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鄰居帶著孩子小美來家裡串門。一進屋,小美跟我打過招呼後,就坐在大廳沙發上看電視了。
小美媽媽搖搖頭無奈的說:快幫我想想辦法,你看我家這小丫頭都快成了電視迷了。
原來,為了讓孩子每天能早點結束作業,媽媽就跟她約定好只要寫完作業,剩下的時間孩子就可以自由支配。起初看孩子寫作業效率提高不少,媽媽還很欣喜呢,可時間久了卻發現這小丫頭妥妥的就成了一個「電視迷」。
小美媽媽說:小丫頭在電視面前根本挪不開眼睛,什麼事情都沒法阻止她對電視的痴迷。
其實,電視如今已經成了家家戶戶的必備休閒「工具」,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只要是閒著的時候,就會不由自主的打開電視,握著搖控器調換著自己喜歡的節目。
尤其是孩子,對少兒頻道的各種有趣節目和動畫片愛到了極點,只要有這些節目,他們幾乎可以坐上一整天。
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會像小美一樣,一不小心,就成了「電視迷」。
為什麼孩子會成為「電視迷」?
很多孩子起初對電視產品等產生興趣,多如小美媽一樣,為了方便哄孩子。
當孩子能跟著電視節目唱歌、跳舞、做遊戲的時候,家長總以為是為孩子解鎖了一個新玩伴。
當孩子吵鬧不休時,我們往往會因為一時的省事,打開電視讓孩子安靜下來。而電視集聲、光、影為一體,擁有不斷變化的畫面、豐富鮮豔的色彩、動聽好玩的聲音……這些刺激對孩子而言更具有吸引力。
久而久之,孩子沉迷於電視就是習慣成自然。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我們會覺得看電視和學習之間互相矛盾,看電視會影響學習,從而阻止他看電視。
可孩子雖小,卻有自己的想法,有時會因為家長的阻止而產生逆反心理:
「你不讓我看,我偏要看。」
「電視不讓碰,我就用手機偷偷看。」
「我在自己家不看,到別人家去看,反正我會想一切辦法看電視。」
孩子過度沉迷電視有哪些危害?
生活中,電視一方面滿足了孩子們感官刺激需要、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另一方面,看電視過多則會給他們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其中包括身體、心理、學習、社會交往等方面。
由於在看電視時,眼球很多時候是一動不動的,處於靜止狀態。這種情況,對於兒童的視力發展是相當不利的。
學齡前的兒童,正是眼睛形成固定折射的時期,眼球的前後徑短,晶狀體尚未發育成熟,睫狀肌很嬌嫩,長時間看電視,減少了練習眼球運動的機會,導致視力下降。
更嚴重的是,電視以高密度的視頻和音頻輸出傳播信息,同時配合以強烈變化的光線,能夠使人的大腦產生極度的興奮。
而兒童的神經系統是相當脆弱的,對外來刺激的承受力差,特別是一旦受到強光刺激和高頻度的聲像刺激,大腦皮質就會產生強烈興奮,興奮擴散以後就會引起運動性興奮,表現為某一肢體甚至全身性的抽動,引發腦功能失調。
同時,電視產生的微波輻射常常可能導致頭痛、頭暈及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機能失調。
電視往往是以大量短暫的片斷、快速的動作、鏡頭的切換、漸強與漸隱等來呈現信息。
這種「快速連續」的進度與速度破壞了兒童集中注意的能力,他們被淹沒在大量的信息之中,來不及加工或思考所獲得的信息,更無法進行整合。
看電視時間長了,兒童的注意能力下降,思維難以集中,在心理上變得懶惰,缺乏耐心和意志力。
動畫片把故事中的角色模式化了,這束縛了孩子的思維。孩子看動畫片,其實也是聽故事的一種形式,如果我們想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就講故事給他們聽,而不是讓動畫片來給孩子講故事。
因為電視集聲、光、影為一體,為孩子全方位地提供了信息,給人想像的空間就很少,所以孩子看電視時是一種被動式的灌輸,缺乏自己的思考和想像。
對孩子而言,相比看電視看書無疑是枯燥的。
有機會看動畫片的孩子會優先選擇這種不費力氣的形式,長此以往,閱讀的分量在他們的心中會越來越少,將難以養成喜愛閱讀的習慣,而這對今後的學習和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很多教育專家認為: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打下基礎的,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而孩子迷上電視也是在最初成長的幾年裡形成的。
兒童期社會化的重要內容是學習社會交往規則,這是在與同伴的交往中逐漸學習的。
看電視過多,自然就會減少與同伴的交往,社會交往的學習與訓練也就減少了。當孩子的交往經驗減少之後,會害怕交往,結果越來越依靠電視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更依賴於電視交流。
因為在看電視時,他是放鬆的、滿足的、充實的、沒有危機感的,感到自己是有力量的,能掌握自己。
而離開電視以後,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就會不知所措,變得膽小、孤僻,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和恐懼感。
怎樣避免電視對孩子產生危害?
看到以上研究結果,是不是恨不得馬上讓孩子遠離電視?
其實,我們要認可電視還是有好的一面的,看一部優秀的動畫片符合孩子的心理需求,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開闊孩子的眼界,增強孩子語言表達,社會交往等能力。所以我不反對給孩子看動畫片。
問題在於正如小美一樣,很多孩子在看電視的時候,往往控制不住要無休止的看下去,用盡各種方法,一次次的和家長鬥智鬥勇。
這主要在於孩子在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弱,電視的誘惑力完全秒殺孩子的自控能力。
所以,我們家長幫助孩子進行合理的時間把控和內容選擇。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電視發揮它的益處,避免對孩子產生傷害呢?
1.限制電視的使用。當你們確實要看電視時,仔細研究並選擇節目,再陪伴孩子一起收看,看完接著分析、討論其內容。
2.對幼童而言,確保他們理解他們正在觀看的東西不是真實的,不要因此對現實感到困惑。
3.一起收看並討論一則電視廣告。解釋這廣告是怎樣被設計出來,是如何讓你想花錢買它推銷的東西的;也可以分析當一個玩具或商品售出後,誰從中獲利最大。在你的孩子選擇或收看電視節目(正如他要選一本書來讀,或選一個產品來買)時,幫他培養洞察力。告訴他要做一個有判斷力的聰明的消費者。
4.不再把看電視作為一項獎賞或懲罰。那只能增加它在你孩子心目中的價值。
5.不允許在做飯或做家庭作業期間看電視,除非網絡或電腦對你的孩子完成其功課而言是必要的。
6.和你的孩子一起幹種種家務,而不是當你在家正幹自己的活時,把電視當臨時保姆用。
7.讀書,相互對著朗讀,互相一起朗讀。
8.花時間和人相處,玩真實的遊戲。一副紙牌不僅極其方便隨身攜帶,而且能提供多種玩法和樂趣,無限地打發時間。享受戶外活動。還可以聊天、辯論,以及參與討論。一起研究一個課題。一起學習有趣的東西,不管那是新樂器、新手藝、跳舞,還是運動。學習建立聯繫和解決相互間的衝突。
9.每天給孩子們一段安靜的時間,短期內幹坐著什麼也不做,以訓練你的孩子對付厭煩、沉默和其他問題。
我相信,當我們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即使是十足的電視迷,也一定會改變,滿心歡喜地接受我們的陪伴。
陪伴的時間多了,孩子被電視霸佔的時間自然就會減少。
和孩子一起郊遊,一起準備晚餐,一起做家務,一起做遊戲,一起講故事。
願我們用愛跟隨他,陪伴他,讓孩子沐浴在愛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