國家,給不少地方建造過魔幻的宮殿。

後來,這個總是帶著面具的人選擇在巴黎歌劇院的地下過著不見天日的陰暗生活。小說中幽靈的名字叫艾瑞克,他一直在暗中精心培養克裡斯汀非凡的歌唱技術,引導和激發她內在天賦的潛力,這件事只有管理巴黎舞團的奇裡夫人知曉,她最了解幽靈的行蹤和身世,她同情幽靈的遭遇,一直認為幽靈是位傑出音樂家。

克裡斯汀與埃瑞克是一對心靈相吸的精神戀愛主義者,他們因為音樂而相識相知。克裡斯汀的父親曾是丹麥著名的小提琴家,從小便受到父親的言傳身教,十幾歲時歌唱功底就不同凡響,然而父親的突然病故,使得年幼的女孩失去了本該屬於她的童年歡樂,也從此不會唱歌。她在巴黎歌劇院僅僅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芭蕾舞演員,並不被人們所重視。一個是因為思念慈父而被天使般魔幻的聲音所傾倒,一個是被美麗善良純潔的心所打動,是音樂連接了兩顆孤獨無助卻又暗藏憧憬的心。

法國大革命之後建立起了巴黎公社,社會處於動蕩時期,每個人都神色匆匆,克裡斯汀無依無靠的身世猶然令人心生憐憫,她渴求在大大的世界,尋覓到屬於自己的精神支柱,屬於自己最為親近的東西。而劇院裡的幽靈也許就是她對父親的思念和不舍的寄託。

Chapter 3美麗的童話

音樂家的遺孤,有著對音樂的純潔追求和對生命善良的詮釋。她孤獨的童年一直生活在對父愛的幻想中,脆弱的心渴望安全的避風港。幽靈不敢直接面對他所愛慕的人,他的希望和快樂就是在黑暗中默默守護她、教她歌唱,他的歌聲豐富了她的靈魂,引導她成為舞臺上的明星。

當她在臺上一展歌喉,白馬王子註定要愛上她,命運給了她一個童話般的完美結局。克裡斯汀青梅竹馬的男人出現了,他就是劇院的贊助人勞爾子爵,在勞爾殷切和強烈的追求下,克麗斯汀陷入了溫柔的愛河,她也清楚他們的舉動一定會激怒幽靈,但是她選擇勇敢面對,畢竟她一直很敬畏培養自己的導師。果真被激怒後的幽靈不願失去心愛的女孩,他寫出一部佔有性極強的劇本《唐璜的勝利》,高傲強勢的指定由克裡斯汀主演該劇。

該劇首演時,幽靈設計殺死男主角,頂替被害者,親自與克裡斯汀在舞臺上激情歌唱,並趁機擄走她,走過萬花筒般迷離的地下通道,漆黑潮溼卻華麗的地下宮殿,勞爾在奇裡夫人的幫助下追蹤而至也到了神秘幽靈的藏身之地。幽靈、克裡斯汀和勞爾之間的三角戀的衝突也達到了極致,人性、愛情、師徒之情,多層感情焦灼在一起,憤怒中的幽靈和不再憐憫幽靈的克裡斯汀,以及堅貞不渝、勇闖地下迷宮的勞爾,他們把人世間的錯綜複雜用音樂感染了成千上萬的觀眾,不得不承認很多觀眾是從音樂劇的舞臺版本走進電影院的。

本片主旨愛情本沒有對與錯,但愛的方式方法卻有對與錯、是與非!2004年電影版的結局中,幽靈與勞爾去克裡斯汀墓前探望,兩人的處事方式截然不同,勞爾可以光明正大,而幽靈總是躲到沒人看見的地方默默的守護,他給克裡斯汀準備的鑽戒和繫著黑色絲帶的紅玫瑰卻一直是光亮和鮮豔的,這花兒像他的心一樣始終鮮活。

