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鐵濤的「錚錚鐵骨」:用40年,證明「脾主四肢」的理論正確

2021-02-22 微門診

(本文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與應用!)

本文理論依據:《內經》、《難經》

列位看官,昨天,本訂閱號發布的《方舟子怒噴已故國醫大師鄧鐵濤:貶低中醫,源於對中醫不了解》一文,在網友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全網獲評論上萬條。這表明,即便是普通的中國人,也對國醫國術懷有深深的信仰。中醫在中國人的心中,依然有強大的根基。

中醫到底科不科學?中醫理論是否經得起檢驗?

實際上,已故國醫大師鄧鐵濤,早就用他卓越的醫術,以及堅韌不拔之毅力,證明了中國古老理論的正確性,令世人刮目相看。這便是對重症肌無力的治療。

鄧鐵濤畫像

什麼是重症肌無力呢?說白了,就是全身的極度乏力、肌肉廢用。最開始,患者可能是眼瞼下垂、復視。再後來,可能全身肌肉乏力,走路摔倒。有的,由於肌肉無力,使得喝水、吃飯、發音都困難。還有的,面部肌肉無力做出表情,使得整個人看上去呆滯。最嚴重的,就是連呼吸都無法維持,陷入危候。

其實,這個病,患者是相當痛苦的。家屬也非常痛苦。而且,此病現代醫學認為是神經系統疾病,在治療起來,雖然有不少辦法和臨床進展,但終究沒有太大的突破。面對患者和家屬的愁容,以及一個又一個病人心懷不甘而離世,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暗下決心,要用中醫理論和方法,攻克這一頑症。

然而,探索的過程,卻實在艱辛。鄧師前後堅持了40年,這才有所成就。

既然是「探索」,就意味著摸著石頭過河,意味著沒有現成的經驗來借鑑。畢竟,中醫學,對重症肌無力,幾乎沒有成系統地討論過。但是,鄧師堅持一個觀點,這就是,中醫理論中有脾主四肢、肌肉的說法。《素問·太陰陽明論》早就說得明白:「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以生,故不用焉」。這就是在暗示我們,肌肉不用,要從脾胃入手。

既然是這樣的話,就和現代醫學的認識,形成了強烈反差。在這種疾病面前,中醫學和西醫學,有著不同的理論解讀。鄧鐵濤大師,懷著對國醫國術的熱愛和堅持,經過數十年的求索,終於總結出了一套辦法,這就是補脾益損,強肌健力。

有一張方,載於《國醫大師鄧鐵濤經驗良方賞析》,本訂閱號擇取出來,和您一同品味——

黃芪60克,五爪龍60克,黨參30克,白朮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當歸頭10克,陳皮3克,炙甘草5克。

這裡面,取的就是健脾益氣、舉升中氣之意。其中的五爪龍,號稱「南黃芪」,它和黨參、白朮一起,輔助黃芪健脾益氣。柴胡和升麻的配伍,幫助我們昇陽舉陷。血能載氣。補氣,必然補血,於是用當歸補血。陳皮行氣,令補而不滯,並且和柴胡遙相呼應。

此方臨床應用,常有加減。

這套思路效果如何?據報導,曾治15歲少年,左眼瞼下垂,眼球活動不靈活,早上輕,晚上嚴重。遵上方而化裁加減投之,康復,追蹤13年未曾復發。有一女,25歲,四肢全身乏力,復視,視物模糊,連上下車都困難了。到了晚上,甚至咀嚼、吞咽、呼吸都沒有力氣,危在旦夕。遵上方化裁投之,重用黃芪120克,經調治後能正常上班工作。還有一女,18歲,因為重症肌無力人吞咽困難、說話不清,喝水總是嗆,到後來則四肢無力,脖子抬不起來,面部表情呆滯。遵上方加減化裁而投之,康復出院,後來在某醫院上班工作。

