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川菜大師家的年夜飯:最美就是家常味

2021-02-07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彭子渝:

中國烹飪大師、川菜大師。出版有《川菜新作》、《成都小吃》等專著,主編了《成都美食大全》、《川菜群芳譜》等書,參與《四川省志·川菜志》編寫。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和金庸等各界貴賓到成都都由他配菜。

早上10點,敲開川菜大師彭子渝的家門,一股墨魚燉雞的香味兒撲鼻而來,一下就讓人忘了外面成都冬天陰冷潮溼的天氣。進屋左轉,就是廚房,爐灶上一邊燉著雞湯,一邊燜的是板慄燒肉,電飯煲裡還熱著孫兒今天中午的飯菜:一碗蒸得軟軟的米飯,一碗去筋、剁茸的雞胸肉餅,下面墊著的是洋蔥。

「只要我在家,孫兒的飯都是我做。」彭子渝笑眯眯地說,銀白色的眉毛隨著臉上的笑容輕輕聳動。彭子渝的老伴兒一直在廚房裡忙著,眼看著就要過年了。彭子渝不急不緩,將「彭氏」年夜飯慢慢道來,「中國人的傳統嘛,年夜飯的意義不光在於吃,更在於團聚的時刻,在於一個儀式感。」彭家的年夜飯,雖然有名師大廚坐鎮,菜品卻家常得不能再家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年夜飯主菜:燒什錦

燒什錦,這道成都人年夜飯桌上流行了數十年不變的主角,也是彭家的年夜飯主菜。「一燒一大鍋,冬筍、紅白蘿蔔、青菜頭做底子,再加魷魚、心子、肚子、舌頭、蹄筋、雞塊、圓子……有人來了,燒熱了就能舀一碗出來吃。」彭子渝說,各家做燒什錦有各家的習慣,有的要加酥肉,但是他家就不加,他的習慣是加魷魚。

每年看著要過年了,提前幾天把魷魚買回來,用水發好。等到大年三十一早就起來忙著:炸圓子、把發好的魷魚洗乾淨切條……「自己家裡做菜不需要按照傳統工藝的標準來,以做得好吃為原則。」

夫人特色菜:枕頭粑

在彭家,沒有年夜飯主廚一說,誰願意做,誰的哪道菜做得好,就誰做。彭子渝的老伴兒是自貢人,喜歡做麻辣兔、冷吃兔。她的拿手菜讓彭子渝讚不絕口,叫做「枕頭粑」:把肉剁碎了,加蛋,加上澱粉,蒸成肉糕,切成一片一片的放在碗裡擺一圈,把炸好的酥肉也在中間墊起,灌上雞湯上籠蒸。蒸好了以後把它翻扣在碗裡,再澆雞湯,燙點豌豆尖兒放在周圍,就是一道非常好的湯菜了。

侄兒侄女們都喜歡彭子渝做的蒸菜。四川人過年總有點九大碗的特色,要整點甜燒白,鹹燒白。這幾年,太甜太油的東西大家不愛吃了,彭子渝就把甜燒白改成八寶飯。彭氏八寶飯用純糯米,再用冬瓜糖和橘餅切成片片擺成圖案,看起又好看,吃起又有點意思。鹹燒白用五花肉做,把肉皮子刮洗乾淨,用傳統的宜賓芽菜打底,或者冬菜打底,是兩種不同的風味。

兒子拿手菜:糖醋排骨

有魚有剩,年年有餘,年夜飯少不了一條魚。魚做成豆瓣魚,看起來紅紅亮亮的,口味十分家常。再有就是涼拌的雞絲,配上炒好的香酥花生米,最後拿剛上市的蒜薹炒一個肉。如果兒子回來得早,也會露一手下廚做個糖醋排骨。當然,臘肉香腸這些醃臘製品總是要有的。

八九個菜擺好,天色已經漸暗,留在成都過年的十多個親戚也都逐漸到齊了。最後煮兩盤餃子,就是年夜飯的主食了。白菜餡兒的、韭菜餡兒的、芹菜餡兒的,皮兒都是彭子渝自己擀的。雖說一家人都是重慶人,卻不知什麼時候形成了年夜飯吃餃子的習慣。彭子渝說,大概是因為四川人都是移民吧,所以各種習俗並存,人的性格包容。

最難忘,是家的味道

忙完這些菜,等老兩口坐下來的時候,已經累得不怎麼想動筷子了。可是,看著一家子十多二十個人坐在一起,其樂融融,聊著一年的變化,等著春晚開播,一種平和圓滿的感覺就要從飯桌上滿溢出來——如同過去數十年來一樣,歲月又眷顧著他們走過了一年。

每一年的年夜飯都是如此過來,幾乎成了彭家的傳統。

「經常有人問我,彭老師,你覺得哪個做的菜最好吃?我都說,我太太做的最好吃,因為她最曉得我的口味。」兩個人一起幾十年了,家裡做菜從不講究什麼規矩,做得好吃就對了,「至於年夜這頓飯要吃得多好,我看也大可不必,關鍵還是個儀式感。現在經濟社會的人情淡漠了,年夜飯是很好的讓大家團聚增加情感的機會,這個傳統不要丟了。」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童星燕

