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是啊,我就和那些變裝皇后在一起,每天觀察和模仿。
楊:所以就是要從生活實踐中去感受角色。
鄭:是的,所以必須要給我一些時間。而且我也不喜歡同時接兩三個角色。因為把事情做完和把事情做好不一樣,我是想把事情做好的人,所以必須要多給我一些時間。
楊:您在電影各個的部門都參與過工作,發現還是兜兜轉轉回來做演員好。
鄭:因為本身就想做演員呀!只是原先的時候人家不給機會做演員,所以有演出的機會我逮到了,當然是當仁不讓了,我一定要把自己的做到最好。
楊:張導是怎麼確定找您演《醉·生夢死》的?
鄭:因為當時我是在《醉·生夢死》的製片組裡,我是前期的製片,所有的場景和配角演員都是我們商量好的,所有贊助的東西也是我弄好的。之後導演說時間差不多了,你退掉製片的工作,做演員。
楊:有沒有會覺得時間不夠用?
鄭:沒有啊。一共半年的時間,我前面一兩個月就把那些製片、場景的事做好了,然後後面四個月一直在琢磨角色,做演員功課。
楊:我曾在一個放映中看《醉·生夢死》,結束之後大家都很喜歡你的表演,對你的角色也有很多看法。
鄭:為什麼目光聚集到我身上呢?李鴻其是主角哎(笑)那可能是我身上生活的感覺,我很有自信的和大家說,我身上生活的感覺沒有重複,所以我可以讓你們感同身受。但其他演員也很棒,只是我身上生活的感覺更重一些。因為我覺得《醉·生夢死》,是我們大家一起做起來的,缺一不可。沒有黃尚禾,沒有李鴻其、沒有雪鳳姐等等這些演員和工作人員,這個片子不成立的。
楊:《角頭外傳》拍完了,其他計劃有提上日程嗎?
鄭:有啊,明年會有一部合拍片在大陸上映,院線電影,那個挑戰也蠻大的。馬來西亞的項目明年也要開拍了。
楊:現在很多臺灣演員都會把大陸作為主要發展的市場。
鄭:可能是因為我還沒成名吧。我也不屬於那種鮮肉型的。鮮肉型的已經有人在做了,我就做一些不一樣的,只能期待大陸這邊的伯樂。
楊:您覺得今年算您豐收的一年嗎?
鄭:這是別人覺得的,但我不覺得你們把鄭人碩使用到最大了。我還能做更多不同區域的角色,也不只是臺灣這邊的,大陸這邊我也希望有長期合作的機會。當然除了大陸之外,國際上的合作我也希望有不同的角色的嘗試。我真的沒什麼拘束的。(笑)
楊:您在選劇本和選角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演一個什麼樣具體的角色?
鄭:這個我沒具體想過,不要重複就好了。
楊:有不少臺灣藝人通過大陸的綜藝節目逐漸被大陸的觀眾熟悉,有沒有考慮過來大陸參加一些綜藝節目?
鄭:其實我覺得做綜藝的演員也都很厲害,他反應要特別快。所以我覺得我當然可以嘗試,這說不定也是演員功課的一個方面。我也不知道會不會以後也會有這種類型片會用綜藝的模式做,所以我覺得這些經驗我是可以吸取的。
楊:我們學校也有很多學表演的同學,想向您請教一些經驗。
鄭:我自己的演習的方法也不是都適用的,我是習慣在生活中體驗的演員,當然你可以去體驗過,把那些深刻的印象記住,變成你自己的方法。當然如果你意識夠強,基本功夠紮實,那就不怕,體驗就是輔助工具。就像你現在在用手機錄音,回去你整理還是要修正,才有最後的文字。一樣的意識。沒有一定。
楊:所以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鄭:真的。我沒有理由和權力去說服大家表演方法是一定的。學校會有很多我們必須要記住和學習的地方呀。回歸到生活和表演本身,那都是不一樣的。學校和生活都是表演的養分,我們必須要把這些都運用起來,不要和別人太一樣。如果你能把別人的綜合起來的話,那你很厲害了。
楊:目前大陸也有很多觀眾依然關注和喜愛著臺灣電影,您從覺得目前臺灣電影的影視發展狀況如何?
鄭:類型片多元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就像我主演的《角頭》和《紅衣小女孩》系列,都已經是臺灣的大IP了,還有很多正在發展的類型片。當然我個人希望能夠多與大陸這邊溝通交流,我自己也想為華人電影圈共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