這些病例表明,祖國傳統醫學「脾主肌肉、四肢」的理論,是正確的,甚至是超前的。而且,用這樣的理論來解釋不少重症肌無力的典型表現,也完全講得通。

患者為何上眼瞼下垂啊?很簡單,眼瞼為中醫所說「肉輪」,乃脾所主,所以脾虛則肌肉難以約束,於是下垂。

患者為何發音困難啊?很簡單,脾虛,土不生金,則肺氣不充。脾虛,不能運化精微以益腎,則腎氣虛弱。發聲的過程,肺為主,腎為根,今肺腎虛弱,則必然發音困難。

患者為何吞咽困難啊?很簡單,咽為胃之系,是胃納受水谷的門戶。如今脾胃虛弱,納受無權,必然吞咽困難了。

患者為何復視啊?很簡單,古人告訴我們「五臟六腑之精,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如今脾胃虛弱,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五臟六腑之精為之虧耗,尤其是肝腎精血,更為不足。肝受血而能視。如今肝腎精血不足,當然影響到視力了。

患者為何到最後呼吸困難啊?很簡單,因為脾所運化而來的水谷精氣,入胸中,和呼吸所攝取的天地清氣一道,形成了宗氣。宗氣能幹什麼?司呼吸而灌心脈。如今,脾氣虛弱,宗氣不足,則不能司呼吸,於是呼吸困難。這也是中藥所謂「大氣下陷」了。

……

由是觀之,鄧鐵濤大師生前,通過對重症肌無力的調治,再次證明了中醫傳統理論的正確性和超前性,是值得敬仰的。而說到底,這其實是中醫看待疾病所秉承的「整體觀」的價值體現,是一種思維模式的價值體現。在它面前,方舟子先生對鄧師的菲薄之意,似乎確有不當了。