徵集令

幸福年夜飯就等你來講

走得再遠,千金難換家鄉味。年夜飯,是對忙碌了一年人們最好的褒獎。地域不同,各地年夜飯顯現出濃鬱的地方特色,無論菜式簡單與否,每一桌年夜飯,都是一個飽含濃濃親情的故事。今年,或許你是第一次帶女友回家,或許是家庭添了新成員,闔家團圓,天倫之樂,我們邀請你來講述【幸福年夜飯】。徵稿郵箱:405912665@qq.com

相關焦點

  • 專訪: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四川成都川菜博物館首席汪傑
    專訪:中國烹飪大師,中國四川成都川菜博物館首席汪傑——中國川菜烹飪界黃埔軍校走出來的川菜國寶級大師汪傑百度搜索:川菜首席汪傑教你學會傳統川菜汪傑先生簡介:汪傑,男,漢族,1957年出生,四川成都人。中國烹飪大師,國際知名川菜烹飪藝術家,中國川菜文化傳播及推廣大使。
  • 成都網紅麵店請演員扮「川菜大師」父親 真川菜大師彭子瑜:這是...
    紅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這位「川菜大師」是一名演員,不僅這次扮演「川菜大師」,還曾在連鎖足療會所的廣告海報上扮演「理療師」,甚至出演過電視劇《幸福耙耳朵》。抖音紅人發短視頻質疑:「川菜大師」為什麼又扮「足療大師」?第一個發現問題的是抖音博主@挑爺評美食。作為美食點評家,@挑爺評美食 在抖音上頗有名氣,粉絲123萬,累計獲贊量近千萬次。兩天前,@挑爺評美食 發短視頻質疑親父親傳麵館炒作。
  • 美食 「成都映象」進駐洛杉磯 舌尖上的川菜大步走出去
    大家在品嘗四川美食的同時,也會體會到藝術的氛圍。所以『成都印象』是很精緻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川美食,他們的『熊貓湯圓』很有特色,今天正逢中國傳統元宵佳節,『成都印象』的熊貓湯圓會是元宵節的一大亮點。」 「成都映象」董事長杜兵表示,作為「成都映象」海外美國第一家店,今天在大家的見證下正式開業了。
  • 史上最強「肉搏戰」,今年四川年夜飯沒它我不幹!
    這道小樓雙酥,也是受其外婆做九大碗的啟發,將酥肉做成燒菜和湯菜的雙拼,老人和小孩吃更柔軟,也是將傳統風味進行了衍生創新,體現了川菜複合型做法,包括先炸後燒,還有勾芡,把幾種川菜「妙招」匯集到一起正所謂「川劇的腔,川菜的湯」,意思指幫腔是川劇的特色,而湯的運用則是川菜特色表現之一。
  • 在成都一位難求的大師級川菜館!開來魔都了!
    人均千元卻一位難求成都大名鼎鼎的玉芝蘭第2家店開來魔都了!
  • 誰說四川人只會吃辣?四川的年夜飯以不辣的為主|文史宴
    我在江浙從沒吃到過這樣的丸子,不過自己家炸丸子是必然會加花椒麵的,多多的加!至今川人嗜好的花椒在《醒園錄》裡頻繁亮相,卻完全不見辣椒蹤影。可見四川在乾隆年間還是不吃辣的。嘉慶年間,四川才和辣椒一起在地方志中出現,成都一帶農戶開始種植辣椒。但是種歸種,道光年間的四川人還是不吃辣。
  • 川菜靈魂工程師龔永澤先生參加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
    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啟動現場弘揚川菜飲食文化,離不開川菜大師的強大號召力和專業影響力。11月15日,一場專屬於廚師的盛會——「傳承匠心 共享味來」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在成都中鐵鷺島藝術城開幕,同時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峰會也在此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位餐飲同仁、多位國寶級川菜大師、川菜名店掌門人和大廚等匯聚一堂,共同參與本次盛會。
  • 文化 |《魚翅與花椒》:外國人眼中的川菜文化
    老成都、老前輩車福在《川菜雜談》中提到,現代文學大師李劼人不僅會吃、會做川菜,更難得的是還喜歡將所吃的川菜的精要之處,用文字記載下來。
  • 頂級川菜「松雲宴」有32菜品,川菜大師怎麼評?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攝影 紀永榮樂園第三代傳人張元富(右一)接受採訪12月25日14時過,「松雲宴」已經進行了兩個多小時,8個環節、32個菜品的宴席流程已走完——源自百年前榮樂園的川菜宴席制式,在餐飲名店松雲澤第一次接受「成都名宴」川菜大師們的聯合品鑑和點評
  • 這趟人均近1.5w的成都頂奢美食之旅,徹底顛覆了我對川菜的認知
    5、川菜大師陪同您逛成都明星農貿市場+川菜製作+親制古法川菜午餐1次6、四川民萃體驗活動安排3項體驗¥27500元/2人,便可以體驗這趟成都4天3晚頂奢之旅(國慶不漲價)而你將收穫的不僅僅是一頓美食或是一次體驗,而是真正與每一位國寶傳承大師互動