在原書中,克裡斯汀是一個逆來順受且懦弱女孩,她嚮往光明的生活,但是又害怕激怒幽靈。只要他一聽到幽靈用音樂呼喚她,仿佛她的世界裡就只有幽靈這位音樂導師一人,而一旦音樂停止,她又無助地在黑暗中聽從幽靈的指揮,痛苦萬分。好萊塢在上個世紀40年代中期拍攝過一部比較有影響的《歌劇魅影》,也請來當時很具人氣的演員擔當主角,他們遵循了小說中故事人物的性格,並且幽靈的怒氣和對這個世界的怨恨都表現的真實,也許是因為當時的特效不及當代社會先進,所以在那以後這個題材的影視劇一直沒有很大的突破,甚至有段時間人們早已經忘了巴黎歌劇院的幽靈那段離奇的故事。

直到音樂劇作家韋伯看了原書以後,認為幽靈並不是只帶給人們痛苦的人,事實上,他的存在是一個悲劇,也是一個收穫。之所以把「幽靈」譯成「魅影」,是由於艾瑞克本身不是幽靈,而是他的生活、性格、一舉一動和做事方式如同幽靈一樣神秘莫測、鬼魅多端,所以才稱他「魅影」,這樣翻譯更加帶有神秘感和浪漫情愫。

Chapter 4黑暗裡的一束光

是什麼讓幽靈成全了這對戀人?是克裡斯汀送給他平生第一個吻,還是他發現克裡斯汀為為保護勞爾而犧牲自己?在喚醒這位黑暗的藝術家的時候,可能是克裡斯汀對他的憤怒、絕望和憐憫的情緒;但對於幽靈卻等同於重生,或許他從克裡斯汀的親吻中,感悟到了愛一個人是希望對方獲得幸福的,克裡斯汀能因救勞爾的性命,選擇與他結婚,然而聰明的幽靈也深深地體會到佔有對方其實不是給她幸福,而是在進一步傷害她,這時候他的學生克裡斯汀成為他的老師,教他如何做人,也許這才是放走勞爾與克裡斯汀的真正原因,他明白了做人的真正意義,然而這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如果說幽靈既帶給克裡斯汀黑暗的情感,又給她成功的事業,那麼勞爾的出現便是將克裡斯汀走向光明的使者。這段在當時的巴黎駭人聽聞三角戀,驚動了整個歌劇院和巴黎的人們,大家提到劇院中的幽靈,都有談之變色驚恐,想想還是情有可原的,在那是科技並不發達的時代,光怪陸離的鬼神故事還是非常盛行的。魅影只能說是個特殊的人,他的生活離不開負面的映照,儘管他想盡辦法取悅克裡斯汀,使盡所有魔幻把戲,可是除了音樂以外,似乎他並不是克裡斯汀日日思念的人,因為人對真善美的追求始終不願放棄。

在幽靈的世界裡,除了克裡斯汀的利益,其他都是他的敵人。從來沒有人教過這個可悲的地下生物如何去愛,可是他卻知道愛一個人要為對方付出一切的真諦,他單純且純粹的愛情、扭曲的心靈,加之他美麗的音樂,註定他的悲劇命運,然而卻又讓人心生惋惜與憐憫。邪惡戰勝光明,似乎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真理,洋溢著青春朝氣的勞爾,用他那顆善良執著的心感化了幽靈,勞爾也一直感激幽靈成全他與克裡斯汀的童話結局。影片的開頭,勞爾在巴黎歌劇院的物品拍賣會上,把幽靈的猴子音樂盒拍下,之後送到克裡斯汀的墓前,這說明,幽靈對克裡斯汀和勞爾的影響是貫穿他們整個人生,幽靈也從不曾離開他們的生活,這就是精神大於物質的力量,他給克裡斯汀自由,給予綻放,默默地相伴和守護她一生。