好了。文說到這裡即將告一段落了。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當鄧鐵濤解讀李東垣
    李氏的 「內因脾胃為主論」 源於張仲景的 「四季脾旺不受邪」,是對仲景理論的發展。運用李氏脾胃論治的理論,治療的範圍比較廣泛。就西醫系統而言,不僅可治消化系統疾病,對循環、呼吸、泌尿、血液、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的多種疾病,都有採用治脾胃而收到良效的例子。
  • 鄧鐵濤:中醫界的護城之盾!
    就這樣,儘管只有幾個學生,卻讓鄧鐵濤付出了整整3年的時光,3年時間,足以從根基上培養一名好中醫。在香港的這段時間,他更加認清了國民黨政權的軟弱與反動。給中醫使絆子,在民族大義面前只能算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在日軍四處侵凌、國難當頭的時候,國民政府卻一撤再撤,這算哪門子合法政權?
  • 鄧鐵濤遺囑開封:我能留給兒孫最大的遺產為仁心仁術
    國醫大師朱良春學術繼承人 朱婉華沉痛悼念最敬愛的大伯、首屆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我敬愛的大伯鄧鐵濤先生駕鶴西去,我相信他一定是到天國與我的父親、國醫大師朱良春,乾爹、國醫大師顏德馨,叔叔、國醫大師仼繼學,相聚暢敘去了!記得20年前,顏德馨老辦學習班,邀請鄧老、朱老同臺授課,我當跟班。
  • 國醫大師鄧鐵濤:中醫並非落後,而是超前了,所以西醫看不懂中醫
    鄧鐵濤是廣東唯一的一位「國醫大師」,他一生都在研究中醫理論,試圖復興中醫,他曾說:中醫並非落後,只是理論超前了,所以西醫才看不懂中醫。 鄧鐵濤(104歲),1916年出生於一個中醫世家,父親就是一位中醫,受父親影響,他也立志繼承父業,他跟著父親學醫,16歲那年又考入了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學習一些中醫理論,畢業後
  • 國醫大師鄧鐵濤逝世一年後 他們用這一方式來紀念_南方快報_南方網
    1月8日,在鄧鐵濤去世一周年之際,廣東省中醫院舉行紀念鄧鐵濤教授逝世周年暨鐵濤精神紀念碑落成儀式。  2019年1月10日早晨6時6分,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代著名中醫學家鄧鐵濤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104歲。
  • 鄧鐵濤:亡了文化比亡國還慘
    批了就給喬石,批了就把我的信複印出來,鄧鐵濤同志的來信,上面就加上了胡耀邦的批字...然後到了喬石就拿去印了。就7天信就印成紅頭文件加上批語就到了衛生部,你說效率很高啊,85年就通過了,批准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等到86年正式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 廣義相對論比牛頓萬有引力理論更正確嗎?萬有引力理論是錯的嗎?
    關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哪個更正確,目前來看顯然是相對論更為正確。我經常看到大家都堅持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沒有推翻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依然是正確的。但我個人認為其實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只能有一個是正確的,因為它們的根基不一樣,不可能同時正確。牛頓的萬有引力是以平坦的絕對空間作為背景的,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以彎曲的時空作為背景的。
  • 人不能一味頭鐵,錚錚鐵骨是氣度,明哲保身是智慧
    有人說錚錚鐵骨,寧折不彎是一種好的人生態度,也有人說,彎曲也是種勇氣,我們要學會彎曲。我覺得這兩種觀點,看起來好像都有道理,但面對不同情況時,有所選擇,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錚錚鐵骨,寧折不彎是一種堅持不懈勇氣,是一種家國情懷,更是人民對於國家的忠誠。古有抗元名將文天祥,面對著元軍的威逼利誘,寧死不屈,伶仃洋頭,寫下了那首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蘇武出使匈奴,不料漢匈兩國交惡,匈奴欲使其投降,但蘇武堅守不屈。
  • 中醫大家鄧鐵濤:亡了文化比亡國還慘(由疫情而啟示)
    講述者/鄧鐵濤整理者&編輯/王超
  • 鄧鐵濤:黃芪應用六法
    黃芪之妙用作者/鄧鐵濤清代王清任善用黃芪,我師其法,用之得當,確有奇效,試作歸納,介紹如下。重症肌無力證候較複雜,除眼瞼下垂外,可有復視,吞咽困難,語音不清,四肢無力,重者呼吸困難,大氣下陷,危及生命。我認為該病的最大特點是肌肉無力,因脾主肌肉,故此是脾胃氣虛之證,並由虛至損,且與五臟相關。治療上緊抓脾胃虛損這一病理中心環節,重用黃芪以補氣升陷,同時針對兼夾之證調理五臟,重補脾胃、以運四旁,促病痊癒。2.
  • 被稱為「物理的終極理論」的M理論,到底想要證明什麼?
