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花園裡,綠樹茂盛,石碑矗立,陽光照射下,儘是歲月靜好的模樣。但在綠樹與石碑的背後,卻有一段不尋常的中醫故事。
1月8日,在鄧鐵濤去世一周年之際,廣東省中醫院舉行紀念鄧鐵濤教授逝世周年暨鐵濤精神紀念碑落成儀式。
2019年1月10日早晨6時6分,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代著名中醫學家鄧鐵濤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104歲。
從幼時見父親懸壺濟世,到走上中醫求學之路,再到為中醫學教育發展奔走呼告,為中醫學的發展嘔心瀝血,鄧鐵濤的一生始終做著一個未曾改變的中醫夢。他說:" 我是為中醫而生的人。"
2000年,中醫人才青黃不接,鄧鐵濤振臂一呼,號召全國名老中醫打破門戶之見,集中到廣東省中醫院帶徒,集中全力打造一個「鐵桿中醫的黃埔軍校」。
在二沙島分院,鄧鐵濤與眾名醫在院區手植「名醫樹」,名中醫師帶徒工作開風氣之先,在全國中醫藥界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鄧鐵濤的帶領下,讀經典,做臨床,探索中醫人才培養模式,中醫年輕人才不斷湧現,他提出「學位者必須超過我」的口號,表達了對傳承人的熱切期望。
2004年,在首批弟子出師時,他親筆書寫:「我以我血薦岐黃」的誓言,這是鄧老為中醫藥事業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跡,更是鐵濤精神的生動寫照。
這一句被刻在石碑之上。名醫樹下,紀念碑上,鄧鐵濤手捧《黃帝內經》,耐心閱讀,心無旁騖。
「鄧老雖已故去,但鐵濤精神萬古長青!」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表示,為了紀念鄧老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貢獻,廣東省中醫院今立此紀念碑,永遠銘記鄧老的精神,鼓勵後人要向鄧老學習,不忘「讓中醫藥騰飛」的初心,牢記「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使命,實現中醫藥事業的振興。
南方日報記者 黃錦輝 通訊員 李雪 陳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