相關焦點

  • 以藝相伴|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分享
    而不去想變遷的幻影魅影用歌聲引誘與克裡斯汀一同划過暗河來到魅影棲居的地下城堡二人完美的合唱暗暗表達出魅影的真心Slowly, gently, night unfurls its splendor緩緩的,輕柔的,夜色展現光彩Grasp it, sense it, tremulous
  • 《歌劇魅影》那些事兒
    ,請選擇《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簡稱POTO)。首先,你得知道,《歌劇魅影》是一部音樂劇,而非歌劇。歌劇(Opera)是音樂劇(Musical)的鼻祖,音樂劇是歌劇的創新。而《歌劇魅影》正是一個講述歌劇院故事的音樂劇,其實正統的翻譯應該是《歌劇院魅影》。其中的三部劇中劇《漢尼拔(Hannibal)》、《啞僕(Il Muto)》、《唐璜的勝利(Don Juan Triumphs)》都是典型的歌劇。
  • 歌劇魅影 | The Music of the Night
    Music of the Night - Ramin Karimloo 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演出      神秘、危險、孤獨、善良而又邪惡、溫柔而又恐怖、熱情而又冷酷、脆弱而又不可抗拒、敏感而才華橫溢、絕美與絕醜的結合…他就是——歌劇魅影。
  • 《歌劇魅影》愛情,有時候是一個人的事情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劇院魅影/歌劇魅影/歌劇院幽靈)是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的代表作之一,以精彩的音樂、浪漫的劇情、完美的舞蹈,成為音樂劇中永恆的佳作。它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
  • 《歌劇魅影》:不只是歌劇和魅影
    2020年4月17日晚7點英國著名音樂劇作曲家安德魯·韋伯在網上免費直播他的著名作品《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在網上掀起一陣狂潮這部在倫敦西區一票難求的音樂劇到底有何魅力?經典音樂劇通常都帶著一絲人間大愛的感覺(比如《悲慘世界》、《獅子王》、《媽媽咪呀》等等),但《歌劇魅影》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是一個關於欲望和佔有的邪魅狂狷的愛情故事,在音樂劇圈一眾「大家閨秀」中顯得格外特別。《歌劇魅影》25周年紀念版中,由伊朗裔、加拿大籍演員Ramin Karimloo塑造的魅影。在十九世紀的巴黎,有一個精通音樂和建築的奇才。
  • ...卡麥隆·麥金託什|安德魯·勞埃德·韋伯|英國倫敦|杜蔚|歌劇魅影
    每經記者:杜蔚 每經編輯:董興生「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它應該是《歌劇魅影》。」演藝市場上流行的這句話,道出了《歌劇魅影》的地位。令人倍感遺憾的是,經典也難抵帷幕落下的時刻。近日,《歌劇魅影》的製片人卡麥隆·麥金託什突然發表了一封告別信,他在信中稱:受新冠疫情影響,將長期關停音樂劇《歌劇魅影》在倫敦乃至英國的巡演。
  • 拯救《歌劇魅影》,72歲韋伯老爺子拼了
    歌劇魅影可能永遠停演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為拯救歌劇魅影,72歲的韋伯老爺子這兩天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他一生共創作了13部音樂劇、一部音樂套歌、一組變奏曲,兩首原創電影作品和一部安魂曲。從1986年開始,《歌劇魅影》就一直在Her Majesty's Theatre劇院演出。
  • 【特別推薦】一生必看的音樂劇《歌劇魅影》
    《歌劇魅影》講述了一個帶著恐怖懸疑色彩的愛情故事。
  •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它應該是《歌劇魅影》
    「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它應該是《歌劇魅影》。」可見這部音樂劇的地位!自從1986年在英國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後,到現在已經在全世界27個國家的145個城市上演了超過74000多場(記得2013年在上海演出的時候,普通座位票沒幾分鐘就被掃光了……),超過1億3千萬的觀眾觀看,平均上座率超過99%,總收入超過56億美元……高於任何一部電影或戲劇,《鐵達尼號》、《阿凡達》和《星球大戰》都被秒成渣……「音樂劇之王」就是這麼來的……《歌劇魅影
  • 特輯 | 傳統音樂劇之歌劇魅影