  • 為什麼這個米其林大廚選擇來成都做川菜?
    當天專程從外地飛到成都的急性子吃貨很快在自媒體發文《在江振誠新開張的川菜餐廳,吃了2017年最缺失溫度的一頓》,還有網友吐槽:三人餐裡,菠菜小球卻只有2顆。江振誠到底是怎麼想的?「小時候,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去一次川菜館。我們家有個奇怪的習慣,每次去餐廳,一定都會點相同的菜色:清炒蝦仁、宮保魷魚、炒鱔糊⋯⋯只要我們一坐上桌,不需多說,餐廳裡熟識的領班阿姨馬上就自動替我們開出菜單。」
  • 留蓉過年指南①:小聚&年夜飯餐廳清單23家
    整理了涵蓋成都市23家餐廳的過年吃飯指南!(文末有按區域分類的餐廳List)*溫馨提示:不倡導大型聚餐,大家外出吃飯注意防範。.香宮平日人均:200元左右地址:濱江東路9號 香格裡拉大酒店二,三樓預訂&問詢電話:028-8409 7888成都尼依格羅酒店玥軒,主理經典粵菜和正宗川菜,餐廳在IFS,包間還可與太古裡對望。
  • 你以為四川年夜飯都是麻麻辣辣的嗎?
    說話就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團圓在一起,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你家的年夜飯都有些啥?今天我們來看看四川的年夜飯。
  • 【大師的菜】川菜大師任福奎同款魚香肉絲!
    如果有此番納悶,那點進這篇文章,就是做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眾人追捧的魚香肉絲怎麼做出正宗魚香味,必看本篇純乾貨!不知道拜哪位師傅?川菜大師任福奎親自現身!手把手帶你做出大師版「魚香肉絲」,年夜飯的席間,在親朋好友面前一鳴驚人!
  • 大師講壇:四川川菜老師傅傳統技藝研習會都江堰分會副會長尚安平
    《中國川菜》雜誌社事業部四川特色火鍋炒料,全套配方技術培訓班面向全國招生培訓,每月一號滾動報名開班,學期兩周由專業烹飪大師在實體店現場傳授,另有川式涼菜,熱菜,小吃,燉品類系列菜式教學,歡迎諮詢報名。重慶雞公煲配方和製作技術流程2980元/套。
  • 這裡的川菜最成都! 看變臉,品功夫茶,吃正宗川菜在御食園!
    雖然歌名是《成都》,可唱出了我們對曾經駐足但又離開了的所有城市的回憶和眷戀。成都,帶不走的到底是什麼?是鄉愁,是小酒館,是川菜,是麻將桌,是清茶一杯,是前任,還是媽媽的一個吻?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小編不知道成都帶不走的是什麼?但小編知道,成都,被帶到走的是什麼?在舊金山灣區,哪裡最成都?
  • 國寶級烹飪大師劉昌正率川菜大師級弟子傳統與創新川菜20款菜品解析
    菜式指導:劉昌正(註冊中國烹飪大師 國寶級川菜烹飪大師)文字編輯:汪世容(中國川菜雜誌傳媒原創編輯作家)圖片編輯:歐禹成 (中國川菜雜誌社攝影記者)導讀:「川菜就是我的魂。」劉昌正是都江堰市本地人,因其一生致力於川菜事業,現年66歲的他依然堅持傳播川菜文化而被業界人士尊為「川菜國寶級大師」。據悉,國寶級國家烹飪大師劉昌正,迄今,在中國烹飪領域裡,國寶級川菜大師劉昌正已收徒200多位,均是川菜界的名流大師。劉昌正大師不愧為當今川菜烹飪世界國寶級大師,同時,更是川菜走向世界的一帶一路的領軍人物之一。
  • 為何川菜走遍大江南北,粵菜卻走不出兩廣之地?英國姑娘一語中的
    這本書的作者扶霞雖然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英國姑娘,但她卻是一位地道的「中國美食通」,在劍橋大學取得文學學士的學位後,扶霞就來到成都研究中國飲食文化,至今已經有20多年的時間了。 在紀錄片《風味人間》裡,金髮碧眼的扶霞操著一口純正的四川話,自由穿梭在成都菜場的各個攤位間,猶如一位地道的四川姑娘。
  • 【美食】成都最受追棒的18道川菜
    前段時間,我們發布了一篇《吃過這9種屌絲卻美味的小吃才算到過四川!》,粉絲們大喊「發這些我們吃不到的美食推薦都是耍流氓。
  • 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開幕 2020年川菜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報告發布
    人民網成都11月15日電 「太精緻了,這兒也太熱鬧了!」今日,在成都市金牛區中鐵鷺島藝術城外一整條街,20桌美味宴席,各色名店暢銷菜品、特色菜品惹人垂涎,引來無數成都市民前往拍照打卡。 今日,一場專屬於廚師的盛會,「傳承匠心 共享味來」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開幕儀式和首屆成都國際川菜廚師節峰會在成都金牛區中鐵鷺島藝術城舉行。