囉裡囉嗦不對口,直來直去才是真。
相信很多人在詢問健身應該從哪一塊肌肉開始的時候,都會得到從胸部開始,又或是從腿部肌肉塊開始,又或是從背部肌肉開始,很少會有人從手臂過渡到其它大肌肉群的。
其實,這樣的安排不是沒有原因的。
像臥推、深蹲等動作,這些練習被稱為結構性練習,是多關節配合的運動。與屈臂等練習不同,它們是將眾多肌肉連起來使用的練習項目,會調動我們身體多個肌肉。就好比,我們在臥推訓練時,主要使用的是軀幹側的胸大肌,它的使用比例為60%-70%,剩下的30%-40%則由肩和我們的肱三頭肌等肌肉共同完成。
其次大肌肉群的肌肉力量以及肌肉耐力,都要優於小肌肉群。如果,我們從肱三頭肌這類小的肌肉開始練習的話,那麼第二天肱三頭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是較差的,就會在訓練中出現雖然胸部肌肉還有力量,但是由於上肢疲勞而無法完成臥推動作,最終造成目標肌肉無法得到充足的鍛鍊,影響訓練結果。
從肌肉解刨的角度來講,任何行為的產生,發力的起點一定是軀幹的大肌肉。也就是說,力量的傳導會在最後將其傳達到末端。那麼從力的這種因果關係上考慮,重要的肌肉也是靠近身體重心的大肌肉。
最後我們從訓練時間來講,一般人訓練都是在一到兩個小時,越是往後疲勞就會累積的更多,訓練效果也不會因為訓練時間的加長而變得更好。因此,我們需要在體力充沛的階段,優先鍛鍊價值更高的大肌肉群。
好啦,寡人不囉嗦,
不知道今天說的囉不囉嗦。
覺得還不錯,記得點讚、收藏加關注,
每日都會更新。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