    人類可以用科學尋找到宇宙中的一切真理嗎?。物理學(physics),是自然科學中的「帶頭大哥」,我們可以發現,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基本都是物理學家,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家,他們都是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突破,隨後才被世人認可。
  • 《等著我》:58年後團聚,舒冬七月齊掉淚,錚錚鐵骨陳士渠也哭了
    時光流逝 無聲無息忽然之間 我又想起你心就劃破一陣 漣漪每一個人 最深心底都有一份 尋人啟事熟悉的那個人 為何失去一世一生 短得像一次黃昏怎能忍心餘生 都守著遺憾在心中我要找到你 多少年不管無論你會在 世界哪一端你要等著我 撥開了人海到你的身邊來 不離開我要找到你 多少年不管無論你會在 世界哪一端你要等著我 撥開了人海到你的身邊來 不離開讓我奔向你 看著你的臉該如何開口 說我多想念讓我奔向你 捧著你的臉卻還沒有開口 淚已滿面
  • 雲梁看電影:成龍篇,男子漢的錚錚鐵骨
    一部部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首先,我們看香港電影。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很多,今天第一講就放在成龍的身上。香港的功夫喜劇大師非成龍莫屬,這是一個為電影事業貢獻頗大的人物,他的電影開創了一個時代。成龍來到香港後也是從龍套做起,我記得他早期的一部作品就是演水滸傳的一個鄆哥。可見成功不是偶然的,任何事業都要從底層做起。成龍之所以偉大,就在於他敢拼命。
  • 人類起源的秘密,露西理論和夏娃理論,人類祖先究竟是誰?
    在中國比較流行的就是女媧造人說,女媧根據自己的體貌特徵,用黃土捏出了人。然後吹了一口仙氣,所有的人就變成了真人。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只能寄託古人對於人類起源好奇的一種希翼,並不具備任何科學依據。後來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並且認為人類也屬於大自然中的一種動物,因此人類的起源符合進化類的定義,即人類是某種生物在演化過程中的最終產物。
  • 四肢骨折特適合 歷史悠久的骨科外固定方法這家醫院還在用
    「雖然當下各種現代骨科手術技術日新月異,但中醫正骨保守療法仍具有明顯的優勢,四肢骨折通過我們拔伸、折頂等手法進行閉合復位,再用小夾板外固定,既減少患者的損傷與痛苦,又方便調整鬆緊、外敷膏藥、早期功能練習,臨床效果非常好。」江蘇省中醫院骨傷科魏成建主任醫師介紹說。
  • 五本軍事小說,這支戰隊堅韌團結,用錚錚鐵骨詮釋無畏的華夏軍魂
    各位軍迷的書友們大家好,歡迎關注局座,我們國人都有一顆愛國心,現在的軍人有,抗戰的軍人更有,為了國家與人民,甘願放棄一切,誓死也會保家衛國,硝煙瀰漫的戰場上,他們沒有退縮,成就了一段鐵血傳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五本軍事小說,這支戰隊堅韌團結,用錚錚鐵骨詮釋無畏的華夏軍魂,讓我們一起通過小說的字裡行間感受他們的熱血傳奇。
  • 男人溼氣重,應該怎么正確的排溼?你或許真不知道,看專家的理解
    男人溼氣重,應該怎么正確的排溼?你或許真不知道,今天相關專家帶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作為六邪氣之首的溼氣,近些年也是備受關注,主要是溼氣重降低我們生活質量,而且也比較容易同其他的疾病「勾結」生成新的疾病,如同寒結合成為溼寒,同風結合則成為風溼。
  • 宇稱不守恆理論在中國的曲折遭遇
    、吳俊光在《學術研究》1963年3期上發表《正確運用歷史觀點探討真理的問題》,陶德麟在《新建設》1963年10期發表《關於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的幾個問題》;隨後,何祚庥在《紅旗》1963年10期上發表《再談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實踐標準問題——答杜雷、吳俊光、陶德麟等同志》。
  • 盤點被證實是錯誤的8個科學理論!
    人們喜歡關注偉大的科學理論。的確,正是這些偉大的理論使我們對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但並非所有的想法都是正確的。雖然許多理論在當時很流行,但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然而,它們仍然是科學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環。「磁山」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用羅盤橫渡大西洋,但當時的人們,包括他在內,並不知道羅盤是如何工作的。哥倫布推測是北極使指南針指向北方。後來的航海家認為北極有一個巨大的「磁山」,沒有船能靠近它,因為磁山可能會把船上所有的金屬結構破壞掉。
  • 中國文藝理論70年的嬗變與發展
    當時文藝理論研究的著作不多,比較規範的文論教材也很少。據有學者統計,到20世紀40年代,雖說對文藝自身規律的認識有一定突破和進展,但從論文和教材的數量上看,還不及30年代。由於歷史傳承的原因,40年代文藝理論教材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基本保留了30年代以來在內容和體系上以西方教材為主的範式;一種是提出了一些新理念,體例上也較之先前有較大調整,為其後的50年代文論教材的更新和發展提供了初步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