    通過這個浪漫的帶著抗爭色彩的愛情故事,讓我們走進下一部要介紹的作品,西區四大音樂劇之一的《歌劇魅影》。《歌劇魅影》是勒魯於1911年發表的,介於偵探小說和荒誕小說間的作品。巴黎歌劇院的幽靈和因它而生的靈異事件,層層推進、環環相扣,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和罪惡的荒誕。在秘密逐漸揭開的過程中,「魅影」對女主人公克裡斯汀的愛,悲慘的人生經歷帶來的畸形渴望,互相依靠卻互相束縛與傷害的情感體現得淋漓盡致,幽靈的愛情悲劇在無限的慨嘆中收場。
  • 《歌劇魅影》
    ▼魅影的歌劇《唐璜的勝利》演出時,他故伎重演,不知不覺絞死了扮演唐璜的男演員,並假替男演員,與克莉斯汀一起演唱了這一段優美的詠嘆調。音樂低沉狂野,體現了魅影的性格。▼拉烏爾子爵計劃用魅影譜寫的歌劇《唐璜》將他引誘出來,並打算將其逮捕。警察們埋伏在劇院各處,等待魅影的出現。
  • 幻書啟世錄幻書歌劇魅影介紹 歌劇魅影什麼樣
    《幻書啟世錄》中,歌劇魅影是其中一個幻書角色,那麼歌劇魅影什麼樣子?看下《幻書啟世錄》幻書歌劇魅影介紹吧。昨晚本姬捧著這本書,勇敢地打開了這本懸疑經典之作的第一頁。
  • 曾經的選修課,遇上《歌劇魅影》
    ——致魅影第一次聽《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的音樂很震撼,很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再看那個場面,你更能深深地體悟到那音樂的靈魂性。或者安德魯勞依德先生是個難得的音樂天才。他把音樂和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節很好的結合而讓音樂有了故事,故事有了靈魂。而每個人物的性格也從音樂的風格裡體現了出來。
  • 英國必看的音樂劇之 《歌劇魅影》
    英國的媒體說,「如果人這一生只看一部音樂劇,那麼它應該是《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在1986年女王劇院進行首次公演,之後變成為英國現象級的音樂劇 (phenomenal musical),之後又進軍美國百老匯,並在全球取得了巨大成功(achieved global success)。
  • 音樂劇解說系列:《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吉莉夫人(排練執導)劇場經理▲ 音樂劇《歌劇魅影》(劇院魅影/歌劇院幽靈)是安德魯·韋伯的著名代表作之一,首演於1986年,改編自法國作家加斯東·勒魯的同名愛情小說。▲ 電影版《歌劇魅影》為舒馬赫於2004年執導,增加了對於魅影童年在馬戲團遭受虐待及逃出片段的呈現。相較原劇,對於各個人物的性格刻畫與克裡斯汀對於魅影的態度都有所改變,一些唱段順序與歌詞也有略微調整。  (一幕)  在一場拍賣會上,由一盞摔得支離破碎的大吊燈引出49年前的劇院魅影的故事。
  • 回顧經典——《歌劇魅影》
    自1986年在英國倫敦女王劇院首演後,《歌劇魅影》已在全世界超27個國家100多個城市上演了逾70000多場,與《貓》《悲慘世界》《西貢小姐》並稱為世界四大音樂劇。 如今受疫情影響,34歲的《歌劇魅影》被迫拉下了長期帷幕。「由於疫情導致劇院財務受挫,我和韋伯(全名安德魯·勞埃德·韋伯,《歌劇魅影》的作曲家)已決定永久停止倫敦和全英《歌劇魅影》巡演,但我們未來依然決心將《歌劇魅影》帶回倫敦。」
  • 音樂劇《歌劇魅影》
    (視頻時長:02:39:57)(歌劇魅影25周年 版)安德魯·勞埃德·韋伯(1948~)《歌劇魅影》●腳本:根據法國作家加斯通·路易·阿爾弗雷德·勒魯的同名哥德式愛情小說改編●作詞:查爾斯·哈特),作曲家,克裡斯蒂娜從未見過面的老師)拉烏爾(克裡斯蒂娜的愛人,劇院出資人)等······20世紀最成功劇目《歌劇魅影》(又稱《劇院魅影》《歌劇院幽靈》)      大型音樂劇《歌劇魅影》於1986年首演於英國倫敦女皇劇院,1988年在美國紐約美琪歌劇院上演,之後成為百老匯歷史上演出最長久的一部作品,演出場數超過了這位英國作曲家的另一部劇作
  • 《歌劇魅影》是歌劇!?你錯了!
    說起歌劇,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去年年底來北京演足一個月的《歌劇魅影》。好吧,估計這句話說出來,很多人會笑我沒文化。為什麼這麼講?
  • 歌劇魅影 |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那是歌劇魅影嗎?Beware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當心, 那歌劇魅影PHANTOM: 魅影:In all your fantasies you always knew That man and mystery 在你所有的夢境,你一直都知道那男子和那謎影CHRISTINE: 克麗斯汀:Were both in
  • 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歌劇魅影》是由喬·舒馬赫執導,傑拉德·巴特勒、埃米·羅森、派屈克·威爾森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